《海底世界》教案
教學目標:
了解感悟海底是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激發學生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
抓住重點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并體會這段話是怎樣寫具體的.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海底世界奇異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
教學難點:
找出第四自然段的重點句,知道動物是怎樣活動的,并體會這段話是怎樣寫具體的.
五,教學過程:
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海底世界,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現在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海底世界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景色奇異,物產豐富)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讀課文,你從哪感受到海底是"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把它畫下來,一會我們一起交流.
2,學生自瀆課文,邊讀邊畫感受最深的語句.
3,學生匯報,交流(學生說到哪段學習哪段)
a 亮光
讀句子,談談讀后的感受.
當學生談到感到很奇異時,教師追問:為什么你這樣認為
(前面一句講到"500米以下就全黑了",而這一句卻說"500米以下有光點在閃爍",就覺得奇異.)
教師小結:在大海深處,黑暗中有光點,這種景象的確讓我們感到很奇異.你能想想這些光點還會像什么嗎 (自由發揮想象)
你們的想象真豐富,更使我們感受到大海深處的奇異,你能把這種奇異的美景讀出來嗎
自己練習,指名朗讀.
b 聲音
讀句子,談談讀后的感受.
師:海底的動物竊竊私語說了什么,我們能聽到嗎 為什么不能
讓我們去聽聽,海底的動物都發出那些聲音
( "你用水中聽音器一聽,就能聽見各種聲音:有的像蜜蜂一樣嗡嗡,有的像小鳥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樣汪汪,有的還好象在打鼾……")
師:老師和你們一樣,也喜歡這句話,下面請同學們看老師積累的這句話和書中的比一比,你們覺得哪一句更好一些呢
大屏幕出示:你用水中聽音器一聽,就能聽見各種聲音:有的嗡嗡,有的啾啾,有的汪汪,有的在打鼾……
(書中那一句比較好,因為把海底的動物發出的聲音用我們比較熟悉的小動物的叫聲來比較,我們聽起來就覺得很親切,很熟悉.)
師:那你們試著把這句話讀一讀,讀出你們對這些小動物的喜愛,讀出這些聲音的有趣.(指導朗讀)
指讀三名同學,老師和學生對他們的朗讀有適當的評價,最后全班有感情地齊讀.
師:現在同學們想一想,海底除了這些聲音還有可能發出哪些聲音呢 你們也可以用書中這種方式來說,好嗎 現在下面自己試著說一說.
(你用水中聽音器一聽,就能聽見各種聲音:有的像小牛一樣哞哞,有的像小貓一樣喵喵,有的像小羊一樣咩咩,有的還好象在唱歌……
你用水中聽音器一聽,就能聽見各種聲音:有的像小豬一樣吭吭,有的像小青蛙一樣呱呱,有的像小羊一樣咩咩,有的還好象在演奏……)
師:你們說得真好,在大海深處,我們能聽到這么多有趣的聲音,的確能讓我們感到海底世 界的奇異,你們再讀讀這句話,看看從中又能感受到什么
(靜中有聲,更感到海底深處的奇異.)
動物的活動方法
海底動物的各有各的活動方式,文中具體講了哪幾種動物的活動方式
自己讀,選擇你最喜歡的一種動物用你最喜歡的形式來匯報.
我是海參,靠肌肉伸縮爬行,每小時只能前進四米.(爬,用具體數字說明慢)
師:那我們就把這種海參靠肌肉伸縮爬行的這種感覺讀出來好嗎 (指導朗讀)
我是梭子魚,我的身體象梭子,每小時能游幾十公里,攻擊其他動物的時候,比其他火車還快.(體會快,與我們熟悉的火車進行比較,使我們更能感受到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