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19、《放飛蜻蜓》補充習題答案(精選13篇)

三年級語文下19、《放飛蜻蜓》補充習題答案

發布時間:2022-12-05

三年級語文下19、《放飛蜻蜓》補充習題答案(精選13篇)

三年級語文下19、《放飛蜻蜓》補充習題答案 篇1

  一、選擇讀音

  孑孓選第一個,其余全選第二個    二,填充

  l、慈愛

  2、七嘴八舌

  3、入神,用商量的口吻

  4、紛紛

  三、填空

  1、一節節的,又細又長,保持平衡,調整方向

  2、很大,復雜。成千上萬的眼睛,四面八方的蟲子。

  3、吃蚊子。

  四、閱讀短文,完成練習

  1、玲瓏、閃閃發光、灰褐色、光滑、毛茸茸、漂亮

  從前到后的順序,寫出了松鼠的外形美麗,討人喜歡!

  2、用“先……再……然后……最后”來說一段話,可以寫寫洗衣服、洗碗、做菜等內容,這幾個詞語一定要用到、用好!要求內容達到四行!

三年級語文下19、《放飛蜻蜓》補充習題答案 篇2

  對于陶行知先生我并不陌生,早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們揚中也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學陶活動,曉莊師范的湯翠英老師曾應邀赴揚作巡回報告,作為學陶的一名積極分子,我也曾以空前的熱情投入到此項活動中去。那時候,先生的一些經典論述我們大多能出口成誦。什么《小孩不小歌》等等學生們也是會背的,那時候如果有學生打架,往往老師還沒去處理,早就有三五學生圍上前去,背起“你打我,我打你,打來打去借別人的手打自己;你罵我,我罵你,罵來罵去,借別人的嘴來罵自己。”也曾到曉莊去參觀陶行知紀念館,在先生的手記前駐足良久。先生的思想深深地影響了我。

  這次教《放飛蜻蜓》一課,我以為應該很好地讓學生了解陶先生其人其事。因為,陶先生的塑像就矗立在我校附近的尊師廣場上,每天,他都深情地眺望學生走進校園。

  對于這課的教學重難點,老師們意見并不統一,大多是將“了解蜻蜓的知識,懂得蜻蜓是益蟲,增強保護動物的意識”作為重難點。我并不贊同這個觀點。盡管教參上有這樣的建議,盡管在本單元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等是訓練重點,但我細讀課文后仍覺得將這作為教學的重難點并不妥。

  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難點確定為:“1、細讀課文,了解蜻蜓的知識,懂得蜻蜓是益蟲;能用上課文中的有關語句和自己搜集到的資料介紹蜻蜓,從而增強保護動物的意識,激發探究有關動物的科學知識的興趣。2、抓住描寫陶行知先生動作、語言、神態的語句體會陶先生對學生充滿愛心,循循善誘的特點。”

  為什么要確定這樣的重難點?我以為還要從課文中來說。課文講的是陶先生發現一群孩子在捉蜻蜓,他沒有呵斥,沒有批評,而是因勢利導,跟學生講起了蜻蜓的有關知識,教育孩子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讓學生自覺自愿地放飛了蜻蜓。陶先生的教育藝術由此可見一斑。大量的篇幅描寫了先生的音容笑貌,學生抓住有關語句就能體會先生的為人,教學時為何要放棄這樣的一個認識先生、走進先生的良好契機呢?

  至于了解關于蜻蜓的知識,我以為并不難,學生只要讀讀課文就能說出來,但僅限于了解還遠遠不夠,學會整合書本資源和課前搜集到的資料,用自己的話來介紹蜻蜓才是重難點。

  在課上,我跟孩子們一同探究著,感悟著先生的親切的態度,啟發引導的巧妙。學生們喜歡上了這位離他們原先較遙遠的先生。可親可敬的陶先生就這樣走進了學生們心間。我也在努力學習著先生,當他們在讀課文準備介紹蜻蜓時,我在學生的座位間穿梭著,傾聽著,啟發著,點撥著。課上,學生們眉飛色舞地介紹著蜻蜓,那些數字,那些小故事在他們的唇間動情地傾吐著,我知道,課文的重難點他們已經大多掌握了。

  臨下課時,我問孩子們學完了這一課有什么收獲,學生們談了許多,有說關于蜻蜓的,有說關于先生的,有說要保護動物的等等,看來他們的收獲還真不少。我建議他們課后再去找一找關于陶先生的資料,相信他們一定會更好地了解先生,從先生教育學生的一個個小故事中得到啟發。而我,則從這節課中更好地明白了:“小孩并不小!誰若說小孩小,他比小孩還要小!(陶先生曾講過的大意。)他們關于蜻蜓的知識其實并不比我們做老師的少!走進新課程,我們為師者首先應是一個善于學習者,向書本學習,更新理念;向學生學習,做平等中的首席;向同行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從陶先生身上我又一次明白了教育的真諦:真正的教育不是告訴,而是啟發與誘導!

三年級語文下19、《放飛蜻蜓》補充習題答案 篇3

  蘇教版第六冊第19課放飛思維——《放飛蜻蜓》教學設計縣城學科中心備課組(小語三年級組)教學理念:本文是一篇記事的文章。通過講述老一輩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看見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勢利導,教育孩子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并放飛蜻蜓的故事,教育學生要愛護有益動物,激發學生探求有關動物的科學知識的興趣。課文層次清楚,語言簡潔、通俗易懂,主要是通過人物具體、明白的對話,推進故事的發展,引起學生的閱讀的興趣,從中了解有關的科學知識,受到教育,并體會到老一輩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對下一輩的關心愛護和諄諄教導。《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理解。因此,本課教學應引導學生反復閱讀、品味語言文字,通過角色朗讀、自由讀、小組讀等形式,讀好人物的對話,激起求知欲,讓學生的思維盡情地放飛,從而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知識的啟迪。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練習分角色朗讀。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7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借對課文內容的朗讀感悟,了解有關蜻蜓的科學知識,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情感。4、培養學生學會利用語文課程資源。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反復閱讀、品味語言文字,練習讀好人物的對話,領略老一輩教育家的風范。教學難點: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情感,教學用具:1、課件、錄音、生詞卡片、掛圖。2、課前預習:通過網絡、書籍等語文課程資源查找有關蜻蜓的資料。教學時間:三課時教學流程: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1、同學們,你們見過蜻蜓嗎?在你的印象中蜻蜓是在什么樣子的?通常會什么地方出現的?2、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有關蜻蜓的課文(出示課題:放飛蜻蜓),看了課題后,你想知道些什么?(師簡介陶行知)請帶上你的問題細細地品讀課文吧![通過簡單的說話,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請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通課文,聯系上下文、生活積累以及工具書理解生詞的意思。2、出示詞語;慈愛            撫摸             保持           七嘴八舌復雜            結構             入神           成千上萬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3、出示課件:配樂錄音朗讀。要求:邊聽邊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4、學生交流:通過初步閱讀,知道課文講述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三、精讀感悟。   1、自由朗讀課文并根據“捉蜻蜓-談蜻蜓-放蜻蜓”的思路,把課文分成三部分。   2、學生交流。   3、選擇你自己喜歡的一部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朗讀,并說說你喜歡的理由。[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把讀書當成一種快樂,與此同時還可以讓學生邊讀邊想,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捉”蜻蜓。(第一至六自然段)1、指名讀,引導評價。2、自由朗讀,并用自己的話說說:在讀的過程中,你想象到孩子們捉蜻蜓的情景是怎樣的?(板書:捉)3、小組討論:(1)陶先生提了一個什么問題?孩子們又是怎樣回答的?(2)從“慈愛、撫摸、拉著”等詞語可以看出陶先生是個怎樣的人?(3)“七嘴八舌”是什么意思?試把它演繹出來。4、交流、學習,知道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5、把兩個句子進行比較,感受它們的不同之處:(1)蜻蜓是不是我們的好朋友?(2)蜻蜓是我們的好朋友.(第一句比第二句更能體現陶先生的和藹可親和循循善誘。板書:循循善誘)6、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不同個性,如:翠貞“想了一下”、孩子們“七嘴八舌、搶著說”、陶先生的循循善誘;讀出人物各自不同的語氣。[通過自由朗讀,分角色朗讀等方式,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區別問的話和回答的話,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談”蜻蜓。(第七至十自然段)1、教師范讀,不認識的字、詞注意認真聽。2、小組朗讀,并完成表格練習:

  部位種類

  尾巴眼睛特點  功能  3、交流、匯報,并結合課前預習說說:你還知道的那些有關于蜻蜓的資料?(板書:談、蜻蜓)4、拓展練習:蜻蜓餓極時,真的會吃掉自己的尾巴嗎?原因是什么?5、在這部分課文中,你又覺得陶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6、分角色朗讀,進一步體驗老一輩教育家的風范。[‘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個環節里能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說、思考、動筆,在聽和說的互動中學習表達,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放飛。]▲“放”蜻蜓。(第十一自然段)1、指名讀,引導評價。2、小組朗讀,并討論:(1)從哪些地方可以再次看出陶先生對孩子們平等相待、循循善誘?(用商量的口吻說、把蜻蜓還給翠貞。)(2)“紛紛”是什么意思?為什么這群孩子在和陶先生談了蜻蜓后,會非常樂意和自覺地把很辛苦才捉到的一只蜻蜓放飛呢?(板書:放)3、交流、學習。4、在這一部分里,你又感覺到陶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板書:和藹可親)5、全班朗讀,要求:讀出陶先生語重心長的語氣,讀出孩子們的欣喜和對孩子們贊嘆的語氣。四、朗讀全文,回歸總結。同學們,今天我們通過學習懂得了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也認識了一位老一輩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現在讓我們帶著對蜻蜓的喜愛之情、對老一輩教育家敬佩、仰慕之情,美美地把全文讀一遍。五、思維拓展。同學們,既然我們懂得了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是益蟲,那么如果你看到了傷害蜻蜓以及其它動物的行為,你會怎么辦?會采取哪些方法勸阻,或進行哪些社會宣傳和呼吁呢?六、學習生字。1、出示生字。2、指導書寫。(1)注意讓學生自己想辦法記憶生字的字形。如:“蠅、蚊”都是“蟲字旁”,皆屬于昆蟲。(2)引導學生自己觀察生字的間架結構及在田字格中位置的安排。3、學生描紅,練習書寫。七、作業。1、練習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2、書寫生字、新詞。3、練習寫一篇宣傳和呼吁人類保護動物的短文。板書設計:                                  放飛蜻蜓

           小朋友 :   捉           談         放 

  陶行知  :  循循善誘      蜻蜓      和藹可親  設計特色:1、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的精神。2、在發展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 3、在教學的過程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4、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在誦讀實踐中增加積累,發展語感,加深體驗與領悟。     

  2007年5月7日

三年級語文下19、《放飛蜻蜓》補充習題答案 篇4

  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對資料的合理運用,了解有關蜻蜓的有關知識,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思想感情;并體會到老一輩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對下一輩的關懷愛護和諄諄教導。

  教學重難點:

  憑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有選擇地運用摘抄有關蜻蜓知識的資料,豐富對蜻蜓的認識,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思想感情;并體會到老一輩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對下一輩的關懷愛護和諄諄教導。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展示畫面,激趣引出課題

  1、展示蜻蜓飛舞的畫面,師:同學們,這些忙忙碌碌的小精靈是誰呢?(板書:蜻蜓)請你用一個詞形容一下這些小蜻蜓。(可愛的,美麗的)你們喜歡嗎?

  2、講了誰和誰?(板書孩子們  陶行知) 小伙伴們捉住了蜻蜓為什么又要把它(板書放飛)呢?讓我們一起再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吧!

  二、讀文入境,探究自悟。

  (一)走近蜻蜓。

  1、回顧上節課,你對蜻蜓有了哪些了解?

  2、陶行知一共問了兩個問題,課件出示

  3、第一問:“翠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嗎?” 指名回答。

  4、繼續交流: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誰知道?

  5、引讀:它的尾巴是……,它用尾巴……它的眼睛……,結構……,是由……,可以……

  6、尾巴和眼睛的特點和作用是什么?課件出示:

  7、蜻蜓的尾巴和眼睛很特別,那讀的時候要注意哪些詞語,才能讀出它的特點呢?指名回答。課件相機出示答案

  8、指導朗讀。

  現在老師就是這位同學捕捉蜻蜓的同學,你想對我說什么?

  過渡:引導放了蜻蜓吧!因為這蜻蜓是“飛行家”,是“捕蟲能手”,是我們的朋友。孩子們入神地聽著陶行知先生的話。

  (二)走近陶行知 

  快速默讀2--11自然段,把文中描寫陶行知說話時的神態、動作的詞句用“~~”畫出來,體會一下,陶行知是一位怎樣的教育家?讀后交流。

  1、從陶行知先生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講:

  (1)“慈愛地撫摸著翠貞的小辮子” ---(板書和藹可親)

  (2)陶行知拉著孩子們坐在田埂上,說:“還是翠貞說得對。蒼蠅、蚊子、水里的孑孓,它都吃。你們說蜻蜓是不是我們的好朋友?”---平易近人

  (3)陶行知從翠貞手里取過蜻蜓,高高舉起。----珍惜這只蜻蜓,讓其他孩子看得清。

  (4)陶行知將蜻蜓小心地翻過身去,指著它的尾巴說:--生怕弄傷蜻蜓

  (5)陶行知先生用商量的口吻問大家:“把它放了好不好?”——相機理解什么是“口吻”?表演以商量的口吻說:“把它放了,好不好?

  2、陶行知先生知識豐富,說的是孩子們都不知道的新道理,新知識,所以孩子覺得新鮮有趣。相機出示陶行知的資料。

  3、這樣一位偉大的教育家沒有斥責孩子們,而是(板書循循善誘),講得孩子們心服口服,所以課件引讀:翠貞看看小伙伴們……

  三、拓展延伸,抒發情感

  1、課件蜻蜓千姿百態的圖片,老師:蜻蜓又回到了自由的天空,回到了屬于它自己的家園。你們瞧,它們是多么輕松,多么愉快呀!此時此刻,大家肯定有許多話要說,試試寫一寫:

  我眼中的蜻蜓

  四、課堂總結,升華情感

  最后老師送給大家一首有關蜻蜓的古詩作為禮物,感謝你們陪我一起學習了這篇課文,從文中知道蜻蜓和孩子們;蜻蜓和陶先生;孩子們和陶先生;老師和大家也成了好朋友……

  是啊,大自然中有很多像蜻蜓這樣的朋友,她們都為我們人類作出了貢獻。我們每一個都要(板書關愛有益動物),那樣我們的世界一定會變得更加的美好!

  板書設計

  19  放飛蜻蜓

三年級語文下19、《放飛蜻蜓》補充習題答案 篇5

  佚名

  教學目標 :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朗讀感悟對話,了解有關蜻蜓的科學知識,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情感.

  3,通過朗讀感悟,體會陶行知對下一輩的關懷愛護和諄諄教導.

  教學過程 :

  一、學習課文第二段(2-10小節)

  聽課文錄音2-10小節,觀看多媒體,整體感知

  學生自學:在陶行知和小朋友們的對話中,你對蜻蜓有了哪些了解?邊讀邊思考,并畫出相關內容.

  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指名交流

  評議,補充完善

  完整地,有條理地敘述蜻蜓的相關知識

  教師總結

  感悟朗讀

  自讀

  指名讀

  學生評議

  練讀

  感情朗讀

  二、學習課文第三段(11小節)

  自讀,感悟:你讀懂了什么?

  討論交流(理解孩子們放飛蜻蜓時的迫切心情)

  朗讀感悟

  三、自讀討論,感悟陶行知的為人

  自讀思考:陶行知是個什么樣的人?

  討論交流

  教師歸納總結:陶行知是一個慈愛,有學問,尊重學生,懂得教育方法的大教育家.

  四、課后調查

  陶行知說:蜻蜓餓極時會吃自己的尾巴.這個說法對嗎?查找有關資料驗證一下.

  板書設計 :

  20,放飛蜻蜓

  陶行知

  捉 放

三年級語文下19、《放飛蜻蜓》補充習題答案 篇6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1

  (徐博)老師課題實驗課《放飛蜻蜓》的綜合評議記錄

  1、本節課充分體現了教師扎實、樸實的教學風格。在教學過程中能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學習。

  2、組織學生進行有效自學,要求提得明確,分層次落實,指向課后練習的重點目標。注重朗讀、討論、圈畫、討論多種形式的結合,留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教師巡視指導。

  3、詞語理解得法,能緊扣課文語言,有些通過表演來體會,學生感覺有趣而且印象深刻。

  4、教師課前能精心制作蜻蜓標本,幫助學生形象地建構蜻蜓的特點,使學生對蜻蜓了解得更清楚,認識更深刻。并且在課前教師能搜集資料,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認識課本以外的有關蜻蜓的知識,使學生的學習得到空間上的延伸。

  5、開展創造性的朗讀,補充提示語朗讀,理解語句,分析結構,使朗讀基于文本又高于文本。

  6、建議在充分研讀教材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科學化、板塊性的設計,使教學思路更清晰。

三年級語文下19、《放飛蜻蜓》補充習題答案 篇7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敘述順序。引導學生逐步養成邊讀書,邊思考的閱讀習慣。

  4、初步感受陶行知對孩子們的諄諄教誨,初步了解有關蜻蜓的科學知識,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理解重點詞語,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初步感受陶行知對孩子們的諄諄教誨,初步了解有關蜻蜓的科學知識,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

  教學過程:                      

  一、解讀課題,引發質疑。

  1、謎語引入:小飛機,紗翅膀,飛來飛去捉蟲忙;低飛雨,高飛晴,氣象預報它內行。(打一昆蟲) 板書:蜻蜓

  學習“蜻蜓”:(1)都是什么偏旁?因為……(它是昆蟲)

  (2)提示:注意“蜓”右邊的寫法。

  出示“蜻蜓”圖片:看,一只蜻蜓飛過來了。喜歡蜻蜓嗎?為什么?

  (可以從外形和作用等方面說。)

  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關于蜻蜓的課文。板書:放飛。

  齊讀課題:放飛蜻蜓。指導讀好課題。

  2、學生圍繞課題質疑:讀了課題,你產生了什么疑問?

  3、學生質疑:誰捉了蜻蜓?為什么放飛?

  (板書:誰捉蜻蜓?為什么放蜻蜓?)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美麗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理解詞義。

  1、師配樂范讀課文。

  2、愿意像老師一樣美美地讀課文嗎?

  生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課文中的生字新詞,讀通句子。

  3、檢查情況。出示生字新詞,指名讀,正音,齊讀。

  然后分組出示,理解詞義:

  (1)蒼蠅、蚊子、孑孓

  發現了什么?

  (“蒼蠅”“蚊子”讀成輕聲,都是害蟲。)

  (“孑孓”是“蚊子”的幼蟲;那你知道 “蒼蠅”、“蜻蜓”幼蟲的名稱嗎?“蛆”,“水蠆”。)

  (2) 一撅一撅、搶著說、掌握、據說

  觀察字形,發現什么?(都有“手”,都是動詞。)

  理解哪些,不理解哪些?

  (文中說蜻蜓的尾巴“一撅一撅”,看到過嗎?指名演示動作。指導朗讀這句話。)

  (出示文中句子,讀 “七嘴八舌”這個詞語。把句子多讀幾遍,想想該怎樣讀才能表現“七嘴八舌地搶著說”,四人小組可以商量并合作完成。師讀提示語,三名學生配讀。或小組合作朗讀表示。)

  (“掌握”能換個詞表示相同的意思嗎?——掌控、控制、把握。)

  ( 給“據”組詞,“根據、依據”;據誰說?別人說——出示句子,指名讀。你看到過蜻蜓咬尾巴的現象嗎?人們還根據這種現象編出一句歇后語,“蜻蜓咬尾巴——自吃自”。當然,依據別人說的話,就有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你覺得呢?老師也不知道答案,怎么辦?留作課后查找答案。)

  (3)結構、復雜

  (“復”這個字怎么記?出示句子,指名朗讀,什么結構復雜?為什么這么說?其他動物的眼睛相對蜻蜓來說結構就比較“簡單”。)

  三、再讀課文,了解內容,理清順序。

  1、交流同學們提出的問題:

  誰捉蜻蜓?(一群孩子)

  后來為什么又放了?(陶行知先生看見了,給孩子們講述蜻蜓的有關知識,使他們認識到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勸他們放了蜻蜓。)

  2、板書“陶行知”,指導寫“陶”,師介紹:

  陶行知是我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所以要尊稱他為“先生”。我們還曾經學過他專門為小朋友寫的兒歌《人有兩個寶》“人有兩個寶, 雙手和大腦。雙手會做工, 大腦會思考。 用手又用腦, 才能有創造。”

  陶行知先生非常熱愛孩子,對孩子們總是和藹可親的樣子,文中有一個生詞就是講這個意思的,找一找。(“慈愛”,直到寫“慈”,給“慈”組詞,“慈祥、慈眉善目”;讀出這個詞語包含的感情。)

  3、陶行知先生就是這樣愛著孩子們,當他看見一群孩子在捉蜻蜓時,并沒有責怪他

  們,而是給孩子們講述蜻蜓的有關知識,使他們認識到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勸說他們放了蜻蜓。我們可以把這些內容也歸納成三個字。( “談蜻蜓”或“識蜻蜓” )

  4、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分別講述了這三個內容?

  5、愿意和同學們合作朗讀這個故事嗎?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帶著問題走出課堂。

  1、小朋友放飛蜻蜓是因為陶行知先生跟他們介紹了蜻蜓。那么他都談了關于蜻蜓的哪些知識呢?孩子們怎么就自愿把蜻蜓放了呢?下節課繼續研究。

  五、作業。

  1、了解有關蜻蜓的知識。

  2、閱讀《拓展》上有關陶行知先生的故事。

  六、板書設計。

  捉蜻蜓

  19、放飛蜻蜓      談蜻蜓

  放蜻蜓

  陶行知先生

  慈愛

三年級語文下19、《放飛蜻蜓》補充習題答案 篇8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248

  《放飛蜻蜓|蘇教版》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學會本課9個生字,綠線內的7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憑借對課文內容的朗讀感悟,了解有關蜻蜓的科學知識,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情感。  

  教學重點:

  1、 在讀文的基礎上了解關于蜻蜓的知識,明白道理。

  2、 學習多種途徑收集、處理資料。  

  教學難點:

  通過自主學習,了解蜻蜓的習性、特點,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  

  教學準備:

  關于蜻蜓的圖文資料,配套光盤  

  教學時間:3課時(包括課堂練習)  

  教學過程:  

  第一課 時  

  一 扣題引發,理清脈絡。

  1、 啟發猜想:出示課題,學生圍繞課題質疑。

  2、 導入:這篇課文就是圍繞大家的猜想來寫的。不過,這個和小朋友們說蜻蜓的人,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你們想了解陶行知先生讓孩子們放飛蜻蜓的經過嗎?快讀讀課文吧!

  3、 初讀,理清脈絡:

  (1) 第一遍讀,讀準字詞、讀通課文。

  (2) 第二遍讀,聯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詞典弄清詞語意思。

  (3) 第三遍讀,根據板書(捉)蜻蜓——(談)蜻蜓——(放)蜻蜓,讓學生填上恰當的詞,弄清文脈。  

  二簡析首尾,聚焦“放飛”

  1、 指名讀第一段,了解大意,想象孩子們捉蜻蜓的快活情景。

  2、 讀第三段(11自然段)

  (1) 從“紛紛”一詞可以看出孩子們都同意放飛蜻蜓

  (2) 從“放了它,放了它”連喊了兩遍,體會孩子們的心情。

  3、 激起懸念。

  翠貞他們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蜻蜓“放飛”呢?(在“放飛”下加重點號)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樣和這群孩子談蜻蜓的呢?下節課我們繼續讀課文,來解決這些問題。  

  三指導寫字

  1、 出示本課生字,學生再次認讀。

  2、 學生找出簡單的,可以自己寫好的字:舌、蠅、蚊、餓、構描紅、記憶字型。

  3、 教師范寫:陶、慈、搶(強調左邊不是“倉”)、復,抓住重點筆畫進行提示。  

  第二課時  

  一 復習回顧,問題導入

  1、 出示詞語,學生認讀。

  2、 請學生簡要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3、 回顧上節課的提問: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樣和這群孩子談蜻蜓的呢?  

  二 讀文入境,探究自悟

  1、 學生自由讀二、三段,想一想:如果你就是這群孩子中的一員,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談了有關蜻蜓的事之后,你會自覺自愿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飛嗎?為什么?

  2、 學生結合課文中的重點詞句,形成自己的理由。

  3、 教師組織課堂討論:聯系前后文說明自己放的理由,關鍵點:

  (1) 陶行知的語氣:“慈愛的”、“商量的”(尊重孩子,耐心、民主,孩子們容易接受他的教育)

  (2) 陶行知先生與孩子們的對話內容:蜻蜓吃什么?尾巴有什么作用?眼睛的結構。(了解蜻蜓的特點,認識到它是益蟲,應該保護)

  提問:從他們的對話中,你對蜻蜓有了什么了解?(學生讀議)

  (3) 孩子們的回答內容和神態。(“入神”說明陶行知先生的話太吸引人了)

  4、 練習分角色朗讀。

  (1) 同座間練習,再次體會人物的心理。

  (2) 指名演讀,集體評議。

  5、 啟發小結。

  師:為什么這群孩子在和陶行知先生談了蜻蜓后,會自覺自愿、非常樂意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飛呢?請結合剛才同學們的發言,對理由作一個小結。

  學生小結。(教師點評)

  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本課更多相關資料:

  搜索時,“文章標題”“所有大類”“所有小類”這幾項無需選擇,直接輸入課文題目關鍵的字就行! 

  (搜索引擎在首頁左側)

  返回5ykj首頁>>>>>>www.jcsycorp.com

三年級語文下19、《放飛蜻蜓》補充習題答案 篇9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152

  設計問題,認識事物——《放飛蜻蜓》教學思考

  作者:佚名  

  應該說這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學案例,是生活即課堂的案例。對于我們老師的成長來說,這是篇非常有啟發性的案例,這一課可以讓我們懂得陶行知的教學方式及教學理念。對于學生來說,生活中有許多東西看似是簡單的,其實里面的知識可多了,如果只是簡單地玩一玩,等于是喪失許多學習機會。現在各門學科都在講究探究性學習,其實這一課也是探究性的案例。

  讀這一課,我們可以發現這篇文章有多個問題出現,認識這些問題,明白這些問題是怎么解決的,其實就是交給孩子一把探究性學習的金鑰匙。

  這個教學故事其實是從陶行知從村里走出來,看到孩子在捉蜻蜓談起的:

  問題一:“翠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嗎?”[學生的答案,學生一下子可以讀到。吃蟲子,吃露水,吃草,吃樹葉,吃泥土……]孩子的答案是開放的,這些答案到底哪個正確?陶行知在孩子們回答之后,給了學生更明確的答案。

  問題二:你們說蜻蜓是不是我們的好朋友?[這個問題的答案是簡單的,當然這是第一個問題的思想提升。孩子初步理解了,肯定會有明確的認識。所以第七自然段開頭就說“孩子們點點頭。”

  問題三: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誰知道?[這又是一個開放性的題目,從第一問題來看,學生答案這么多,這個問題肯定也難以回答,孩子只能假設。所以就出現了直接觀察性的答案——蜻蜓用尾巴在河里點水。一種猜測性答案——尾巴是掌握飛行方向的。在學生不知之時陶行知向孩子介紹了蜻蜓的尾巴,非常有趣,孩子們讀這個答題也會感受到原來蜻蜓的尾巴真的值得研究。

  問題四:關于蜻蜓的頭部,其實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雖然這個問題沒有提出,陶先生沿著尾巴的作用直接談起,實質上卻是一個重要問題。把其放在一起,更有利于學生從整體上認識蜻蜓。

  問題五:“把它放了,好不好?”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成了文章的結局,這個問題的出現,肯定是在最后,放是有理由的,放是學生真正明白以后才能做的事。所以,我個人認為這個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將起到“綱領”之作用,提起這個“綱領”,前面所有的問題會接二連三的出現,并且得以解決之后,才能高興地放飛蜻蜓。

  研究上面這五個問題,其實給學生一個很大的啟示,那就是平時生活的許多事都可以研究,怎么研究?設計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只要設計幾個問題,或者發現到一些問題,將其逐步解決了,就是適應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所以,我個人認為,這一課抓住這幾個問題,引導學生學習,可以讓學生收獲到新課程標準倡導的學習理念。

  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本課更多相關資料:

  搜索時,“文章標題”“所有大類”“所有小類”這幾項無需選擇,直接輸入課文題目關鍵的字就行! 

  (搜索引擎在首頁左側)

  返回5ykj首頁>>>>>>www.jcsycorp.com

三年級語文下19、《放飛蜻蜓》補充習題答案 篇10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通過朗讀感悟了解有關蜻蜓的科學知誤解,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

  2、了解陶行知教育孩子的過程(抓重點句)。

  3、有朗讀過程中體會孩子們情感的變化。

  過程與方法

  1、采用多種形式的讀,理解感悟課文內容。

  2、小組自主、合作探究獲取知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課文,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學生熱愛和保護有益動物的情感,體會陶行知對下一輩的關懷愛護和諄諄教導。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陶行知如何耐心細致地引導孩子們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并啟發孩子們放飛蜻蜓。

  難點:了解蜻蜓各部分的結構、特點及功能。

  <教具準備>有關蜻蜓的多媒體課件,蜻蜓模型,重點句投影。

  <教學設計>

  一、質疑課題,導入新課

  1、(師板書課題)同學們,今天,鄒老師非常高興和你們一起來學習《放飛蜻蜓》這一課。請同學們齊讀課題(起)。同學們讀了課題,你們想知道些什么?

  生1:誰放飛蜻蜓?

  生2:為什么要放飛蜻蜓?

  帶著這些疑問,讓我們接著學習課文。

  二、播放配樂朗讀磁帶,整體感知。

  1、聽錄音范讀,學生跟著范讀默讀。邊讀邊思考,哪些地方不明白。

  2、學生匯報自己不理解的問題。

  生1:陶行知為什么勸孩子們把蜻蜓放了?

  生2:陶行知是怎樣勸孩子們把蜻蜓放了的?

  生3:陶行知為什么介紹蜻蜓的尾巴和眼睛?(提問時解決)

  (這些問題是全文的重點,弄清了這三個問題就突破了教學重點,要是學生不能提出這幾個有價值的問題怎么辦? 就算學生提出來了,怎么處理,是放在一邊還是立即解決,如果當時就抽學生回答而且答對了,三個問題解決了,后面還怎么上?此處設計請考慮。)

  (過渡:同學真認真,提出了這么多的問題,你們思考問題如此積極,下面老師請同學欣賞一幕現場表演的情境劇:一個小男孩捉了一只美麗的蝴蝶裝在瓶中玩耍,一個小女孩上前勸說小男孩把蝴蝶放了。女孩說:“請你把蝴蝶放了吧,你把它裝在瓶子里多可憐呀!”)

  表現得真好,掌聲鼓勵。劇中小女孩直接請求小男孩把蝴蝶放了,小男孩聽了小女孩的話,他會怎么做呢?可能會放飛蝴蝶,也可能不會放掉。那么,陶行知是怎樣勸孩子們放飛蜻蜓的呢?請圍繞這個問題,以小組為單位細讀2—11自然段。

  三、組內合作學習,體會感悟

  1、組內細讀2—11自然段,找出五處描寫陶行知語言的句子。

  ①小組細讀,邊讀邊找。(需要學生找的一些重要詞句可讓學生用一些符號勾畫)

  ②小組合作交流。

  2、抽學生讀描寫陶行知語言的句子,其他學生邊聽邊體會:你從這些句子中體會到了什么?

  ①抽學生讀。

  ②學生結合具體語句談體會。

  ③(出示重點句—貼紙)

  句1:他停下腳步,慈愛地撫摸著一個名叫翠貞的小女孩的頭,說:“翠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嗎?”

  a、學生齊讀:“你從這句中體會到了什么?從哪些詞語體會到的?

  b、學生匯報(從“慈愛”、“撫摸”等詞看出陶行知先生對孩子和藹可親、平易近人)。

  c、師總結:是的,陶行知是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可他在孩子們面前卻一點架子都沒有,對孩子們是那樣的慈愛,那樣的和藹可親。所以在讀這句話時一定要強調這兩個詞語,讓我們感受到陶行知的和藹可親。(進行朗讀指導,可先讓學生自由練習讀,再齊讀或先抽讀,教師評價,再齊讀)

  句2: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說:“把它放了,好不好?”

  a、女生齊讀:師: “商量”說明什么。(尊重孩子的選擇)把原句換成陳述句,與原句比較,哪句最好,為什么?先讓學生改,再用課件出示兩句話,讓學生對比讀,再說有什么不同。

  b、學生匯報。

  c、師總結:換成陳述句與原句比較,原句好,它讓我們感受到了陶行知說話的語氣的委婉,這樣孩子們很容易接受他的建議。

  ④每次陶行知說完話后,孩子們有什么表現?這些表現說明什么?可讓學生用線條畫出一些相關句子,如:孩子們七嘴八舌地搶著說、孩子們點點頭、孩子們入神的聽著等。再分別說這些表現說明了什么。

  a、生匯報。

  b、師總結:從孩子們的反應,讓我們進一步感受到陶行知是那樣平易近人,對孩子的關愛是那樣真誠,陶行知的話語也讓我們體會到他對孩子的教育不是急于求成,而是循循善誘的。

  (過渡:唉,直接勸孩子們把蜻蜓放了,就行了,為什么陶行知要向孩子們介紹蜻蜓的眼睛和尾巴呢?想知道原因嗎?請學習第十自然段。)

  四、合作探究

  1、同桌互讀第十自然段,找出陶行知介紹蜻蜓眼睛和尾巴的語言,并思考:你明白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明白的。

  2、說說蜻蜓眼睛和尾巴的特點及功能。

  生1:蜻蜓眼睛很大,結構很復雜,是由成千上萬只小眼睛構成的,它的功能是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蟲子。

  生2:尾巴是一節一節的,又細又長,它的功能是用來保持平衡,調整飛行方向。

  師演示課件:介紹相關的課外內容—蜻蜓結構圖及相親知識。

  ①

  ②蜻蜓,昆蟲綱,為大型昆蟲,身體修長,色彩艷麗,體態優雅,飛行靈活敏捷,有趣而誘人,是人們喜愛的觀賞昆蟲。

  蜻蜓專門捕食各種小型蛾類、稻飛虱、蠅、蚊等昆蟲。一只蜻蜓一小時能吃20只蒼蠅或840只蚊子。蜻蜓產在水田里卵化為幼蟲的名安叫水蠆,一只蜻蜓幼蟲一年能吃3000多只蚊子的幼蟲。

  人們常常看到蜻蜓點水,實際上這是蜻蜓在產卵。雌蜻蜓在產卵時,單獨在水面上飛行,然后一次次不斷地把尾訓插入水中,產下一些卵,立即又飛起來。這樣連續產卵的動作,好像蜻蜓在不斷地點水。

  全世界的蜻蜓大約有5000種以上,我國約有300種。 此處介紹過多,語言過成人化。語言可重新組織。

  孩子們聽了陶行知的介紹,神情怎樣?說明了什么?

  3、陶行知為什么要介紹蜻蜓的眼睛和尾巴呢?他的目的是什么?

  ①小組討論交流

  ②匯報

  ③師總結:只有更多地了解蜻蜓,才會更加喜歡蜻蜓,保護蜻蜓。在陶行知的諄諄教導之下,孩子們了解了蜻蜓的相關知識,懂得保護有益動物。

  4、那么,孩子們聽了陶行知的建議后,他們怎么做的?心情怎樣?

  五、學了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結合板書總結。

  板書:

  陶行知    諄諄教導     孩子   心甘情愿   放飛蜻蜓

  慈愛撫摸             點點頭

  (和藹可親)

  商量的中吻           紛紛說           我們的朋友

  (尊重孩子)

  板書設計非常好,但課后的第一個任務分角色朗讀沒設計進去。這個一定要要,因為他是本課的一個基本要求。如有時間可在課文最后設計一個小小的練筆:讓學生續寫課文,主要寫蜻蜓背放飛后快活自由的樣子、孩子們的心情及他們明白的道理。這樣既進行了思想教育又訓練了寫作能力。

  你采用的合作交流學習非常好,但是在具體操作時要注意調控,不能讓別人認為是走形式,要做到氣氛活躍,有序,不亂,討論探究的問題要有價值。

  教師總結的語言要精煉,學生回答問題后要給與多種方式的評價或鼓勵,調動積極性,盡量少重復學生答問的語言。

三年級語文下19、《放飛蜻蜓》補充習題答案 篇11

  因為鎮教育管理辦公室的領導來隨機督導,而我又幸運地中了頭獎,準備的教學計劃不得不改一改。

  原本今天一節課解決《放飛蜻蜓》這篇課文,從課始的導入到課文主要內容的感知,再到關鍵人物陶行知的感悟完全放到一節課中來,可是因為公開課上一節課教學一篇課文的失敗,使我在這樣的公開教學中不敢再嘗試,再說這也關系到學校及個人的名聲。于是只好穩穩當當地進行第一課時的教學。

  教學預設:

  一、導入、揭題

  1、談話導入。

  2、板書蜻蜓,強調蜓的書寫。

  3、談蜻蜓

  4、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圍繞課題,質疑檢查。

  1、讀了課題,你產生了什么問題?

  預設:  a、是誰放飛蜻蜓?

  b、是誰捉住了蜻蜓?

  c、即然捉了蜻蜓,為什么又要放了?

  (根據質疑板書:捉           為什么           放)

  2、帶著問題瀏覽課文,尋找相關答案。

  3、匯報答案。(即讀第一自然讀回答問題a,第十一自然段回答問題b)

  4、指名讀第二至第十自然段,點明這部分內容:介紹蜻蜓。

  5、更改更書:把為什么改為介紹蜻蜓。

  三、檢查預習。

  1、根據拼音寫詞語,然后全班糾正,集中范寫部分易錯字。

  2、再自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3、指名讀課文

  四、了解蜻蜓

  1、默默地讀讀中間部分,看看陶行知向孩子們介紹了蜻蜓的哪些方面的特點,在書上畫出來相關語句,并在旁邊簡單地寫上自己的認識。

  2、生自讀課文,師巡視。

  3、匯報交流;

  預設:  a蜻蜓的食物

  b尾巴的作用

  c眼睛的作用。

  五、作業:

  1、看拼音寫詞語。

  2、再讀課文,圈出描寫陶行知的有關詞句。

  教后思考:

  按照這樣的預設走進課堂,正如預設一樣,很自然很輕松地完成了第一課時的教學。雖然也得到了領導的肯定。可是我總有點不滿意:也許孩子們適應了這樣的課堂,也許是課文內容的簡單,我總感覺這樣的課堂除了實一點之外再也沒有可取之處。可是這樣的實是否有點過呢?當我強調了預習的重要性孩子們能很好地預習時,還有必要這樣解決生字詞嗎?當我注重識字規律后巧妙地安排學生讀生字還需要這樣課堂上的再重視嗎?還有課文朗讀的檢查,這樣一篇課文,在課堂上檢查,我沒有聽到什么錯誤。如果容量再大一些把第二課時的內容再滲進去會更好。哎,自己失去了一次嘗試成功的機會。

  還有這一課時的語文味在哪?除了對生字詞的理解,除了讀的方法的指導與運用,比如說提醒孩子瀏覽,比如說告訴孩子用默讀、輕聲讀、朗讀的方式外,其他地方有沒有表現出語文味?雖然第二課時想側重抓住有關詞來感悟陶行知這個人,那么是不是除了與陶行知有關的詞外其他詞都不值得去品味呢?

  這樣的導入真的可遇不可求嗎?課后領導也特別肯定了這一課時的導入自然清新,吻合了孩子的心理。說實話,一開始的導入我沒有什么好辦法,只準備以師生的頭談為切入口,可是在課前走進教室時,看到幾個調皮的男生在玩著沒有子彈的玩具手槍,而教室后窗的花圃前三五個女生正在捉蝴蝶,見到此景,我的導入有了:

  師:孩子們,剛才的十分鐘是個有趣的十分鐘,我們的男生都圍著那玩具手槍玩,而幾個女生卻對小昆蟲產生了興趣。瑾、昊、芳下課時你們在干什么嗎?是在捉蝴蝶嗎?

  生:是。

  師:為什么想起捉蝴蝶?

  生:蝴蝶很好看,我想捉一只看看。

  生:蝴蝶很可愛,我想捉一只細細地研究一下。

  師:是啊!捉過來細細地看看,挺好的,捉過來細細地研究一下,也好。其實蝴蝶是孩子們喜愛的昆蟲,還有蜜蜂,還有……(師板書:蜻蜓)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陶行知(1891~1946)偉大的人民教育家

  陶行知原名文,后改知行、行知,安徽省歙縣人。1914年畢業于金陵大學,后留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1917年秋回國,任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教授、教務主任,東南大學教育科主任。1920年,任中華教育改進社主任干事。同年,與朱其慧、晏陽初等發起成立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任執行書記,致力于平民教育。1926年,起草發表《中華教育改進社改造全國鄉村教育宣言》。1927年,創辦曉莊師范,任校長。九一八事變后,組織國難教育社,創辦“山海工學團”,主張采用“小先生制”,實行“即知即傳”。發起組織生活教育社。1934年出版《生活教育》半月刊。一二九運動后,積極參加抗日民主運動,與沈鈞儒等聯名發表《團結御侮》宣言,提出教育必須為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服務的主張。1945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任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著有《陶行知全集》(六卷)、《普及教育》(三集)等。

  在批判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基礎上,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主張,形成“生活教育”教育思想體系。

  “教育即生活”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在陶行知看來,教育和生活是同一過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須和生活結合才能發生作用,他主張把教育與生活完全熔于一爐。“生活即教育”的核心內容是“過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陶行知認為,人們在社會上生活不同,因而所受的教育也不同,“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過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他還指出:“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進棺材才算畢業”。可見,陶行知所說的“教育”是指終生教育,它以“生活”為前提,不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他堅決反對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學校、死書本。

  陶行知認為,“生活主義包含萬狀,凡人生一切所需皆屬之”。“生活”不是人們通常狹義的理解,而是“包含廣泛意味的生活實踐的意思”。“生活”是包括整個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生活的總體,是人類一切實踐活動的總稱。“生活即教育”就其本質而言,是生活決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具體講,教育的目的、內容、原則、方法均由生活決定;教育要通過生活來進行;整個的生活要有整個的教育;生活是發展的,教育也應隨時代的前進而不斷發展。教育改造生活是指教育不是被動地由生活制約,而是對生活有能動的促進作用。生活教育的實質體現了生活與教育的辯證關系。陶行知認為:“在一般的生活里,找出教育的特殊意義,發揮出教育的特殊力量。同時要在特殊的教育里,找出一般的生活聯系,展開對一般生活的普遍而深刻的影響。把教育推廣到生活所包括的領域,使生活提高到教育所瞄準的水平。”

  “社會即學校”來源于杜威的“學校即社會”,是在對杜威教育思想批判的基礎上得出的。陶行知認為,在“學校即社會”的主張下,學校里的東西太少,不如反過來主張“社會即學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環境,都可以大大地增加,學生、先生也可以多起來。“社會即學校”是與“生活即教育”緊密相聯的,是“生活即教育”同一意義的不同說明,也是它的邏輯延伸與保證。因為生活教育的“生活”是社會生活,所以“整個社會的運動,就是教育的范圍,不消談什么聯絡而它的血脈是自然相通的”。

  “社會即學校”的根本思想是反對脫離生活、脫離人民大眾的“小眾教育”,主張用社會各方面的力量,打通學校和社會的聯系,創辦人民所需要的學校,培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真正把學校放到社會里去辦,使學校與社會息息相關,使學校成為社會生活所必須。因此“社會即學校”的真正含義就是根據社會需要辦學校。從教育內容說,人民需要什么生活就辦什么教育;從教育形式來說,適宜什么形式的學校就辦什么形式的學校。“社會即學校”不是學校消亡論,而是學校改造論,改造舊學校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三年級語文下19、《放飛蜻蜓》補充習題答案 篇12

  設計思路:

  1. 根據語文學科特征,緊抓文本語言,讀出情,品出味,悟出效,習得法,激活思,把語文課真正上成語言學習課。

  2. 根據“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這一單元訓練重點,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中感受陶行知對孩子們的諄諄教導,學習他與人溝通的巧妙方法。

  3. 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學生體驗、感悟的內容,創設學生主動體驗的環境,使他們在與文本的對話中了解蜻蜓,激發保護有益動物的情感。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幫助學生正確書寫11個生字,會認6個只識不寫的字,理解幾個相關詞語。

  3.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悟,了解有關蜻蜓的科學知識,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情感;體會教育家陶行知對下一輩的關懷和高超的育人方法。

  重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

  1.練習讀好人物間的對話,品味重點詞句,體會陶行知對孩子們的尊重、關愛。

  2.了解蜻蜓,懂得它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情感。

  教學難點:通過細節描寫,體會陶行知對孩子們的關心愛護和與人溝通的巧妙方法。

  課前準備:1、生字詞卡片;2、課件;

  3、收集蜻蜓和陶行知先生的資料。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設計說明 第一課時 一、激趣,揭 (一)導入課題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種可愛的小動物,瞧它們來了(多媒體展示蜻蜓各種狀態下的圖片)! (二)揭示課題,學生字 1.學習“蜻蜓”兩個生字。 (1)師生寫課題,教師強調“蜓”的結構,兩個部分要緊湊,第八筆捺要長一些。 (2)讀生字,強調讀準后鼻音。 (3)從“蜻蜓”兩字的字形,你知道什么?(形聲字,蜻蜓是一種昆蟲(益蟲)等。 2.讀課題,理解“放飛”。 二、讀課文,學生字 (一)了解陶行知 通過課前預習,你知道課文主要寫誰的事? (1)通過搜集資料,說說你印象中的陶行知。 (2)讀課文中的“學習鏈接”。(陶行知一生做的最大的事:投身人民教育事業) (二)初讀課文 過渡:那么寫了陶行知的哪些事呢?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出示要求: (1)一讀,標自然段序號,讀準字音; (2)二讀,聯系上下文或者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 (3)三讀;把每個詞語句子讀正確、讀流利,然后用自己的話回答問題。 2、同桌互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新詞 1.讀準字音:帶拼音讀、去拼音讀。 2.引導學生用形聲字特點來識記字形。 3.多形式讀詞語,注意糾正翹舌音。 (四)讀通課文 1.分段朗讀。 (1)指名讀、齊讀。 (2)生評議:是否讀正確,讀通順。 2.運用詞語復述課文。 3.按事情發展順序理清課文脈絡。 捉蜻蜓——談蜻蜓——放蜻蜓 三、引導發現,書寫生字  1.觀察田字格里的生字。 (1)用歸類法,觀察生字的結構、筆畫。 (2)學生交流自己的發現。 2、老師范寫“衡”的字: “衡”:左右窄,中間寬,中間好像一個魚字,下面是大字,最后一筆由捺變為點,注意三部分的寬窄配搭。 3.學生寫認為難寫的字。 4.評議:自評、互評,展評。 四、重組語境,鞏固生字詞 出示:陶行知看見孩子們在池塘邊捉蜻蜓,他慈愛地撫摸著翠貞的頭,跟他們講蜻蜓吃蒼蠅、蚊子和孑孓,是我們的好朋友。蜻蜓用尾巴掌握方向,調整飛行方向,眼睛結構很復雜,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蟲子……最后,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對孩子說:“把它放了,好不好?” 1.自讀; 2.指名讀; 3.齊讀。 六、默讀課文,提出問題 1.默讀思考,提出問題。 2.全班交流,引導問題歸類。 (1)關于蜻蜓; (2)關于陶行知; (3)關于孩子們。 3.生課后解疑。 畫面能激發學生對蜻蜓的喜歡,讓學生帶著愉悅美好的感情進入下階段的學習。   隨文分散識字,字的音形義緊密結合,能有效地提高識字質量。                     以讀為主線,只有讀通,才能讀懂,遵循循序漸進原則。                                                 運用詞語重組語境,鞏固生字詞;進一步把握課文內容,為深入學習、領悟課文奠定基礎。           教會學生發現問題,帶著問題走出課堂,在收集相關資料中解決問題。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設計說明 一、復習詞語,回顧文本   慈 愛      撫摸      商量   七嘴八舌    入神      放飛   結構復雜   保持平衡   掌握方向   1、指名讀、齊讀。   2、讀后,你發現了什么? (二)簡單說說課文講了陶行知的什么事? 二、精讀課文,認識蜻蜓之可愛 (一)句式訓練,愛蜻蜓本領高 1.孩子們好不容易捉到的蜻蜓,陶行知為什么要勸他們把它放了呢?默讀課文。 (1)指名用“因為……所以”回答,你是從哪個自然段知道的? (2)指名朗讀課文第6自然段。 (3)出示圖片,認識孑孓 :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詞義。 (4)一只蜻蜓可以吃多少蟲子呢? 2.指導讀第2-6自然段中的對話。 (1)在朗讀和表演中理解“七嘴八舌”。 (2)練習朗讀:“你們說蜻蜓是不是人類的朋友?” (3)訓練用不同的句式來回答問題: 蜻蜓真的是人類的朋友啊! 蜻蜓的確是人類的朋友。 3、小組合作探究: 以陶先生當時的身份,直接叫孩子們把蜻蜓放了就行,為什么還要向孩子們介紹蜻蜓呢? (二)品詞析句,愛蜻蜓結構奇特 1.默讀課文,思考:陶行知向孩子們介紹了蜻蜓哪幾方面的知識? 2.小組輪讀,組織交流;抓住關鍵詞體會蜻蜓的可愛、有趣 。 眼睛奇特:一閃一閃 成千上萬 四面八方 尾巴神奇:一撅一撅`一節一節 又細又長  3.出示蜻蜓圖,學生仔細觀察,領悟課文準確生動的描寫方法。 4.理解“據說”。 (1)蜻蜓的尾巴在飛行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可書上卻說蜻蜓在餓極時,會將自己的尾巴吃掉一截,你認為這種說法正確嗎?  (2)討論、交流。 (3“據說”能去掉嗎?為什么? (4)激發探究:蜻蜓餓極時,真的會吃掉自己的尾巴嗎?(體會陶行知用詞的準確和對科學的嚴謹態度) (三)研讀句子 揣摩表達方法 1.讀描寫蜻蜓尾巴和眼睛的句子(課件出示)。   它的尾巴是一節節的,又細又長。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調整方向。   它的眼睛很大,結構很復雜,是由成千上萬的小眼睛構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蟲子…… 2.默讀,比較描寫蜻蜓“尾巴”和“眼睛”的兩個句子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1)指名回答。   (2)小結:兩個句子都是先寫樣子,再寫作用。   3.過渡:蜻蜓被稱為“除害飛行家”,這和它有神奇的翅膀是分不開的。課件出示蜻蜓:   (1)引導觀察蜻蜓的翅膀,說它的樣子。   (2)老師或學生結合資料介紹蜻蜓翅膀的作用。   (3)遷移練習:學習課文的寫法,介紹蜻蜓的翅膀。 4.陶行知只介紹了蜻蜓的眼睛和尾巴這兩方面的知識嗎?你是從哪里看出來?還講了哪些關于蜻蜓的知識?用“先說樣子,后說作用”的方式介紹蜻蜓。   三、品讀語言,感知人物之崇高 (一)陶行知是怎樣勸說孩子們放飛蜻蜓的呢?默讀課文劃出描寫陶行知的動作神態和語言的句子,從中感受到了他的什么品質?   (二)以說“(    )的陶先生”為目標,分組研讀課文。 (三)交流研讀,指導朗讀。 1.知識豐富的陶行知; 2.愛護蜻蜓的陶行知; 3.慈愛和藹的陶行知; ◆“他停下腳步,慈愛地撫摸著翠貞的小辮子問:…… (1)抓住“慈愛”“撫摸”感受人物的和藹可親。 (2)用“慈愛”造句,加深對人物形象的認識。 (3)加上動作朗讀,讀出他的和藹可親。 ◆“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說:……” (1)指導讀出“商量”的口吻。 (2)要小朋友放飛蜻蜓,可以用哪些語氣說?(生氣、嚴肅、命令、商量……) 他用(   )的口吻說:“把蜻蜓放掉,     ” (3)你喜歡哪種方式的勸說?為什么? 4.教育有方的陶行知。交流: (1)從哪里可以看出他育人方法巧妙?。 (2)學生用“不是……不是……而是……”的句式,說如何教育有方。 四、創設情境,感受放飛蜻蜓之快樂     (一)指導朗讀 1.過渡:聽了他的話,孩子們是怎么做的呀? 2.自由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讀好:“紛紛”及兩個“放了它”) 3.創設情境,啟發談話。 (1)想像放飛后的小蜻蜓在空中盡情飛翔的畫面; (2)如果你就是那只蜻蜓,你想說些什么?(出示課件)  4、師生配合動作朗讀最后一段。 五、總結全文,升華主題 1.回歸題目,升華情感 (1)孩子們放飛的僅僅是蜻蜓嗎,還有什么? (2)學生交流。 (3)師小結:放飛的不僅是蜻蜓,還有愛心和對生命的尊重,更有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渴望! 2.布置作業 (1)課外閱讀陶行知的教育故事。 (2)通過查找蜻蜓的資料進行探究。                                         激發學生對蜻蜓的喜愛之情和對蜻蜓身體結構和功能的探究興趣。                         讓孩子對照圖片介紹蜻蜓,能促進孩子積極地理解語言,學習觀察和分析事物,在實踐中揣摩遣詞造句方法,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由“為什么勸”到“怎樣勸”突出中心人物是陶行知,由對蜻蜓的認識過渡到對人物的認識。                                     通過朗讀指導、動作演示、重點詞語的理解和運用、不同句式的訓練,有利于學生感受到陶行知的美好品質。                                             課件創設情境,啟發學生想象,激發表達欲望,課堂成為靈動、活潑的課堂,充滿童真、童趣。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設計說明 一、聽寫生字詞 二、課堂能力訓練 (一)演一演   分組分角色朗讀或表演課文內容。 (二)說一說 1.如果你就是孩子中的一員,你樂意把捉到的蜻蜓放飛嗎? 2.討論:為什么你也樂意放飛蜻蜓? (1)從蜻蜓本身講; (2)從陶行知教育人的方法講。 (三)、練一練 1.創設情境:是啊,無論是一只小蜻蜓還是一只小蜜蜂,他們都是那么美麗、可愛,瞧,這位小朋友正在干什么?(課件出示畫面) 2.情境對話: ●現在你們就把老師當作這位捕捉蜻蜓的小男孩,你想說些什么?(因為……所以……) ●瞧,它的眼睛大大的,和我們人類的眼睛有什么不一樣呀?它的尾巴又細又長,有什么作用?向你的同桌介紹一下吧。    三、拓展性閱讀 (一)閱讀交流《陶行知的的故事 》(課件出示) 1.體驗性閱讀該故事。 2.交流從具體事情或關鍵文字中品出的陶行知的美好品格和育人藝術。 3.齊讀陶行知名言:“人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二)評價人物 1.出示偉人稱贊陶行知的話語,讀出佩服、贊美的語氣。 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毛澤東 萬世師表。—— 宋慶齡 兩千年前的孔仲尼,兩千年后的陶行知。 —— 郭沫若   2.用簡短的話語評價自己心中的教育家陶行知。                      此環節是對蜻蜓這一昆蟲的進一步認識和陶行知巧妙溝通方法的學習運用。     拓展性閱讀,鞏固學生通過具體事情或關鍵詞句認識人物的閱讀方法,同時加深學生對陶行知美好品格和高超育人藝術的認識。        

三年級語文下19、《放飛蜻蜓》補充習題答案 篇13

  《放飛蜻蜓》中的幾個問題         學習《放飛蜻蜓》這一課,我們可以發現有多個問題出現,讓學生認識這些問題,明白這些問題是怎么解決的,其實就是探究性學習的過程。

  這個教學故事其實是從陶行知從村里走出來,看到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勢利導而談起的。

  問題一:“翠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嗎?”學生一下子可以讀到答案。吃蟲子,吃露水,吃草,吃樹葉,吃泥土……孩子的答案是開放的,這些答案到底哪個正確?陶行知在孩子們回答之后,給了學生更明確更詳細的答案,循循善誘地教給孩子們蜻蜓的食物知識。

  問題二:你們說蜻蜓是不是我們的好朋友?這個問題的答案是簡單的,當然這是第一個問題的思想提升。孩子初步理解了,肯定會有明確的認識。所以第七自然段開頭就說“孩子們點點頭。”這就將蜻蜓與孩子的距離縮短了。

  問題三: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誰知道?這又是一個開放性的題目,從第一問題來看,學生答案這么多,這個問題肯定也難以回答,孩子只能假設。所以就出現了直接觀察性的答案——蜻蜓用尾巴在河里點水。一種猜測性答案——尾巴是掌握飛行方向的。在學生不知之時陶行知向孩子介紹了蜻蜓的尾巴,非常有趣,孩子們讀這個答題也會感受到原來蜻蜓的尾巴真的值得研究。這個問題又提高了一個層次。

  問題四:關于蜻蜓的頭部,具體點就是蜻蜓的眼睛,其實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雖然這個問題沒有提出,陶先生沿著尾巴的作用直接談起,實質上卻是一個重要問題。把其放在一起,更有利于學生從整體上認識蜻蜓的身體結構特點。蜻蜓的復眼的神奇肯定吸引了孩子們。

  問題五:“把它放了,好不好?”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成了文章的結局,這個問題的出現,肯定是在最后,放是有理由的,放是學生真正明白以后才能做的事。所以,這個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將起到“動情點”的作用,提起這個“動情點”,前面所有的問題會接二連三的出現,并且得以解決之后,才能高興地放飛蜻蜓。放飛蜻蜓,也就放飛了生命,放飛了童心,放飛了希望。        出示上面這五個問題,其實給學生一個很好的啟示,那就是平時生活的許多事都可以研究,怎么研究?提出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只要設計幾個問題,或者發現到一些問題,將其逐步解決了,就是適應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所以這一課抓住這幾個問題,引導學生學習,可以讓學生收獲到探究學習理念。

三年級語文下19、《放飛蜻蜓》補充習題答案(精選13篇) 相關內容:
  • 三年級語文《驚弓之鳥》教學反思(通用13篇)

    精心設計,營造開放課堂《驚弓之鳥》教學案例及反思精心設計,營造開放課堂《驚弓之鳥》教學案例及反思河南省濟源市馬寨小學 宋詠梅師: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這只受過箭傷的大雁,聽到弦響就怕得要命,這就是驚弓之鳥。...

  • 三年級語文期中試卷(精選2篇)

    三年級語文期中測試卷一、看拼音寫詞語(10分)s?u x’n t?ng b?o f?n y? ru? xu? ch?n r?o( ) ( ) ( ) ( ) ( )l?ng zh?o ji?o zh?ng t?i ji… k?ng f” d?o y“( ) ( ) ( ) ( ) (...

  • 三年級語文教學教案(通用3篇)

    三年級西師版《小讀者》語文原文我讀著像春花船的一封封讀者來信,心里像灌了蜜似的,甜絲絲的。作為一個少年讀物的編輯,的幸福莫過于聽到少年讀者對刊物的贊美啦!...

  • 三年級語文《翠鳥》教案(通用12篇)

    教學目標:(一)知識與能力目標1.認識本課生字,理解并掌握10個生字。2.了解翠鳥的外形和生活習性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4.學習按順序及抓住特點觀察事物的方法,并用這個方法描寫自己喜歡的事物。...

  • 三年級語文第一學期教學計劃(精選10篇)

    一、教學內容本冊共設有20課,分別為:大家一起畫、花花綠綠的糖紙、繞繞涂涂、有趣的拓印、我的太陽、奇妙的撕紙添畫、做拼音卡片、小鳥找家、鳥語花香、小動物蓋房子、數字變變變、會飛的娃娃、猜猜我是誰、變臉、穿花衣的熱帶魚、尋找...

  • 三年級語文《火燒云》優秀的教學設計(通用15篇)

    1.教材分析《火燒云》是一篇很優美的寫景之作。課文寫了火燒云上來和下去的過程。重點寫了“上來”部分。先寫火燒云上來時,大地在霞光中,萬物都改變了自己原有的顏色。作者用7個“……了”的句子向我們展示了栩栩如生的景象。...

  • 三年級語文《驚弓之鳥》教學設計(精選15篇)

    教學過程:復習,導入新課出示預習提綱:1、默讀課文利用工具書自學本課生字、生詞。2、回憶一下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教師提出學習任務:(1)更羸是一個什么樣的人?(2)為什么他不用箭,只拉弓就能讓大雁從天上掉下來?學習第一自然段...

  • 三年級語文教師教學反思(精選3篇)

    《我不能失信》是一篇略讀課文,講的是宋慶齡小時候的故事,讓學生明白要遵守自己的諾言,做個守信用的.孩子。我以文前的導讀為切入點,指名讀了解文章的要求,帶著問題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相關的語句,從而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 三年級語文《廬山的云霧》教案合集(精選15篇)

    《廬山的云霧》說課稿如東縣掘港小學一、 說教材今天我要說課的內容是《廬山的云霧》,這篇課文來自于蘇教版第六冊第一單元第三課。本文以明快的語言、比喻聯想等方式描寫了祖國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瞬息萬變的特點,表達了對祖國山河的熱...

  •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海底世界》教學反思(精選12篇)

    在《海底世界》的教學前,我對新課標所指出的:“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

  • 《路旁的橡樹》三年級語文教案(通用15篇)

    教學目標1讀懂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并能就這件事發表自己的意見2感受到工程師與工人身上高尚的情操。3培養孩子從小養成保護環境的意識,并能想出具體的操作方法付諸以行動。...

  • 三年級語文《燕子》優秀教案設計(通用14篇)

    教學目標:1、能正確理解課文中的長句子,并初步掌握讀懂長句子的基本方法能用增添、偶爾造句。2、學會本課11個生字;理解俊俏、活潑、吹拂、聚攏、光彩奪目、橫掠、偶爾、蕩漾等詞語。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誦課文第4自然段。...

  • 三年級語文的優秀教案(通用14篇)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過程與方法: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能和同學們交流讀后的體會。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仿照詩歌內容,補寫幾句詩文。感悟秋天的美好。教學重點:邊讀邊想,能交流體會,自己創作詩歌。...

  • 三年級語文《驚弓之鳥》教案(通用16篇)

    教學目標:1、學習本課生字,能聯系上下文懂得“能手”“并不”“直”“大吃一驚”“孤單失群”“驚弓之鳥”等詞語的意思。2、理解更羸最后說的4句話之間的邏輯關系。3、了解課文內容,,能從更羸善于觀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啟發。...

  • 三年級語文《翠鳥》的教學反思(精選14篇)

    這個案例出示的這一段話,要讓孩子們抓住“縈繞、反復揣摩”這兩個詞語,體會盧諾爾曼大膽想像,敢于實踐,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的精神。我沒有提出這兩個詞來講,而是通過“自主探索,讀、悟、說、”這一系列環節來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盡...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综合首页 | 国产一级A片无码免费奶水 精品国产免费久久久久久尖叫 | 奇米7777狠狠狠琪琪视频 |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天堂网久久 | 黄色影视在线播放 | 日韩激情一区二区 | 一级黄色片a级 | 欧美久久综合网 | 九九在线播放 | 夜夜干av | 日本簧片在线观看 | 国产AV高清无亚洲 | 在线视频毛片 | 亚洲AV超碰爽死狠狠热 | 国产精彩视频一区 | 今天高清视频在线观看国语片 | 日本在线视频中文有码 | 国产主播在线一区 |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蜜芽五月 | 欧美人与动性xxxxx交性 | 一级片国产精品三级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2019 | 中文字幕久久久人伦 | 日本熟妇无码色视频在线观看 | 午夜快播 | 特黄一级免费视频 | 奇米7777狠狠狠琪琪视频 | 青青草原亚洲 | 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91插插插影 | 欧美午夜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 欧美成aⅴ人高清三级 | 毛片特黄 | 免费成人在线视频观看 | 蝴蝶谷最新网址 | 日本免费不卡一区二区 | 亂倫近親相姦中文字幕视频 |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无码 | 懂色av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 狠狠爱网 | 久久久久久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