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房間》教案(精選5篇)
《我家的房間》教案 篇1
之一
佚名
教學目標 :
1、學習按方位順序觀察、介紹一個地方。
2、初步學會抓住每一方位的主要事物及其特點。
3、能語句通順、連貫地按方位順序寫一段話。
教學重點:
學懂例文,能按方位順序通順、連貫地介紹一個地方。
教學難點 :
能抓住每一方位主要事物的特點寫。
教學準備: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學懂例文,確定自己的寫作內容,交流。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1、這單元我們學習了哪幾個按方位順序寫的段落?它們是怎么寫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2、小朋友們也完全有能力拿起筆來把自己熟悉的一個地方按方位順序向大家介紹介紹。能寫清楚每一個方位主要有什么?語句通順、連貫就行了,對自己有信心嗎?
二、學懂例文《我的小房間》
1、讀例文,討論:(1)讀了例文給你什么感覺?
(2)例文的哪幾句按方位順序在具體介紹。
2、結合插圖再讀例文。
(1)用“△”標出小作者介紹了小房間里的哪些方位?
(2)用“○”標出每個方位主要介紹了什么?
(3)例文除了寫什么方位有什么之外,還寫了什么?(告訴學生抓住事物的特點和作用進行描寫,這樣就能讓讀者更具體地了解你的介紹對象了。)
3、例文的開頭、結尾寫了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寫?
4、小結寫作方法和要求。
(1)按方位順序寫——有條理。
(2)什么位置有什么,它是怎樣的(或有什么用)——寫清楚。
(3)有開頭、結尾和自己的感受。
三、確定習作內容,交流。
1、確定介紹什么地方(學生對自己的房間和教室比較熟悉,可任選其一,但不必硬性規定)。
2、在草稿本上寫寫習作大綱,打算按方位順序介紹什么的什么。交流。
3、按大綱補充具體內容,注意:
①盡量說出每一處物品的特點、用處。
②有開頭和結尾,最好加上自己的感受。交流。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獨立作文,反復修改。
教學過程 :
一、獨立完成習作。
要求:有條理、寫清楚、寫完整。
教師巡視、點撥。
二、反復修改。
1、將寫好的作文念出來,邊念邊改。自己要學會修改文中病句,如語意重復、詞語搭配不當、用詞不確切、語序顛倒、錯別字、添漏字等。
2、師選擇幾篇例文,評改修正,請學生結合自己的文章,再度修改。
(1)按習作的3點要求,學習別人的長處,進行補充整理。
(2)說說自己哪一處寫得比別人好。
三、抄寫習作。
抄寫過程也是一次修改過程,寫文章要精益求精。
板書:
有條理按方位順序
寫清楚什么地方有什么(怎么樣,有什么用)
寫完整開頭、結尾(熟悉)
《我家的房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
1、學習按方位順序觀察、介紹一個地方。
2、初步學會抓住每一方位的主要事物及其特點。
3、能語句通順、連貫地按方位順序寫一段話。
教學重點:
學懂例文,能按方位順序通順、連貫地介紹一個地方。
教學難點 :
能抓住每一方位主要事物的特點寫。
教學準備: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學懂例文,確定自己的寫作內容,交流。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1、這單元我們學習了哪幾個按方位順序寫的段落?它們是怎么寫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2、小朋友們也完全有能力拿起筆來把自己熟悉的一個地方按方位順序向大家介紹介紹。能寫清楚每一個方位主要有什么?語句通順、連貫就行了,對自己有信心嗎?
二、學懂例文《我的小房間》
1、讀例文,討論:(1)讀了例文給你什么感覺?
(2)例文的哪幾句按方位順序在具體介紹。
2、結合插圖再讀例文。
(1)用“△”標出小作者介紹了小房間里的哪些方位?
(2)用“○”標出每個方位主要介紹了什么?
(3)例文除了寫什么方位有什么之外,還寫了什么?(告訴學生抓住事物的特點和作用進行描寫,這樣就能讓讀者更具體地了解你的介紹對象了。)
3、例文的開頭、結尾寫了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寫?
4、小結寫作方法和要求。
(1)按方位順序寫——有條理。
(2)什么位置有什么,它是怎樣的(或有什么用)——寫清楚。
(3)有開頭、結尾和自己的感受。
三、確定習作內容,交流。
1、確定介紹什么地方(學生對自己的房間和教室比較熟悉,可任選其一,但不必硬性規定)。
2、在草稿本上寫寫習作大綱,打算按方位順序介紹什么的什么。交流。
3、按大綱補充具體內容,注意:
①盡量說出每一處物品的特點、用處。
②有開頭和結尾,最好加上自己的感受。交流。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獨立作文,反復修改。
教學過程 :
一、獨立完成習作。
要求:有條理、寫清楚、寫完整。
教師巡視、點撥。
二、反復修改。
1、將寫好的作文念出來,邊念邊改。自己要學會修改文中病句,如語意重復、詞語搭配不當、用詞不確切、語序顛倒、錯別字、添漏字等。
2、師選擇幾篇例文,評改修正,請學生結合自己的文章,再度修改。
(1)按習作的3點要求,學習別人的長處,進行補充整理。
(2)說說自己哪一處寫得比別人好。
三、抄寫習作。
抄寫過程也是一次修改過程,寫文章要精益求精。
板書:
有條理按方位順序
寫清楚什么地方有什么(怎么樣,有什么用)
寫完整開頭、結尾(熟悉)
《我家的房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家里主要房間的名稱,喜歡自己的家。
2、學習區分里外。
活動準備:
1、各種聲音素材(孩子的哭聲、電話鈴聲、門鈴聲)。
2、反映家中房間的圖片。
3、禮品盒。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導入:這是什么聲音?(播放聲音素材)——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提問:咱們平時都能在哪兒聽到這些聲音呢?——引入家的主題
二、基本部分:
(一)欣賞圖片——感受家的舒適,了解房間的名稱,喜歡自己的家。
今天我要帶領小朋友去參觀一個新家,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欣賞各個房間圖片——感受家的美,了解房間的名稱。
提問:你喜歡哪個房間?你喜歡的房間叫什么名字?我們會在這個房間里做什么?
2、第二遍(快速)欣賞圖片——感受自己的家與這個家有什么不同,喜歡自己的家。
教師:你的家與這個家有什么不一樣?你喜歡你的家嗎?為什么?
教師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我們的家有和別人的家不一樣的地方,我們的家里有愛我們的爸爸、媽媽。我們的家是幸福的家。
(二)組織幼兒游戲——初步感知物體的里外
教師:房子的主人為了歡迎我們,特別為我們準備了一件禮物,請看這個漂亮的禮品盒,盒子里到底裝的是什么呢?教師當著幼兒的面打一禮品盒,請幼兒說說禮品盒里有什么?(好多好多的龍眼)教師引導幼兒說出龍眼在盒子的里面。
(三)、每個幼兒1個龍眼——初步感知里外的相對性。
發給每個幼兒1個龍眼,請幼兒觸摸感知并說一說龍眼最外面的這層是龍眼的什么,能吃嗎?(龍眼皮)
龍眼皮的里面有什么?請每個幼兒剝開看一看。——感知龍眼皮、肉、核三層的里外關系。
教師引導幼兒兩兩比較,肉和皮、肉和核的里外關系。
教師小結:果肉和果皮比較時,果肉在里面;果肉和果核比較時,果肉又在外面了。
小朋友一起品嘗龍眼,一起將龍眼皮放在垃圾桶里。
(四)、完全《操作冊》——區分里面和外面
圖中哪些小朋友在教室里面,請用紅色筆圈出來,哪些小朋友在教室外面,請用綠色筆圈出來。
三、結束部分:
請幼兒尋找周圍環境中里面、外面的物品——進一步感知物體的里外及里外的相對性。
引導幼兒在周圍環境中找里面、外面的物品時,請幼兒特別注意感受里外的相對性,如柜子在教室里面,書本又在柜子里面等。
四、活動延伸
1、結合體育游戲玩大紙箱的游戲。
2、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兒收拾整理自己的衣物放在柜子里,并愛惜自己的物品。
《我家的房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
1、學習按方位順序觀察、介紹一個地方。
2、初步學會抓住每一方位的主要事物及其特點。
3、能語句通順、連貫地按方位順序寫一段話。
教學重點:
學懂例文,能按方位順序通順、連貫地介紹一個地方。
教學難點 :
能抓住每一方位主要事物的特點寫。
教學準備: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學懂例文,確定自己的寫作內容,交流。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1、這單元我們學習了哪幾個按方位順序寫的段落?它們是怎么寫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2、小朋友們也完全有能力拿起筆來把自己熟悉的一個地方按方位順序向大家介紹介紹。能寫清楚每一個方位主要有什么?語句通順、連貫就行了,對自己有信心嗎?
二、學懂例文《我的小房間》
1、讀例文,討論:(1)讀了例文給你什么感覺?
(2)例文的哪幾句按方位順序在具體介紹。
2、結合插圖再讀例文。
(1)用“△”標出小作者介紹了小房間里的哪些方位?
(2)用“○”標出每個方位主要介紹了什么?
(3)例文除了寫什么方位有什么之外,還寫了什么?(告訴學生抓住事物的特點和作用進行描寫,這樣就能讓讀者更具體地了解你的介紹對象了。)
3、例文的開頭、結尾寫了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寫?
4、小結寫作方法和要求。
(1)按方位順序寫——有條理。
(2)什么位置有什么,它是怎樣的(或有什么用)——寫清楚。
(3)有開頭、結尾和自己的感受。
三、確定習作內容,交流。
1、確定介紹什么地方(學生對自己的房間和教室比較熟悉,可任選其一,但不必硬性規定)。
2、在草稿本上寫寫習作大綱,打算按方位順序介紹什么的什么。交流。
3、按大綱補充具體內容,注意:
①盡量說出每一處物品的特點、用處。
②有開頭和結尾,最好加上自己的感受。交流。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獨立作文,反復修改。
教學過程 :
一、獨立完成習作。
要求:有條理、寫清楚、寫完整。
教師巡視、點撥。
二、反復修改。
1、將寫好的作文念出來,邊念邊改。自己要學會修改文中病句,如語意重復、詞語搭配不當、用詞不確切、語序顛倒、錯別字、添漏字等。
2、師選擇幾篇例文,評改修正,請學生結合自己的文章,再度修改。
(1)按習作的3點要求,學習別人的長處,進行補充整理。
(2)說說自己哪一處寫得比別人好。
三、抄寫習作。
抄寫過程也是一次修改過程,寫文章要精益求精。
板書:
有條理按方位順序
寫清楚什么地方有什么(怎么樣,有什么用)
寫完整開頭、結尾(熟悉)◆[2003年11月11日]
《我家的房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將各種圖形組合家中用品和家具的形狀。
2、運用圖形歸納、將觀察對象的基本部分表現出來,創造自己的圖象。環境創設兒歌《這里是我的家》的圖片、半圓形紙,繪畫工具重點與
難點:將各種圖形組合家中用品和家具的形狀。
活動過程:
一、兒歌導入
1、兒歌里有誰?他在干什么?
2、他們會在哪個房間里?
3、自己家的房間里還有些什么?
二、欣賞
1、廚房(先用相應的圖形將廚房內用具和家具的形狀覆蓋,在討論)里冰箱和櫥柜象哪些圖形?煤氣灶可用哪些圖形組合起來?櫥具象哪些圖形組合起來的?
2、衛生間(先討論,在用相應的圖形覆蓋衛生間內用品的形狀)里洗臉、馬桶和浴缸象哪些圖形組合起來的?
三、畫畫我們的家
1、在對折了的半圓形紙上作畫。想一想,我們畫的是誰?他在家里趕什么?他會用到什么家具?
2、想象并添畫。
四、作品欣賞
將三四張幼兒作品貼在一起組合成一撞撞何以站立的房子。價值分析:
第一環節是利用兒歌激發幼兒的興趣。并通過兒歌的內容,引導幼兒回憶自己家中房間里的家具和用品,為后面的環節做鋪墊。
第二環節是欣賞廚房和衛生間,引導幼兒發現不同的圖形組合可以表現不同的家具和用品,為幼兒的繪畫做鋪墊。
第三環節是幼兒操作教師指導,并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第四環節是將幼兒的作品布置成溫暖的房子進行交流分享。反思與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