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凋謝的玫瑰》教案(通用4篇)
《永不凋謝的玫瑰》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文章的大意,體會“永不凋謝的玫瑰”的含義。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對學生進行審美的教育,進行人性美的熏陶。
教學重難點:
1、蘇霍姆林斯基看見小姑娘摘花的行為,為什么沒有批評她,反而獎勵她呢?
2、理解句子“純潔、善良、美好的心靈不正是一朵永不凋謝的玫瑰嗎?”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孩子們,你們見過玫瑰嗎?玫瑰花兒以它的艷麗和鮮美在百花中獨樹一幟,贏得了許多人的喜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這些玫瑰真漂亮,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和玫瑰花有關的課文。
1、板書課題:永不凋謝的玫瑰(提示學生書空寫課題,特別注意"凋"的寫法.
2、讀課題,質疑.“凋謝”(草木花葉)脫落.同學們知道,葉子一般在秋季凋謝,花兒在盛開之后也會枯萎,就是凋謝。草木花葉凋謝是自然規律,那么課題中的玫瑰為什么永遠不會凋謝呢?
二、自主讀文, 整體感知
讓我們走進課文,去尋找答案吧。
1、選擇你喜歡的方式(默讀,小聲讀,同桌合作讀等通讀全文.)邊讀邊想:課文中把什么當成是永不凋謝的玫瑰?
2、用課文中的話概括出來。出示這個句子,并把它改為肯定句。
3、用"玫瑰,氣憤,獎勵"這三個詞語連成一句話,概括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感悟文本,探究問題
(一)、那么小女孩摘的是怎樣的`一朵玫瑰花,我們共同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1、小女孩摘下的玫瑰花是什么樣子的?找找哪些地方具體描寫玫瑰花的美麗?并勾畫出來。
其中有一朵開得最大,紅艷艷的花朵就像一張可愛的嬰兒的笑臉——你肯定從來沒見過這么大、這么美的花兒!
2、指名讀。
3、作者為了形象、生動地介紹玫瑰花的美麗,這里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比喻),把什么比做什么?(把玫瑰花比作可愛的嬰兒的笑臉)
4、通過作者的描寫你感受到了什么?
5、是呀,作者用文字描寫了玫瑰花的美麗,我們能否把這些文字轉換成聲音,來展示玫瑰花的美麗呢?
6、請同桌的同學試著讀一讀。
7、學生品讀。(老師指導讀)
(二)、如果這朵漂亮的玫瑰花長在我們的校園里,你會怎么做?
1、邊看邊說些什么?指導學生理解“贊不絕口”的意思。
2、就在大家觀賞玫瑰花的時候,來了一位四五歲的小姑娘,她做了什么?(徑直走向那朵最大的玫瑰花,摘下來,拿在手中,向外走去。)
3、理解“徑直”的意思,找出描寫小女孩摘花的動作的詞,你看出了什么?(從容、毫不猶豫、光明正大、旁若無人)
4、如果你想把這朵玫瑰花占為已有,你會怎么做?和小女孩的做法對比,我們為小女孩的作為感覺非常——吃驚!
5、除了驚訝,還有什么感受?
同學們驚訝極了,有的非常氣憤,有的甚至想要上前攔住她。
6、指導朗讀,讀出大家此時的心情。
7、是啊,如此美麗,如此芬芳的玫瑰,就這樣被小姑娘毫不猶豫的摘掉了,我們怎么能不氣憤呢,如果你當時在現場,你會怎么做?
(三)、同學們非常氣憤,正在散步的校長心中也充滿了疑問,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說的呢?
課件出示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
2、通過校長的動作和語言,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校長?
3、聰明的同學,你現在就是書中的小女孩,你能告訴校長,你為什么要摘花嗎?(用課文中的話回答)
(四)、小姑娘怎么回答?學習第4自然段。
1、指名讀小姑娘的話,
2、從小姑娘的回答里,我們看出了她為什么要摘玫瑰花?
3、再讀小女孩兒說的話,從中我們還體會到了什么?
(小女孩是個有愛心、孝敬老人、懂事的孩子)(真了不起,能夠通過作者的文字看出小姑娘的內心。)(小女孩的“愛”,愛得多么純潔!“純潔”就是干干凈凈,沒有一點兒雜質。在這一課,小女孩十分愛奶奶,一心只想著奶奶,這正是“純潔”的愛,這種愛是多么善良,多么美好呀。)
4、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小女孩?板書:純潔、善良、美好的心靈
5、請孩子們再讀一讀小姑娘的話,來體會她的純真和善良吧。
6、分角色再讀校長和小女孩的對話。體會他們的美好心靈吧。
(五)、小女孩說明原因后,大家都有什么反應?
1、同學們不語了,校長的心顫動了。這時為什么校長不但沒有批評小女孩,反而還獎勵她呢?全班交流。同學們,學到這里,我們知道了,校長說小女孩是一個——懂得愛的人。那么,你覺得校長是一個怎樣的人?同學們剛開始氣憤,后來不語,同學們是怎樣的人?媽媽教育了小女孩這樣一個好孩子,媽媽是怎樣一個人?
是啊,他們都是懂得愛的人,都是擁有純潔、善良、美好的心靈的人。
2、課題中永不凋謝的玫瑰指的是什么?
再美的玫瑰總有凋謝的一天,而純潔、善良、美好的心靈卻是一朵永不凋謝的玫瑰.
3、就像課文最后一段說的那樣——生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一段.
4、要我們擁有純潔,善良,美好的心靈,就會像玫瑰一樣美麗動人,不會凋謝, 它能把芳香永留人間。背誦最后一段。
三、總結全文,拓展升華
1、學習了課文,我們收獲了很多,你想說些什么,可以是說給小女孩的,也可以是說給校長的,或者是說給自己的。
2、在我們身邊也有許多具有美好心靈的人,你能說說嗎? 這些人或者在別人需要幫忙的時候及時伸出援助之手的,或者是在別人失望沮喪時給人以鼓勵的,都是具有美好心靈的人.
是呀,美好的人們怎么能忘記。這一幕幕永遠留在我們的記憶中,他們就是那永不凋謝的玫瑰。
3、小結。
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只要我們人人心中充滿愛,我們每天都能聞到玫瑰的芳香,我們就生活在“花”的海洋。相信我們祖國的大花園里,每天都盛開著許許多多永不凋謝的玫瑰。最后伴隨著一首《愛的人間》結束這節課吧!
《永不凋謝的玫瑰》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聯系上下文,理解校長獎勵小女孩的原因,體會小女孩和校長的美好、善良的心靈。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重點詞句在表達人物品質方面所起的作用。讓學生在感悟與體驗活動中,受到情感熏陶,學會做一個善良、有愛心的人。
教學準備:
1、教學課件。
2、小組合作學習問題卡。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欣賞圖片導入新課,揭題質疑。
1、學生欣賞各種玫瑰花圖片。
2、讀題,聯系生活經驗,理解“凋謝”一詞的意思。
3、質疑,“永不凋謝的玫瑰”指的是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了解“永不凋謝的玫瑰”指的是什么?
2、出示詞語“小女孩—摘花—氣憤—校長—獎勵”,引導學生根據這些詞語的提示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深入感悟,體會情感。
1、學生根據板書提示,提出問題。
2、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探討如下幾個問題:
A、小女孩摘的玫瑰花什么樣子?
B、小女孩為什么摘玫瑰花?
C、小女孩摘了玫瑰花,校長不但沒有批評她,反而還獎勵了她?
3、學生匯報學習成果。
(1)讀描寫玫瑰花樣子的句子。說說你從這些句子中體會到了什么?
指導用喜愛的感情讀這些句子。
(2)這么美麗的玫瑰花,一位小女孩竟然把最大的那一朵摘下來了,在一旁看見的同學是什么反應,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你會想些什么,會對他說些什么?
(3)小女孩摘下了玫瑰花,校長為什么沒有批評她,反而還獎勵了她?誰來談談你的體會。
(4)走進小女孩與校長的對話,師生分角色讀,同桌讀,抽生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5)交流,校長是一個什么樣了人?小女孩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6)讀到這里,你對小女孩又有什么樣的看法?讀小女孩的話。
(7)校長又是怎么做的呢?自由讀第五自然段。
(8)讀校長考獎小女孩的話。
4、讀課文最后一段。學生交流體會和感受。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華
1、讀到這里,你想對小女孩說什么?寫一寫,說一說。
2、發揮想象,小女孩摘下玫瑰花來到醫院,故事會怎樣發展呢?(分角扮演奶奶和小女孩。)
3、聯系生活實際,說說生活中象小女孩那樣擁有美好心靈的人及事。
4、看一組畫面。
小結:讓我們也行動起來,播灑愛的種子,讓愛無處不在。
《永不凋謝的玫瑰》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文章的大意,體會“永不凋謝的玫瑰”的含義。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對學生進行審美的教育,進行人性美的熏陶。
教學重難點:
1、蘇霍姆林斯基看見小姑娘摘花的行為,為什么沒有批評她,反而獎勵她呢?
2、理解句子“純潔、善良、美好的心靈不正是一朵永不凋謝的玫瑰嗎?”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孩子們,你們見過玫瑰嗎?玫瑰花兒以它的艷麗和鮮美在百花中獨樹一幟,贏得了許多人的喜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這些玫瑰真漂亮,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和玫瑰花有關的課文。
1、板書課題:永不凋謝的玫瑰(提示學生書空寫課題,特別注意"凋"的寫法.
2、讀課題,質疑.“凋謝”(草木花葉)脫落.同學們知道,葉子一般在秋季凋謝,花兒在盛開之后也會枯萎,就是凋謝。草木花葉凋謝是自然規律,那么課題中的玫瑰為什么永遠不會凋謝呢?
二、自主讀文, 整體感知
讓我們走進課文,去尋找答案吧。
1、選擇你喜歡的方式(默讀,小聲讀,同桌合作讀等通讀全文.)邊讀邊想:課文中把什么當成是永不凋謝的玫瑰?
2、用課文中的話概括出來。出示這個句子,并把它改為肯定句。
3、用"玫瑰,氣憤,獎勵"這三個詞語連成一句話,概括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感悟文本,探究問題
(一)、那么小女孩摘的是怎樣的一朵玫瑰花,我們共同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1、小女孩摘下的玫瑰花是什么樣子的?找找哪些地方具體描寫玫瑰花的美麗?并勾畫出來。
其中有一朵開得最大,紅艷艷的花朵就像一張可愛的嬰兒的笑臉——你肯定從來沒見過這么大、這么美的花兒!
2、指名讀。
3、作者為了形象、生動地介紹玫瑰花的美麗,這里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比喻),把什么比做什么?(把玫瑰花比作可愛的嬰兒的笑臉)
4、通過作者的描寫你感受到了什么?
5、是呀,作者用文字描寫了玫瑰花的美麗,我們能否把這些文字轉換成聲音,來展示玫瑰花的美麗呢?
6、請同桌的同學試著讀一讀。
7、學生品讀。(老師指導讀)
(二)、如果這朵漂亮的玫瑰花長在我們的校園里,你會怎么做?
1、邊看邊說些什么?指導學生理解“贊不絕口”的意思。
2、就在大家觀賞玫瑰花的時候,來了一位四五歲的小姑娘,她做了什么?(徑直走向那朵最大的玫瑰花,摘下來,拿在手中,向外走去。)
3、理解“徑直”的意思,找出描寫小女孩摘花的動作的詞,你看出了什么?(從容、毫不猶豫、光明正大、旁若無人)
4、如果你想把這朵玫瑰花占為已有,你會怎么做?和小女孩的做法對比,我們為小女孩的作為感覺非常——吃驚!
5、除了驚訝,還有什么感受?
同學們驚訝極了,有的非常氣憤,有的甚至想要上前攔住她。
6、指導朗讀,讀出大家此時的心情。
7、是啊,如此美麗,如此芬芳的玫瑰,就這樣被小姑娘毫不猶豫的摘掉了,我們怎么能不氣憤呢,如果你當時在現場,你會怎么做?
(三)、同學們非常氣憤,正在散步的校長心中也充滿了疑問,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說的呢?
課件出示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
2、通過校長的動作和語言,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校長?
3、聰明的同學,你現在就是書中的小女孩,你能告訴校長,你為什么要摘花嗎?(用課文中的話回答)
(四)、小姑娘怎么回答?學習第4自然段。
1、指名讀小姑娘的話,
2、從小姑娘的回答里,我們看出了她為什么要摘玫瑰花?
3、再讀小女孩兒說的話,從中我們還體會到了什么?
(小女孩是個有愛心、孝敬老人、懂事的孩子)(真了不起,能夠通過作者的文字看出小姑娘的內心。)(小女孩的“愛”,愛得多么純潔!“純潔”就是干干凈凈,沒有一點兒雜質。在這一課,小女孩十分愛奶奶,一心只想著奶奶,這正是“純潔”的愛,這種愛是多么善良,多么美好呀。)
4、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小女孩?板書:純潔、善良、美好的心靈
5、請孩子們再讀一讀小姑娘的話,來體會她的純真和善良吧。
6、分角色再讀校長和小女孩的對話。體會他們的美好心靈吧。
(五)、小女孩說明原因后,大家都有什么反應?
1、同學們不語了,校長的心顫動了。這時為什么校長不但沒有批評小女孩,反而還獎勵她呢?全班交流。同學們,學到這里,我們知道了,校長說小女孩是一個——懂得愛的人。那么,你覺得校長是一個怎樣的人?同學們剛開始氣憤,后來不語,同學們是怎樣的人?媽媽教育了小女孩這樣一個好孩子,媽媽是怎樣一個人?
是啊,他們都是懂得愛的人,都是擁有純潔、善良、美好的心靈的人。
2、課題中永不凋謝的玫瑰指的是什么?
再美的玫瑰總有凋謝的一天,而純潔、善良、美好的心靈卻是一朵永不凋謝的玫瑰.
3、就像課文最后一段說的那樣——生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一段.
4、要我們擁有純潔,善良,美好的心靈,就會像玫瑰一樣美麗動人,不會凋謝, 它能把芳香永留人間。背誦最后一段。
三、總結全文,拓展升華
1、學習了課文,我們收獲了很多,你想說些什么,可以是說給小女孩的,也可以是說給校長的,或者是說給自己的。
2、在我們身邊也有許多具有美好心靈的人,你能說說嗎? 這些人或者在別人需要幫忙的時候及時伸出援助之手的,或者是在別人失望沮喪時給人以鼓勵的,都是具有美好心靈的人.
是呀,美好的人們怎么能忘記。這一幕幕永遠留在我們的記憶中,他們就是那永不凋謝的玫瑰。
3、小結。
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只要我們人人心中充滿愛,我們每天都能聞到玫瑰的芳香,我們就生活在“花”的海洋。相信我們祖國的大花園里,每天都盛開著許許多多永不凋謝的玫瑰。最后伴隨著一首《愛的人間》結束這節課吧!
四、板書設計:
《永不凋謝的玫瑰》教學反思
《永不凋謝的玫瑰》是西師版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第一課,這一單元的主題是祥和人生、熱愛生命。課文講述了蘇霍姆林斯基擔任一所學校的校長時發生的一件感人的故事。校園里盛開著美麗的玫瑰花,一位小女孩摘下了最大的玫瑰花。蘇霍姆林斯基沒有訓斥她,而是親切地詢問小女孩摘花的原因,當得知是為了給重病的奶奶看而且看后她會還回來時,蘇霍姆林斯基沒有批評她,而是另外摘了兩朵玫瑰花分別送給她和她的媽媽。
課文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講述,透過對人物動作、神態、語言、心理活動的描寫,一位善良、純真、可愛的小女孩凸現在我們面前,同時蘇霍姆林斯基身上的人情美、人性美也讓我們難以忘懷。
這篇課文優美的語言中蘊含著做人的道理,在教學中,我以“讀”為主線,以“交流體會”為形式,通過創設情景讓學生自讀自悟。
在教學的開始,我播放漂亮的玫瑰花圖片,配以輕快舒緩的音樂,把學生帶進一個花的世界,花的海洋。然后讓學生通過朗讀找出文中的中心句,層層深入。在學習第一段描寫這朵玫瑰花美麗的時,我讓學生通過朗讀來向大家展示自己心中最美的花兒,接著創設情境:如果這朵玫瑰花長在我們的校園里,你會怎么做?讓學生暢所欲言,談出自己對玫瑰花的愛護與喜愛,并從中引出課文中的新詞——贊不絕口,讓學生水到渠成地理解了這個詞語的意思。
在體會小女孩子與校長美好心靈時,我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人物的美好感情。
當學生對課文有了深入的學習之后,還要把這種感情升華為人間的愛,讓學生用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去尋找生活中的“玫瑰花”,最后以一首“愛的人間”結束這節課,讓學生在音樂中提升自己的靈魂。
本節課回想起來,也有不足之處:
1、以“以讀代講”沒有落實到位,學生自己感悟得不夠,老師的點撥的多了一點。
2、學生之間的討論不僅限于同桌兩人,可以范圍再擴大一點。
總之,每節課都要認真地備課,才會有精心的教學設計,以后我會朝這方面更加努力。
《永不凋謝的玫瑰》教案 篇4
一、說教材
《永不凋謝的玫瑰》是三年級語文第七單元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向我們講述了蘇霍姆林斯基擔任一所中學的校長時發生的一件感人的故事。校園的花房里盛開了許多美麗的玫瑰花,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摘下最大的玫瑰花.蘇霍姆林斯基沒有指責小女孩,而是親切地詢問小女孩摘花的原因。當聽到小女孩想將花送給生病的奶奶看,看完了再把花送回來的回答后,小女孩的天真和純潔感動了大家。蘇霍姆林斯基又摘下兩朵花獎給了小女孩及其母親。這篇課文文筆優美,感情真摯,能感染、熏陶孩子們的心靈,容易引起他們的共鳴。根據課標精神和年級訓練重點,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學會本課生字和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3、理解校長獎勵小女孩的原因,體會小女孩和校長美好、善良的心靈。學會做一個善良,有愛心的人。
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3—4年級應著重培養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因此,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生字及相關詞語,端正、美觀地書寫生字。
三年級孩子畢竟年齡較小,對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體會不深。所以,我把“有感情朗讀課文,讓學生在感悟和體驗中,受到情感熏陶,學會做一個善良、有愛心的人。”做為本課的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永不凋謝的玫瑰》貫穿全文的是紅艷艷的玫瑰花和濃濃的愛意。這么一篇美如詩歌的文章,教學中應該給予孩子一個情感課堂,營造一種與文本情感相吻合的課堂人文氛圍,以情為線,采用讀讀,演演、說說等多種學習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主動去讀、思、悟、說引導學生逐步體會課文的深意,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經歷心靈和情感的成長。
三、說教學過程
這篇課文預計教學時間為2課時,下面我只具體談談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
(一) 詩意催化,走近情感王國
上課開始,出示圖片,教師深情朗誦根據課文內容改寫的一首詩歌,配之以輕柔的音樂。 有這樣一朵玫瑰,在校園的花房里靜靜地綻放,紅艷艷的,如同可愛的嬰兒般的笑臉。 有這樣一朵玫瑰,牽引著孩子的心靈,摘下它,讓奶奶的笑容更加燦爛。
有這樣一朵玫瑰,將在我們的心靈深處,真誠地開放,永不凋謝。
(二)精讀課文,觸摸情感語言
1、品讀語句,感悟花美
(1)再次出示圖片,欣賞美麗的玫瑰花,問:你們說這朵花美嗎?學生都會說花美,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勾畫出文中具體描寫玫瑰花美麗的句子。
(2)指導朗讀
(課件出示:)其中有一朵開得最大,紅艷艷的花朵就像一張可愛的嬰兒的笑臉——你肯定從來沒見過這么大、這么美的花兒!
你能通過朗讀來展現這朵玫瑰的美嗎?
在這里要抓住重點詞語“最大”、“從來沒見過”和比喻句,通過不同形式、不同層次的朗讀,指導學生讀出對這朵玫瑰的贊美和喜愛之情,為后文被摘走做鋪墊。
接著,我進一步問:課文哪些地方還可以看出玫瑰花的美麗?
a、出示課件:“全校的同學都非常驚訝,每天都有許多同學來看。”“這天早晨,又有許多同學來觀賞玫瑰花。他們一邊看,一邊贊不絕口。”
這里理解“贊不絕口”,可請多個學生來贊美玫瑰花,告訴學生“贊不絕口”就是不停地稱贊。 b、就在人們觀賞玫瑰花時,來了一位四、五歲的小姑娘,她做了什么?
預設回答(她徑直走向那朵最大的玫瑰花,摘下來,拿在手中,向外走去。)
c、模擬情境:這么美的玫瑰被小女孩摘了,如果你就是在旁邊觀賞的同學,會想什么,做什么呢 ? 這里讓學生通過反復朗讀、勾畫,在讀中領悟課文情感,在說中理解重點詞語,在質疑中更加深刻地理解課文內容。
是啊,美麗可愛的玫瑰花被摘下了,怎不令人心疼,怎不令人氣憤呢 ?可是校長蘇霍姆林斯基為什么沒有批評小女孩呢 ?
2、明白原因,感悟心靈
(1)(課件出示校長和小女孩的對話)學生扮校長,老師演小女孩,提示學生問的語氣,揣摩校長當時的想法,并注意觀察老師的表情,揣摩小女孩當時的心情.。
(2)學生分角色朗讀。體會蘇霍姆林斯基對孩子的關愛、尊重,感受小女孩的純潔、善良、美好 。(板書)
在學生讀出小女孩對奶奶的愛,讀出了小女孩有一顆純潔、善良、美好的心后,我又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同學們靜靜地想一想,當小女孩雙手捧著玫瑰輕輕送到奶奶手中時,那是一幅多么動人的情景啊!小女孩的奶奶可能會怎樣呢?。
一朵紅艷艷的玫瑰,滿溢著濃濃的愛,傳遞著深深的情,它不僅溫暖了奶奶的心,也深深地感動了校長和在場的同學們,同學們不語了,校長的心顫動了。
(3)師生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一段。將反問句改為陳述句,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獨特感受。
(三)結語煽情,激蕩情感漣漪
(出示圖片, 播放音樂:愛的奉獻,靜靜欣賞,體會.)
師:是啊,小女孩送的玫瑰包含著對奶奶的美好祝愿,,校長對小女孩的獎勵也一樣純潔、善良。只要我們擁有純潔、善良、美好的心靈,就會像玫瑰一樣美麗動人,永遠不會凋謝!愛是人世間最美好、最純真的字眼,只要我們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讓愛永駐你、我、他的心間,讓愛灑滿人間。
四、說板書設計
一顆心,直觀、形象地點明課題。左邊寫純潔,右邊寫善良,下邊寫美好,中間寫心靈,再用線條連接成一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