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查“無字詞典”》教學設計(精選15篇)
《學會查“無字詞典”》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要求:
1. 認識5個生字,理解“驕陽似火、驚濤拍岸、山崩地裂”等新詞的意思。.知道“無字詞典”的意思。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通過學習,使學生體會到結合大自然、聯系現實生活更是理解詞語的好方法,引導學生樹立常查“無字詞典”、聯系生活實際學語文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
理解“無字詞典”的含義,體會到結合大自然、聯系現實生活更是理解詞語的好方法。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樹立常查“無字詞典”、聯系生活實際學語文的意識。
三、課時安排:1課時
四、課前準備
“驚濤拍岸”的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激發興趣
1.猜謎 “老師不說話,肚里學問大,有啥不明白,虛心請教它。”(謎底:字典)
2、你喜歡這位不說話的老師嗎?說說你的看法。
3 學習語文離不開這位字典老師,希望大家能養成勤查字典的好習慣。不認識字一般查字典,那么不明白詞語的意思怎么辦?(可以查詞典)常見的詞典有《新華詞典》、《現代漢語詞典》。一個叫聰聰的小朋友也有這樣一本詞典,自從他和爸爸旅游一趟后,還擁有了一本“無字詞典”,(板書)他變聰明了,語文成績越來越好。想知道這個故事嗎?
(二)揭題質疑,以疑促讀
1、今天我們來學習《學會查“無字詞典”》(板書)
2、齊讀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預設:什么叫“無字詞典”?怎樣查“無字詞典”?
3、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在課文當中,請大家放聲讀課文,把生字新詞讀正確,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不讀流利就不要停下來。然后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生按要求讀課文
2、檢查:(1)讀生字新詞 旅游 解釋 烈日當空 驕陽似火 山崩地裂
驚濤拍岸 巖石 理解 意味深長 無字詞典
(2)指名分節讀課文,正音,其他學生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3)口頭填空,初步了解課文大意(自由說說――指名說――齊說)
(四)、以疑促學,感悟課文
過渡:爸爸是怎么指導聰聰理解詞語的呢,我們接下來就來學習。爸爸先指導哪個詞?(板書)
(一)、理解“驕陽似火”、
a 1、哪幾節?(3-5) 師生對讀
2.討論交流
(1)聰聰是怎么解釋的?這種解釋是從哪里獲得的?(查有字詞典)
(2)爸爸是怎么解釋的? 指名讀 ――齊讀 ――是從哪里獲得?(板書“生活”)――質疑理解“曬蔫”的意思。
(4)爸爸用看到的(板書)生活情景巧妙地理解了“驕陽似火”的意思,老師相信大家都很能干,還能用其它的生活情景來解釋“驕陽似火”。(用句式說話)
(5)看來小朋友已經學會了用生活中的現象來解釋詞語了,他們肯定平時仔細觀察了我們周圍的生活環境,我們要向他們學習,善于觀察,善于發現,做生活的有心人。(表揚)
指導朗讀2-5小節
過渡:小朋友學得真好,相信大家課文也讀得很棒。讀的時候注意根據提示語把握好語氣)先自己練練 師生合作
(6)小結過渡:剛才我們用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現象來理解了“驕陽似火”的意思,接著請大家欣賞一個畫面,邊看邊感受,你想到了什么詞語。
(二)理解“驚濤拍岸”
1、欣賞課件“驚濤拍岸”的景象
2、欣賞著這壯觀的景象,你想起了什么詞?(波濤洶涌、波濤澎湃、波濤滾滾、驚心動魄)
4、你們真能干想到這么多詞,聰聰的爸爸也想到了什么詞?———“驚濤拍岸”,看看爸爸是怎么解釋“驚濤拍岸”的?
(1)指名讀句 理解“山崩地裂”(聯系剛才的錄像)
(2)你們覺得該怎樣來讀好這句話呢?試著讀讀
板書:涌 撞 山崩地裂
(3)爸爸是用什么方法理解“驚濤拍岸”?聰聰看到的“驚濤拍岸”情景,他想到這個詞嗎?所以聽爸爸一說,他就高興得嚷起來。他心里會怎么想?
預設:(我怎么會沒想到呢?用“驚濤拍岸”來形容眼前的景象真是在太準確了!)讀讀他們的對話 師做爸爸 你們做聰聰 請一生讀作者的話。
通過剛才對“驕陽似火、驚濤拍岸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呀?(在生活中理解詞語很有勁、有趣,學起來也容易)聰聰和我們一樣,才剛剛有所領悟,看到這些,爸爸意味深長地對他說——(引讀最后一段)
(三)教學最后一段并指導朗讀。
1、現在明白什么叫“無字詞典”?( “無字詞典”就是我們這個大自然就是這個社會。)怎樣查“無字詞典”?
2、爸爸沒有直截了當地說“要想真正理解一個詞語的意思,不僅要會查有字的詞典,還要學會做生活的有心人?而是含蓄地說“學會查身邊的“無字詞典””,這就是“意味深長”地說話。比如老師和小朋友講道理的時候,小朋友們就可以說老師意味深長地說。
想想看,爸爸意味深長地說話,語氣是怎樣的,說話的速度是快還是比較慢?試著讀讀。指名讀 齊讀
五、當堂練筆,學以致用
師小結:正如爸爸所說,要想真正理解一個詞語的意思,不僅要會查有字的詞典,還要學會查身邊的“無字詞典” ,學會做生活的有心人。
1、 考考你:學著查查“無字詞典”(看圖片說詞語)
2、請選擇其中一個詞語,查查身邊的“無字詞典”,寫出詞語的意思。
3、交流小練筆的內容
六、課堂小結,拓展課外
1、請生說說本節課的收獲
2、師小結:你們的收獲可真大,老師為你們高興。其實除了可以在生活中理解詞語,還能聯系生活理解古詩、把生活中看到的美景或事情寫下來,一定會讓大家刮目相看的。希望大家能養成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的好習慣。
教后記:
說起今天的課,自己也說不清什么感覺,只是我這堂課絕對是真實的樸實的,但是還不能說扎實,因為課上積極參與的學生不多,那些聰明的孩子在我的引領下是有收獲的,但其他不發言的就難說了。學生的朗讀是有增量的,特別是第六自然段“驚濤拍岸”的壯觀景象的朗讀比我預想的要好,能讀出點氣勢來。當時我自己用上了手勢,加以引讀,其實還可以讓學生們加上手勢讀,這樣效果會更好。最后一個環節的小練筆由于時間關系我改為說一說,也許是二年級的學生年紀小,生活經驗不豐富,從腦海中提取更不容易,在經過短暫的沉默后只有三位學生舉手發言,內容也不寬,受前面圖片的啟示說了上來。這個環節是我的引導不夠,好像不是。也許應吸取同事的建議,提供些詞語,由于有顧慮最終沒采用(怕束縛學生的思維)。現在想來,有時外在的約束太多,也是得不到最佳的教學效果的,而應就學生的實際狀況來制定可行的措施,符合當前學生水平的教學措施才是最佳的。正如有句話說得好,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那么這句話可以改為“只有適合學生的才是最好的教法”。
《學會查“無字詞典”》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用鋼筆寫好生字詞,理解課文重點詞句。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學會運用聯系事物。聯系實際的方法,理解詞語,懂得“無字詞典”的意思。
3、朗讀課文,開拓學生思維,培養學生養成運用聯系事物。聯系實際的方法理解詞語的好習慣,學會舉一反三。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學會運用聯系事物、聯系實際的方法,理解詞語,并能舉一反三。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引起懸念。
1、(板書詞典)詞典是什么?可以用來干什么?
說一說你怎么記住這兩個字的,給它們組幾個詞。
2、(補充完整課題)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自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確。
2、聽課文錄音,要求觀察課文插圖,說說你看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3、檢查自學情況。
(1)指生認讀生字詞,正音,提醒大家容易讀錯的地方。
(2)指名分段讀課文,其他學生評價。
4、問題導讀。
(1)爸爸怎樣幫助聰聰理解“驕陽似火”這個詞語的?
(2)爸爸怎樣幫助聰聰理解“驚濤拍岸”這個詞語的?
(3)爸爸最后對聰聰說了什么話?
根據這幾個問題,你可以把課文分為哪幾部分?
三、細讀課文,深入領悟。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交待了時間、人物、地點、事件)
(2)齊讀。
2、學習第二至五自然段。
(1)自讀課文,找一找爸爸怎樣幫助聰聰來理解“驕陽似火”的?(學生畫出相關語句后進行交流)
小結:理解一個詞語可以從觀察身邊的事物獲得真切感受。
(2)指導朗讀“這不就是對‘驕陽似火’最好的解釋嗎?”
你能把這個句子換個說法嗎?
(3)根據平時的觀察,你也來描述一下“驕陽似火”吧。
(4)再次自讀課文,體會課文內容。
3、學習第六至八自然段。
(1)結合插圖,思考理解:爸爸和聰聰又看到了什么?通過讀這幾個自然段你又知道了什么?(生自讀后,引導交流)
小結:把眼前看到的具體景物與學過的詞義相比照,是理解詞語、學習語言的重要方法。
(2)指導朗讀問句和感嘆句。
(3)再次自讀課文,體會課文內容。
(4)通讀二至八自然段,說一說在理解“驕陽似火”和“驚濤拍岸”時方法有什么不同?(小組討論后全班交流)
小結:理解一個詞語可以從觀察身邊的事物獲得真切感受,眼前看到的具體景物也可以用具體詞語來概括,幫助理解詞語。
4、 學習第九自然段。
(1)爸爸最后對聰聰說了什么話?
(2)爸爸意味深長說的話中,“有字詞典”、“無字詞典”分別指什么?
(3)爸爸用“不僅……還……”強調真正理解詞語,重要的是要查“無字詞典”,為什么?
小結:我們理解詞義,目的就是要弄清這個詞語表達的現實生活中的一種狀況。查“無字詞典”可以直接感受這種狀況,因此,比查“有字詞典”顯得更重要。我們也要學會利用身邊的“無字詞典”來學習知識。
5、賞讀課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四、反饋矯正,積累知識。
1、讀課文,說說爸爸是怎樣解釋“驕陽似火”、“驚濤拍岸”的,并把有關的句子畫下來。
2、你能查查“無字詞典”,說說下列詞語的意思嗎?
輕手輕腳 狂風大作
五、實踐活動。
組織一次“查‘無字字典’”活動,準備一定數量的詞語,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來說出意思。
教學設計來自第一范文網。
《學會查“無字詞典”》教學設計 篇3
★教材分析:
“無字詞典”指的是生活中的學問。學會查“無字詞典”即學會留心觀察、體驗生活,從生活中學習語言。本文通過爸爸和聰聰旅游途中的一個生活片斷,告訴我們:理解詞語意思,不公要學會查有字的詞典,而且要學會查身邊的“無字詞典”;學習語言不僅要從書本中學,而且還要從生活實踐中學。
全文共九段。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人物、時間、地點、事情。第二至八自然段寫爸爸引導聰聰觀察列日下路邊的樹葉和海面上不斷涌來的滾滾浪濤撞擊岸邊巖石的情景,幫助聰聰準確理解“驕陽似火”和“驚濤拍岸”兩個詞語的含義。第九自然段寫爸爸用意味深長的話教育聰聰要學會查“無字詞典”。
★新詞釋義
驕陽似火:強烈的太陽光像火那樣熱,把樹葉都曬蔫了。形容天氣非常炎熱。例:夏天的中午驕陽似火,人們都不愿出門。
解釋:說明含義、原因、理由等。例:這個詞語你會解釋嗎?
山崩地裂:形容劇烈的震動變化或巨大的聲勢。例:飛機在空中爆炸了,發出了山崩地裂的響聲。
蔫了:花木、水果等因失去所含的水分而萎縮。例:火辣辣的太陽把樹葉都有烤蔫了。
驚濤拍岸:洶涌的波濤不斷地向岸邊涌來,拍擊著巖石,發出巨大的聲音。例:中國科考隊遭遇了當地最強的氣旋天氣,全體隊員在白令海峽的驚濤駭浪中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
意味深長:含義深刻,耐人尋味。例:老師的話意味深長,值得我們深思。
突然(忽然) 嚷(叫) 解釋(解說) 理解(明白)
強烈(微弱) 高興(難過) 意味深長(味同嚼蠟)
成語天地
表示聲勢或氣勢浩大的成語:
山崩地裂 天崩地坼 驚天動地 震天動地 浩浩蕩蕩
排山倒海 氣沖霄漢 氣勢磅礴 驚濤駭浪 氣吞山河
詞義辨析
強烈 —— 猛烈
兩個詞都有“勢頭猛,力量大”的意思。“強烈”著重批力量很大,多形容光線、情感等。“猛烈”著重批兇猛厲害,多形容炮火、洪水等。例:強烈的光線刺得我睜不開眼睛。猛烈的洪水從山上直沖而下。
★句段理解賞析
爸爸笑了笑說:“你這是背詞典上的解釋。你看,烈日當空,連樹上的葉子都曬蔫了,這不就是對‘驕陽似火’最好的解釋嗎?”
課文中聰聰和“爸爸”理解“驕陽似火”一詞用的是兩種不同的方法。聰聰是背詞典上的解釋,而“爸爸”則是從觀察身邊的事物(“烈日當空,連樹上的葉子都蔫了”)中獲取真切的感受來解釋的。“爸爸”的話實際上是引導聰聰領會:通過觀察身邊事物來加深對詞義的理解和感受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
★作業設計
一、詞語接龍。
詞典→典故→( )→( )→( )→( )→( )→……
意味深長→( )→( )→( )→( )→( )→……
二、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爸爸( )地對聰聰說:“看來要想真正理解一個詞語的意思,不僅要( ),還要( )!”
三、用你喜歡的方法理解下列詞語。
水平如鏡 心急如焚 電閃雷鳴 驚濤駭浪
四、請你按爸爸的方法,想想生活中還有哪些現象可以解釋“驕陽似火”?舉例說說。
★資料袋:
1、“四結合”學習法:這是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來的。
(1)學與思相結合。只有把學習與思考緊密結合起來,才能學到知識。(2)學與問相結合。學問學問,學習時每事多問才會有好效果。(3)學與習相結合。經常復習學過的知識,能增強記憶,加深理解。(4)學秘行相結合。要做到學以致用,努力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
2、“五步”讀己法:教育家和心理不家認為這是一種符合人們一般思維規律、有利于理解書本內容和增強記憶力的學習方法。即:瀏覽、精讀、發問、復述、復習。
《學會查“無字詞典”》教學設計 篇4
教材分析:課文通過爸爸和聰聰暑假旅游途中的一個生活片斷,說明了學習語文不僅要從詞典中、語文課文中學,還要從生活實踐中學習。
這篇課文采用先敘述具體事實,后引出結論,揭示題旨的方法,思路清晰,層次清楚。我們在進行低年級字詞教學時,十分注重通過和生活的聯系,通過激發學生的生活體驗或表象積累來豐富字詞的意義表象。但這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較為“被動”的理解字詞的方法。而這篇文章就是通過作者精心創設的故事情景,讓學生在接觸一個生活氣息濃郁的故事的同時,慢慢地掌握理解字詞的一個重要方法——聯系生活體驗,并學會邊讀邊想的閱讀方法,讓學生慢慢地感受到將語文學習、語文課堂與生活大舞臺相聯系是學好語文、理解字詞的最好辦法,同時也為學生能夠準確地運用語言文字奠定“意義”基礎。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查、詞、典、聰、突、烈、濤、岸、巖、音”10個生字,并能書寫正確,美觀。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詞語“驕陽似火、驚濤拍岸、一蹦一跳、曬蔫、意味深長、山崩地裂”,并能用“不僅……還……”造句。
4、繼續鞏固觀察畫面的方法,并能將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內容用較為準確的語言描述出來。
5、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懂得學語文不僅要從書本上學,還要從生活實踐中學。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板書:詞典)問:你用過詞典嗎?詞典有什么作用?
2、(板書:無字)“無字詞典”是什么呢?爸爸是怎樣引導聰聰運用“無字詞典”來理解詞語的呢?讓我們一起來認真讀課文吧。
二、自讀課文
1、提出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
你不理解的地方可以作上記號。
2、檢查自讀效果(隨文學字)
(1)這篇課文主要寫了誰?(爸爸和聰聰,出示“聰聰“,指名讀)
(2)作者描寫聰聰很細致,特別是動詞運用,你能找出來嗎?(相機出示:一蹦一跳,指名讀,讓學生理解。)
(3)誰能模仿這一段用自己的話來說說爸爸是怎樣的?(爸爸脖子掛著照相機,手上拎著旅行包,大步大步地向前走著。)
(4)這篇文章寫的是什么季節?(夏天)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是夏天?(相機出示:暑假,驕陽似火,烈日當空,蔫了。注意“假”“似”“當”是多音字;選擇其中的詞語說話。)
(5)不知不覺他們就來到了海邊,看到了什么?又聽到了什么?(相機出示:波濤,巖石,山崩地裂的聲音,驚濤拍岸)自己試著說說對“驚濤拍岸”的理解。
(6)齊讀所有詞語。
三、理清文章脈絡
1、這篇課文爸爸指導聰聰理解了兩個詞語,哪兩個?(驕陽似火,驚濤拍岸)
2、課文哪幾小節理解了“驕陽似火”?(1-5)哪幾小節理解了“驚濤拍岸”?(6-8)
3、分角色朗讀這兩部分,相機問:你能不能用一句話來說說這部分的內容?(爸爸指導聰聰理解……)
4、第9小節就是一部分,請你再認真讀一讀,這小節寫了什么?(爸爸告訴聰聰要學會運用身邊的“無字詞典”。)
5、讀了這個故事后你覺得什么是“無字詞典”?(學會觀察,學會從身邊的事物,生活中的現象來理解詞語)
6、齊讀課文,你能用簡單的幾句話來說說課文的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嗎?(可以引導學生聯系生字詞語說,培養概括能力)
第一課時小練習
1、抄寫課文后的詞語2遍,并默寫。
2、繼續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3、小練筆:模仿第2段的寫法,寫一寫“爸爸”。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二課——學會查“無字詞典”(齊讀課題)
2、(出示詞語)這些詞語肯定難不倒你們
暑假驕陽似火烈日當空曬蔫
波濤山崩地裂驚濤拍岸情景
3、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大致了解了課文內容,現在就請
你聯系課文內容選擇幾個詞語說一句話或幾句話。
二、精讀課文
(一)學習2-5小節,理解“驕陽似火”
1、我現在就跟著聰聰一起去旅游。請大家把書打開,默讀2-5小節,邊讀邊想,爸爸和聰聰在討論什么?(討論“驕陽似火的”意思)
2、同桌練習對話
3、一對朋友似的父子在討論驕陽似火的意思呢。(隨機指一對)你們倆誰是聰聰,來,大聲把驕陽似火的意思告訴大家;爸爸呢,你怎么解釋驕陽似火?(指名分角色朗讀)
4、哦,爸爸和聰聰解釋驕陽似火的方法不同,有什么不同呢?
5、小結:詞典上的解釋沒有什么不好,還是個比喻句。但是,“百聞不如一見”,爸爸讓聰聰看曬蔫的葉子,他可能一輩子都忘不了驕陽似火的意思。現在你知道“無字詞典”指什么了嗎?(生活或大自然)
查“無字詞典”是什么意思?(仔細觀察生活或大自然中的現象,從其中尋找正確解釋)
6、我們來看書上的插圖,你能用圖上的情景來解釋驕陽似火嗎?(烈日當空,爸爸和聰聰剛走不久,就已經熱得滿頭大汗了。)
7、你們很聰明,爸爸的方法一學就會。炎熱的夏天剛剛離我們而去,你能用你看到的情景解釋驕陽似火嗎?(柏油路都軟了;水泥路很燙腳;自然水都曬燙了……)
8、對!這就是在查“無字詞典”,看來大家都會了。我們跟著聰聰去海邊乘涼吧。
(二)學習6-8小節,理解驚濤拍岸
1、請大家自己朗讀6-8,看看展現在眼前的是怎樣的情景呢?(自己讀,指名讀,)
2、看看書上的插圖,你看到了什么?又仿佛聽到了什么?
3、波濤洶涌澎湃,掀起萬丈巨浪,多么壯觀的景象啊!你能讀出這種氣勢嗎?(自己練讀,指名讀,齊讀)
4、引讀:看到這樣的情景,爸爸說:——
聰聰高興得嚷起來——
跟著問:什么和什么太像了?
5、小節:把看到的情景和學過的詞語對照起來,這也是查無字詞
典的方法。
(二)學習最后一節
1、這次旅行讓聰聰受益匪淺,爸爸看到聰聰學會了那么多,意味
深長地說:(引讀)
2、自己讀讀爸爸的話,你明白了什么?
3、小結:查字典是很好的學習習慣,能讓我們知道詞語的意思,但不要忘了,到生活中去、到大自然中去,聯系生活實際來解釋詞語這種方法能讓我們更真實地體驗到詞語的意思。爸爸并沒有直接告訴聰聰這個道理,而是將它蘊涵在了這句話中,這就是“意味深長”。我們也來學著爸爸的樣子,“意味深長”地讀一讀吧。
4、總結:我們要留心觀察體驗生活,把我們積累地詞語和生活實際相對照,這是理解詞語、學習語言的重要方法。
第二課時小練習
1、讀課文,說說爸爸是怎樣解釋“驕陽似火”“驚濤拍岸”的,并把有關的句子寫下來。
2、你是怎樣理解“無字詞典”?
3、你的肚子里肯定藏著好些詞語,你會用查“無字詞典”的方法挑一個詞語進行解釋嗎?
《學會查“無字詞典”》教學設計 篇5
一、教學要求:
1. 學會本課16個生字,其中6個生字只識不寫。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得朗讀課文。
3. 理解“驕陽似火”、“驚濤拍岸”的意思,知道“無字詞典”的意思。
4.用“驕陽似火”一詞,描寫夏日天氣的炎熱。
二、重點難點:
理解“無字詞典”的含義,學會觀察生活,從生活中學到更多的知識。
三、教學時間:2課時
四、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
1.出示“驕陽似火”、“驚濤拍岸”兩個詞語,引導學生查字典,說說詞義。
2.過渡到新課。
3.板書課題:2 學會查“無字詞典”
4.設疑:
“無字詞典”指什么?
怎樣查“無字詞典”?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標出自然段序號,讀通每句話。
2.指名試讀課文。
3.學習生字詞。
無字詞典 山崩地裂 旅游 解釋 烈日當空 驕陽似火
驚濤拍岸 巖石 理解 意味深長 聰明不斷
4.練讀生字詞,理解詞語。
5.識記詞語,描紅。
四、作業 :
1.練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擴詞練習;讀詞語。
二、細讀課文:
1.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⑵討論:這一自然段主要寫什么?
2.細讀2--5自然段:
集體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爸爸向聰聰提出了什么問題?②聰聰是怎么回答的?③聰聰的回答對嗎?
讀后討論:
爸爸是怎樣解釋“驕陽似火”的。(板書:驕陽似火--曬焉)
討論:
爸爸聽了聰聰的回答“笑了笑”表示滿意嗎?
如果是你應怎樣回答?<看圖1>
爸爸的解釋和聰聰的解釋有什么不同?
“無字詞典”指什么?
教師范讀2-5段,同桌練習對話,自由讀。
3.細讀6-8自然段。
同學自讀6-8自然段。
讀后討論:
爸爸和聰聰來到大海邊看到了什么?
這時爸爸想起了什么?
聰聰為什么大笑起來?
指導看圖2,說說詞語的意思。
4.小結。
5.指導朗讀,啟發朗讀。
三、細讀第9段:
1.指名讀:
2.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
3.討論:
為什么查“無字詞典”更重要。
怎樣查“無字詞典”?
四、作業 :
1、練讀課文;
2、完成書后三、四題;
3、用“驕陽似火”寫一句話。
板書:
2 學會查“無字詞典”
驕陽似火-------曬焉
涌,撞,崩-------驚濤拍岸
《學會查“無字詞典”》教學設計 篇6
1
作者:佚名 轉貼自:吳江市屯村實驗小學論壇 點擊數:191
《學會查“無字詞典”》教后記:
我們聽說的詞典都是用文字寫下來的,還從來沒有聽說過有“無字詞典”,課文的題目就引起了人的閱讀興趣。古人說“紙上得來終覺淺”,書本知識必須從體驗中加深理解。本文中的爸爸在帶領聰聰旅游中,并沒有一味地沉浸在美好的山水中,而是通過巧妙的點撥和引導,讓聰聰從對書本知識的死記硬背中走出來,到大自然中去學習,去領悟,從而認識到世界就是一本碩大的“無字詞典”。全文共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寫爸爸帶聰聰去旅游;第二部分寫在旅游途中學會查“無字詞典”。在爸爸的引導下,聰聰對“驕陽似火”的認識就變得活生生了,對“驚濤拍岸”這個詞語的意境有了感性的認識。通過本文的學習,讓人們明白了“無字詞典”不是別的,就是我們生活于其中的社會和自然,而要學會查它,就要處處留心,認真體悟。
在精讀感悟這一環節中,我引導學生讀好反問句:“這不就是對‘驕陽似火’最好的解釋嗎?”幫助學生領會:通過身邊事物來加深對詞義的理解和感受是一條有效的學習途徑。我鼓勵學生運用爸爸的辦法,讓學生觀察課文插圖中的人物,說說“驕陽似火”的意思,再讓聯系生活讓學生想一想夏天烈日當空的情形,選擇一種事物說一說“驕陽似火”的意思,在讓學生從人、動物、植物以及其他事物等方面,選擇有代表性的事物,連貫地、有條理地說一說。在教學第六—八自然段,我引導學生八“眼前”看到地“情景”——“海面上滾滾地波濤不斷涌來,撞擊在岸邊的巖石上,發出了山崩地裂地聲音”與“驚濤拍岸”這個詞語對照起來朗讀體會,明白把眼前看到的具體景象與學過的詞義相比照,這又是一種理解詞語、學習語言的重要方法。通過指導學生觀察畫面,想象畫面,促經學生對文中詞語的理解,通過朗讀相關語句,使文中圖畫在學生的腦海中活起來。
所以在課堂上要多讓學生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自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親自感悟。讓學生在學習中引入生活體驗,讓學生在富有情趣的教學活動中掌握方法。這樣才能在閱讀中“對話”——文本與讀者互動,在接受的同時又發揮主動創造性。
接下來的任務就是要讓學生確立常查“無字詞典”的意識,進一步提高學生理解、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了。
轉載自吳江市屯村實驗小學論壇
提供 張英
《學會查“無字詞典”》教學設計 篇7
預習文案
姓名:
◆步步高第一步:
1、在閱讀課文時,你覺得哪些字音比較難讀呢?想辦法解決一下吧!
2、從本課找幾個難寫的字練練吧!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們嗎?
3、你還有不理解的詞語嗎?請在文中找一找,把它劃下來吧!試著解決它,你會更棒的!
◆步步高第二步:
你總共讀了遍課文?給自己的評價是:
a正確、流利并且有感情b正確、流利c正確d還有讀不對的
◆步步高第三步:
讀了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獲呢?還有什么問題嗎?說給你的同學聽聽吧!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2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學會預習的方法。
4、嘗試使用“預習文案”預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的精神。
5、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初步懂得學語文不光要從書本上學,還要從生活實踐中學。
◆教學過程
一、板書,讀題。
二、交流預習方法,指導使用“預習文案”
1、今天讓我們來學習《學會查“無字詞典”》,這篇課文大家預習了嗎?你們是怎么預習的?(板書:讀課文、查字典)還有其它的預習方法嗎?
(評價:讀書是預習的基礎。會使用工具書,不錯。)
2、那你們預習了課文的哪些內容呢?還有嗎?
2、這是目前我們全班掌握的預習方法和預習內容,我感覺啊!這些對于三年級的同學來說,似乎還不夠,幸好,我今天帶來了一樣寶貝!它可以幫助大家更全面、更深入地預習。寶貝就在你們桌子洞里,把它拿出來吧!讀讀上面的大標題:
5、對,就是“預習文案”,聽說過嗎?知道怎么使用嗎?真的不知道嗎?
6、我還真不信,找一位同學讀一讀“步步高第一步”,我看你們會不會用?發現怎么使用了嗎?是啊!就是讓我們關注不會讀的字音,(板書、字音)把它解決掉,這不就會用了嘛!
看來,對于一些我們沒見過的新事物,還不一定不懂,說不定我們還真會呢。看看第二題,知道讓我們干什么吧?(板書:練字)第3個呢?,(板書:詞意)
6、我們來看看“步步高第二步”讓我們做什么?(板書:讀書)
7、“步步高第三步”呢?(收獲、提問)
8、看看這邊,是預習文案讓我們預習的內容,在預習時,如果我們遇到不會讀的字音怎么解決呢?(查字典。評價:會學習。)還有什么方法嗎?翻開書到課后,這邊不都有生字表嗎?讀一讀,不就會了嗎?如果生字表里面沒有怎么辦?(查字典、板書:請教他人)
9、那怎么練練難寫的字呢?(課后有描紅。板書:描紅)如果描紅感覺這個字還沒有寫好呢?(你們不都有習字冊嗎?到上面找找難寫的字練練不就行了嗎?)
10、怎么解決不理解的詞意呢?(查詞典)還可以查“無字詞典”,還可以請教他人,還可以上網查,在百度網站上,輸入百度詞典,后面再輸入你要查的詞語,一下就出來了。
11、讀書對預習來說很正要,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12、讀書還要想到有什么所得,并且要就自己不懂得問題提出來,和同學討論。
現在明白怎么使用了嗎?還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好,那我們馬上就可以開始了。等你們預習好之后我來檢查檢查,看你們預習得怎么樣,看看能不能用這些預習方法把課文預習好,給大家十來分鐘時間,開始吧!
三、學生試用文案,交流反饋
1、學生試用“預習文案”預習。教師巡視,了解對學生較難的問題。
2、大家都預習好了嗎?好,那我就來檢查檢查大家的預習情況。(投影檢查字音:單個)指導多音字句子(似假嚷背)
3、詞意(投影在句子中出現檢查:曬蔫、山崩地裂、嚷、意味深長、驕陽似火、驚濤拍岸)
4、誰愿意來給大家展示一下你剛才練得難寫的字,到這邊黑板前來寫。
4、下面是“步步高第二步”,我來來檢查一下大家的讀書,你們達到“步步高第二步”中哪一個要求了?(找同學讀,相機評價)
5、(指導讀出情境)我發現,我們班的同學很會預習,大部分同學都能達到正確流利的水平,很了不起!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還可以把課文讀得更好一些,你們知道怎么讀嗎?(板書:讀出情境)什么叫讀出情境呢?你們知道嗎?就是讀出說話人當時的語氣、語調、感受讀出來,看看這一句怎么讀?誰來試試。(ppt“太像了!太像了!”聰聰高興得嚷起來。)
6、大家真了不起!一點就通。看看文中還有哪個地方需要我們讀出情境。大家在小組內先練讀試試,待會兒我們找同學給大家展示展示,好嗎?(ppt“聰聰像背書似的說”段落和“爸爸意味深長地對聰聰說”段落)
小結:預習的時候,不管是在課堂上,還是在家里,都要讀課文,課文在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盡量讀出人物的感情,明白嗎?
7、你們預習了這篇課文,有什么收獲嗎?誰來給大家說一說。(突破“初步懂得學語文不光要從書本上學,還要從生活實踐中學。”)
8、預習了課文,你們有什么不懂得問題嗎?可以提出來,我們交流交流。
四、總結
短暫的一節課很快就要過去了,這節課大家學到了哪些有用的東西呢?如果讓你們自己制定一個預習文案,你們會從哪幾方面制定呢?(從預習方法的收獲和本課的知識方面來談)
五、再讀課文
板書
2、學會查“無字詞典”
預習方法預習內容
讀課文字音
查字典、詞典練字
請教他人詞義
生字表讀書
描紅提出問題
習字冊
無字詞典
百度詞典
《學會查“無字詞典”》教學設計 篇8
佚名
教材分析:
我們聽說的詞典都是用文字寫下來的,還從來沒有聽說過有“無字詞典”,課文的題目就引起了人的閱讀興趣。古人說“紙上得來終覺淺”,書本知識必須從體驗中加深理解。本文中的爸爸在帶領聰聰旅游中,并沒有一味地沉浸在美好的山水中,而是通過巧妙的點撥和引導,讓聰聰從對書本知識的死記硬背中走出來,到大自然中去學習,去領悟,從而認識到世界就是一本碩大的“無字詞典”。全文共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寫爸爸帶聰聰去旅游;第二部分寫在旅游途中學會查“無字詞典”。在爸爸的引導下,聰聰對“驕陽似火”的認識就變得活生生了,對“驚濤拍岸”這個詞語的意境有了感性的認識。通過本文的學習,讓人們明白了“無字詞典”不是別的,就是我們生活于其中的社會和自然,而要學會查它,就要處處留心,認真體悟。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懂得學語文不光要從書本上學,還要從生活實踐中學。
教學重點:
懂得學語文不光要從書本上學,還要注意在生活實踐中學。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通過多種方式的朗讀,把§1~5小節讀正確、流利。
2、體會爸爸和聰聰不同的理解詞語的方法。
教學過程 :
一、激趣導入
1、今年暑假爸爸媽媽帶你們出去玩了嗎?玩的過程中你有些什么收獲嗎?
2、生講自己暑假的收獲、經歷。
二、初讀感知
過渡:暑假里有一位小朋友要聰聰也跟著爸爸到青島去旅游了一趟,我們來讀讀課文,看看他的收獲是否和我們相同。
1、自由讀:劃出生字詞,讀準字音,記住字形,試著聯系課文,想想它們的意思。
2、檢查自學情況。
(1)字詞情況檢查
(2)指名讀課文,有意識地請三位同學分讀課文(1-5)(6-8)(9)。
(3)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交流討論)
三、設置懸念
過渡:聰聰這一趟旅游的確很高興,因為他不僅看到了青島的迷人風光,同時還學到了一樣本領,想知道是什么本領嗎?
1、自由讀§9,讀通順流利
2、讀了這段話你有什么疑問嗎?
有字詞典?無字詞典?
3、只要我們和聰聰一起經歷了這次旅行,相信這兩個難題會被我們解決的。
5、自讀§1~5,讀準生字詞。
6、指名讀,正確、流利。
7、齊讀。
8、這兩個問題到底該如何解決呢?我們下堂課再學習。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細讀§1~5,體會有字詞典與無字詞典。
2、精讀§6~8,進一步體會查無字詞典。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導入 ,細續體會
1、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讀通了§1~5,這部分內容主要講了聰聰和爸爸的一件怎樣的事呢?
2、再指名讀§1~5
爸爸問聰聰一個什么問題?聰聰怎么回答的?聽了聰聰的回答,爸爸笑了笑,他滿意嗎?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3、討論交流
板書:驕陽似火
爸爸怎么解釋的:兩個人的解釋誰正確?
他們不同在什么地方?比一比哪種好?
聰聰:背詞典上的解釋,沒有實際的理解(板書:有字詞典)
爸爸:來自生活、大自然,答案具體、直接。(板書:無字詞典)
板書:烈日當空、樹葉曬蔫了
4、你能結合生活來說說“驕陽似火”嗎?
生可能會回答:
太陽當頭 身上曬得火辣辣的
烈日當空 同學們身上滿頭是汗
烈日當空 地上曬得發燙
柏油馬路都融化了
5、讀爸爸說的話
講:這不是……嗎?是一句反問句
師范讀。(讀出親切指正的口氣。)指名讀、齊讀。
能說出這句話的意思嗎?(這就是……解釋。)
6、指名朗讀§3~5三個重點段
指讀,評議,練讀,指讀,齊讀。
7、學了這一節,你知道了什么?
要善于聯系生活來理解詞語,這就是學會查“無字字典”的方法。
二、精讀§6~8,進一步體會無字詞典。
1、自由輕聲讀§6~8
爸爸說:眼前的情景像不像“驚濤拍岸”,指的是什么情景?學生劃出有關語句,自由讀讀、指名讀,讀出“洶涌澎湃”的氣勢(海面上……聲音。)
板書:驚濤拍岸:大海邊,波濤涌來,山崩地裂
2、爸爸用了“驚濤拍岸”來形容這番情景,你還可以用哪些詞語來形容?
3、爸爸在這里是如何使用無字詞典的呢?
把生活中看到的現象和一個詞語聯系起來。
4、你會用這種方法嗎?讓我們來試試,好嗎?
①一個地方盛開著許許多多的花,你想到了什么詞?
(百花盛開,百花爭艷)
②小明回家寫作業 總是很認真很專心,你想到了什么詞?(聚精會神,全神貫注,專心致志)
③天空中閃電一個接一個,雷聲一聲緊一聲。(電閃雷鳴)
三、回復讀§9,深化感受。
1、學到這里,你對文中的“無字詞典”懂了嗎?
“無字詞典”指現實生活。
查“無字詞典”就是要怎樣做?
學會留心觀察,體驗生活,從生活中學習語言。
2、你怎么理解爸爸說話的意味深長?你來意味深長地說一說。
指讀,評議,練讀,齊讀。
熟讀爸爸說的話。
3、總結全文
四、作業
1、把解釋“驕陽似火”的句子抄下來,并且再結合生活來寫上兩種“驕陽似火”的現象。
2、把解釋“驚濤拍岸”的句子抄下來。
3、結合生活現象,寫出詞語(見教案)
①
②
③
4、描紅
5、抄寫詞語
6、擴詞
查( )( )( ) 典( )( )( )
聰( )( )( ) 岸( )( )( )
音( )( )( )
附板書:
學會查“無字詞典”
驕陽似火 馬路上 烈日當空 樹葉曬蔫
驚濤拍岸 大海邊 波濤涌來 山崩地裂
有字詞典 現代漢語詞典 不僅……
無字詞典 來自生活來自自然 而且……
《學會查“無字詞典”》教學設計 篇9
1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08
教《學會查“無字詞典”》后感(二)
上完了《學會查“無字詞典”》這課后,我思考著怎樣讓孩子們在以后的學習中用好查“無字詞典”這個方法。
一天在備《做一片美的葉子》一課時,讀到這么一句:每一片葉子形態各異——你找不到兩片相同的葉子。我想:三年級的學生對“形態各異”這詞理解嗎?何不在課堂上讓他們試試用查“無字詞典”這個方法來理解這個詞呢!有點期待他們的答案,有點按奈不住的興奮。
第二天課堂上,我剛提出用“無自詞典“查“形態各異”,5、6只小手馬上就舉了起來。我納悶:他們是有備而來的嗎?!
叫起一個:在課堂上找不到兩個姿勢一樣的小朋友,這就是“形態各異”。
回答讓我吃驚!這么快就領悟了?!我笑著看了看全班小朋友,他們也互相看了看,接著便聽到一片笑聲。
叫起第二個:我們每個人的臉都長得不一樣,也就是找不到兩張相同的臉,這就是“形態各異”。
呵呵,我太低估他們了!
接著,學生們都爭先恐后地要說,而且大都說得很到位。這跟二年級時讓他們解釋一個詞語的意思時,抓耳撓腮好半天的情景完全不同了。我欣喜!
又過了幾天,我和孩子們一起排隊送他們出校門時,看到校園的花壇中的花草長勢很好,靈機一動,問他們:“你們能在花壇中找出成語來嗎?” 學生們一下子就興奮開了,他們找到了“花團錦簇”、“姹紫嫣紅”、“枝繁葉茂”、“數不勝數”…… 我來了勁:“再抬頭看看天空,你又能找到什么成語嗎?”“一碧如洗”、“晴空萬里”、“萬里無云”…… 他們興奮、他們投入,個個小臉上綻放著微笑,我說:“我在你們的小臉上找到了‘喜出望外’、‘興高采烈’、‘歡聲笑語’……”
我相信上了這堂“課”后,學生定能學會運用已有知識,學會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這對他們以后的學習也會有很大幫助的。
這堂“課”上得值!
(搜索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jcsycorp.com)
本文轉載;id=1133
《學會查“無字詞典”》教學設計 篇10
1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87
《學會查“無字詞典”》教學設計四
《學會查“無字詞典”》(蘇教版國標本第五冊第2課)寫了暑期爸爸帶聰聰到青島旅游途中指導他聯系眼前景物,理解詞語“驕海似火”、“驚濤拍岸”,告訴我們除了查字典以外,結合大自然、聯系現實生活更是理解詞語的好方法。文章有情有景,通過生活實例向學生傳授語文知識、學習方法,是蘇教版實驗教材作出的又一有益探索。為達成編者意圖,讓學生在富有情趣的教學活動中掌握方法,確立常查“無字詞典”、聯系生活實際學語文的意識,及時地促成知識向能力轉化,筆者結合以往教學實例,把主要環節教學設計與意圖、課堂實錄整理如下。
一、導入——精彩暑假大回送
1、同學們,在剛過去不久的暑期中,你曾外出旅游過嗎?你能描述一下游覽過程中印象深刻的一幕情景嗎?如果暑假中沒有外出游覽,但肯定也有一些事情留給你的印象比較深,下面我們就來舉行一次“精彩暑期大回放”,大家可以邊展示自己拍攝的照片、畫的圖畫(課前布署學生挑選一張外出旅游拍攝的照片,畫一幅暑期生活的畫)邊介紹。
本文是暑期后新學年學習的第2篇課文,此時學生還未完全從無拘無束的長假生活中轉過角色,課文所寫內容又是同齡人的暑期經歷,所以讓學生重溫一下暑期生活,“回放精彩”,符合學生心理,容易調動學習興趣,激發起學習課文的熱情。
2、“精彩暑期大回放”真精彩,照片、圖畫凝聚了大自然的美麗、暑期生活的歡快、自己獨特的發現……大家的介紹、描述滔滔不絕,甚至有人還指手劃腳,把老師、把我們一起帶入了現場,好生動啊!那么面對此情此景,你是否想到用一些詞語來概括?
“精彩暑期大回放”
不僅僅是為了展示、介紹暑期生活,更是為了把日常與語文學習結合,啟發他們把親歷親為的生活與已學過的詞語建立聯系,為抽象的詞語尋找現實及內部形象記憶的支撐,活學活用詞語,為課文學習作鋪墊。
學生可能理說不出相應的詞語(或者是因為回憶不起相應的詞語,或者是還沒有學過相應的詞語)。這不要緊,我們就先來看看一位我們同齡的小朋友聰聰的經歷吧,順勢揭示課題——學會查“無字詞典”。
二、初讀——順順溜溜大比拼
“把課文讀通順”這可重要啦!當然要讀通課文首先要能正確認讀生字。所以首先請大家拼讀課后生字條里的生字,再練習讀課文,然后在由前后左右四位同學組成的學習小組內交流,互助,最后各小組推薦選手,舉行全班生字、課文朗讀“順順溜溜大比拼”。
把課文讀通順——這說易也不易,有的學生甚至老師對此不甚重視,長此以往,學生拿到一篇文章朗讀時疙疙瘩瘩,讀錯字、添字、漏字、讀顛倒字、讀破句現象十分普遍。這樣的學生,一遍文章讀下來獲得的印象肯定是不全面、不深刻的——因為讀書習慣太差,讀書時不用心,影響了信息的吸收,這樣的學生語感肯定也很差。在現在的第一范文,這樣的現象還是并不少,所以對初讀環節我們每篇課文的教學都不能忽視。
先進行組內交流,有利于學生間互幫互助,及時糾正問題;組際的“順順溜溜大比拼”更能調動大家讀書的積極性。當然在比賽過程中,教師發現易讀錯的生字、詞語、讀不順的句子等問題要及時糾正,指導全體學生一起練習,以求熟練掌握。
三、精讀——邊學邊練顯身手
1、暑期到了,聰聰跟隨爸爸外出旅行,他怎么一副裝束?心情怎樣?指名朗讀1、2自然段。
2、正在去景點的路上,爸爸突然問聰聰一個什么問題?(“驕陽似火”什么意思。)如果是你,你準備怎么回答?
生:最好查查詞典,可惜外出旅游沒帶字典。
生:根據字面也可以解釋,“驕陽”肯定是說太陽光很強烈,“似火”就是說太陽像火一樣烤著大地。
3、這的確是大家最習慣的解釋詞語的辦法。聰聰就是這么理解的,誰來讀讀聰聰的回答?(指名朗讀第4自然段)
4、那么當時身邊有沒有解釋“驕陽似火”一詞的現成“詞典”?(相機出示“酷暑季節烈日當空照,樹木耷拉著枝葉,馬路地面白煙縷縷”
的情景圖片或電腦多媒體畫面。)
生:沒有,聰聰身邊沒帶詞典。
生:有,當時天氣很熱,“詞典”就在身邊,周圍的景物就能用來說明“驕陽似火”。
師:對!雖然聰明當時身邊沒有解釋詞語的真正的詞典,如《現代漢語詞典》、《新華詞典》,但當時他們就處在“驕陽似火”的環境里,眼前的情景、周圍的事物就是解釋“驕陽似火”最好不過的詞典。看看聰聰的爸爸是怎么解釋的?(指名朗讀,引導讀出語氣,聯系圖畫解釋“烈日當空”“曬蔫”,朗讀時對該兩處適當加以強調。)
師:這就是查“無字詞典”。“無字詞典”上對詞語的解釋可不唯一的。看看出示的圖畫,聯系自己暑期的經歷,讓我們也來顯一下身手,賽一賽查“無字詞典”,解釋“驕陽似火”。
生:夏天的中午,烈日刺得人睜不開眼,馬路上的瀝青柏油都融化了,這種情形可以解釋“驕陽似火”。
生:太陽曬得小樹無精打采,小狗趴在樹陰下伸著舌頭不停喘氣,這種情形可以解釋“驕陽似火”。
生:夏天,地上的泥土曬得裂開了縫,仿佛在冒白煙,這種情形也可以解釋“驕陽似火”。
4、“無字詞典”上的解釋可有趣,可真精彩了。我們小朋友也會查了。聰聰和爸爸來到了大海邊,展現在他們眼前的是怎樣的一幅情景?(出示圖片或聲像結合的電腦多媒體畫面)給美景配美文,誰能用幾句話描繪一下這幅情景?(學生描述后指名朗讀相關的第6自然段。)
面對此情此景,聰聰的爸爸想起了哪個詞語?(“驚濤拍岸”)為什么會想起“驚濤拍岸”一詞?眼前的“無字詞典”能否解釋“驚濤拍岸”?(眼前海面上滾滾的波濤不斷涌來,撞擊在岸邊的巖石上,發出了山崩地裂的聲音,是“驚濤拍岸”最形象的解釋。)
那么你覺得眼前的這本“無字詞典”還能解釋哪些詞?讓我們再顯身手,亮出一個與畫面相關的詞語,再具體說說。
生:波瀾壯闊。大海一望無際,海面上波濤滾滾,多么雄壯啊!
生:驚天動地。海浪一陣又一陣,發出的聲音“哐——哐——”,非常非常響。
生:海天一色。大海很廣闊,往遠處看,海和天都不碰到一起了,海是藍的,天也是藍的,真美!
……
學習課文不只是順著課文順序講讀一番,除卻對疑難的點撥、引導學生接納課文內容、吸收信息、理解詞句外,同時還有一個創生的過程,如聯系自身實際對課文個性化的解讀,順著文章內容、意蘊延伸開的相關、相似聯想,鋪展開的想象,等等,這就是閱讀中的“對話”——文本與讀者互動,讀者在接受的同時又發揮主動創造性。在此環節,邊讀邊領會什么是“查無字詞典”,同時讓學生現學現練,學著查“無字詞典”,既加深對“無字詞典”這一說法意思的直觀理解,同時及時地將知識轉化能力,十分有益。
四、總結——揭示題旨拓展練
1、同學們,至此你對“無字詞典”這一說法的意思比較明白了吧,誰來說說看?(學生討論后引讀最后一自然段。)學了本課,對你以后學語文有什么幫助呢?
“無字詞典”就是指大自然,指生動的現實生活實際。解釋詞語不但可以查詞典,還可以聯系周圍的現實生活。那本“無字詞典”對詞語的解釋更生動更真切,它蘊含的知識也更豐富。
2、學習了本課,我們既獲得了新的語文學習方法,又增長了本領。請你用本課學到的查“無字詞典”的本領解釋下列詞語。
(1)秋高氣爽——
(2)天空中閃電一個接一個,雷聲一聲緊一聲,這情形使你想到詞語——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總結,揭示“無字詞典”的比喻義及本文題旨,使學生對只是意會不能言傳或不能清楚言使的意思清晰化,這也是經歷本課學習應該加以落實的。課畢,布置作業,讓學生解釋幾個詞語練一練,旨在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與本領。
(搜索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jcsycorp.com)
本文轉載
《學會查“無字詞典”》教學設計 篇11
1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95
《學會查“無字詞典”》教學隨筆
by 蘋果先生 發表
三年級上學期,教材要求學生學習使用鋼筆寫字了。
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我要求每個學生準備好兩支鋼筆,不允許學生把墨水帶到學校,以免遇到不必要的麻煩。家長都很配合,開學的第二個學習日,每個學生的文具盒擁有了兩支鋼筆。
于是開始教學生使用鋼筆了。學生的興致都很高,但握筆方式和書寫力度都有問題,所以在第一課的生字詞習字時,重點關注了這些。
作業交上來后,橫看豎看都不是滋味,原來,學生沒有掌握鋼筆書寫漢字筆畫的技巧,字都像用火柴棒搭起來似的。
看來,要親手示范給他們看了。我便找來了一塊小黑板,向美術老師借了宣傳色和水粉筆劃好了田字格。上今天這節課的時候,我便把重點放在了筆畫的教學上,邊在小黑板上示范邊講解,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書寫。
作業交上來,終于看見了所想看到的頓頭捺腳的字跡了,甚欣慰!
(搜索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jcsycorp.com)
本文轉載
《學會查“無字詞典”》教學設計 篇12
教材分析:《學會查“無字詞典”》是本冊第二課。本文寫了暑假爸爸帶聰聰到青島旅游途中指導他聯系眼前景物,理解詞語“驕陽似火”、“驚濤拍岸”,告訴我們除了查字典外,結合大自然,聯系現實生活更是理解詞語的好方法。文章有情有景,通過生活實例向學生傳授語文知識、學習方法。本課分為2課時,我講的是第二課時,教學目標為:1、精讀2—9自然段,體會爸爸和聰聰不同的理解詞語的方法,學會使用“無字詞典”。2、懂得學語文不光要從書本上學,還要從生活實踐中學。重點難點為:懂得學語文不光從書本上學,還要從生活實踐中學。依據新課標三維目標,我把在情境中學習方法的過程性目標放在首位,運用多媒體課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學生與文本的對話,讓學生在富有情趣的教學活動掌握方法,確立常查“無字詞典”聯系生活實際學語文的意識,及時地促進知識向能力轉化。我的教學過程分為五個環節:1、啟動原有認知導入新課。2、精讀課文,加深理解。3、揭示題旨,拓展練習。4、精選故事,滲透思想。5、總結全文,升華題旨。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教學過程:
一、啟動原有認知導入新課
1、出示詞語。
暑假 旅游 驕陽似火
青島 看海 驚濤拍岸
聰聰 查閱 無字辭典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二課《學會查“無字詞典”》看這些詞語肯定難不倒小朋友,仔細看一遍
學生看詞語,教師板書課題)
師:誰來讀一讀,指名學生讀(生讀)
師:讀得挺響亮,我們一起來一次(學生齊讀)
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大致了解了課文的內容,你能選擇幾個詞語,聯系課文內容說一句完整的話嗎?
生1:聰聰跟爸爸學會了查“無字詞典”。
師:你的這句話概括性很強。
生2:暑假到了爸爸帶聰聰去青島旅游
師:課文寫了這樣一件事,你說得很好。
生3:暑假到了爸爸帶聰聰去青島看海。
師:點頭、贊揚
二、精讀課文,加深理解。
師:那么,現在我們就跟著聰聰一起去學習查閱無字詞典,請同學們打開書,默讀第2----5自然段,邊讀邊想爸爸和聰聰在討論什么?
生:默讀考慮
師:誰來說說看,爸爸和匆匆在討論什么?
生:爸爸和匆匆在討論“驕陽似火”這個成語的意思。
師:對了,他們是在討論這個問題。板書(驕陽似火)那一對好伙伴愿意學著爸爸和匆匆的樣子進行對話,同桌可以練練。
生:同桌練習。
師:好,那一對好伙伴愿意來。
生:學生分角色讀。
師:這對父子像朋友似的在交談呢,聰聰是怎么解釋“驕陽似火”的。
生:“強烈的太陽光像火那樣熱。”
師:爸爸又是怎么解釋的呢?
生:“烈日當空,連樹上的葉子都曬蔫了,這不就是對‘驕陽似火’最好的解釋嗎?”
師:他們解釋的方法不同,仔細看看有什么不同啊?
生1:聰聰是把字典上的解釋背了一遍,而爸爸是用看到的東西來解釋‘驕陽似火’的。
師:說得好,誰再來說說。
生2:聰聰是用字典上的解釋,而爸爸是讓他看火辣辣的太陽,曬蔫的葉子。
師:嗯,你知道曬蔫是什么意思嗎?
生1:曬得快沒水分了。
生2:葉子曬得都軟了。
生3:葉子曬得都耷拉下來了。
師:讓聰聰親自體驗一下大自然里‘驕陽似火’的情景,這是個很不錯的方法,難怪爸爸說……
生:“烈日當空,連樹上的葉子都曬蔫了,這不就是對‘驕陽似火’最好的解釋嗎?”
師:這個帶問號的句子是什么意思?
生:這就是對‘驕陽似火’最好的解釋。
師:你的理解能力真強!
生:老師我有問題,為什么爸爸的解釋是最好的,難道說字典上的解釋不好嗎?
師:你的問題太有價值了,你是一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下面請同學們小組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生:學生小組討論。
師:哪個小組的同學發表一下自己的見解?
生:我覺得字典上的解釋沒什么不好,但是有句話說‘百聞不如一見’爸爸讓聰聰看烈日當空,曬蔫的葉子,這樣一來聰聰一輩子都忘不了‘驕陽似火’的意思了。
師:他有一個詞用的非常好‘百聞不如一見’爸爸結合身邊的景物來解釋‘驕陽似火’多么直接呢,(板書:結合身邊的景物)這就是查無字詞典,現在你知道無字詞典是什么了嗎?
生1:學會查無字詞典,就是從生活中學知識。
生2:學會查無字詞典,就是從生活中學學問。
生3:學會查無字詞典,就是從生活中找答案。
師:那么我們就去生活中找找答案。請同學們觀察教材第10頁插圖,你能用圖上看到的情境來解釋‘驕陽似火’嗎?
生1:火辣辣的太陽照得他們滿頭大汗了,這不就是對驕陽似火的很好的解釋嗎?
生2、火辣辣的太陽照得他們汗流浹背了,這不就是對驕陽似火的很好的解釋嗎?
師:你們的語言真豐富,結合實際說出了驕陽似火的意思,太棒了!
師:想想夏日烈日當空的情景,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選擇一種事物,來說一說你對驕陽似火的理解。
生1、炎熱的夏天,知了在樹上不停地叫著,好像在說:“熱死我了,熱死我了!”小狗熱得伸出了舌頭。
生2、炎熱的夏天,爸爸把摩托車停在小區里,才一頓飯的功夫,坐墊被曬得燙屁股了。
師:剛才大家用聯系實際生活的方法,來解釋‘驕陽似火’,這就是查無字詞典,大家的感受非常真切,說的老師的酷熱難耐了。下面我們就跟隨聰聰一起去海邊,感受一下涼爽的海風,自由輕聲讀課文6----8自然段。展現在聰聰面前的是怎樣的情景?
生:自由輕聲讀6----8自然段。
師:大家想不想欣賞一下這種情境呢?
課件出示波濤撞擊巖石的圖畫、聲音。
生:觀看課件。
師: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生1:洶涌的波濤,一個接一個地撞擊在岸邊的礁石上,發出了山崩地裂的聲音。
生2:洶涌的波濤,撞擊在岸邊的礁石上,大海發怒了,把我嚇得魂飛魄散。
師:這是洶涌的波濤掀起萬丈巨浪,這是壯觀,非常壯觀的景象。你能讀出這種氣勢嗎?
生:學生練讀。
師:誰來試試看?
生:男生齊讀。女生齊讀。男女生賽讀。
師:讀得很有氣勢!看著眼前的情景,爸爸說:“我又想起了‘驚濤拍岸’這個詞語。你 看眼前這情景像不像?”師板書:驚濤拍岸。
師:這時,聰聰高興地嚷起來。
生:“太像了!太像了!”
師:誰能告訴我什么和什么太像了嗎?
生:眼前的情景和學過的詞語一對照,聯系生活,這就是查無字詞典。
師:你能結合眼前景象理解詞語,你說得太好了。師板書(結合眼前景象)
師:這次旅行真的讓聰聰受益匪淺,爸爸見聰聰學了那么多,意味深長地對聰聰說:“看來要想真正理解一個詞語的意思,不僅要會查有字的詞典,還有學會查身邊的‘無字詞典’哪!”
生:自由輕聲讀。
師:說說看,你讀懂了什么?
生1:不能總是依靠有字詞典,一定還要學會查身邊的無字詞典。
師:理解的不錯。
生2:我們應該學會兩種本領:第一,學會查有字詞典。第二,聯系生活實際來明白詞語的意思,這就是查無字詞典。
師:這個小朋友很會思考。
三、揭示題旨,拓展練習
師:查字典是個很好的學習習慣,能讓我們理解一個詞語的意思,但是別忘了,百聞不如一見,要學會查身邊的無字詞典。老師知道每個小朋友都積累了很多很多的詞語。
課件出示四組詞語圖片
第一組:春暖花開 春色滿園 春光明媚 春意盎然
第二組:歡聲雷動 欣喜若狂 載歌載舞 燈火輝煌
第三組:摩拳擦掌 生龍活虎 身強力壯 鋼筋鐵骨
第四組:舐犢之愛 烏鳥私情 天倫之樂 其樂無窮
師:你能用今天學過的查無字詞典的方法來解釋這些詞語嗎?選一個試試看。
生1::我知道‘天倫之樂’的意思,中秋節全家團圓,吃月餅、賞月,這不就是天倫之樂嗎?
師:這是你自己體會到的幸福。
生2、我知道生龍活虎的意思,奧運會上,110米跨欄比賽開始了,劉翔就像獵豹一樣沖在最前,他跨欄時簡直就像飛起來一樣,這不就是生龍活虎嗎?
師:你肯定崇拜劉翔。
生3:我知道舐犢之愛,就是我生病了,媽媽一會兒喂我吃藥,一會兒摸摸我的頭,每天晚上都沒有睡好覺,這就是舐犢之愛。
師:媽媽真的很愛你!小朋友們這么想說,給小組里的同學說一個。
生:小組活動。
四、精選故事,滲透思想
師:看到小朋友學會查無字詞典了,老師想給大家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是《老殘游記》這本書里的,這本書里的主人公老殘,有一次去大戲院里聽戲,說書的王小玉可厲害了,全國各地的曲子他一聽就會,他把好聽的曲子配上生動的故事,然后這么一唱,呵,你猜怎么著?那些聽眾呀,聽得神魂顛倒、贊不絕口。這時候,有一個少年在一旁說,我以前讀書讀到一個詞語,余音繞梁 三日不絕,我就搞不懂“余音”怎么會“繞梁”呢?又怎么會“三日不絕”呢?現在他聽了 王小玉說書以后,回家去了。嗨,怎么回事?都幾天過去了,他耳邊總是隱隱約約的回想,王小玉說書的聲音,這個時候他才知道,啊!這就是“余音繞梁,三日不絕”。
五、總結全文,升華題旨
師:你看,生活就是一本無字詞典,能讓我們有很多很多的收獲。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呢?小組討論。
生:學生學習小組討論。
師:說說看,你的收獲是什么。
生1、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不僅要會查有字詞典,而且還要學會查無字詞典。
生2、我學會了怎樣查無字詞典。
生3、我以后會多關心身邊發生的事。因為百聞不如一見,我要學會查無字詞典。
生4、我會留心觀察生活,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詞語。
……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相信大家一定收獲很多,老師希望大家能夠留心觀察生活,用心體驗生活,學會查無字詞典,這樣你會進步得更快!
《學會查“無字詞典”》教學設計 篇13
[案例]三年級(蘇教版小語六年制第五冊)
(出示句子:“看來要想真正理解一個詞語的意思,不僅要會查有字的詞典,還要學會查身邊的‘無字詞典’哪!”)
師:讀了這句話,我們明白了,要理解一個詞語應該怎么辦呢?
生:要理解一個詞語,必須查有字的詞典,同時還要學會查身邊的“無字的詞典”。
師:(拿出一本詞典)這就是有字的詞典,大家都懂。那句子中的“無字詞典”是指什么呢?
生:“無字詞典”是我們周圍的一切事物。
生:“無字詞典”是我們生活在其中的環境。
生:“無字詞典”是我們所看到的一切。
生:“無字詞典”就是我們每天的生活。
……
師:好!大家對“無字詞典”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理解,都有一定的道理。“無字詞典”就是我們的生活實際,高山、河流、天空、大地、小草、花朵,還有我們每天的早讀、早操、學習、活動等等。雖然上面沒有一個字,但我們可以從中讀出字來。昨天放學后,你們都回家了,老師走到教室里,腦海里出現了一連串的詞語,你們猜猜是些什么詞語?
生:整齊。
生:干凈。
生:整潔。
生:窗明幾凈。
生:一塵不染。
……
師:早晨看到同學們出操,老師又好像看到了一些詞語,你們再猜猜是什么?
生:精神飽滿。
生:精神抖擻。
生:整齊有力。
生:步調一致。
……
師:早晨打開窗戶,老師頭腦里又有了詞語,是什么?
生:空氣清新。
生:空氣新鮮。
生:神清氣爽。
生:心曠神怡。
……
師:對!你們肯定也有這樣的體會吧!說說在什么情況下你的腦海里會出現什么詞語。
生:考試考了一百分,我的腦海中出現的詞語是“自豪”、“興奮”、“激動”。
生:過生日的時候,我想到的詞語是“熱鬧”“賓客盈門”“喜氣洋洋”。
生:上課的時候,教室里很安靜,同學們都在認真地做作業,此時我想到的詞語是“聚精會神”、“鴉雀無聲”、“全神貫注”、“一絲不茍”。
生:看到老師講課,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繪聲繪色”、“滔滔不絕”。
……
師:看來,生活真是一本無字的大書啊!也是一本大大的“無字詞典”。只有走進生活,用好這本“無字詞典”,才能學好語文。
[反思]
生活是一本大書,生活中處處有知識,處處有語文。語文學習就是要把書本知識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在學習書本知識的時候聯系生活實際,在生活實際中有意識地積累語文知識,這樣才能真正學好語文。《學會查“無字詞典”》一課講的就是在生活中理解和學習詞語的道理。根據課文的這一特點以及本課的有關教學要求,本案例中教師先把學生引向生活,讓學生明白生活中其實就有語文,只有注意觀察生活,細心積累,才能學好語文。在此基礎上,教師讓學生回憶自己的生活,尋找生活中的詞語、生活中的語文,從而提升了學生的認識,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學會查“無字詞典”》教學設計 篇14
一、教學要求:
1. 學會本課16個生字,其中6個生字只識不寫。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得朗讀課文。
3. 理解“驕陽似火”、“驚濤拍岸”的意思,知道“無字詞典”的意思。
4.用“驕陽似火”一詞,描寫夏日天氣的炎熱。
二、重點難點:
理解“無字詞典”的含義,學會觀察生活,從生活中學到更多的知識。
三、教學時間:2課時
四、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
1.出示“驕陽似火”、“驚濤拍岸”兩個詞語,引導學生查字典,說說詞義。
2.過渡到新課。
3.板書課題:2 學會查“無字詞典”
4.設疑:
“無字詞典”指什么?
怎樣查“無字詞典”?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標出自然段序號,讀通每句話。
2.指名試讀課文。
3.學習生字詞。
無字詞典 山崩地裂 旅游 解釋 烈日當空 驕陽似火
驚濤拍岸 巖石 理解 意味深長 聰明不斷
4.練讀生字詞,理解詞語。
5.識記詞語,描紅。
四、作業 :
1.練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擴詞練習;讀詞語。
二、細讀課文:
1.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⑵討論:這一自然段主要寫什么?
2.細讀2--5自然段:
集體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爸爸向聰聰提出了什么問題?②聰聰是怎么回答的?③聰聰的回答對嗎?
讀后討論:
爸爸是怎樣解釋“驕陽似火”的。(板書:驕陽似火--曬焉)
討論:
爸爸聽了聰聰的回答“笑了笑”表示滿意嗎?
如果是你應怎樣回答?<看圖1>
爸爸的解釋和聰聰的解釋有什么不同?
“無字詞典”指什么?
教師范讀2-5段,同桌練習對話,自由讀。
3.細讀6-8自然段。
同學自讀6-8自然段。
讀后討論:
爸爸和聰聰來到大海邊看到了什么?
這時爸爸想起了什么?
聰聰為什么大笑起來?
指導看圖2,說說詞語的意思。
4.小結。
5.指導朗讀,啟發朗讀。
三、細讀第9段:
1.指名讀:
2.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
3.討論:
為什么查“無字詞典”更重要。
怎樣查“無字詞典”?
四、作業 :
1、練讀課文;
2、完成書后三、四題;
3、用“驕陽似火”寫一句話。
板書:
2 學會查“無字詞典”
驕陽似火-------曬焉
涌,撞,崩-------驚濤拍岸
《學會查“無字詞典”》教學設計 篇15
《學會查“無字詞典”》相關資料
教材分析:
我們聽說的詞典都是用文字寫下來的,還從來沒有聽說過有“無字詞典”,課文的題目就引起了人的閱讀興趣。古人說“紙上得來終覺淺”,書本知識必須從體驗中加深理解。本文中的爸爸在帶領聰聰旅游中,并沒有一味地沉浸在美好的山水中,而是通過巧妙的點撥和引導,讓聰聰從對書本知識的死記硬背中走出來,到大自然中去學習,去領悟,從而認識到世界就是一本碩大的“無字詞典”。全文共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寫爸爸帶聰聰去旅游;第二部分寫在旅游途中學會查“無字詞典”。在爸爸的引導下,聰聰對“驕陽似火”的認識就變得活生生了,對“驚濤拍岸”這個詞語的意境有了感性的認識。通過本文的學習,讓人們明白了“無字詞典”不是別的,就是我們生活于其中的社會和自然,而要學會查它,就要處處留心,認真體悟。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懂得學語文不光要從書本上學,還要從生活實踐中學。
教學重點:
懂得學語文不光要從書本上學,還要注意在生活實踐中學。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通過多種方式的朗讀,把§1~5小節讀正確、流利。
2、體會爸爸和聰聰不同的理解詞語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今年暑假爸爸媽媽帶你們出去玩了嗎?玩的過程中你有些什么收獲嗎?
2、生講自己暑假的收獲、經歷。
二、初讀感知
過渡:暑假里有一位小朋友要聰聰也跟著爸爸到青島去旅游了一趟,我們來讀讀課文,看看他的收獲是否和我們相同。
1、自由讀:劃出生字詞,讀準字音,記住字形,試著聯系課文,想想它們的意思。
2、檢查自學情況。
(1)字詞情況檢查
(2)指名讀課文,有意識地請三位同學分讀課文(1-5)(6-8)(9)。
(3)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交流討論)
三、設置懸念
過渡:聰聰這一趟旅游的確很高興,因為他不僅看到了青島的迷人風光,同時還學到了一樣本領,想知道是什么本領嗎?
1、自由讀§9,讀通順流利
2、讀了這段話你有什么疑問嗎?
有字詞典?無字詞典?
3、只要我們和聰聰一起經歷了這次旅行,相信這兩個難題會被我們解決的。
5、自讀§1~5,讀準生字詞。
6、指名讀,正確、流利。
7、齊讀。
8、這兩個問題到底該如何解決呢?我們下堂課再學習。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細讀§1~5,體會有字詞典與無字詞典。
2、精讀§6~8,進一步體會查無字詞典。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細續體會
1、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讀通了§1~5,這部分內容主要講了聰聰和爸爸的一件怎樣的事呢?
2、再指名讀§1~5
爸爸問聰聰一個什么問題?聰聰怎么回答的?聽了聰聰的回答,爸爸笑了笑,他滿意嗎?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3、討論交流
板書:驕陽似火
爸爸怎么解釋的:兩個人的解釋誰正確?
他們不同在什么地方?比一比哪種好?
聰聰:背詞典上的解釋,沒有實際的理解(板書:有字詞典)
爸爸:來自生活、大自然,答案具體、直接。(板書:無字詞典)
板書:烈日當空、樹葉曬蔫了
4、你能結合生活來說說“驕陽似火”嗎?
生可能會回答:
太陽當頭 身上曬得火辣辣的
烈日當空 同學們身上滿頭是汗
烈日當空 地上曬得發燙
柏油馬路都融化了
5、讀爸爸說的話
講:這不是……嗎?是一句反問句
師范讀。(讀出親切指正的口氣。)指名讀、齊讀。
能說出這句話的意思嗎?(這就是……解釋。)
6、指名朗讀§3~5三個重點段
指讀,評議,練讀,指讀,齊讀。
7、學了這一節,你知道了什么?
要善于聯系生活來理解詞語,這就是學會查“無字字典”的方法。
二、精讀§6~8,進一步體會無字詞典。
1、自由輕聲讀§6~8
爸爸說:眼前的情景像不像“驚濤拍岸”,指的是什么情景?學生劃出有關語句,自由讀讀、指名讀,讀出“洶涌澎湃”的氣勢(海面上……聲音。)
板書:驚濤拍岸:大海邊,波濤涌來,山崩地裂
2、爸爸用了“驚濤拍岸”來形容這番情景,你還可以用哪些詞語來形容?
3、爸爸在這里是如何使用無字詞典的呢?
把生活中看到的現象和一個詞語聯系起來。
4、你會用這種方法嗎?讓我們來試試,好嗎?
①一個地方盛開著許許多多的花,你想到了什么詞?
(百花盛開,百花爭艷)
②小明回家寫作業總是很認真很專心,你想到了什么詞?(聚精會神,全神貫注,專心致志)
③天空中閃電一個接一個,雷聲一聲緊一聲。(電閃雷鳴)
三、回復讀§9,深化感受。
1、學到這里,你對文中的“無字詞典”懂了嗎?
“無字詞典”指現實生活。
查“無字詞典”就是要怎樣做?
學會留心觀察,體驗生活,從生活中學習語言。
2、你怎么理解爸爸說話的意味深長?你來意味深長地說一說。
指讀,評議,練讀,齊讀。
熟讀爸爸說的話。
3、總結全文
四、作業
1、把解釋“驕陽似火”的句子抄下來,并且再結合生活來寫上兩種“驕陽似火”的現象。
2、把解釋“驚濤拍岸”的句子抄下來。
3、結合生活現象,寫出詞語(見教案)
①
②
③
4、描紅
5、抄寫詞語
6、擴詞
查( )( )( ) 典( )( )( )
聰( )( )( ) 岸( )( )( )
音( )( )( )
附板書:
學會查“無字詞典”
驕陽似火 馬路上 烈日當空 樹葉曬蔫
驚濤拍岸 大海邊 波濤涌來 山崩地裂
有字詞典 現代漢語詞典 不僅……
無字詞典 來自生活來自自然 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