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鐵罐》(通用13篇)
《陶罐和鐵罐》 篇1
[教材分析]
這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國王御廚里的鐵罐自恃堅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許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為文物,鐵罐卻化為泥土,不復存在。故事告訴人們,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
[教學目標]
1、認識并通過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結合生活經驗以及觀察字形等方法理解“荒涼、奚落 、傲慢 、輕蔑、惱怒 、懦弱”等詞的意思。
2、在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的基礎上,一部分一部分地細讀課文,結合表現陶罐、鐵罐神態和語氣的詞句把每部分的內容讀懂,體會鐵罐語氣的變化。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讀懂課文內容,學習全面地看待事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指導讀好人物對話,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讓學生學會正確全面地看待事物,懂得“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的做人道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的課文是《陶罐和鐵罐》。請大家看我板書課題,注意“陶”字的寫法。左邊是雙耳旁,右邊先寫包字頭,注意里邊的“缶”字,第一橫短,第二橫長,最后是個點。“陶”是用土燒成器物。陶罐就是用土燒成的罐子)。誰來讀一下課題?
生:陶罐和鐵罐。
師:為了聽起來舒服,我們可以加上兒化音,請你再試著讀一讀。
生:陶罐兒和鐵罐兒。
師: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再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師:課前預習過課文了,是嗎?看大屏幕,那課文里的生詞誰會讀?(大屏幕出示生詞“傲慢輕蔑惱怒謙虛 懦弱 爭辯”)
一個學生認讀,齊讀。
師:還有兩個詞,誰會讀?(大屏幕出示“奚落 荒涼”)
一生認讀,齊讀。
師:“奚落”是什么意思?
生:嘲笑、譏誚。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查字典知道的。
師:查字典是個學習的好習慣。你還知道哪些和奚落意思相近的詞?
生1:嘲笑
生2:諷刺
師:看來你們平時很注意積累詞語,這也是個學習的好習慣。課文里是誰奚落誰呢?
生:鐵罐奚落陶罐。
師:你們讀書很用心。再看荒涼這個詞。沒有水也不長草的地方就給人荒涼的感覺。看這個荒字,在寫的時候,你想提醒同學們注意什么?
生:中間死亡的亡字最后不要加點。
師:記住了嗎?感謝你的提醒。看老師寫這個字。(師邊寫邊提醒)在練習本上工工整整地寫一個荒字。
生寫,師提醒寫字姿勢。
2、師:陶罐和鐵罐之間到底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再讀讀課文,用簡煉的語言說一說。
學生自由讀課文。
生:課文中講了兩個罐子,鐵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他,但是陶罐……鐵罐后來銹住了。
師:看來你把課文讀透了,請你用上老師這個句子再試著說說,看是不是簡煉一些。(大屏幕出示“這篇課文講了在國王的御廚里,驕傲的鐵罐__________________ ,許多年代過去了,陶罐______________ ,鐵罐______________ 。”)
生:這篇課文講了在國王的御廚里,驕傲的鐵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許多年代過去了,陶罐光潔如新,鐵罐卻不見了。
師:誰再說一說? 生2說。
三、走進文本,品讀感悟
(一)品讀2-9自然段。
師:鐵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呢?課文里有精彩的描寫。自己讀讀2-9自然段,把鐵罐奚落陶罐的話畫下來,讀一讀。
師:誰來讀讀你畫的句子?
生:“你敢碰我嗎?陶罐子!”鐵罐傲慢地問。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鐵罐說,帶著更加輕蔑的神氣。
“住嘴!”鐵罐惱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鐵罐說,“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師:咱們先來看這幾句話。
(大屏幕出示“你敢碰我嗎?陶罐子!”鐵罐傲慢地問。
“不敢,鐵罐兄弟。”陶罐謙虛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鐵罐說,帶著更加輕蔑的神氣。
“我確實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爭辯說,“我們生來就是盛東西的,并不是來互相碰撞的。說到盛東西,我不見得比你差。再說……”)
師:自己讀讀第一句話,說說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讀后說:我體會到了鐵罐很傲慢。
師:你是從提示語中知道的,是嗎?真聰明!傲慢是什么意思?(師板書:傲慢)
生:驕傲。
師:你能讀讀這句話,讀出鐵罐傲慢的語氣嗎?
生:“你敢碰我嗎?陶罐子!”鐵罐傲慢地問。
師:我注意到你特別強調了“碰”字,讓我一下就感到了鐵罐的傲慢,真會讀書。
誰能加上動作讀讀這句話?
一生昂著頭,雙手卡腰讀。
師:多么傲慢的鐵罐啊!一起像他這樣加上動作讀一讀。
生一起加上動作讀。
師:誰來讀讀陶罐說的話?
生:“不敢,鐵罐兄弟。”陶罐謙虛地回答。
師:多么謙虛的陶罐啊!(師板書:謙虛)鐵罐接著奚落陶罐。誰來讀這句話?
生:“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鐵罐說,帶著更加輕蔑的神氣。
師:你聽出了他什么樣的語氣?
生:輕蔑的語氣。
師:輕蔑是什么意思呢?
生:看不起。
師:是啊。看這個蔑字中間是個扁目,就像瞇著眼看人,會把人看得很小,就是小瞧別人。誰能帶上這種表情讀讀這句話?
一生帶表情讀。一起帶表情讀這句話。
師:在這句話里,鐵罐奚落陶罐的一個關鍵詞是什么?
生:懦弱。
師:什么是懦弱?如果身體弱,力量小,再加上膽子也小,就是懦弱。同學們,陶罐懦弱嗎?
生:不懦弱。
師: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我確實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爭辯說,“我們生來就是盛東西的,并不是來互相碰撞的。說到盛東西,我不見得比你差。再說……”
師:我聽出來了,你是從陶罐爭辯的話里知道的,是嗎?就盛東西這一點來說,陶罐認為自己和鐵罐是(生:平等的)。誰來當陶罐為自己爭辯一下?
生讀這句話。
師:多么謙虛而不懦弱的陶罐啊!下面我請兩位同學分別讀鐵罐和陶罐的話,誰讀鐵罐?誰讀陶罐?老師來讀旁白。如果加上表情和動作就更好了。
兩生分角色讀2到5自然段。
師:剛才我們通過品讀語言,抓表現鐵罐和陶罐神態和語氣的詞語讀好了人物對話,請你們用這種方法接著往下讀,試著讀好六、七自然段。
(大屏幕出示“住嘴!”鐵罐惱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這樣說呢?”陶罐說,“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師:誰來讀鐵罐的話?
學生沒有讀出鐵罐惱怒的語氣。
師:打斷一下,同學們,此時鐵罐是什么樣的語氣啊?
生齊:惱怒。
師:這位同學,你讀得太溫柔了。能不能讀的怒氣大一點?
生再讀,還是不夠惱怒。
師:請你看看“住嘴”后面是個什么標點符號?應該語氣強烈一些。再讀讀試試。
生讀出了鐵罐惱怒的語氣,師給予表揚。一起讀。
師:而陶罐只是和氣地說------一生讀第七自然段。
師:同學們看鐵罐的語氣開始是傲慢,接著是輕蔑,進而是惱怒,后來呢?請你自己讀讀鐵罐的話,看看此時此刻鐵罐是帶著什么樣的語氣說的這句話,在老師的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
(大屏幕出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鐵罐( )說,“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師:你填什么詞?
生:傲慢。
師:同學們看鐵罐的話,“你算什么東西!”已經是罵人了。你想想這個時候是什么語氣?不是惱怒,而是氣憤。能不能填個四字詞語?
生:火冒三丈。
師:你把這個詞填上讀讀這個句子。
生讀。一起讀。
(二)分角色讀人物對話。
1、師:看,人物的語氣在不斷變化,如果把2到8自然段連起來,你能讀出不同的語氣嗎?同桌先分角色練習一下。如果加上表情和動作就更好了。
同桌練習分角色讀對話。
師:同學們剛才讀得真帶勁啊!誰來讀一讀?
兩生分角色讀對話。
師評價。
四、了解結局,總結升華。
1、師:鐵罐認為自己很堅固,并會永遠這樣,事實上是這樣嗎?默讀10—17自然段,看看鐵罐和陶罐的命運如何?
生匯報,師隨機板書:無價之寶 無影無蹤
2、同學們,此時此刻,你有什么想對鐵罐說的嗎?
生1:我們不能像鐵罐一樣那么驕傲,驕傲沒有好下場。
生2: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我們不能光看別人的短處就笑話別人,要尊重別人。
師:這也是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啊!
五、作業:
1、把表現陶罐、鐵罐神態和語氣的詞語抄寫下來。
2、推薦閱讀:《伊索寓言》名篇
《蚊子和獅子》《牧童和狼 》
《農夫和蛇》 《狼、狐貍和猴子》
師:最后,祝愿所有的同學都能相互尊重,和睦相處,成為永遠的朋友。
板書設計:
陶 罐 和 鐵 罐
奚落
謙虛 ← 傲慢
↓ ↓ 無價之寶 無影無 蹤
1、 研讀文本,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教學目標,尋找教學的突破口。
《陶罐和鐵罐》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課文,主要通過對話展開情節、推動故
事的發展,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友善,都在人物的對話中充分展現。我在研讀教材時,根據李家棟老師提出的五點思考,即“教材、課標規定了什么教學內容?學生已經掌握的有哪些?哪些內容學生通過自學就可掌握?什么學習內容需要教師的幫助?哪些內容無能力學習?”,明確了學生一讀課文就能知道鐵罐是傲慢的,陶罐是謙虛的,而要讀好人物不同的語氣則需要老師的指導,明白寓言的道理是需要老師幫助的。因此在制定教學重難點時,我確定了[教學重點]指導讀好人物對話,分角色朗讀課文。[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讓學生學會正確全面地看待事物,懂得“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的做人道理。那么,以什么作為指導對話朗讀的突破口呢?我和指導老師反復研讀課文,找到了“奚落”這個關鍵性的詞語:陶罐和鐵罐所有的對話,不就是“怎樣奚落”和“怎樣對待奚落”嗎?于是,整節課以初步掌握主要內容、理解“奚落”的意思開始后,就用“鐵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這個問題直奔主題,導入新課。
2、以生為本,以讀為本,以讀帶講。
我讓孩子們通過讀課文,把鐵罐奚落陶罐的話勾畫下來,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進一步體會奚落的含義。對話的朗讀指導,怎么才能做到求真、求實、求趣呢?這篇課文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具體、生動的神態、動作描寫,使鐵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鮮明突出。對話的朗讀指導就根據這個特點分成三部分,有層次地展開,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第一部分的對話指導有層次地進行,通過老師的指導,讓孩子們理解“傲慢”的意思后,加動作讀出鐵罐的傲慢。接著通過加表情讀出鐵罐輕蔑的語氣。第二部分的對話,以 “惱怒”為切入點,讓孩子們運用學到的方法自主讀書,自由練讀,把自己的理解讀出來。第三部分的對話指導,讓孩子們自己讀書,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并讀一讀。接著,在此基礎上練習分角色朗讀人物對話。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先讓他們同桌練習,給他們準備的時間,然后再請兩名學生展示。課文的10-17自然段,內容簡單易懂,所以我請孩子們先自讀課文,再把自己讀懂的內容說一說,了解兩個罐子各自不同的結局。其余的不再做更多的講解。
3、注重教給學生運用多種方法來理解詞語。
比如本課中,學生查字典初步知道“奚落”的意思,我又引導學生通過換詞進一步理解“奚落”,接著通過聯系下文,更深入地明確了“奚落”的意思。還有,指導學生根據字形特點理解了“輕蔑”的意思,然后讓學生帶上表情讀出了輕蔑的語氣,使朗讀指導有了層次。
4、注重了語言文字的訓練。
在指導學生朗讀第八自然段時,我放手讓學生自己讀鐵罐的話,然后在括號里填上表現鐵罐語氣的合適的詞語,并提高了要求,讓學生填個四字詞語。通過這個練習,不但訓練了學生恰當使用詞語的能力,也讓學生積累了語言。
這節課的教學,比較圓滿地完成了預設的教學要求,達到了預設的教學目標,孩子們在課堂上學得主動,練得積極,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對話的練讀中。從孩子們的朗讀和發言中,可以感覺到他們已經體會到了陶罐的謙虛寬容,也感受到了鐵罐的傲慢無禮,這時,明白故事所蘊含的道理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大家常說: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這節課也如此。我應該更關注孩子們課堂表現的細節,再指導孩子們對鐵罐和陶罐的心理做更深的探究。
《陶罐和鐵罐》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8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3.基本讀懂課文內容,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思想教育:相互尊重對方特長、和睦共事。
教學重點
(一)理解課文內容,學會全面地看問題,要多發現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
(二)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使學生懂得,要學會全面地看問題,要多發現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
教學準備:有關圖片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概內容,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讀課文,理清層次,給課文分段。
1.小聲讀全文:
本文是一則寓言故事,這則寓言說的是陶罐和鐵罐之間的一件什么事?
讓學生認真地讀,邊讀邊思考,只要搞清楚寫的是件什么事,那么對分段就有所啟示。并且也培養學生的口頭表
達能力。
2.指名匯報。
本文寫的是國王御廚里的鐵罐看不起陶罐,經常奚落陶罐,埋在地下多年之后,陶罐仍然光潔如新,而鐵罐卻氧
化不存在了。
3.分段。
課文哪部分是寫鐵罐經常奚落陶罐?哪部分是寫兩個罐埋在地下之后的情況呢?
(四)細讀課文。
1.細讀第一段。
(1)提示:
①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
②它為什么看不起陶罐?
③陶罐的態度是怎樣的?
要求帶著以上三個思考題,細讀第一段,聯系上下文理解每句話的意思,把你理解到的,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2)同學之間互相讀課文,讀自己的理解。
(3)指名讀。
在匯報過程中,要指名學生朗讀,要讀出鐵罐那種傲慢,不講理的語氣,讀出陶罐那種自尊、善良、和藹的語氣。
老師適當范讀。
本課是閱讀課文,內容容易理解,要讓學生自己去悟,只要讀出了語氣,說明就已經讀懂了。
(4)歸納段落大意:
根據前兩課總結的方法:
寫人的文章,用“誰,干什么,怎么樣”的句式歸納段意。
寫事的文章,用“誰,干什么”的句式來歸納段意。本文是寓言,把鐵罐和陶罐擬人化。
本段段意是:
鐵罐看不起陶罐,并且經常奚落陶罐。
2.細讀第二段:
想:多少年之后(當鐵罐和陶罐埋在地下)兩個罐發生什么變化?
(1)用以上學習第一段的方法學習這段。
(2)出示句子:“謝謝你們!”……“我的兄弟鐵罐就在我旁邊,請你們把它掘出來吧,它一定悶得夠受了。”
從這句話看出什么?
雖然鐵罐看不起陶罐,并且還經常奚落陶罐,但是陶罐不和鐵罐計較,它很善良,對鐵罐很友好。我們要向陶罐
學習,寬厚待人。
(3)歸納第二段的段意。
讓學生自己歸納,小組匯報,最后指名回答。段意:許多年過去了,埋在地下的陶罐完好如初,而鐵罐卻氧化不
存在了。
(五)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想: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利用分角色朗讀的方法,加
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讀出兩種罐的不同語氣。
(六)討論寓意。
1.自己默讀全文,想想寓意。
2.小組討論寓意,即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3.指名匯報。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每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
(七)學習了這課你有什么體會。
可以結合自己和周圍的人和事談體會。
【板書設計】
34* 陶罐和鐵罐
古代 現代
陶罐 易歲————永久
鐵罐 堅硬————氧化
課后小記:
《陶罐和鐵罐》 篇3
19*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6個生字;分角色朗讀課文。
2、閱讀課文,能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3、能聯系已學過課文和生活經驗,理解課文說明的道理,學習全面看問題,懂得要多發現別人的長處,要正視自己的短處。
教學重點
抓住課文主要內容,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 初讀,整體感知課文。
1、大家自由地、快速地讀課文,讀完以后告訴老師,,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2、學生自讀。
3、學生談自己讀懂的,并提出問題。
(老師相機指導、板書)
4、大家覺得這篇課文應該用什么方法去學呢?
(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二、 指導感情朗讀。
1、提出練讀要求:重點放在對話上,并且要注意讀出感情。
2、學生小組討論、練讀。
3、點名讓學生朗讀陶罐、鐵罐對話的部分,指導學生體會“奚落”、“傲慢”、“謙虛”、“更加輕蔑”、“惱怒”等詞的含義,并準確讀出相關的語氣。
4、學生相互點評朗讀的質量。
三、分角色表演。
學生推薦“演員”上臺表演(老師提示:注意神態的變化)。
四、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指導學生用一兩句話概括課文第二部分大內容。
五、深化體會。
1、文章讀過了,演過了,同學們知道這篇課文講的是什么嗎?
(引導學生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2、你從這篇課文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談體會)
3老師小結:做人應該謙虛,既要看到自己的長處,也要看到自己的短處,多向別人學習。
六、拓展思維。
1、引導學生談談兩者分別有什么優點和缺點。
2、大家說得不錯,請同學們按照自己的意愿改編這則寓言,然后概括地講出來,先在四人小組內說一說。
3、學生小組交流,改編故事。
4、學生把自己改編的故事進行全班交流。
七、課后延伸。
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掌握的知識,還有收集的材料,編一則寓言故事;然后召開一個故事會,互相學習一下。
《陶罐和鐵罐》 篇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自學或互助掌握生字、新詞、好句。
2.自編、自導、自演《陶罐和鐵罐》課本劇,用獨特的語言及形體動作演繹這個故事。
3.將《鐵罐和陶罐》這則寓言改寫,逆向表達,使陶罐和鐵罐品性互換,變成《鐵罐和陶罐》。
4.編寫一則寓言故事,進一步掌握寓言的特點,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把讀與寫緊密結合起來。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流程
一、讀
1、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兩個新朋友,瞧,它們來了。(放課件)
師:它們是誰?
生:陶罐和鐵罐。(貼圖)
2、你們想知道它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嗎?那就趕快打開書,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4、讀完了課文,誰能告訴大家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這篇課文說了鐵罐看不起陶罐的事。
生:鐵罐看不起陶罐,許多年過去了,陶罐變得很有價值,鐵罐卻無蹤無影。
5、同學間交流:你喜歡誰,不喜歡誰,理由是什么?
學生會根據各自不同的感受表示:
甲:我喜歡陶罐,因為它謙虛;不喜歡鐵罐,因為它驕傲。根據是,課文寫“驕傲的鐵罐看不起陶罐,還常常奚落它”。陶罐則不是這樣,它不但態度謙和,而且不和鐵罐一般見識,避免矛盾激化,不和它爭吵。(引導學生通過讀出語氣理解“奚落”一詞。)師:我們先討論課后第一個思考練習題: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呢?(板書:奚落)還有哪些詞意思和“奚落”很相近?
生:(踴躍地分別說出)諷刺、挖苦、嘲笑、譏諷。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給“奚落”找了這么多近義詞,對“奚落”的了解又進了一步。
乙:陶罐不但謙虛,而且很善良。你看,當人們把陶罐從土里挖掘出來,它立刻就說:“我的兄弟鐵罐就在我的旁邊,請你們把它也掘出來吧,它一定悶得受夠了。”陶罐不計較前嫌,豁達大度,我很喜歡它。
丙:陶罐敢說真話,我喜歡它這一點。它說“我們生來就是盛東西的,并不是來互相碰撞的。說到盛東西,我不見得比你差。”從這里可以看出陶罐并不是“懦弱”的東西。(老師指導學生掌握“懦弱”一詞的音、形、義,區分“懦”與“儒”這兩個形近字。)
丁:我不喜歡鐵罐,他不僅驕傲,還很武斷。它對陶罐說:“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事實上,后來粉身碎骨的不是陶罐,而是鐵罐,他被完全氧化了。所以看問題武斷、絕對化,是不正確的。
在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下面的對話(打出投影):
“何必這樣說呢?”陶罐說,“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鐵罐說,“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我們男生讀鐵罐的話,女生讀陶罐的話,好嗎?
聽了大家的朗讀,老師真的感覺到了鐵罐的傲慢,陶罐的謙虛。
在指導這段對話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揣摩全課如何讀,舉一反三,讀好全篇。
二、演
《陶罐和鐵罐》這則寓言很像一個兩幕的小話劇。時間分別是古代與現代,地點分別是國王的御廚里和宮殿的廢墟上,人物包括陶罐、鐵罐、眾人、旁白者等,情節則是課文所交代的內容。
請同學們自愿結合,組成創作小組,演出這個寓言劇,人人參與,當堂練習。關鍵是要深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用自己的語言代替課文中的人物對話,動作、神態和情節都給我們提供了很大的創造空間。
練習之后,推薦一兩組到前表演,用不同頭飾區分人物。學生表演生動有趣,會進一步調動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是對課文言語吸收、內畫、積累和運用的過程。
三、改
1、學完了這篇課文,你想對陶罐和鐵罐說些什么?
2、從這個寓言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生自由說)同學們都有所收獲,歸納同學們剛才的發言,主要有以下幾點:
1)人應該謙虛謹慎,不應該驕傲自滿;2)不要只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人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更不要以自己之長比別人之短;3)人們應該胸懷寬廣,善良真誠,不要像鐵罐那樣心胸狹窄,孤高自傲;4)長處在一定條件下也會變成短處,像鐵罐雖然結實但容易氧化銹蝕;短處在一定的條件下也會變成長處,像陶罐雖然易碎,但埋在土里多少年也氧化不了……
這里,就有一個逆向思維的問題。鐵罐就沒有優點嗎?陶罐就沒有缺點嗎?陶罐雖然光潔、樸素、美觀,但它卻是易碎,不結實,這一點鐵罐說的也是實情。大家討論一下:鐵罐和陶罐各有什么優點和缺點,各抒己見,別被課文縛住,放飛思路,大膽去想。
學生歸納,教師板書:
優點缺點
陶罐美觀易碎
鐵罐堅固丑陋
我們共同改寫這則寓言,贊揚鐵罐,批評陶罐,賦予它們相反的性格,題目改為《鐵罐和陶罐》,好嗎?
學生分組邊議邊改,集體創造,大意如下:
陶罐很驕傲,看不起鐵罐,常常奚落它。“鐵罐子,你敢和我比美嗎?”鐵罐回答:“人們用我們盛東西,并不是讓我們比美的。”“丑陋的東西,就知道你不敢和我比美……”
一天,突然發生大地震,陶罐被摔得粉身碎骨,而鐵罐卻安無恙。人們掘出鐵罐,卻找不到陶罐了……
這樣學習就使自己的思維進入了一個廣闊的空間,沒有被教材所設定的思路限制住,促進了學生創作性思維的發展。
四.編
請同學們根據自己對事物的認識創編一則寓言,先想好要告訴別人一個什么樣的道理,然后用一個故事把這個道理寄托在其中,給人以啟迪和教益。
學生還能夠各自開始創編,大約15分鐘后交流。請每一位同學介紹自己編寫的寓言的題目,學生從各個角度編寫,如:
《鉛筆和橡皮》,《書包和書》,《大海和小溪》,《手機和bp機》,《墨水和鋼筆》,《紅花和綠葉》,《大樹和小草》,《黑貓和白貓》……
選擇其中的一兩篇,由作者誦讀,全班同學共同幫助修改,使之成為一篇優秀習作,其他同學也是對各自的寓言進行修改加工。
《陶罐和鐵罐》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6個生字;分角色朗讀課文。
2.閱讀課文,能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3.理解課文所說明的道理,學習全面看問題,懂得要多發現別人的長處,要正視自己的短處。
教學重點抓住課文主要內容,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新課。
二、整體感知,初步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1.指名讀課文。
2.自讀課文,想想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什么?
3.學生交流,教師點撥。
4.你是怎么概括出來的?
三、看圖,初步認識。
1.出示課文插圖:這就是國王御廚里的兩只罐子,你們仔細看看,哪只是鐵罐,哪只是陶罐?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2.學生交流,教師點撥。(從外形上看,從神態上看,從個頭上看)
四、抓文中的詞句,進一步體會的特點。
3.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它為什么看不起陶罐?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用“--”畫出鐵罐奚落陶罐的話,并對不理解的地方質疑。
4.學生自讀,教師巡視。
5.學生交流質疑,教師點撥,引導解疑。
6.從找出的語句中,可以看出鐵罐具有什么特點?陶罐呢?
五、指導多讀,深刻領會鐵罐和陶罐的特點。
1.自讀課文,畫出描寫鐵罐和陶罐神態的詞語。
2.教師指導讀。
3.同桌輪換分角色朗讀。
4.走出座位,自找好朋友分角色朗讀。
二、揭示寓意,總結全文。
1.許多年過去了,發生了什么變化?請自讀課文,找出描寫最終結局的語句。
2.再讀課文,說說你喜歡陶罐還是鐵罐,為什么?
3.想一想這則寓言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
4.全班交流。
《陶罐和鐵罐》 篇6
一、教師導課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27課《陶罐和鐵罐》。板書,齊讀課題。
出示生字卡片,檢查學生對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過渡:在“陶罐”和“鐵罐”之間究竟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二、教師提取課文主線。
1、指名回答: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多指幾名學生說,將主要內容說清楚。)
2、教師從學生的回答中提取主線。
師:剛才老師從同學們的發言中注意到,大家都提到一個詞:“奚落”(板書)
那么誰能說說“奚落”是什么意思呢?
3、指名學生回答。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多請幾個。
4、師過渡:那么在課文中鐵罐是怎樣來奚落陶罐的呢?
三、學生默讀課文:
要求:用筆畫出你認為最能體現鐵罐奚落陶罐的詞語或句子。
老師巡視輔導(隨機點評:這個同學真棒,還注意到了標點符號的作用。鐵罐的語言、神態,還有“!”的多次出現。)
四、師生品讀課文2——9段。
1、師:說說,你找到了哪些?
生:我找到的是“你敢碰我嗎?陶罐子!”鐵罐傲慢地說。
師:哦,他抓住了鐵罐的語言和神態來充分體現它對陶罐的奚落,真好!
誰能來做做“傲慢”的動作?板書傲慢。這句話中還有哪里可以看出鐵對陶的瞧不起?
生:“陶罐子”鐵罐對陶罐的稱呼感受到了鐵罐子的傲慢
師:誰能讀一讀,點人讀,生評后再讀,全班讀
2、 你還找到了哪些句子?
過程:讀句子2
師:從哪里看出鐵對陶的奚落的?
生:“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
相機設問:你認為陶懦弱嗎?為什么?從哪里知道的?抓“爭辯”——讀句子,注意省略號的讀法。
師評:我聽出了這是一個不卑不亢的陶罐子;這是一個謙虛但并不懦弱的陶罐子;
這是一個對自己充滿自信的陶罐子…..
3、師:傲慢的鐵罐聽到陶罐的爭辯,怎么樣呢?
生:鐵罐開始惱怒了。師:自己做一做。點撥:他瞪著眼,他還氣得手指著對方,他在跺腳呢(用各種動作表情形象化“惱怒”)
師:惱羞成怒的鐵奚落陶的語言一定更尖刻了,聽聽,他都說些什么?同桌合作讀6——9段。
指名合作讀——師再問:你們聽出了什么?從哪里聽出來的?抓“相提并論”“算什么東西?”(鐵對陶的極度輕蔑和瞧不起)
4、同位之間分角色讀對話。
5、男女生分角色讀。
6、請學生展示合作,帶頭飾
師:面對鐵罐的橫蠻不講理,陶罐不再理會鐵罐了。
五、學習后文。
1、師過渡:時間在流逝,世界上發生了許多事情。國王御廚里的鐵和陶的命運到底如何呢?
2、學生默讀后文。
3、指名說。多請幾位學生說。
師相機歸納或板書:無影無蹤 成為文物
六、小結全文
是呀,當年被奚落的陶罐成了珍貴的文物,而當初傲慢自大的鐵罐卻在世上消失了。讀了這個故事你一定有許多自己的感慨,
你想說點什么嗎?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一寫
27陶罐和鐵罐
板書 鐵罐 傲慢 無影無蹤
奚落
陶罐 謙虛 成為文物
《陶罐和鐵罐》 篇7
設計理念:
這是一則寓言故事,教學時要"以讀為本",摒棄對課文內容的繁瑣分析,給學生預留一定的空間和時間,讓"讀,思,悟,議"的學習方法滲透其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讓學生主動參與,自主閱讀,合作探究,努力做到課堂40分鐘"書聲瑯瑯,議論紛紛",既達到本課教學目標,又實現學習方法的自主構建.
教學目標: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學習正確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通過陶罐和鐵罐的對話,神態的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
難點是理解課文講的道理.
一,復習導入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接著學習第27課的課文.先檢查下同學們對上節課詞語的掌握情況(課件出示:驕傲,傲慢,謙虛,神氣,惱怒,光潔,樸素)(指名讀 分組讀 齊讀)
(因為這些詞語與課文的主角有密切的關系,因此通過復習字詞,既是為了復習,也是為了讓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師:詞語我們掌握了,那課文我們能不能朗讀好呢 請同學們站起來,快速的朗讀一遍課文,讀完就坐下.
(生讀課文)
師:同學們,從課文中我們知道陶罐,鐵罐給人的印象是
(指名說:陶罐非常謙虛,鐵罐非常傲慢)
師:這陶罐指名謙虛,陶罐怎么傲慢呢,請同學們屏幕,把陶罐和陶罐的對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多讀幾遍.(投影出示對話)
二,朗讀品味,內化感悟
1,自由朗讀對話.
2,指名讀 讀后指名評,鐵罐的傲慢體現在哪個詞上 帶讀
同桌分角色朗讀 師生分角色朗讀 男女分角色朗
讀(在品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配上動作)
(課件出示四個重點句子,讓學生重點進行品讀.在師生,生生對話中構建話題,以讀為本,在朗讀中內化感悟.從而了解鐵罐和陶罐的不同性格特點.)
師過渡:從同學們的朗讀中,老師很好奇,陶罐和陶罐的最終命運怎樣呢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10——17自然段.
(投影出示 默讀思考:陶罐和鐵罐最后發生了什么變化 )
(生讀后自由發揮:陶罐 光潔 樸素 美觀 鐵罐 無蹤無影)
總結感悟
師:從這則寓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生自由說感悟)
師歸納:是啊,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的短處,我們要看到別人的長處和自己的短處,全面看待事物或問題.
四,作業
作業:
1,讀讀另一則寓言故事《駱駝和羊》,比較它們的相似之處.
2,改一改,贊揚鐵罐,批評陶罐,題目改為《鐵罐和陶罐》
板書設計:
19, 陶 罐 和 鐵 罐
謙 虛 傲 慢
↓ 許多年后 ↓
光潔如新 無蹤無影
《陶罐和鐵罐》 篇8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驕傲、傲慢、謙虛、神氣、惱怒、相提并論、理會、荒涼、驚訝、光潔、樸素、價值、興奮”等詞語。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學習正確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寫表現陶罐、鐵罐神態和動作的詞句,積累語言。
教學重點
通過陶罐和鐵罐對話、神態的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講的道理。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形象導入
1、播放媒體資源中的視頻,讓學生初步了解陶罐和鐵罐的質地、特點。
陶罐是指以粘土為胎,經過手捏、輪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 800-900度左右的高溫下焙燒而成的物品,品種有灰陶、紅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獨特的藝術風格。早在商代,就已出現釉陶和初具瓷器性質的硬釉陶。陶罐的表現內容多種多樣,動物、樓閣以及日常生活用器無不涉及,光潔美觀。
鐵罐是以鐵礦石冶煉加工制成的器物,比較堅固。
2、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就是一個發生在陶罐和鐵罐之間的故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兒呢?就讓我們一起到課文中尋找答案吧。
板書課題:陶罐和鐵罐,隨機指導“罐”字的書寫。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詞。教師巡視指導。
2、利用媒體資源中的認一認部分,教學生字,指導組詞。
3、播放媒體資源中的范讀動畫,更正讀音。
三、朗讀感悟
1、師: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然后在小組里交流一下,你喜歡誰,不喜歡誰,理由是什么?
學生自由讀課文,討論交流,教師巡視。
2、學生匯報
例:(1)我喜歡陶罐,因為它謙虛;不喜歡鐵罐,因為它驕傲。我的根據是課文寫“驕傲的鐵罐看不起陶罐”,還常常奚落它。陶罐則不是這樣,它不但說話很謙虛,而且不和鐵罐一般見識,避免矛盾激化,不和它爭吵。
(2)陶罐不但謙虛,也很善良、真誠。你看,當人們剛把陶罐從土里掘出來,它立刻就說:“我的兄弟鐵罐就在我旁邊,請你們把它掘出來吧,它一定悶得夠受了。”陶罐不計前嫌,豁達大度,我喜歡它。
(3)陶罐敢說真話,我喜歡它這一點。它說:“我們生來就是給人們盛東西的,并不是來互相碰撞的。說到盛東西,我不見得比你差。”從這可以看出陶罐并不是“懦弱”的東西。
(4)我不喜歡鐵罐,它不僅驕傲,還很武斷。它對陶罐說:“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事實上,后來粉身碎骨的不是陶罐,而是鐵罐被完全氧化了。看問題不能絕對。
……
師隨機引導學生結合課文理解“奚落”、“懦弱”等詞語的意思。
3、指導朗讀
(1)師:《陶罐和鐵罐》這寓言故事,多像一場兩幕的小話劇。你們想演一演這個故事嗎?
師:要演好故事,關健是要深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請同學們畫出描寫陶罐和鐵罐神態和語言的句子,先自己練習讀一讀,然后和同桌分角色讀一讀,讀出感情。
學生練讀、分角色讀,師巡視指導。
(2)請兩名同學分角色讀陶罐和鐵罐的對話。學生評議。
教師適時引導:
讀出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克制,“你敢碰我嗎?”語調上揚,有挑釁的意味,顯出鐵罐的傲慢;“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語調下沉,突出“懦弱”,以示看不起;“住嘴!……”由于陶罐言之有理,鐵罐惱羞成怒,因而聲高氣粗;“你算什么東西!”“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語調要緊湊高揚,讀出鐵罐混不講理,怒不可遏的心態。而陶罐自始至終是謙和寬容的態度,語言也是平和講理,語氣自然平穩。比如,“我確實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面對鐵罐的傲慢無理,陶罐據理力爭,“但不是懦弱”,語氣要加重,以表達自己不與之相碰的原因,以及內心的堅強。
(3)同桌互換角色,再練習有感情的朗讀。
四、情境表演
1、師:下面你們自愿結合,組成創作小組,演出這個故事,能做到嗎?
學生三五結合,分別排練“古代”“現代”兩幕,分角色扮演陶、鐵二罐、眾人、旁白者,人人參與,當堂練習。
2、推舉一組到講臺前表演,頭戴不同頭飾區分人物,進行表演。
五、暢談體會
1、師:這則有趣的寓言故事已經表演完畢,在此我們用熱烈的掌聲對扮演陶罐、鐵罐的同學和部分觀眾的表演表示感謝,他們精彩的、惟妙惟肖的表演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在,有一個問題請同學們思考并回答:
“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并結合實際談談自己在學習或生活中有什么感受。”
學生熱烈討論,互相談自己的感受。
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集體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比人優越,也沒有理由驕傲。比不上別人也不要消沉,要發揮自己的長處,互相合作、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為社會作貢獻……。
2、請陶罐、鐵罐的扮演者和部分同學談體會。
例:陶罐扮演者:“我是一個謙虛而又不懦弱的陶罐的扮演者,但在實際中我可不是一個謙虛的人……。
鐵罐扮演者:“我是一個驕傲而又盲目自大的鐵罐的扮演者。從這個角色中我感受到鐵罐因為看不起別人的長處也看不到自己的缺點,而得了個可悲的下場、希望自己在學習中不重蹈鐵罐的覆轍……。”
同學:暢談自己的體會……。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陶罐和鐵罐》這篇課文,誰來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答,提示:國王的御廚里有一只陶罐和鐵罐,鐵罐仗著自己堅硬。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若干年后,陶罐從廢墟里挖出來依舊精美,而鐵罐卻被氧化得無影無蹤了。
2、師:學了這則寓言,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呢?
例:人應該謙虛謹慎,不應該驕傲自滿。
不要只看自己的長處,用自己的長處去比別人的短處。人都有長處,也都有短處。
人們應該學習陶罐的胸懷,不應像鐵罐那樣自以為天下無敵。
這則寓言通過一個有趣的小故事,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這就是不要以已之長,比人之短,要多看別人長處。
長處弄不好倒成了短處,鐵罐結實但容易氧化;短處弄好了也能變成長處,陶罐埋在土里多少年也氧化不了。
……
3、師:你們體會出的道理,就是這篇寓言的寓意,寓是寄托的意思。
二、拓展延伸
1、師:同學們,課文我們讀過了,說過了,也演過了。老師想你們一定有很多話想對陶罐和鐵罐說,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呢?把它寫在書的空白處。
指名回答。
2、師:同學們說的真好,老師也準備了一些名言警句,送給大家。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左眼看別人的優點,右眼看自己的缺點。
如果我看得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我們應當永遠記住這個真理。
學生齊讀。
三、總結全文
1、師:這則寓言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值得我們學習呢?和同桌討論討論。
學生討論、匯報。
2、師總結:這則寓言采用了擬人的手法,將陶罐和鐵罐人格化,通過人格化的描寫,告訴人們看待問題要全面,不能用自己的和別人的短處比,更不能因此而驕傲。故事主要通過對話展開情節、推動故事的發展,鐵罐的傲慢、蠻橫無禮和陶罐的謙虛、友善、克制都在人物的對話中充分展現。此外,具體、生動的神態、動作描寫,使鐵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鮮明突出。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也可以采用這種方法。
四、重編寓言
師:其實每個人,每種事物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鐵罐就沒有優點嗎?鐵罐堅固不易破碎這一點不值得陶罐學習嗎?陶罐就沒有缺點嗎?陶罐雖然比鐵罐光潔、樸素、美觀,但它很容易破碎,請大家討論一下,鐵罐和陶罐各有什么優點和缺點,各抒己見。
生議論歸納,教師板書:
鐵罐優點:堅固,缺點:丑陋
陶罐優點:美觀,缺點:易碎
師:下面我們共同改寫這則寓言,贊揚鐵罐,批評陶罐,賦予它們相反的性格,題目就叫《鐵罐與陶罐》。
生邊議邊改、匯報。
例:陶罐很驕傲,看不起鐵罐,常常奚落它。“鐵罐子,你敢和我比美嗎?丑陋的東西,就知道你不敢!”鐵罐回答:“人們用我們盛東西,不是讓我們比美……”
一天,突然發生了大地震,陶罐摔得粉碎,而鐵罐卻安然無恙。
五、自編寓言
1、師: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認識編一則寓言,先想好要告訴別人一個什么道理,然后創編一個寓言故事,說明這個道理,給人以啟迪和教益。
學生各自開始創編。
2、師:誰來介紹一下你編的寓言題目。
例:《大海和小溪》。
《手機與bp機》。
《墨水和鋼筆》。
《鮮花和綠葉》。
《鸚鵡和老鼠的故事》。
《兵馬俑和航天飛船》。
《大樹和小草》。
《石頭和棉花的對話》。
《黑貓和白貓》
……
3、展示作品
例:鄰居家的老奶奶養了兩只貓:一只是黑貓,一只是白貓。驕傲的白貓看不起黑貓,常常奚落它:“你敢和我比一比誰長得白嗎?”白貓昂著頭,喵喵地說。黑貓和靄地回答:“不敢,主人養我們不是讓我們比黑白的呀!”白貓憤怒地大吼一聲:“喵嗚,住嘴!你這黑不溜秋的東西,快到墻角躲著去吧!”黑貓不再說什么,悄悄躲到墻角去了。天黑了,一只偷糧的小老鼠鬼鬼崇崇地溜出來,一眼就看見了那只大白貓,老鼠“嗖”的一下躥到了墻角。萬萬沒想到,隱藏在暗處的大黑貓一下子就把它捉住了,小老鼠還真納悶,我怎么就沒注意到大黑貓呢?
過了幾天,老奶奶決定把其中一只貓送給別人……白貓想:憑我的美麗潔白,主人一定舍不得讓我走,對!一定把黑貓送給別人。結果呢?結果大出白貓所料,主人把白貓送給了別人。臨別時,白貓問老奶奶:“我這么潔白,為什么不留我呢?”老奶奶笑著告訴它:“我不管是白貓還是黑貓,捉到老鼠的才是好貓!”
六、練習寫字
1、利用媒體資源中的幫寫字部分,指導書寫。
2、學生寫字,寫完與范字對照,學會自我糾正。教師巡視,進行個別輔導。
拓展練習
七、找朋友
利用媒體資源中的找朋友部分,讓學生找出課文中詞語的近義詞。
八、作業
抄寫課文中表現陶罐、鐵罐神態和動作的詞句。還可以抄寫課文中其他你認為寫的好的詞句。
《陶罐和鐵罐》 篇9
19*
教學目標
1. 認識本課6個生字;分角色朗讀課文。
2. 閱讀課文,能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3. 理解課文所說明的道理,學習全面看問題,懂得要多發現別人的長處,要正視自己的短處。
教學重點
抓住課文主要內容,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新課。
二、 整體感知,初步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1. 指名讀課文。
2. 自讀課文,想想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什么?
3. 學生交流,教師點撥。
4. 你是怎么概括出來的?
三、 看圖,初步認識。
1. 出示課文插圖:這就是國王御廚里的兩只罐子,你們仔細看看,哪只是鐵罐,哪只是陶罐?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2. 學生交流,教師點撥。(從外形上看,從神態上看,從個頭上看)
四、抓文中的詞句,進一步體會的特點。
3. 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它為什么看不起陶罐?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用“--”畫出鐵罐奚落陶罐的話,并對不理解的地方質疑。
4.學生自讀,教師巡視。
5. 學生交流質疑,教師點撥,引導解疑。
6. 從找出的語句中,可以看出鐵罐具有什么特點?陶罐呢?
五、指導多讀,深刻領會鐵罐和陶罐的特點。
1. 自讀課文,畫出描寫鐵罐和陶罐神態的詞語。
2. 教師指導讀。
3. 同桌輪換分角色朗讀。
4. 走出座位,自找好朋友分角色朗讀。
二、 揭示寓意,總結全文。
1. 許多年過去了,發生了什么變化?請自讀課文,找出描寫最終結局的語句。
2. 再讀課文,說說你喜歡陶罐還是鐵罐,為什么?
3. 想一想這則寓言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
4. 全班交流。
20* 長城磚
教學目標
1. 認識8個生字;分角色朗讀課文。
2. 閱讀課文,能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3. 聯系生活經驗,感悟不能妄自菲薄,要自尊自信的道理。
教學重點
1. 了解長城磚思想轉變的過程。
2. 聯系生活經驗,明白課文告訴我們的道理。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題激趣。
二、 讀懂閱讀提示,明確閱讀要求。
1. 自讀閱讀提示,看看學習這篇文章有幾個方面的要求。
2. 學生交流。
三、 整體感知,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請大家根據閱讀提示中的第一個要求,讀兩啟遍課文,想想長城磚先是怎樣想的,接下來發生了什么事,后來長城磚懂得了什么。然后把它們連起來說說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1. 學生自讀、討論。
2. 學生交流,教師點撥。
3. 說說你們是怎樣概括出來的。
四、 細讀課文,質疑解疑。
1. 自讀課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2. 四人小組合作學習。
3. 全班交流,教師點撥。
五、 聯系實際,理解文中道理。
1. 指名讀最后一句話。
2. 長城磚真正的價值是什么?
長城磚妄自菲薄,失去自信的表現是什么?
3. 用自己的話說說對課文最后一句話的理解。
4. 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六、 分角色朗讀課文。
1. 自讀體會。
2、角色讀,教師在讀中指導。
《陶罐和鐵罐》 篇10
19. 陶罐和鐵罐
教學目的:
1、認識6個生字,聯系上下文理解“御廚、奚落、懦弱,輕蔑、和睦相處、覆滅”等詞語。
2、閱讀課文,能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3、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重點:自讀課文能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難點: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1、揭示課題:陶罐和鐵罐
2、提問:什么叫罐?(口大肚子小的器皿)
3、談話:今天我們學習這則寓言,就是發生在這兩個罐之間的小故事。通過他們的對話,讓我們明白一個道理。下面我們就帶著一種探究的心里去讀這篇課文。
(二)學生自讀自悟課文
1、讀下列詞語:奚落 謙虛 傲慢 懦弱 輕蔑 爭辯 惱怒 相提并論 和睦相處 羞恥 渣滓 氧化 無影無蹤
2、默讀課文,邊讀邊批注。
3、思考:
(1)從鐵罐對陶罐所說的話中你體會到什么?陶罐聽了鐵罐的話之后表現出什么樣的態度,說明了什么?
(2)當陶罐被人們擦洗干凈后他說了什么?這說明什么?
4、分小組討論思考題。
5、全班討論,選擇你最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
6、分角色朗讀課文,同學評議,再選一組朗讀。
(三)教師小結
同學們知道了陶罐自始至終謙虛大度,寬容自尊,鐵罐是傲慢輕蔑怒不可遏。我們應該向陶罐學習。思考:通過學習這則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全班討論。結合自己的理解或生活實踐回答這個問題。
(五)提問
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國王御廚里自恃堅硬的鐵罐看不起陶罐。許多年后,被埋在土里的陶罐依舊光潔如新,而當年堅硬的鐵罐卻不復存在了。完全氧化掉了。)
附: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課余組織學生排演課本劇。
習題精選
答案:
一、御廚 羞恥 奚落 樸素 和睦相處
二、謙虛 堅強 重視 熱鬧
三、驕傲 軟弱 輕視 理睬
四、相提并論 和睦相處 無影無蹤 翻來覆去
五、1、厚厚的 2、謙虛的 3、驕傲的
六、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
《陶罐和鐵罐》 篇11
教材分析:
《陶罐和鐵罐》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的課文,故事講的是國王御廚里的鐵罐自恃堅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許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為文物,鐵罐卻化為泥土,不復存在。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
學習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奚落 謙虛 傲慢 懦弱 輕蔑等詞語。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學習正確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寫表現陶罐和鐵罐神態與動作的 詞句,積累詞語。
教學重點:指導朗讀,理解重點詞句。
教學難點:體會課文寓意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認識“陶、懦”等幾個生字,會寫“陶、謙”等6個生字。了解課文大意。
2.學習課文1—9自然段,體會鐵罐的驕傲無理和陶罐的謙虛克制。
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9自然段,學會從不同的語言體會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知道不能用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去比。
教學重點:指導朗讀,通過陶罐和鐵罐的對話、神態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理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
教學難點:有感情朗讀課文2-9節,理解課文講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長處去和別人的短處比。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寓言故事,故事有2個主人公,一個叫“陶罐”,跟老師一起寫(分析陶的寫法),另外一個叫“鐵罐”,(出示課題)
2、讀題,
師:誰來讀題?(讀題)
3、質疑:你有什么問題:陶罐和鐵罐之間到底發生了一個什么故事呢?下面讓我們去讀讀課文。
要求:
1、努力把生字詞讀正確,努力把課文讀通讀順。
2、讀完以后想想,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并能用這個句式試著說一說:
這個故事講了許多年以前 ,許多年過去了,陶罐 ,鐵罐 。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整體感知
1、生自由讀課文。
2、學習生字、新詞。
出示帶拼音的詞語:陶罐 御廚 奚落 懦弱
輕蔑 爭辯 惱怒 羞恥
流逝 宮殿 掘開 樸素
和睦相處 相提并論
小老師帶讀,正音,齊讀。去掉拼音開火車讀,齊讀,提示“和睦相處”是多音字。
說說你讀懂了哪個詞語表現人物的神態?(懦弱、輕蔑、惱怒、羞恥)并適當理解。
3、生字詞語都認識了,再來讀讀難讀的句子。
4、那你能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呢?
出示:這個故事講了許多年以前 ,許多年過去了,陶罐 ,鐵罐 。
指名說。
追問,鐵罐哪里去了?
補充小資料袋:關于鐵罐氧化作用的科學道理。
鐵的化學性質很活潑,鐵罐遇到空氣中的氧和水中的氧會生銹。年代久遠,鐵罐層層氧化直到完全氧化,變成了粉末。
4、整體感知
請你觀察人物的表神態,說說故事中的2個主人公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是的,故事一開頭就寫出了鐵罐的驕傲,出示第一自然段,齊讀。
這段中的哪個詞讓你感受到鐵罐非常驕傲?(驕傲、奚落)
奚落是什么意思?我們往下讀讀看——
5、認真默讀2~9自然段,
用“——”劃出鐵罐奚落陶罐的話。用“~~”劃出陶罐回答的話。
三、學習課文2——9自然段
1、抓住人物“神態語氣”體會,以讀代講,以讀促講
師:首先我們來看這部分對話。
出示第一部分對話:1-6自然段
○第一次練讀(直接讀對話)
①同桌分別挑選一個角色,自由練習該怎么讀。
指名分角色讀,評價。
②注意神態的詞語就能把句子讀好。那鐵罐和陶罐在說話時的神態和語氣到底是怎么樣的呢?找出第一次對話時描寫神態的詞語。
你看看陶罐說的這句話,你從哪里能感受到他很謙虛?(稱呼上)
再看看鐵罐對他的稱呼呢?(真是太驕傲了,沒禮貌)
③再請一組對話。
問1:鐵罐,你為什么這么傲慢啊?
問2:陶罐,聽了鐵罐的傲慢的語氣,你沒有生氣,反而很謙虛,又是為什么呢?
(引導學生講出鐵罐的堅硬和陶罐的易碎的特點。)
④你還找到了鐵罐說話時的哪些神態和語氣?
(更加輕蔑)輕蔑是怎樣的,你能來做個動作嗎?誰來用更加輕蔑的神氣讀讀鐵罐說的這句話?(指名幾個同學讀句子)
(惱怒)惱怒就是說他(很生氣了,越來越驕傲)鐵罐為什么會越來越生氣呢?(因為陶罐在爭辯)
⑤陶罐要爭辯些什么?出示句子(他不是懦弱……)這個省略號表示什么?(陶罐還想繼續說下去)會說些什么呢?(自己讀讀,想想——指名說)但是鐵罐容許他爭辯嗎?(不)哪里看出來的?(鐵罐打斷他說的話)所以這里朗讀的時候要注意,讀的快一點,硬一點。
⑥再指名2人來讀這兩句對話
○第2次推薦讀(直接讀對話)
(1)再同桌分角色練讀,要讀出鐵罐和陶罐不同的神態和語氣,你還可以加上一些眼神和動作。
(2)推薦分角色讀
師:同學們來推薦一位同學讀鐵罐,一位同學讀陶罐。到臺上來讀,表演讀,其他同學同樣要聽仔細,一會來點評。
(3)評價(估計讀的好)如果讀的不好,老師范讀
○第3次展示讀(直接讀對話)
師:下面1、2大組做鐵罐,3、4大組女生做陶罐,分角色來讀這部分對話。
2、想象神態朗讀
出示余下的對話:7-9自然段。
(1)師:這部分對話又該怎么讀呢?這里并沒有寫出陶罐和鐵罐的神態,你能不能想象一下陶罐和鐵罐當時說話的神態嗎?
出示:“陶罐( )地說”(心平氣和、溫和、平靜、好言好語等)
“鐵罐( )地說”(歇斯底里、怒不可遏、暴跳如雷等)
在書本上寫寫,讀讀
(2)指名同學分別說說鐵罐和陶罐的神態,說好后讀一讀。
(3)同桌兩人,也分別加上神態,再來練習一遍。
問1:鐵罐,為什么你越來越生氣了?
問2:陶罐,你為什么總是心平氣和呢?難道你真的很懦弱嗎?最后為什么又不再理會鐵罐了呢?
3、全部對話練讀
4、整體感悟
師:剛才大家從鐵罐和陶罐的對話中讀懂并體會了鐵罐的驕傲和陶罐的謙虛,
鐵罐的態度一次比一次傲慢,一次比一次狂妄,而陶罐卻始終是那么心平氣和地在和它講道理。
5、師:為什么鐵罐一次比一次傲慢?
驕傲的鐵罐自以為很堅硬,總拿自己的長處去和陶罐的短處比,總覺得自己很了不起。
板書:堅硬
是的,陶罐的確不堅硬,容易碎,板書:易碎。
但是陶罐面對鐵罐的奚落,他懼怕了嗎?
指導書寫:謙虛。
四、存疑結束
師:同學們,驕傲的鐵罐一直拿自己的長處去奚落陶罐的短處,那故事最后的結局又將帶給我們哪些更深的思考呢?我們下節課再學習。
板書預設:
27 陶罐和鐵罐
(無價之寶)陶罐——謙虛,友愛,善良
(無蹤無影)鐵罐——驕傲,自大,傲慢無理
第2課時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陶罐和鐵罐》,知道了國王的御廚里有兩個罐子,一只是陶罐,另一只是鐵罐,鐵罐仗著自己堅硬,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若干年后,陶罐從廢墟里挖出來依舊精美,成了無價之寶,而鐵罐卻被氧化得無影無蹤了。(板書:無價之寶 無影無蹤)
男女生分角色朗讀課文1-9自然段。
二、學習10——17自然段。
鐵罐自以為堅硬,(板書:堅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陶罐很容易碎(板書:易碎),二者就發生了爭吵,最后以不歡告終,隨著時間的變化,故事又有什么變化,讓我們來繼續學習課文。
1、課件顯示第10自然段,齊讀后點紅“流逝”,學生利用近義詞來理解。教師引導學生聯系課文句子來理解。許多年過去了,陶罐和鐵罐發生了什么變化?當人們發現陶罐時是什么樣子的?而鐵罐呢?
請快速默讀課文11-17自然段,找出有關的內容。出示14、17段,分別齊讀。 (引導學生抓住“光潔、樸素、美觀、很有價值” “影子也沒見到”等詞語朗讀理解。)
2、陶罐依舊和以前一樣光亮、樸素、美觀。鐵罐被氧化消失得無影無蹤。
陶罐和鐵罐,你喜歡誰呢?為什么?
當年被鐵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卻成了很有價值的文物被人們永久的保存下來,(板書:永久)。而當年狂妄自大的鐵罐卻被氧化消失得無影無蹤(板書:氧化)。當初鐵罐有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結果呢?
3、從陶罐和鐵罐不同的表現以及最后不同的結局,你得到什么啟發?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每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
4、拓展延伸,聯系生活中的事情。(知道實踐,做個謙虛,不驕傲,汲取別人長處的孩子。)
三、作業:
其實,像陶罐和鐵罐這樣的故事我們以前在課內課外都讀到過,比如《小柳樹和小棗樹》、《駱駝和羊》,老師還重新編了一個陶罐和鐵罐的故事,想讀嗎?咱們自己也能編一個這樣的童話故事。
板書預設: 謙虛、友愛陶罐←———→鐵罐驕傲、自大
↓ ↓
易碎 堅硬
↓ ↓
永久 氧化
↓ ↓
無價之寶 無影無蹤
《陶罐和鐵罐》 篇12
教學目標 :
1.認識本課6個生字;分角色朗讀課文。
2.閱讀課文,能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教學步驟 :
(一)導入
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第19課:陶罐和鐵罐
(二)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勾畫出不懂的字,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
2.指名讀課文,理解詞語的含義。
3.默讀課文,思考:文章介紹了陶罐和鐵罐之間發生的幾件事情,各在哪些自然段。
4.學生討論后明確:
(1)鐵罐看不起陶罐(1~9)。
(2)鐵罐和陶罐各自的命運(10~17)。
(三)精讀課文
1.自讀1~9段,思考:鐵罐看不起陶罐,你是從哪些詞看出來的?對比,陶罐是怎樣的態度,試著把你體會到的通過朗讀課文體現出來。
2.再讀10~17段,請用簡單的字和詞語概括出鐵罐和陶罐各自的命運。
3.學生自學,組織討論,全班交流,此時,教師恰當點、撥、抓重點詞語和感情朗讀,體會鐵罐的狂妄自大,陶罐的寬厚謙虛。
(四)品味含義
1.說一說,你喜歡鐵罐還是陶罐,為什么?
2.你想對鐵罐(或陶罐)說些什么?
3.從這個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重編故事
重新編一個發生在陶罐和鐵罐之間的故事,編之前,一定想好,你要表達什么意思圍繞這個意思去選材。
(六)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整體感知課文時通過讀、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討論后找出陶罐、鐵罐之間發生的兩件事:1、鐵罐看不起陶罐;2、鐵罐和陶罐各自的命運。
邊讀邊思考,析詞品意中教師恰當點撥抓住重點詞語,感情朗讀,體會鐵罐的狂妄自大,陶罐的寬厚謙虛,從而理解寓意。
培養學生圍繞中心編童話故事的能力。
《陶罐和鐵罐》 篇13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品讀人物對話中的神態、動作描寫感受陶罐和鐵罐的個性。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學習正確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能積累描寫表現陶罐、鐵罐神態和動作的詞句,積累語言并能模仿課文人物的對話描寫改編童話,試寫一小段話。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通過品讀人物對話中的神態、動作描寫感受陶罐和鐵罐的個性。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學習正確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三)教學難點:能積累描寫表現陶罐、鐵罐神態和動作的詞句,積累語言并能模仿課文人物的對話描寫改編童話,試寫一小段話。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兩位新朋友,一個是……,一個是……,讓我們齊讀課題和它倆打聲招呼吧!
2、上節課我們還學習了課文中的生字詞語,讓我們一起來復習復習。
出示詞語:
驕傲、奚落、惱怒、神氣、感到羞恥
謙虛、樸素、美觀、價值、流逝、荒涼、和睦相處
1)誰來做做小老師領大家讀讀?讀出詞語的語氣就更好了。
2)這就是鐵罐,每當我們看到它就會想到它的……(指讀第一組詞)
這就是陶罐,每當我們看到它就會想到它的……(指讀第二組詞)
二、品讀課文
1、奚落是什么意思呢?課文中是誰在奚落誰呢?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發生在國王御廚里的這件有意思的事。默讀課文2—9段,看看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找出相關的句子,在句子前用三角形表示。陶罐又是怎樣應對的,找到相關的句子用五角星表示。
2、學生匯報。師出示相關句子。
3、學生練讀。想讀那句就讀那句,邊讀邊想: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你從哪些詞句感受到?如果能讀好句子所想表達的語氣,能自創表情和動作就更好了。(隨機)
1)第一次
a鐵罐第一次奚落的話,誰來讀?
b普通的一句話,怎么就看出鐵罐是在奚落陶罐的呢?“傲慢的問”怎樣表現出來?
c得驕傲一點,語氣上揚一點,我來找找,哪個是傲慢的鐵罐?(指導讀出傲慢的感覺)
2)第二次
a第二次鐵罐又是怎樣奚落陶罐的?從哪看出它在奚落?(懦弱、神氣、輕蔑)
b懦弱是什么意思?知道它的反義詞嗎?“神氣”覺得自己非常了不起,你能讀出鐵罐神氣的樣子嗎?“輕蔑”這是什么意思?(瞧不起人)做個瞧不起人的樣子,就是這個味道,眼睛一瞟,眉毛一揚,輕蔑地來讀讀。
3)第三次
鐵罐怎么樣啦?你從哪感受到鐵罐的惱怒?誰又是那個惱怒的鐵罐?
4)第四次
a鐵罐在說這句話的時是怎樣的神情呢?能填上一個詞來表示鐵罐這時候說話的神態嗎?
b“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鐵罐( )地說,“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朗讀指導)
4、瞧,鐵罐就是如此嘲笑、諷刺我們的陶罐,用那么尖酸刻薄的話來數落陶罐,讓陶罐難堪,這就叫……(奚落)一次又一次的嘲笑,一次又一次的奚落,鐵罐的話是越來越……,越來越……。讓我們再讀這四句,讀出句子所包含的語氣,讀出鐵罐奚落的程度一次比一次深。
5、從它奚落陶罐的話里,你仿佛看到了一個怎樣的鐵罐?
6、聽了鐵罐的奚落,你有什么感受?面對鐵罐的奚落,陶罐又是怎么說的呢?(齊讀陶罐的話)
a好心的陶罐在跟它講道理,可沒容它說完,無禮的鐵罐居然打斷了它說的話,這兒的省略號就代表?你能替陶罐說出它還沒說完的話嗎?
面對惱怒的鐵罐,陶罐依舊心平氣和地說( )
面對惱怒的鐵罐,陶罐依舊苦苦哀求地說( )
面對無禮的鐵罐,陶罐依舊坦然地說( )
b聽了陶罐的訴說,你眼前出現了一個怎樣的陶罐?
7、陶罐和鐵罐的四次對話描寫,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它們的個性,這功勞都得歸于對話中的提示語。看,比較一下,你覺得能把它們刪掉嗎?為什么?(有了這些提示語,幫助我們讀出人物說話時不同的語氣,可以表現出人物對話時不同的神態)
8、現在我們就來搖身一變,看我們能不能讀好鐵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謙虛。(男女合作讀)
三、揭示寓意
1、故事學到這里,我們對這2位新朋友已經比較熟悉了,假如讓你選一個做朋友,你選誰?
2、大部分小朋友都喜歡陶罐,不喜歡鐵罐,那如果鐵罐做你的朋友,你打算怎么幫它,怎么勸它?
3、好一個“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鐵罐和陶罐各自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默讀課文10—17節,看看鐵罐和陶罐各有什么長處和短處。(生匯報總結)
4、師總結:是呀,陶罐有陶罐的長處,鐵罐也有鐵罐的長處,鐵罐拿自己的長處和陶罐的短處比,大家都不喜歡它。由此我們知道,謙虛的人我們都……(喜歡),驕傲的人我們都……(討厭)。大家不喜歡鐵罐不是因為它沒有長處,而是因為……(生補充)
四、改寫童話
1、童話故事真有意思,不僅生動有趣,還包含著深刻的道理呢!喜歡童話嗎?現在我們也來做一回小童話家,改改這個故事怎么樣?改成陶罐用自己的長處去奚落鐵罐的短處。
2、出示:
國王的御廚里有兩個罐子,一個是鐵的,一個是陶德。驕傲的( )看不起( ),常常奚落它。
“( )!”陶罐( )地問。
“不敢,陶罐兄弟。”鐵罐謙虛的回答。
“( )!”
“( )!”
“( )!”
“( )!”
“( )!”
“( )!”
鐵罐不再理會陶罐。
3、生填寫,交流。
4、故事改了,題目要不要改改呢?
5、這樣一改,大家是不是又變得喜歡鐵罐而討厭陶罐啦?可見人和事物都是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的,重要的是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長處,看不到自己的短處,更不能用自己的長處去比別人的短處,要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