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的天堂
第四段(最后一自然段):寫作者自己對“鳥的天堂”的留戀和贊美。
【課文中心】
課文記述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看的不同景象,說明大榕樹的美麗奇特以及“鳥的天堂”名不虛傳。贊美了美麗而有生機的南國風光,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贊美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寫作特點】
1.作者采用以動態描寫為主的方法,從鳥形、鳥聲、鳥色、鳥類和鳥的動作等方面,運用多組排比短句進行描繪,和動靜相結合的對比方式,展示了一種百鳥喧鬧的景象。
2.本文語言生動,有些句子感情洋溢,含義深刻,更加突出了“鳥的天堂”這一主題。
【課文朗誦導航】
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要用贊嘆的語氣來讀,朗讀者朗讀時是直接代表作者去看、去想、去抒情,要讀得準確自如,分寸得當。要運用想象,展開聯想,獲取真實感受,豐富文字形象。如:“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可在理解文字的基礎上,充分展開想象,讀出作者的贊美、喜愛之情。
【素質知識延伸】
榕樹:常綠喬木,樹干分枝多,樹冠大。葉子橢圓形或卵形,花黃色或淡紅色。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多年生的榕樹可長出黑色的根須直垂地下,當它扎入土中時,又成為樹干。課文中作者把一株榕樹看成許多株,指的就是這種情形。
【課本難題解答】
[思考·練習第2題]
課文里描寫的大榕樹的特點是:枝干的數目不可計數。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株大樹臥在水面上。朋友說這里是“鳥的天堂”,而作者注意去看的時候,“卻看不見一只鳥的影兒”,便不禁認為“鳥的天堂里沒有一只鳥”。第二次經過那“鳥的天堂”,通過耳聞目睹,親身感受:到處是鳥聲,到
處都是鳥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眼睛應接不暇……那“鳥的天堂”,的確,大榕
樹是鳥的天堂啊!
【課后達標訓練】
一、讀拼音,寫詞語。
fèng xì càn làn chàn dòng mào shèng
( ) ( ) ( ) ( )
zuò cháo shù shāo yìn jiē bù xiá jìng jì
( ) ( ) ( ) ( )
二、在括號里填上恰當的詞語。
( )的紅霞 ( )的顏色 ( )地看著
( )的榕樹 ( )的照耀 ( )地移動
三、讀課文,填空。
作者第一次去看“鳥的天堂”的時間是在,他沒看見一只鳥,是因為;作者第二次去看“鳥的天堂”的時候是在,所以他看見了許多鳥。
【創新能力遷移】
在備選的量詞(這些詞大都是從名詞或動詞借來作量詞的)中,挑選最恰當的一個,不要重復,將序號填在橫線上。
備選詞:a.抹b.葉c.絲d.片e.汪f.泓 g.縷h.輪i.彎j.瓣k.眼
(1)一明月(2)一新月(3)一情思(4)一癡情
(5)一溫情(6)一心香(7)一清溪(8)一清泉
參考答案
【課后達標訓練】
一、縫隙燦爛顫動茂盛做巢樹梢應接不暇靜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