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的住宅》教學實錄
生默讀。
生:非常不容易,很辛苦。
生:我覺得修建住宅很耐心,而且很快,他們沒有借助任何工具。
生:體會到非常得能干。
生:是自己的勤奮努力修筑的。
師:在修建過程中,那吃苦耐勞一絲不茍的精神不僅值得我們贊揚更值得我們學習,請同學們用飽含深情的話來讀。
生讀。
師:飽含了你的贊嘆。誰再來稱贊一下。
生讀。
師:你能不能用作者飽含深情的話稱贊一下蟋蟀。
生讀。
生:我體會到蟋蟀很辛苦,他吃苦耐勞的精神。
師:同學們通過朗讀課文贊嘆蟋蟀,作者在介紹蟋蟀住宅的時候用了很多說明方法,比如列舉數字,你還知道課文用了哪些方法。
生:我還發(fā)現了比喻的方法。
生:擬人的方法。
生:他的出名不光由于他的唱歌。
師:作者在這里更贊揚他的,這種說明方法是對比的方法。
師:作者為什么能把課文寫得那么深呢?通過觀察有所發(fā)現,他用了一生的時間來修建蟋蟀的住宅。這就是昆蟲記的故事。你讀過嗎?
生:讀過。
師:請你來介紹一下。
生介紹。
師介紹昆蟲記。
師:老師在閱讀昆蟲記時經歷了一次美的體驗,寫了感想題在這本書上送給你們,我來念一念:當我讀第一遍好書時,覺得仿佛找到一個朋友,再讀,好像與好朋友重逢了。請班長上來領書。
生:我代表全班同學謝謝您。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感受呢,打開評價表,把你學習這節(jié)課的感受課后評價一下。課后同學們可以根據評價表及時發(fā)現自己的不足,對課堂表現較好的同學老師希望你們再接再勵。課后老師請同學們自己設計作業(yè)。
【評析】
1、亮點:
教師抓住幾個語言訓練點,讓學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整個課老師上得不慌不忙,從容不迫。學生知道了說明事物的幾種方法(用數據、打比方等),初步領悟到蟋蟀的耐心、勤奮、一絲不茍等特點。課上到最后,老師把一本《昆蟲記》送給同學們,顯示了對學生的真誠態(tài)度。我們不是提倡上公開課的教師都自己掏腰包買書送學生,而是要求老師在課堂上尊重學生,不欺騙學生,不要隨便許下永遠不打算兌現的承諾。
2、討論:
這是一篇很有情趣的文章,課文與其說是在寫蟋蟀的住宅,不如說是在寫蟋蟀的可愛的性格,寫像蟋蟀一樣的人──勤勞,智慧,會工作,會享受。課文作者仿佛是蟋蟀的好朋友,對蟋蟀充滿了贊美和欣賞,這是這篇課文的人文性所在。老師在這點上體會不夠深,挖掘不到位,因此課堂上就少了一點情致和趣味。另外,有6大類18個小項目的《課堂評價表》,很費師生時間,作用卻不大,建議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