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江南教學設(shè)計
3.誰愿意讀給大家聽?選擇你喜歡的方式讀給別人聽,看誰讀得最好。(找伙伴、找老師共讀,男女生對讀,小組分配讀等。)
4.再讀詞,通過查找資料,借助注釋,按照學習古詩的方法自己理解詞的意思,對詞的內(nèi)容有大致的了解,并畫出難理解的句子。重點理解的詞句有:“藍”的古今異義;“諳”的意思;“紅勝火”、“綠如藍”的比喻寫法等。
[設(shè)計意圖]古代教育家朱熹說:“大凡讀書,須是熟讀,熟讀了則自然精讀,精讀后,理自見得。”留給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就是為了掃除閱讀障礙,總體把握詩文,為進一步地學習和理解奠定基礎(chǔ)。
三、議——研討探究,解決疑難
這首詞的意思總體上比較容易把握,最大的疑難可能有二:一是對“日出江花紅勝火”中“江花”的理解;二是江南究竟“好”在哪里?(因為詞中具體寫江南好的只有“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一句)可組織學生在讀議中加深理解。
1.對“江花”的理解
生:“江花”指的是江畔的紅花。紅花在朝陽的映照下,顯得艷麗奪目。
生:我覺得“江花”寫的并不是花,應(yīng)該是江面上的浪花在陽光的照耀下紅得勝過了火焰。
師:看來,你們在理解“江花”時出現(xiàn)了分歧,請同學們再仔細地讀讀這首詞,看看插圖,聯(lián)系上下文,想想“江花”到底指什么?
(生再次與學習伙伴研讀,讀后交流。)
生:從圖畫上來看,“江花”應(yīng)該是江畔的花,而不是江面上的浪花。
生:作者把“江花”和“火”進行比較,既然是比較,兩種事物應(yīng)該有可比哇。江水本身是綠的,火焰是紅的,它們沒有可比性。由這一點也可以看出“江花”應(yīng)該是指江邊的花。
生:我有補充。江邊的紅花正因為有了陽光的照耀才會更紅,因此它紅得勝過了火焰。
生:如果把“江花”理解為“江面上的浪花”,那么這一句詞寫的就是江水,而下一句“春來江水綠如藍”寫的也是江水,那不就重復了嗎?
師:現(xiàn)在,你們明白了“江花”的意思了嗎?
生:明白。
2.理解江南“好”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