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江南》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學習本課三個生字。
2.通過查找資料,看注釋等方式讀懂詞的意思。
3.通過詞中描寫的景象,培養學生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4.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語言文化的情感。
(二)過程與方法
利用多媒體輔助手段引導多層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對兩首詞的理解,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化的情感。
3.使學生感悟這兩首詞的魅力所在,培養學生欣賞美、鑒賞美的能力。
二、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難點
了解詞的意思,陶冶愛美的情趣,對詞中所描寫的景象進行想象,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
(二)疑點
1、詞和古詩有什么區別?
2、作者為什么“憶江南”?
3、為什么“斜風細雨不須歸”?
(三)解決辦法
1、教師提供媒體演示,圖文結合,幫助學生理解、感悟。
2、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多讀、多想。
三、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讀、議、賞、用等方式激發學習情趣,幫助學生“走近古詩詞”,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
四、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由方正奧思6.0制作)
五、教學課時:1課時
六、教學流程:
(一)情景導入、揭示主題
同學們,你們喜歡春天么?春天帶給你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假如在春天你走進花園,你會看到什么?(我想我會看到一朵朵花兒競相開放,蝴蝶和蜜蜂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假如在春天你來到湖畔,你會看到什么?(我會看到湖水開化,一群群魚兒在水中游來游去。)假如在春天你來到森林里,你又會看到什么?(我會看到沉睡了一冬的樹木開始返青,長出了嫩綠的樹芽。)多美的春天啊,雖然現在已經步入深秋,但是我們依然眷戀著春天那迷人的風光,讓我們再一次走進春天去感受它的美麗。
<多媒體設計意圖:播放一組配樂的春景圖,讓學生自然地融入春天大自然的美景之中,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回憶讀過或學過的幾首描寫春景的詩。>
師:同學們,春天美么?古代文人在面對美景的時候往往都會吟詩一首,以抒發自己的情懷。今天,我們在座的同學能否效仿古人,也來吟誦幾首我們學過或背過的贊美春天美景的古詩呢?(學生朗誦《詠柳》等描寫春景的詩作)
(生:老師我想朗誦一首《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師:聽你的朗誦,我感受到了初春的美。誰還想朗誦?
(生:老師我想朗誦一首《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聚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師:雨后的春景也有著別樣的美。
師:噢,你也想背,好,你來。
師:看來同學們的古詩積累還真不少,詩中的那迷人的春景也確實令人心馳神往,可以說,春天是一年中最富有生機和活力的季節,人們都喜歡在這個季節走進大自然去感受它的醉人氣息,春天帶給我們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但如果非要在眾多迷人的春景中挑選一個最美的地方,那一定是江南,因為江南有著如詩如畫般的春景,有著令人心醉、難以忘卻的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跟隨唐代詩詞大家白居易走進他的千古名作《憶江南》中,看看他是怎樣用詞這種我們從未接觸過的形式來向我們展示江南迷人的春色。請大家自由朗讀詞《憶江南》,看看你們能不能發現詞和我們平常學的詩有哪些不同呢?讀完之后把你發現的與你的同桌交流交流,看看你們發現的一樣不一樣。[板書詩題朝代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