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道》教案
2.在小組里交流一下自己的讀書感受。(教師巡視,參與小組學習。)
三、全班交流,暢談感悟
根據小組學生交流的情況,重點引導學生對以下重點句子談感悟。
1.“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
(板書出示句子,教師點撥。)
(1)向導是在什么情況下用怎樣的語氣說這句話的?
聯系幼龜的處境、“我”和同伴的態度以及向導的反應再談談你的看法。
(2)分角色讀三、四自然段,讀出幼龜的危險處境、“我們”和向導不同的態度。
(3)談一談你對向導說的“自然之道”的理解。
2.“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1)結合上下文理解“愚不可及”。
(2)學生讀書,抓住關鍵詞句感受當時事態的發展。
幼龜:“魚貫而出”“爭先恐后”“結隊而出”
食肉鳥:“吃得飽飽的”“發出歡快的叫聲”
我們:“來回奔跑”“補救過錯”
(3)面對此情此景,你想說的是什么?
3.“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
想象向導此時此刻的心情,完成下面的句子。向導心里難受極了,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一邊走,一邊發出悲嘆:“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
(此處是一個激活學生思維發表個性化感受的引發點,可以引起課堂的爭辯,這里要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只要說得有道理,都值得肯定。)
四、朗讀全文,歸納大意
1.齊讀課題,再指名說說對課題“自然之道”的理解和感悟。(大自然中的萬事萬物都有自己存在的道理,這個生存的法則和規律是不能違背的。)
2.如果違背自然之道會產生怎樣的后果?聯系你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來談一談。
五、啟動“綜合性學習”
1.明確“綜合性學習” 的要求。
2.分組商議:準備怎樣開展這次活動。
3.全班交流,教師針對實際情況提出活動要求和注意事項。
4.課余時間學生分頭行動,教師及時了解情況,做針對性的指導。
六、布置作業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進行綜合性學習。
3.有興趣的同學,課外閱讀小說《狼圖騰》。
七、板書設計
9 自然之道
“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
“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
要遵循自然規律
教學反思:
課文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向人們講述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從中可以豐富學生的見識,使學生認識到要按照自然規律辦事。教學本文,不要過于追求主要內容概括得特別簡練,學生能說出大致意思,了解一般方法就可以了。在進行精讀課文時,要學生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從中受到啟示:要按照自然規律辦事,不然好事會變成壞事。特別是要引導學生細致觀察身邊熟悉的動植物或自然現象;聯系生活經驗與閱讀積累,確定重點觀察對象,把觀察、思考、查資料、提出創意,乃至動手實驗緊密結合起來。為“口語交際·習作”“展示臺”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