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道》教案
教學目標:
①認識本課生字,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躊躇不前,愚不可及、頹喪”等新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②能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悟作者是怎樣通過語言文字來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的。
③明白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懂得要尊重自然之道,遵循自然規律一切違背自然之道的人和行為注定要失敗的。激發探究大自然對人類啟示的興趣。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猜測“自然之道”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出示課題),請看課題,一起來讀讀!
2.這個題目是什么意思呢?請同學們大膽的來猜猜!(道路?道理?道德?學生發表認識,教師不置可否)
二、初讀課文,感知“自然之道”
1.這個課題的意思很深奧,我們讀了課文會有更深的理解!請同學們先自己來讀讀課文,要把課文讀通,讀順,特別難讀的地方,可以多讀幾次
2.分節讀課文,相機正音、釋義
從同學們的表情,老師發現想要讀好這篇課文確實有點難度,現在,老師請幾個同學來讀讀,誰來?學習的機會是自己把握的。
加拉巴哥島:是個外國地方,比較拗口,我們一起來讀讀
筑巢孵化:這個新詞比較難讀,請你再讀!筑巢孵化知道嗎?
躊躇不前:躊躇不前的“躊躇”這個詞很容易讀錯!我們一起來讀讀!
嘲鶇:這是一種生活在海邊的鳥
頹喪:這個頹字也是要注意的
響徹云霄:這個“徹”字可不要讀成“切”音
3.現在請你說說“自然之道”的意思
學生發言預測:
也許是弱肉強食、適者生存
也許是海龜有自己的辦法,我們不用多加干涉
也許是每一種生命都要經歷的,這是海龜無法躲得過的劫難
三、切己體察,揣摩“自然之道”
1.同學們,帶著你的心跟作者一起上島,看看一路走來,你的心情有什么變化?先自讀3-4自然段。
2.當你置身于島上,看到嘲鶇啄食海龜這一幕,此時你的心情是怎樣?(難受,著急,緊張)
3.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呢?說說你的理解!
4.出示畫面及文字研讀
“突然,一只幼龜把頭探出巢穴,卻欲出又止,似乎……企圖把它拉到沙灘上去。”
你們看,這就是發生在沙灘上那令人緊張的一幕,讀讀這段文字,哪些詞、句讓你產生了這樣的感受?
5.學生交流研讀成果
“突然”
老師聽出來了你把這個“突然”這么強調,說說你的理解!
是啊,出乎意料!始料不及啊!誰來讀?
“啄”
“他用嘴啄幼龜的頭”,多危險,多狠啊!誰來讀?帶著這樣的感受我們一起來讀讀!
“欲出又止”
欲出又止是個新詞,知道它的意思嗎?
它的出是為了什么?那么止呢?
想出來又不敢出來,這就是欲出又止。這段話中有一個詞語的意思跟它接近,找找!(躊躇不前)
你們說小綠龜的欲出又止,小綠龜的躊躇不前,它這么擔心有沒有必要啊?(理解嘲鶇的兇狠)
這個場面真令人緊張、揪心啊,帶著這樣的感受一起來讀!
6.感情朗讀人物的不同反應
(1)面對這樣揪心的一幕,我和同伴、生物學向導又有什么樣的反應呢?指導讀出我們的焦急來,讀出向導的漠然和若無其事。
(2)“‘叼就叼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向導的冷淡,招來了同伴的一片呼喊。”同伴們會怎樣呼喊呢?他們會怎樣話勸求向導的呢?
(3)讀到這,你對向導的話,對“自然之道“有什么理解?
7.推演自然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