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道》教學實錄及反思
《自然之道》教學反思
東 升 三 小 翟濤 紅
教學大賽已經(jīng)落下帷幕,回想自己從備課到上課的過程,覺得受益匪淺。在細讀文本、廣泛搜集資料的基礎(chǔ)上,我力圖踐行“生本”課堂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自然之道》是語文s版六年級上冊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講的是作者和同伴及一個生物家向?qū)ВY(jié)隊來到南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島旅游,觀察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他們看到一只探頭出穴的幼龜被嘲鶇啄咬時,不顧向?qū)褡瑁驅(qū)О延敱虼蠛#又扇旱挠數(shù)玫藉e誤的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就從巢中魚貫而出,結(jié)果許多幼龜成為食肉鳥的口中之食。雖然“我們”拯救了一些幼龜,但仍然感到十分震驚和后悔。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不按自然規(guī)律辦事,往往會產(chǎn)生與我們的愿望相反的結(jié)果。
這堂課的教學帶給了我很多的思考,我認為有這樣兩個方面的可取之處。
【一】活動設計扎實有效
在盡自己最大能力進行文本細讀的基礎(chǔ)上,將自己所了解到的“點”重新組合,設計為兩大塊:
一、“明白一個道理”(設計了三個層層深入的活動:“身臨其境看故事——勾畫”;“跳出情境話故事——評說”;“換種心境思道理——表達”。)
在課堂上,“評說”活動(用一個詞語評說幼龜、肉食鳥、我和同伴、向?qū)А⒋藞鼍盎蛘哌@個故事,并說明用這個詞語的理由。)精心為學生搭建了一個合理利用教材、充分發(fā)表見解的平臺,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學生們大膽發(fā)言,相互交流,各抒己見,主體性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分析能力、概括能力、表達能力得到有效鍛煉;能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作用,引發(fā)學生閱讀、思考、探究、表達。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
“表達” 活動{請把自己的感受以這樣的句式表達出來:①自然之道,奧妙無窮,我不由得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是:一個故事、一部電影、一則新聞、一本書、一種現(xiàn)象等)②自然之道,神秘莫測,我深深的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個句式看似局限,實則給了學生一個自由的思維空間,能有效地拓展、深化學生對文章中心的理解。
二、“體會兩種方法”(設計了一個活動:“回過頭來學方法——賞析”)
在課堂上,“賞析” 活動(①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制作太平洋幼龜?shù)拿M而談談第二自然段的必要性②對比本文結(jié)尾和原文結(jié)尾,你覺得哪個好?說出理由)讓學生通過自己發(fā)現(xiàn)、思考、比較、爭論,去體會、領(lǐng)悟 “鋪墊的藝術(shù)”和“結(jié)尾的藝術(shù)”,印象深刻,為其日后在習作中恰當?shù)倪\用打下了基礎(chǔ)。
【二】學生活動充分有效
注重“生本“課堂,我把設計的開放性問題提出來后,把課堂的時間充分留給了學生,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充分發(fā)表見解保障,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去交流,去碰撞。課堂上不乏生成性問題,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學習收益大。
當然,一節(jié)課上下來,也感覺有很多的遺憾:
1、課堂機智不夠。(如:①學生發(fā)言聲音小,沒有能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改進。②沒能很好的兼顧學生的充分發(fā)言與自己的教學預設的進行,以至于漏掉了一個很好的拓展內(nèi)容——學習鏈接“老子的自然之道”,并導致板書不完整。③聽出了學生朗讀中的一個錯誤,竟神使鬼差的沒有糾正。)這些低級的錯誤,時刻為我敲響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