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將心比心(閱讀課)教案設計
【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第八冊
【教學對象】小學四年級學生
【設計理念】本課教學設計是基于小學四年級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水平、身心特點和閱讀課的基本要求,采用現代的教學設備,特別是多媒體使用,通過圖片和文字聲音等的播放演示,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同時,采用啟發式教學等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讓學生在氣氛活躍的學習環境中強化認識,完成學習目標。
【教學目標】1.有感情朗讀課文;
2.里課文內容,體會“將心比心”這一的意思;
3.培養獨立閱讀分析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體會“將心比心”這一成語的含義。
【教學難點】學生能領悟到“將心比心”的含義。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問題導入,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老師今天想考考你們,看看你們誰對成語的積累多、理解能力強。你們誰跟老師說說“將心比心”這一成語的意思?(生回答略)
師:同學回答得很好。“將心比心”就是拿自己的心 比照別人的心。指遇事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講述了兩個將心比心的故事,〈揭題---將心比心(多媒體出示)〉。齊讀課題。
師:課堂最美的是瑯瑯的讀書聲。老師給你們三分鐘的時間,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翻到第 頁,自由地讀一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出示自讀要求:(多媒體出示)
1.自由朗讀課文,遇到生字自己查閱字典解決;
2.想想文中說的是哪兩件事,它們分別是?
3.劃出課文中讓你感動、感到溫暖的句子
三、感悟課文,探究情感
1.讓我們先來談談第一件事(讓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面前的一位阿姨推開沉重的大門,一直等到她跟上來才松開手。”(多媒體出示)
預設交流點:
①師引導學生由“沉重”、“一直”可看出阿姨是一位怎樣的人。(善良、體貼)
②她幫助的是她的親人或認識的人嗎?(師強調“陌生人”)
“我的媽媽和您的年齡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這種時候,也有人為她開門"(多媒體出示)
學生自由談體會。
師小結:這位阿姨心中時刻在牽掛她的母親,她對母親的摯誠的愛讓人心中感到溫暖。
2.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想想那些地方讓你感到溫暖。(學生討論回答)
①“一天,我陪患病的母親去醫院輸液,年輕的護士為母親扎了兩針也沒有扎進血管里,眼見針眼處鼓起青包。我正要抱怨幾句,一抬頭看見了母親平靜的眼神---她正在注視著護士額頭上密密的汗珠,我不禁收豬了涌到嘴邊的話”(多媒體出示)
說說為什么讓你感到溫暖?(提示:母親被扎了兩針都沒扎進去,仍很平靜,難道不痛嗎?那為什么她能那么平靜?)(生答后,多媒體出示答案)
②“只見母親輕輕地對護士說:“不要緊,再來一次!”第三次果然成功了”(多媒體出示)
母親是怎樣鼓勵護士的?“不要緊,在來一次”這句話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說出來的?由此可看出母親是一位怎樣的人?(生答后,多媒體出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