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哨》的教學設計
課前準備:布置學生到農村體驗生活,并通過照片、寫日記等形式,記錄下自己的生活體會。學生預習課文,抓住一些關鍵的場景,在句子的旁邊寫上自己的體會。
教學過程:
一、播放音樂,創設情境
1、課前播放美國鄉村音樂,播放音樂,創設一種輕松的情境。
2、說說自己到農村的見聞,農村小伙伴的游戲特色。
3、板書課題:麥哨 說說什么叫麥哨?教師通過簡筆畫進行現場示范。
二、檢查字詞,走進文本
1、出示課文中要求掌握的生字,抽讀—糾正—自由讀—帶讀
2、讀課文,找出課文中直接寫麥哨的句子,并讀一讀,
學生匯報直接描寫麥哨的句子。個人讀—自由讀—集體讀—首尾照應
3、讀了課文你感受最深的什么?
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童年快樂、自由、輕松 豐收在望
三、抓住解讀點,研讀課文
1、根據學生的匯報教師進行整理:(1)孩子的快樂 (2)農民的豐收
2、找出你體會到孩子快樂的句子或段落,伴隨著輕松的音樂,你仿佛就來到孩子身邊,說說你感受?
抓住課文的第3、5、6自然段,體會孩子的快樂。
第三自然段:孩子的勤勞,孩子樸素的穿著,孩子的活潑可愛
讓孩子抓住關鍵的詞句進行體會,通過朗讀加以表達。
第五自然段:教師在學生的匯報過程中,出示鄉村的湖畔,引導現在我們仿佛都來到了湖畔,你就是這些孩子中的一員,此時你會做些什么?你有什么體會?
通過你的了解鄉村孩子除了這些游戲,他們還有哪些快樂的游戲呢?
體會對比和比喻。
第六自然段:除了游戲,孩子們還有更快樂的事情呢?通過朗讀體會茅茅針給孩子帶來的快樂。如果說草地是孩子們天然的運動場,那這些茅茅針就是孩子們的天然飲料了。
3、研讀描寫豐收在望的段落。主要以讓學生朗讀為主,在朗讀的過程中,引導孩子們通過自己的調查匯報,還有哪些莊稼也在顯示著自己的美。
仿照課文的句子說一說。
根據學生的匯報,出示相關的圖片讓學生欣賞,讓學生說。
三:回歸整體,升華快樂感
1、伴隨著音樂,讓孩子們模仿麥哨發出美妙的聲音。讓孩子在快樂的想象中結束本節課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