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四下26課《全神貫注》教學預案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6個生字,結合上下文體會新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并學習全神貫注的工作態度及通過具體事例表現人物品質的寫法。
4.根據內容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重難點
1.理解“全神貫注”的含義。
2.學習作者刻畫人物的方法。
教學準備具:多媒體課件制作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自由朗讀,感知人物精神
1.讀課題,說說你對這個詞的理解。
2.回顧一下我們學過的課文或身邊的人,有沒有具備這樣精神的人?今天我
們要認識一位在藝術創作中全神貫注的人,他就是法國著名的雕塑家羅丹,請同學們魚肚課后的“資料袋”,并欣賞一下他的雕塑作品《思想者》
3.自讀課文,要求用“全神貫注”說一句話,來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展開想象,深入體會人物精神
研讀第二自然段,想象羅丹全神貫注工作時的語言和心理。
1.羅丹一會兒上前,一會兒后退,嘴里嘰里咕嚕的,好象跟誰在說悄悄話。
(羅丹一會近觀,尋找細微的毛病,一會遠觀,觀察整體,一邊還自言自語,說著自己已發現的問題)
2.忽然眼睛閃著異樣的光,似乎在跟誰激烈地爭吵。(羅丹忽然有了靈感,想到了比較滿意的修改方案,但又在反復斟酌)
3.他把地板踩得吱吱響,手不停地揮動……(羅丹在緊張忙碌地修改塑像)
4.他像喝醉了酒一樣,整個世界對他講好象已經消失了。(羅丹心里只有一
個念頭,就是使塑像完美,他已忘記了周圍的一切,連同自己的朋友也忘了,完全沉醉于他的藝術世界)
5.大約過了一個小時,羅丹才停下來,對著女像癡癡地微笑,然后輕輕地吁了口氣,重新把濕布披在塑像上。
三、表演朗讀,表現人物精神
1.充分自讀,畫出最能表現羅丹全神貫注的句子,反復讀,并自己試著演一演。
2.組內同學分工,任選一段、幾段或全文,準備分工表演讀。
3.分組表演讀,在表演和朗讀中適時指導理解重點詞語:杰作、端詳、像喝醉了酒、癡癡地笑、吁了口氣
四、拓展運用,延伸課外
1.認真讀課文最后一段,聯系實際說說自己的感受。
2.老師出示名言。
(1)在天才和勤奮兩者之間,我毫不遲疑地選擇勤奮,她是幾乎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產婆。
————愛因斯坦
(2)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
————羅曼。羅蘭
(3)吾志所向,一往無前,愈挫愈勤奮,再接再厲。
—————孫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