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哨
【教學目標】
1、認識“畔、兜、穗”等8個字。
2、體會作者生動形象的語言,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村田野的美和豐收的喜悅。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教學課件(包含放大的課文插圖和課文重點語句段落)
【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一、揭題
出示課題。
①讀課題。
②請你分別給這兩個字組個詞語。
③想想麥哨是什么?(用麥稈做成的哨子)
④再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麥哨。
1、 麥哨的聲音是怎樣的?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出示:
麥稈 歡快 柔美 擎起 嚼嚼 麥穗兒直沁肺腑
似的 結出樂譜剝開撩起 黑白相間
三、聽田園牧歌
1、師:掃除了障礙后我們來讀文,我們再來讀課文,一定會讀得流利有感情。
請同學們快速地默讀課文,看看課文幾次寫到“麥哨”?聽聽吹響麥哨的聲音是怎樣的?是怎樣描寫的?
2、交流:①課文幾次寫到“麥哨”?
②出示:
“嗚卟,嗚卟,嗚……”
田野里什么聲響和著孩子的鼻音,在濃綠的麥葉上掠過? 一聲呼,一聲應,
忽高忽低,那么歡快,那么柔美。
“嗚卟,嗚卟,嗚……”
是誰又吹響了那歡快、柔美的麥哨?一忽兒,四處都響了起來,你呼我應,此起彼落。那歡快的哨聲在撩起的東南風里,傳得很遠、很遠……
③麥哨的聲音是怎樣的?
④課文是怎樣描寫的?
⑤一聲呼,一聲應,你呼我應(師生呼應、生生呼應)
⑥忽高忽低、此起彼落(師生呼應、生生呼應)
3、師:好玩嗎?是啊,變化豐富的麥哨聲就像一曲曲風格不同的田園牧歌,短促的麥哨聲是一曲歡快的樂曲,悠長的麥哨聲是一曲柔美的樂曲,而相互應和著的麥哨聲就像一曲合奏曲。
4、這么美的麥哨聲,誰來讀讀。指名讀。齊讀。
5、如果把這兩段放到課文里,你又有什么新的發現?(前呼后應)
師:前兩段和后兩段,也是一個呼,一個應,他們一個在前一個在后,我們就叫它前呼后應。我們寫作文的時候,也可以用上這種方法,這樣使用文章在結構上更完整。
6、讓我們男呼女應地讀讀這四段話。
7、小結:我仿佛聽到了那悠揚的麥哨聲由近及遠,在田野里蕩漾開去,讓我們沉浸在麥哨所吹響的田園牧歌里。
四、賞田園畫意
1、是誰吹響了歡快、柔美的麥哨?
2、為什么孩子們的麥哨響得那么歡快、柔美?請同學們快速地默讀課文有其他段落,去欣賞鄉村生活的歡快、柔美的畫面。能干的孩子可以在段落旁邊寫上“歡快、柔美”。
3、交流:
◆白竹布襯衫小涼帽,繡花兜肚彩頭巾。
①這是在寫誰?
②什么美?指名讀。齊讀。
③師:讓我們一起看圖,碧藍的湖水邊,茵茵綠草地上,孩子們玩耍割草,就像是綠草地上盛開了無數美麗的花兒,好一幅色彩艷麗的畫。
④看圖齊讀一遍。
◆那一張張紅撲撲的臉蛋,蒙上了一層晶瑩的細汗,猶如一朵朵沾滿露珠的月季花。
①這句話讓你想到了什么?
②你是不是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③用“我、你、我們”代進去讀讀。
⑤小結:我們生活在田園中,我們是如此的貼進大自然,我們開心地、無拘無束地在田野里玩耍,這句話正是我們生活的寫照,讓我們一起美美地讀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