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菜園》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認識課后及文中的生字理解其組成的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重點句子,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從描寫父親言行的詞句中體會父親勤勞、堅韌等品質。
一、(課前板書課題:父親的菜園。)導入
1、今天徐老師要帶大家到一個地方(出示菜園圖),瞧,我們來到了哪里?
2、你看到了什么?(學生說)
3、(出示荒地圖)但是,原來這片土地是那么得荒蕪。一塊如此的荒地怎么會變成一塊碧綠的翡翠呢?讓我們一起走進《父親的菜園》去尋找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及反饋
●(出示初讀要求)為了更好地體會課文,請你帶著上面的要求,先自由讀讀課文:
1、試著讀準生字、理解新詞
2、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事?
●初讀反饋
1、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大家的學習成果(出示生字新詞):
⑴誰來給大家讀一讀?
⑵采用你喜歡的方式向大家說說哪些生字你會了、哪些詞語你理解了。
⑶帶著剛才的理解,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些詞語。(齊讀)
2、讀了課文以后你知道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引導學生說出父親的菜園從“荒涼的山坡”變成了“碧綠的翡翠”,板書:荒地→翡翠)
出示兩幅圖:“荒涼的山坡”和“碧綠的翡翠”,引入:那么,父親身上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力量,能在這一塊荒地上嵌上了這樣一塊翡翠呢?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的字里行間去尋找答案。
三、體會人物精神
1、·通過自學課文你知道父親一開始開墾荒地是不是一帆風順的?
·那他是在什么情況下決定開墾菜園的?(學生回答,出示:終于有一天,父親望著飯桌上總也盛不滿的菜碗,說要重新開一塊菜地。全家人投去詫異的目光——要知道,在我們這里要找一塊可以當菜園的地,是相當困難的。望著我們疑惑的神情,父親堅毅地說:“我們去開一塊新的菜地!”)
·過渡:父親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決定開墾荒地的,從這段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可以提醒提醒你:從哪些詞中可以看出來的?
2、·既然父親下了如此大的決心開墾菜園,那么接下去他要做的就是開墾菜園(引說)。那么,“我”是如何寫父親開墾菜園的呢?請你用筆勾畫出描寫父親言行的句子。(學生劃這些句子)
·大家劃了哪些?(先初步說出幾句,不作交流)
3、同學們找出這么多的句子都是描寫父親開墾菜園時的語言和行動的,那父親的哪些話語和做法最讓你感動呢,請把這樣的語段找出來在四人小組里讀一讀,并且和別人一起分享你的感受!(四人小組交流)
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大家的合作學習成果,父親的哪些話語和做法最讓你感動呢?
4、主要討論以下句子:(其余句子口頭交流)
●每天天還沒亮,父親就扛著鋤頭、挑起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著一擔柴草回家來。
·從這段文字中你感受到父親是怎樣的人?(學生回答:勤勞、辛苦……)
是呀,父親通過整整一個星期起早貪黑地勞動,終于開出相當于我們兩個教室大的黃土地,多么不容易呀。那么就請你讀一讀,讀出你所說的父親的勤勞。(學生讀)
·大家覺得哪些字應該重讀,更能讓我們體會到父親的勤勞與辛苦呢?(學生說)
我們一起來試一試,讀出父親的勤勞與辛勞。
· 萬事具備,父親可以開始開辟新的菜園了,可是……有什么倒霉的事情發生嗎?(生說到:父親還沒來得及整理他新辟的菜園,一場暴雨說來就來了。那天,父親正在吃午飯,把碗一丟,抓起鐵锨就沖進了暴雨中……可是,山坡菜地里那薄薄的一層泥土已經被大雨沖了個一干二凈,露出大塊大塊猙獰的巖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