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動物共棲現象
共棲是指兩種不同物種的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受益較多,一方受益較少,或不受益也不受害的現象。生物共棲現象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長時間生活在一起,有的是暫時生活在一起。
自然界除了互惠互利,各自都能從對方身上獲取生存利益的共生共棲關系外,還存在著另一種變相的共棲關系,那就是單惠共棲。所謂單惠共棲,就是共棲雙方,僅有一方獲益,另一方只是無償奉獻,得不到任何實惠。例如,馬來西亞有一種小巧玲瓏的文鳥,喜歡在蜂窩附近筑巢居住,文鳥筑的巢像個缸子,一只只懸掛在蜂窩四周的枝頭上。這兩種動物之所以產生共棲關系,因為熱帶雨林里的食肉動物,如蜥蜴、負鼠、浣熊、野貓、猴子等都是爬樹高手,都愛捕食文鳥和它的蛋,而那些貪婪的食肉動物害怕遭到野蜂的刺蜇,不敢接近蜂巢,文鳥將巢筑在蜂窩旁,無償獲得了保護。無獨有偶,森林里的蜜獾,總是追隨著文鳥生活,形影相隨,難分難舍,因為蜜獾生吃蜂蜜,長有一身濃密的長毛和肥厚多脂的獾皮,不怕野蜂叮蜇,它利用文鳥喜歡在蜂窩附近筑巢的習慣,很容易就找到它夢寐以求的蜂窩。然后爬上樹去,粗暴地扯下蜂窩,舔食蜂蜜和蛹蟲。這是頗為典型的連環單惠共棲現象。
共棲的例子在熱帶珊瑚魚類的雀鯛科中,有一些種類和海葵生活在一起。它們的生活使自己和海葵雙方都得到好處。如生活在珊瑚礁中的雙鋸魚,體長僅為3-5厘米,經常生活在海葵的體腔內。雙鋸魚對海葵觸覺上的刺絲胞所分泌的毒液和消化液毫不受損傷。海葵通常一接觸到任何動物,其觸手會立即收縮,而把動物包圍在許多觸手中央,并分泌毒液將捕獲物麻痹,并吞食之。而雙鋸魚能自由出入于海葵的體腔中,游動于觸手之間。雙鋸魚由于具有美麗鮮艷的體色,能引起任何兇猛魚類的注意,因此引起被追逐而立即逃入海葵的體腔內。兇猛魚類追到海葵的觸手范圍內時,就會被海葵捕捉住,并很快被麻痹,從而被海葵吞入腹中,于是海葵和它的共棲者雙鋸魚可以分而食之。
合作共棲的寄居蟹和海葵
寄居蟹和海葵是一對合作互助的共棲伙伴。寄居蟹的頭胸甲較窄,不 能把自己柔軟的腹部包住。為了保護自己,它只能鉆到軟體動物的空殼里去,把頭甲和一對大螯露在外面,并伸出前面兩對細長的步足來爬行。 當寄居蟹安家之后,便立即開始去找個看守的門衛。當它找到一種合適的海葵之后,便用螯小心翼翼地把它從附著體上取下來,安放在螺殼的 入口處,為自己看守家門。海葵是最稱職的門衛。它用有毒的觸手去蜇那些敢來靠近它們的所有 動物,保護寄居蟹。而寄居蟹則背著行動困難的海葵,四出覓食,有福同 享。不能游動的海葵把它的盟友當作交通工具,這種形式的共生稱作運動 共生。它在寄居蟹身上能有更多的捕食機會,同時還能夠更快地更換"肚子"里的水。因為海葵如同珊瑚一樣,不能移動,它們很容易被細砂、生 物殘骸和自身的排泄物所埋沒,它需要有流動的活水。隨著寄居蟹的不斷長大,原來的"舊居"太狹窄時,就去另找一個更 大的"住宅",同樣鉆到里面去。當它搬進新居時,總不忘了把自己的伙伴一起搬來,重新開始共同生活。就這樣,它們一直共同生活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