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網絡閱讀課《橋之思》教學案例
4.請同學們再讀這一部分,思考:從文中哪些詞句看出了橋所帶來的美?
5.評析: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了?
6.點擊進入專題學習網站“橋梁欣賞”,先欣賞各種橋梁,而后完成練習:
____因為有了_____橋,更_____。
設計思想:朗讀是書面語言的有聲化,是對文本的再創造。讓學生帶著感情去朗讀文本,不僅是一種必備的技能,更是一種引領和熏陶。在讀中記憶儲存,在讀中想象思考,在讀中品味欣賞……有感情的朗讀可以使學生對文本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豐富情感產生更深的體驗。
五、拓展延伸 感悟真情
1.美麗雄偉的橋引發了我們無限的遐思,作者從這些有形的橋又想到了什么呢?
2.默讀第三部分,思考:這一部分主要寫什么?
3.提問:“無形的橋”指什么?這種無形的心橋是怎樣構筑的呢?它又存在于哪里呢?
4.討論:為什么說“這樣的橋越多、越普遍,我們這個世界就越和諧、越美好”呢?
5.交流:在同學之間、父母之間、老師之間有沒有這樣一座相互尊重、諒解、關注、信任的心橋?我們的國家之間,民族之間呢?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是怎么做的?我們應該怎么做?
6.點擊進入專題學習網站中的“心橋架設”,先自主閱讀“電話——溝通的橋”、“賀卡——友誼的橋”、“對話——理解的橋”等材料,將自己的想法或討論的結果寫在bbs留言板上與他人進行交流。
7.選擇部分體會展示。
設計思想:利用文本,超越文本,開展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學生創造性閱讀的能力。借助網絡資源實現由對橋的直觀認識拓展到人與人溝通、心與心交流的延伸,不僅使學生深刻體驗作者的情感,深入領悟文本的精妙,還可以從中獲得對社會、對人生的有益啟示。
六、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深切體會到:在我們的生活中,路橋雖必不可少,但心橋更為珍貴。心與心相通,就會構建起一座座心橋,諒解之橋、友誼之橋、信任之橋……這樣的橋存在于心靈之間,民族之間,國家之間。讓我們共同努力,一起來架起這一座座無形的心橋!
(作者單位:江蘇如東縣實驗小學)
點評
語文是一門具有豐富人文內涵的工具性學科,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這節閱讀課充分利用網絡技術的獨特優勢,依靠豐富的教學資源,拓展課堂教學的時空,以情境激趣,以問題導向,以朗讀感悟,以交流深化,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首先,借助網絡平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課文內容設計開發的“《橋之思》專題學習網站”,以“課文再現”、 “在線詞典”、“橋梁樣式”、“橋梁史話”、“橋梁欣賞”、“心橋架構”等欄目為學生的研讀學習提供了較為完善的信息系統,有效地激發和調動了學生的學習欲望。其次,依靠網絡資源,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意識。專題學習網站豐富的擴展資源,生動的教學場景,友好的操作界面,為學生創造了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的環境,改變了傳統教學單一灌輸的局面,讓學生通過教師的引領在網絡中自由地遨游,促進了知識的主動建構。再次,依托網絡優勢,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心橋架構”是本課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學生依靠網絡,通過閱讀分析與交流,將內容理解、語言文字表達和創造力的培養綜合在一起,實現了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使閱讀課成為發展學生語文素養的真正載體。
(點評人:龔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