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月亮教學反思
《走月亮》這篇文章描寫的意境美。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抓句子去重點體會。如:月兒是那樣明亮,月光是那樣柔和,照亮了高高的點蒼山,照亮了村頭的大青樹。也照亮了村間的大道和小路……
細細的溪水,流著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著月光。卵石間有多少可愛的小水塘啊,每個小水塘,都抱著一個月亮!
走過月光閃閃的溪岸,走過石拱橋;走過月影團團的果園,走過莊稼地和菜地……在我仰起臉看阿媽的時候,我突然看見美麗的月亮牽著那些閃閃爍爍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著,走著……
把文中的優美句子一一找出,并運用多種方式讓學生去讀,這需要老師具有極高的語感素養,教師自己要用柔美的語調動情地朗讀課文。用聲音把情、景、物融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幅月夜美景圖。雖然學生對于月光如水的靜夜意境之深邃似懂非懂,但由教師傳遞給他們的情感及透過文字和聲音描繪的畫面,讓學生深受感染,如身臨其境。不需多講,學生對文本已經有了較深刻的理解和領悟,語感也隨之得到培養。
此時創設情境啟發學生感受課文的語言,引導學生以自己的感覺、情感觸摸語言,使學生與文本產生鳴。在教師的感染下,在學生充滿想象的感悟中。再加上 多媒體課件,動聽的音樂,優美的畫面,不僅讓學生欣賞了月夜的美麗,而且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興趣。
這篇文章不僅描寫的意境美,情感也真。我引導學生回憶和媽媽一起散步時的情感體驗,學生立刻回想起自己和媽媽一起散步是那樣的幸福、快樂,學生好像回到了和媽媽在一起的時候,感受到了媽媽的愛,學生此時的情感是高漲的,所以讀得是動情、幸福。情感不知不覺的滲透到作品所描繪的情景中,這時的讀就是用心讀書,用情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