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美 想象美 欣賞美—《走月亮》教學反思
讀著《走月亮》,使人不由自主地走進一幅如詩、如夢、如世外田園般的畫卷中: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媽牽著“我”的手,走啊走,走過村頭,走過大道和小路,走過小溪……山之高、村之靜、水之香、塘之趣、果之甜,蟲鳴、鳥飛、溪流、人語,無不充盈著快樂、幸福、溫馨、甜美之情。掩卷而思,人與自然交融和諧的意境,溫馨、幸福、快樂的脈脈親情,是很難通過內容的分析讓學生體會到的,而且一不小心就極易將美好的畫面變得支離破碎,將細膩的情感變得杳無生氣,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發揮學生的想象,讓畫面浮現于學生的腦海之中,激起學生讀的欲望,讓情感在讀中體悟、升華,才能真正使學生感受到文章的意境美,品悟文章的語言美。因此,在教學中,我努力做到讀與想象結合,讀與品悟語言相結合,讓文章的美似柔和的月光一樣,緩緩地流進學生的心田。如第二自然段的學習:
生:我喜歡第二自然段。(但說不出原因)
師:我們都來看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象畫面,你感覺到什么?
生:月光很明亮。
師:亮到什么程度?
生讀:照亮了高高的點蒼山,照亮了村頭的大青樹,照亮了村間的大道和小路……
師:能把月光的亮讀出來嗎?
一生讀,但沒有讀出來。
師:我覺得這樣還不夠亮,聽老師讀一遍。(師示范讀,生練讀)
師:誰再讀一讀?
一生讀,讀得很不錯。
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師:月光很明亮,陽光也很明亮,你喜歡在什么下散步?
生:月光下,月光不僅明亮,而且柔和。
師:對,月光柔和似水,孩子,這樣的月夜明亮、柔和、靜謐,一切是那么美好,我們可千萬不要打破它的寧靜啊!
師引讀:月光是那么明亮……(生接讀)
師:此時此刻,阿媽牽著我的手,在灑滿月光的小路下散步,你感覺如何?帶著這種感情讀一讀?
這一環節,學生的心靜下來了,無須太多言語,在一次比一次深化的朗讀中,來了一次美好的月光之旅。
又如第三自然段:
師:細細的溪水,流著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著月光。你仿佛看到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溪水靜靜地流著。
生:我仿佛看到小溪邊開滿了野花。
師:流著月光,是什么樣的情景?
生:月光照在水面上,水面上閃著亮光。
師:月光像水一樣傾泄下來,照在小溪上,小溪閃著亮光緩緩地流動。
師:用鼻子聞一聞,聞到什么?
生:我聞到山草和野花的香味。
師:流著山草和野花的香味,香味會流動嗎?
生:香味會飄。
師:香味能夠隨著溪水流到很遠很遠的地方。溪水在流動,香味在流動,月光在流動,溪水、野花、月光、芳香,多溫馨啊!讓我們閉上眼睛,一邊想象,一邊吟誦看到的情景,(師引讀)細細的溪水……
師:“灰白色的鵝卵石布滿河床。卵石間有多少可愛的小水塘啊,每個小水塘,都抱著一個月亮!這里奇特在哪里?”
生:鵝卵石很奇特。布滿河床說明很多。
生:小水塘很奇特。
師:小水塘有什么奇特的?
生:小水塘很多,而且每個小水塘都抱著一個月亮。
師:我給你們描述一下, “灰白色的鵝卵石布滿河床”,卵石多不多?(生齊:多)“卵石間有多少可愛的小水塘啊”這水塘很大嗎?(生齊:很小)比如你們坐的位置就是河床,你們每一個人就是一塊鵝卵石,你們現在是不是布滿了河床?每一個鵝卵石之間都有空隙,每個空隙間都有水,存的水就是一個小水塘,有的大,有的小,所以鵝卵石間這里有水塘,這里有水塘……(老師用手指著學生間的空隙)卵石布滿了河床,小水塘布滿了河床,你再聯系下一句,“每個小水塘,都抱著一個月亮”你現在看到什么情景?
生:我看到很多很多月亮。
生:天上有一個月亮,地上有無數個月亮,美極了!
生:卵石布滿河床,小水塘布滿河床,從遠處看簡直滿地都是月亮,神氣極了!
如此意境優美的散文,把它的美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始終處于欣賞美
、感受美的氛圍中,需要用心想象、用心品悟、用心朗讀,讓美在想象中綻放,在品悟中升華,在朗讀中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