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能正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學習書信的格式。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能正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難點:書信格式的掌握。
教學準備:課件及信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前一段時間,我們收到了江陰包老師和五(6)班同學寄給我們的短信。大家由此感到,寫信是一種很不錯的交流方式。
2、一位名叫張國強的小學生遇到了一件麻煩事,所以他寫了一封信給著名作家柯巖。沒想到,柯巖阿姨給他回了親筆信。你們想知道這兩封信的具體內容嗎?
二、指導自學
1、學生自主閱讀張國強給柯巖的信,思考:張國強同學遇到了什么麻煩?
2、討論:如果你收到了這封信,會想些什么?(鼓勵學生自由發言,暢談個人見解)
過渡:柯巖阿姨又是怎樣看待這些問題的呢?我們來讀讀她給張國強的回信。
3、學生默讀,適當批注:柯巖阿姨建議怎樣解決這些問題?
4、指名匯報,指導朗讀。
5、結合“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本意和引申義的理解,重點感悟最后一個自然段。
6、拓展延伸:張國強的問題還有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對此有什么看法?
三、學習書信格式
1、以兩封信為例,歸納書信的格式。
2、投影真實信件,強調注意事項,板書關鍵詞:
稱呼
正文
結尾
署名
日期
四、布置作業
閱讀園地七的寫信內容,看看王虹遇到了什么問題,思考該怎樣給她寫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