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田園詩情
設計意圖:
在教學完《泉城》和《九寨溝》兩篇課文之后再來教學這篇課文,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體味。重在組織學生開展好活動,激勵學生讀好課文。在教學中不必過多分析,讓學生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理解字詞,找到自己感受比較深刻比較喜歡的部分讀一讀,并說一說為什么喜歡,通過交流加深印象,體會課文所展示的詩情畫意。
教材分析: 是一篇散文,描寫了水之國,花之國,牧場之國的荷蘭的田園風光,體會草原、牲畜與人和諧地交融,充滿詩情畫意。本課的學習重點是通過誦讀,體會課文所展示的詩情畫意,并有意識的積累優美的詞句。
教學要求:
1、自學課文,體會優美恬靜而又充滿生命氣息的田園風光。
2、有感情地朗讀,體味草原、牲畜與人的和諧交融及詩情畫意。
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體味草原、牲畜與人的和諧交融及詩情畫意。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布置預習:
1、自讀課文,查字典讀準字音,理解詞語,了解課文內容,為課文劃分意義段。
2、找一些描寫外國風光、風土人情的文章讀一讀。:
二、指導自學課文。
1、板書課題,齊讀。
2、簡介荷蘭
荷蘭人是世界上最喜愛花的民族,荷蘭是歐洲的花園。荷蘭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花卉出口國,每年出口鮮花的收入就有十多億美元。而祖籍西藏的美麗、莊嚴、華貴的郁金香就是其國花。
荷蘭河網密布,波光粼粼的湖泊星羅棋布,蛛網般的河流渠道縱橫交錯,田野里到處有淙淙的流水聲……
①指名朗讀課文,正音。
②說說下列詞語的意思:牛犢 剽悍 遼闊無垠 萬籟俱寂
③說說自己是怎么分段的。
3、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讀。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自由朗讀。
2、同桌互讀。
3、小組比賽讀。
4、指名朗讀,師生評點。
5、齊讀。
四、說說讀了這篇課文,自己體會到什么。
五、作業:找一些描寫外國自然風光或風土人情的文章讀一讀。
(這是一篇文筆極其優美的散文。“綠意盎然的村野鄉間,是大片大片鮮艷的郁金香。這就是荷蘭。”碧綠如絲絨般的草原上,一頭頭奶牛,成群的駿馬,白色的綿羊,以及運河之中裝滿奶桶舒緩平穩地行駛著的船只……仿佛把我們帶到了美麗的牧場之國——荷蘭。)
第二課時
一、回顧舊知,引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領略了荷蘭美麗的風光,今天,讓我們在作者秀美的文字中再次走進荷蘭,欣賞它那詩情畫意的美景
!
二、默讀課文:
思考:1、課文介紹了哪些田園風光,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三、品讀課文,交流感悟:
1、 通過剛才的閱讀,你最喜歡哪一處的田園風光呢?多讀幾遍,看看作者寫了幾處景物?
2、 細細品讀這些句子,說說這些句子你為什么喜歡?把你的感情融入其中,讀一讀,好嗎?
3、 賽讀或配樂朗讀,啟發學生讀出自己的情感,想象畫面,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重點理解下列句子:
(1) 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國,也是牧場之國。
(2) 牛犢跑前跑后,活像頑皮的孩子;老牛儀態端莊,好似牛群的家長。
(3) 碧綠色的低地鑲嵌在一條條運河之間。成群的駿馬驃悍強壯,腿粗如樁,鬃毛隨風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