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的早晨
預習提示:
本詩作者為我國著名詩人艾青,寫于1956年。艾青詩歌一貫的特點,即采用鮮活的口語入詩,看起來平易樸實,讀起來順暢和諧,是讀者馳騁想像力和誘發思索的藝術載體。這首《下雪的早晨》也具有這些特點。在一個下雪的早晨,詩人假托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孩夏日里在林中無憂無慮地玩耍。通過對這個小孩的描述,表達了自己對美好純真生活的期盼向往。預習時注意:作者在下雪的早晨想了什么?人們常常在冬天時想著夏天,夏天時想著冬天,你有過類似的經歷嗎?慢慢地、靜靜地讀,體會這首詩的意境.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鞏固生字,會讀一個多音字。能運用各種朗讀方法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詩歌 。
2.能結合上下文及生活實際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3.理解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情感。
教學重點: 通過課文的學習,體會作者的心情,培養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具體分析問題的態度和科學的思維方法是本文教學的重點。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今天我們要來欣賞大詩人艾青的詩歌(板書課題“下雪的早晨”)
2.課前,大家預習了詩歌,我們還進行了“走近艾青”為主題的語文實踐活動,你對這位詩人有了哪些了解呢?
學生自由談對艾青的了解。(艾青的簡單生平;他的詩歌的主要特點等等)
二、初讀感悟
1.你們愿意聽老師來讀一遍嗎?聽完后,談談你有怎樣的感覺。
。ǔ鍪井嬅媾湟魳贩蹲x,使學生初步感受詩歌的韻律美和語言美。)
2.讀同一首詩,每個人的感受也會不一樣,請大家再自由朗讀一遍,說說你又什么感悟?(檢驗學生的讀書效果。以恰當的即時評價使學生明確自己讀書的收獲)
3.承接學生的自由發言簡單概括、板書。
三、走進詩境,感悟詩情
學習第一小節,創設情境,引學生入境
1.(指名讀)你們喜歡這個早晨嗎?(播放畫面和音樂)誰愿意來讀讀第一小節?
2.請學生交流:讀完后,你的眼前出現了一個什么樣的白雪世界? (學生發散思維,想像雪景。通過畫面和音樂使學生身臨其境,感悟早晨的美好寂靜。)
3.這個飄雪的世界多么美啊,讓我們通過朗讀來表現它的靜謐美好吧。(訓練朗讀能力。在有感情地朗讀中陶冶情操。)
學習第二小節,想像體會孩子的可愛,揣摩作者的情感
1.(過渡)這么美的早晨,看著飛舞的雪花,作者的思緒飛到哪里去了呢?請大家讀讀第2小節,想像詩人的腦海里出現了什么畫面?
(學生自由讀,想像畫面,讀后說說第2小節大意――引導學生說完整:夏日樹林里的早晨,一個小孩在捉知了,螞蚱,玩得多高興。
2.詩人想到了一個在樹林里玩耍的孩子。請大家再來默讀一遍第2小節,畫出描述這個孩子的詩句。指名讀句子。
3.(出示畫面)看,這個孩子從晨光里向我們走來了。
大家再來自由讀讀描寫孩子的詩句,請你靜靜地讀,慢慢地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指名說想像到的情景。
(學生自由讀描寫孩子的句子,想像。通過對重點語句反復朗讀,想像體會孩子的可愛。)
4.(小結情景),誰愿意把你看到的情景展現出來?(指名讀)(引導評價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