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詩兩首《春日偶成》
教學目標:1、自讀古詩,感受詩歌的節奏美和音樂美。
2、在自讀、理解的基礎上,學生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3、調動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激發學生閱讀古詩、熱愛傳統文化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及對策: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閱讀古詩、熱愛傳統文化的情感。
讓學生在小組討論中體會其中的含義。
教學準備: 插圖、投影
教學過程:
一、自讀古詩,借助字典讀準字音。
二、指名朗讀,正音。
三、多種形式朗讀:范讀、學生各自練讀、指名讀、齊讀。
四、熟讀詩歌,對照譯文,理解詩意。
五、朗讀詩歌,展開想象,體會詩人的情感。
1、這兩首詩都是寫春景,分別寫了哪些景物?
學生先自悟,再在小組進行交流。
指名交流:
《春日偶成》:淡云輕風 紅花綠柳 近午的日光 長流的河水
2、作者借景抒情,抒發了什么樣的情感呢?
學生先自悟,再在小組進行交流。
指名交流:《春日偶成》:表現了詩人在春天無比高興、愉悅的心情。
3、這兩首詩有什么不同之處?
小組討論,指名交流。
六、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七、練習背誦:自由練習背誦,同桌互背,小組比賽背,指名背誦,齊背。
八、作業:
選擇其中的一首詩,展開想象,寫一段話,把詩歌中美麗的春天景色描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