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老師教學設計
執教者
周丹
班級
四(4)
學科
語文
課題
人類的“老師”
教時
兩課時
日期
2012、2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 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說出第三、四、五各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4、了解人類以生物為師的有關事例,激發學生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對科學的熱愛。
二、制定依據:
1、內容分析: 《人類的“老師”》是一篇仿生學的課文,重點介紹了人類在飛行設計、輪船設計、建筑設計等方面向動物學習的幾個例子,具體說明了人類以生物為師,向自然學習的收獲。通過本課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初步了解仿生學方面的知識,激發起探索自然的強烈愿望。 2、學生實際:課前可布置學生看課外書收集一些從動物身上得到啟示的例子,以便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以便更好地揣摩自然界可以充當人類“老師”的生物,把課文讀好。讓學生通過閱讀,體會到大自然是多么奇妙啊!經過對許多動物的研究,人類獲得了不少啟發,但這遠遠不夠,更多的奧妙還要待我們去發現。三、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
時間 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3分
一、實驗激趣
做小游戲——誰是大力士
學生做“手握雞蛋”的實驗
讓學生做實驗,激發興趣。
25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全文
過渡:同學們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嗎?答案就在我們今天學習的課文里。
1、 出示課題:《人類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