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估課《“蟻國英雄”》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句話我在備課時沒有想到,但是學生找出來了,我才知道是自己疏忽了。所以說,課堂上很多生成的精彩都源于學生,更重要的是,老師要善于把握和恰到好處的發揮,才是最佳境界。
于是,我抓住這些語句,一句一句的,讓學生談感受——朗讀——感悟——朗讀,使學生直觀中形成思維定勢——火勢非常大,而且發生突然,來勢洶洶;面對如此突發的災難,小小的螞蟻并沒有坐以待斃,(在此相機理解“束手待斃”),而是“迅速扭成一團”,逃離火海。
接著,讓學生討論兩個問題:(1)面對如此強大的災難,螞蟻們為什么能做到這樣?(2)為什么外圍的螞蟻被燒焦燒得“肝膽俱裂了也不放松自己的崗位?”,相機理解“肝膽俱裂”。
在討論中升華對“蟻國英雄”的看法和認識,懂得“蟻國英雄”的深刻含義:為什么這些小小的外圍的螞蟻被稱為“蟻國英雄”,它們的英雄行為表現在哪里。
最后,在學生積滿心中對小小螞蟻的無比崇敬之情的時候,趁熱打鐵,讓學生談談:這些區區弱小者的悲壯之舉,你的心中一定涌動著很多感觸,那就痛痛快快的說出來吧。水到渠成,學生紛紛說:我感受到了小螞蟻的偉大;我感受到了小螞蟻的團結一致;我還感受到了小螞蟻的合作和勇于犧牲的精神,太偉大了!
在課堂教學任務即將結束的時候,我留給學生一個充分發揮的余地,我問:“學了這篇課文,你還有什么疑問么?”讓學生質疑,這個環節在預設時是沒有的。馬上就有一個學生問:“為什么蟻團沖進河里,河面上會升騰起一層煙霧?”這位同學的話音剛落,馬上就是同學給她解答了:“是因為外圍螞蟻被燒焦了,遇到了河水,就冒煙了。”想來這個答案還不能很清楚地說明原因,還不能讓那位提問題的學生滿意,于是我告訴他們:“這是由于外圍螞蟻被燒焦,帶著熱氣,一旦遇到河水,就會冷卻,就會變成水蒸汽,所以,我們就會看見煙霧了。”這個環節無疑為本節課的教學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整個課堂一氣呵成,從引——導——悟,水到渠成,很自然的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讀中感悟,讀中升華。但是不足之處就是,沒有考慮處理好時間,復述課文無法完成,很遺憾。但是,在反復誦讀中,想必學生對課文也基本能做到熟能成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