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情并茂 以情動人——《永遠的白衣戰士》案例分析
周海燕老師執教的《永遠的白衣戰士》一課,老師首先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維目標來進行,努力實現語文教學目標的素質化。其次,老師選擇了科學、實用的教學策略,激發了學生情感,使學生不知不覺融入到課文之中。最后,老師以其扎實的基本功,清晰的語言,豐富的感情,征服感染了所有的學生和聽課老師。從中,我也受益非淺,以下談談我對這節課的體會:
一、多種教學方法的應用、多種教學手段促使學生想學。
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很多,老師采取了和學生年齡特點相符合的方法,把課文的情感一層一層的展現在學生面前。比如,在學生學習“非典”這一詞時,學生的認識只限于電視中看到的戴口罩。這時老師適時的出示了一組數據。感染1080人,死亡332人等,讓同學們感受了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的恐怖。在講到葉欣倒下的時候,相機出示一段悲傷的音樂,配合老師的講解,可以看出每個人都受到畫面的感染,淚花在每個人的眼睛里閃現。學生的心就在這不知不覺中學習到了葉欣的精神——舍己為人,以及葉欣的博大胸懷。
二、增強吸引,激發情緒,促進學生樂學。
課堂中,教師精心設計的每個環節,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真有勁”。從課依始,教師出示了上節課的生字詞讓學生說說內容,并結合上二、三個詞語,學生輕松做到,在教師的表揚中,坐直了身姿。然后在以下學習中讓學生質疑、答疑,采取了表演,朗讀等多種手法,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然后抓住學生感興趣的詞語“死神”來表述看法,可以看出,學生對“死神”這種詞語要比一般的詞語如:“斬釘截鐵”更感興趣。老師就在這不知不覺中,讓學生體會出“非典”的恐怖,反襯出葉欣這一白衣戰士這種不畏犧牲的精神。這一安排既讓同學樂學,又完成了任務。
三、多種方式朗讀,體驗情感,讓學生情感升華。
朗讀作為語文教學的基本功和教學手段。周海燕老師可說是把它發展到很高的境界,給我的體會就是:“原來書是可以這樣讀的。”舉一例說明:課文中有句話:“面對危險和死亡,同事們總能聽到葉欣斬釘截鐵的話語:“這里危險,讓我來吧!”老師安排學生自由讀、同學互讀,全班讀。讀到了剛強有力的境界,讓同學體會到葉欣內心舍己為人的精神。在讀“她深知,也許有一天,自己可能倒下,但能夠不讓自己的同事受感染,她心甘情愿!”時,采用第一人稱的方式讓同學說出來,這讓同學換們思考,體會葉欣內心的感受的同時,又強化了第三人稱轉化為第一人稱,真是絕妙啊,在讀到葉欣趣了這一段時,配合媒體悲傷的音樂,動人的畫面,老師用低沉的語調,緩慢的語速,把朗讀推向了一個高潮,讀完后老師和同學們眼中淚花閃現了,這時把學生情感推到了另一個境界,升華了學生的情感,觸動了學生內心的感悟。
四、因材施教,分類評價,促使每個學生得到成功感。
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識,情感體驗每個人肯定是不同的,在上課中,老師也發現了,案例中,教師面對這樣的一個鏡頭充分體現了因材施教的原則。在讀完葉欣走了這一段之后,所有的同學都有感悟,老師這時安排了這樣的一個環節,請同學們說說你們的感悟。有同學說心情沉重,有的說難過,有的佩服,這時出現了一個同學說激動。這可是沒體驗好了,老師通過相機的了解,引導教學,這同學也體驗到了這個說法不準確,換上敬佩一詞,為以后為服務人民這一宗旨埋下了種子。
總之,課堂中周老師以讀為主線,以情穿越課堂,讓所有人感受了“永遠”的白衣戰士這一“永遠”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