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教學實錄
師:今天我們要一起欣賞一首詩歌《秋天》(板書)。那看到秋天這兩個字每個人的頭腦中都會出現一幅畫面,你能用簡單的語言描述秋天嗎?生:我喜歡秋天,因為菊花盛開了,葉子變黃了,是個金色的季節。
生:秋天果實都成熟了。
師:是啊,秋天不僅是個美麗的季節更是個收獲的季節。現在周老師就帶大家到秋天的田野上去看一看,再次領略秋天的迷人風光。
(播放秋天田野視頻錄象)
師:大家剛才欣賞的是攝影師用他的鏡頭記錄下秋天的美麗,那我們的兒童作家王宜振先生看到秋天田野的美麗景象后忍不住有感而發,也用他手中的筆描述了秋天田野的豐收景象。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欣賞的詩歌《秋天》。
師:現在請大家大聲朗讀詩歌,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完后輕聲地問自己,如果讓你用一個詞語來概括秋天,你認為“秋天是個(……)的季節。”
生:
師:真不簡單,讀書能讀出自己的感受這是最寶貴的,而且我們只讀了一遍就能把七個小節的詩歌概括成一個詞語,這叫會讀書!但是,這樣讀書對學習語文、對欣賞詩歌、對感受秋天還不夠。我們必須走進語言文字深入到字里行間去讀,把自己的感情讀進去,把作者的感情讀出來,這樣才能真正讀出詩歌的語言美和意境美!
師:這就是今天老師要給大家介紹的讀書方法——誦讀想畫面。我在這樣品讀詩歌的第二小節后,有了和大家不一樣的感受:活潑可愛、香氣襲人
(課件出示教師在詩歌第二小節上做的一些筆記,:如在關鍵詞語下面點著重號,在詩歌旁邊寫下自己的感受等。)
師:周老師讀書有個習慣,遇到好的詩文喜歡一遍又一遍的朗讀,并在感受深的地方做一些筆記。大家看看,能猜猜我為什么在“打滾”等詞語下面點著重號嗎?
生:我想老師是喜歡這幾個詞語。
生:我認為老師在讀這幾個詞語時覺得秋風想個調皮的孩子,因為我發現你在旁邊做了批注:秋風像個調皮的孩子,活潑可愛。
師:那這里的“桂子花開,十里飄香”老師想提示大家,我們讀書不僅要讀眼前的文字,還要注意和頭腦中已有的知識結合加深理解。所以在我被桂花的香氣陶醉的同時就想到了這個民間俗語“桂子花開,十里飄香”說的一點都沒錯啊!
師:剛才我們完成了閱讀的第一步——理解語言文字表面的意思。接下來我們就應該走進語言文字,有感情的朗讀把我們的感情讀進去。大家看,為了幫助大家朗讀,我還帶來幾個符號給大家認識,請看----
(出現在加誦讀符號的第二小節)
生:我猜黑點是要讀重一點。
生:我想波浪線應該是這個字要讀的長一點。
生:小三角是表示停頓嗎?
生:小弧線的意思我不太懂。
師:好聰明的學生啊,你們理解的很有道理。這四個符號分別代表重音、停頓、延長、連接(依次板書解說)。他們是幫助我們在朗讀時更好的把握節奏表達感情。來,請大家小聲跟老師讀一次,感覺這些符號的作用。(領著學生讀第二小節,用手勢指揮提示學生感受符號的作用)
師:現在請大家有感情地朗讀,看看你在讀的時候眼前會出現什么樣的畫面。?
生:我剛才仿佛看到調皮的風孩子在田野里打滾。
生:我從老師的朗讀中感受到作者對秋風的喜愛。
生:作者把秋風寫活了。
師:說得真好,你們剛才已經發揮你們的想象能力把作者的感情讀出來了,這是很重要的一步——用想象來補充語言文字的內容。就是應該展開想象走進作者描述的情景中,把作者沒有寫出來的感情讀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