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老師教案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讀題激疑
1孩子們,你們心目中的老師是什么樣的?
2為什么課題中的老師要加上引號?這些“老師”究竟是誰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為什么說動物是人類的老師呢?讓我們一起讀讀課文。
1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并用符號勾出不認識的生字及不理解的詞語。
2檢查生字自學情況。
指名讀課文,師生共同正音。
交流,通過討論學習理解的生詞。
3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哪些動物充當了人類的老師。先在書上勾畫出來,再說一說。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同學們,人類的許多發明創造,都是從生物身上得到的啟示,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給我們介紹了哪些發明創造是從生物身上得到的啟示?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找出自己不懂的或感興趣的內容,和同學討論討論。
2讀議第1段,想想知道了什么?
3(出示句子)“其實,自然界可以充當人類老師的生物何止蝙蝠一種?”這句話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4以讀帶講,學習第3段。
師:人們是怎樣造出優良性能的新式飛機的?
(1)自讀第3段。
(2)你讀懂了什么?讓學生自讀、自悟。
(3)科學家們從蜻蜓身上受到什么啟發?
(4)(出示句子)
①由于飛機速度的不斷提高,經常發生機翼因劇烈抖動而破碎的現象,造成機毀人亡的慘禍。
②原來,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塊比周圍略重一些的厚斑點。這就是防止翅膀顫抖的關鍵。
讓生讀句子,議一議你明白了什么?
③讓學生用“……模仿……造出了……”的句式說說這一段寫了什么?
(5)師:科學家還研究蒼蠅、蚊子、蜜蜂等的飛行方法,造出了許多具有各種優良性能的新式飛機。(出示仿生發明的資料)
(6)小結此段的學法。(抓住關鍵句子一邊讀一邊想)
5小組合作學習第4、5段。
師:同學們,你們想當科學家嗎?下面我們就成立幾個小小的研究院,一起來研究你最感興趣的內容。先分組學習、討論、交流,給學生探究、感悟的充裕時間。
再請各研究院選出一個小科學家為代表匯報。(根據學生的回答確定引導的順序)。
(1)學習第4段。
①喜歡這一部分的學生一起讀讀這一部分。
②科學家從鯨的外形受到什么啟發?用“”勾出介紹鯨特點的句子。
讓學生用“……模仿……造出了……”的句式說說這一段寫了什么?
③齊讀這一段。
④讀了這一段,你有什么收獲?
(2)學習第5段。
①老師采訪喜歡這一部分的孩子,說說你為什么感興趣。
②教師相機指導朗讀相關語句。
③(出示句子)讀句子,并用帶點的詞語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