蟻國英雄教學反思
我在教學《蟻國英雄》時,緊緊抓住重點問題“為什么稱外層的螞蟻為‘蟻國英雄’?”來具體讀悟。同學們很快找到了答案,因為它們“至死也不松動分毫,肝膽俱裂也不放棄自己的崗位”。如果就此收住,淺嘗輒止,無異于蜻蜓點水、半途而廢。我又馬上引導同學聯系前后,具體感悟螞蟻們在巨大的災難面前又有怎樣的表現——是怎樣壯烈獻身的?接著,以“這外層被灼焦的蟻國英雄們”,為什么能“至死也不松動分毫,肝膽俱裂也不放棄自己的崗位”,誘導同學由表及里,由蟻國英雄們的行為推及它們的精神世界。
一開課,就運用“提起英雄,你想誰?”和“說到螞蟻,給你的印象是什么?”兩個問題揭題導入,一來意在喚醒學生已有的經驗世界,二來意在激發學生閱讀本文的興趣,運用問題作橋梁,連接了課堂的外與內。疏通文路是初讀感知中較為關鍵的一環,而對于中年段學生而言,他們還不一定能較為完整、全面地把握住文本的主要內容,教師適當的扶助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因此在學生自由朗讀全文的基礎上,相機拋給學生“草叢起火、蟻群被圍、抱團突圍、成功脫險”四個詞語,幫助學生抓住故事的起因、經過、高潮、結局,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讓學生體會、掌握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
在提問“面對如此險境,小螞蟻們是怎么做的”時,我請他們運用如“扭團突圍”這樣的小標題簡潔扼要地來說明,學生們說“迅速滾動”,我轉身板書,寫了“加速滾動”,覺得這樣更好,因為文中有一句“蟻團在火舌舐動的草叢間越來越迅速地滾動著”;學生們說“至死不放”,我轉身板書,寫了“至死不渝”,兩個詞意思一樣,可是我覺得后者更好,還能讓學生們有個詞語的積累。
《蟻國英雄》教學反思
前兩天教學了《蟻國英雄》。課文講述了一群螞蟻面對火災扭成一團成功突圍的故事,贊揚了小小螞蟻英勇頑強、團結協作的精神。
這節課我先讓學生試著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學生也就抓住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又通過朗讀描寫火勢強盛的詞句以及“我”心中的想法,體會螞蟻所面臨的形勢之危急。在充分渲染緊張氣氛后,然后我緊緊抓住“可萬萬沒有想到,這區區的弱者并沒有束手待斃,竟開始迅速地扭成一團,突然向著河岸的方向突圍。” “蟻團在火舌舐動的草叢間越來越迅速地滾動著,并不斷發出外層螞蟻被燒焦后爆烈的聲響,但是蟻團卻不見縮小。” “顯然,這外層被灼焦的蟻國英雄們至死也不松動分毫,肝膽俱裂也不放棄自己的崗位。” 這三個最令學生感動的句子,理解螞蟻的臨危不懼的英勇行為,孩子們不由自主地入情入境了,他們被蟻國英雄的獻身精神和團結精神所感動,在這里我給學生了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讀,然后以組展示,學生在評價中讀得越來越好。
課后,我又布置了一個作業請同學們尋找有關螞蟻的材料,要盡可能多的收集有關螞蟻的內容,然后閱讀自己搜集到的材料。學生知道了有《最大螞蟻合作組織驚現阿根廷超級王國綿延6千米》、《驚心動魄的人蟻大戰》等的報道,有《誰是世界舉重冠軍》、《螞蟻間的“種族大戰”》的小知識,還有許多螞蟻王國的許多趣事。全體學生都是驚訝,因為他們從來沒有這樣全面閱讀過螞蟻方面的材料,沒有這么全面的閱讀螞蟻世界,當學生們對螞蟻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我感受到孩子的精神世界一定在發生變化,因為在他們眼中如此微不足道的螞蟻竟有著這樣的力量和精神,他們真的感動了、震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