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冊習作3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生活中有很多奧秘,要引導學生留心觀察,用心思考,要有所發現,有所感悟。力求創設一種互動生成,充滿活力的課堂情境,把學生引進廣闊而充滿遐想的生活空間,產生情緒體驗,情感共鳴,體驗習作的快樂,自由表達感情。
習作內容:
生活中總會有一些新的發現,你發現了哪些感興趣的問題?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答案的?寫一件自己在生活中新發現的事。
教學要求:
1、通過組織學生觀察、調查實踐活動,增強合作意識,養成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
2、讀懂例文《紅豆、黃豆我來分》,了解主要內容及事情的前因后果。
3、讓學生明白習作內容源于生活,樂于體驗生活,還要善于觀察生活。
4、按照習作要求,寫好一件生活中新發現的事。
教學重點與難點:
根據觀察所得,有順序、有重點,具體地寫出自己新發現的事。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準備:
1、指導學生觀察生活,用心思考,看看有什么新發現。
2、引導進行一次小小調查。調查家里或其他人,請他們談談在自己周圍有哪些變化,有哪些新發現。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生活的世界多姿多彩。課前老師要大家觀察、調查,相信你們一定有所發現,有了收獲。讓我們現在暢所欲言,與大家一起分享你發現的快樂吧!
(激起學生盡情暢談自己新發現的欲望,激發習作的興趣。)
二、組織交流,選好題材
1、分組交流觀察、調查所得,教師巡視指導,并參與學生共同交流。
2、指名回答,全班交流。
3、同學們的收獲還真不少。指導閱讀第一部分。
4、討論:我們的生活中還有不少新發現呢,請舉例說一說。
5、學生自由練說,教師在學生說的基礎上歸納總結,肯定學生的發現。
6、引導回憶:在最近的生活中有哪些新發現?選擇最感興趣的事相互交流。
(讓學生在自由、和諧的氛圍中,敞開心扉,盡情暢談。使其充分展示自己的語言風采,真實展現其對一些現象獨特的認識與新的發現。在相互交流中實現資源共享,確定好自己選擇的材料。)
三、學習例文,感知寫法
1、這兒有位同學也有個新發現,他寫了下來,我們來讀一讀。
2、自讀例文,讀后思考:a、奶奶要“我”做了什么事?“我”是怎么做的?b、有什么新發現?
3、指名回答,補充。
4、按“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分成三部分。
5、小作者是怎樣按事情發展順序具體寫好“分豆”的?
6、引導歸納寫法:a、按事情發順序寫;b、一步一步寫清事情經過中人物怎么說、怎么做、怎么想。
(“范文引路”是學生學習作文的一種好方法,模仿是基礎,范文賞析,為學生的習作提供了創作模型,而不至于胸有萬言,卻無處落筆。)
四、精心選材,遷移仿寫
1、指名說說嚴小敏同學寫自己的新發現時,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2、指名試說自己想寫的事,師生共同評析。
提示:你的新發現的開始、經過、結果分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