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一幅名畫的誕生
教學目標:
1、在閱讀過程中,自學生字,理解“骯臟、襤褸”等詞語的意思。
2、理解帶點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體會句子的含義。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第1節或第4節。
4、體會列賓對底層人民的深切同情之心。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帶點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體會句子的含義。
學生準備:
預習課文 了解列賓的生平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欣賞名畫。
1、 板書:一(幅)名畫 填寫量詞,注意正確使用“幅”。
2、 補全課題,一起書空“誕生”。齊讀課題。
3、 通過預習,我們知道這幅名畫指的就是——
出示:《伏爾加河上的纖夫》、作品和畫家。齊讀畫名,欣賞畫作。正音:纖qiàn夫,知道纖夫就是畫作中那些拉船的勞工;伏爾加河位于俄羅斯境內。
二、初讀課文,理清層次。
1、快速瀏覽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試著填空
1868年夏天,在涅瓦河畔,一群____________的纖夫給列賓留下了______________的印象。于是,他用___________時間潛心繪畫,終于創作了名畫——_______________
2、 再讀課文,思考:課文哪些小節向我們介紹了這幅名畫,哪些小節向我們介紹了名畫是怎樣誕生的?
3、 交流理清層次:1——2節介紹名畫;3——7節介紹名畫的誕生。
三、研讀課文1-2節。
1、 課文是怎樣介紹這幅名作的呢?出示1-2節輕聲朗讀。
2、 結合畫作說說自己讀后的感受。
3、 學生交流:
重點指導:“他們大多身子前傾,都在拼命使勁,因為船上載著沉重的貨物。”
理解“前傾、拼命、沉重”等詞,感受纖夫工作的勞苦,使學生體會到纖夫苦難的生活和列賓的同情心。
4、 指導朗讀,體會感情。
四、研讀課文第3-7節。
1、 師:這幅畫是俄羅斯畫家列賓的成名作品,那列賓當年又是如何創作出這樣一幅作品的呢?自由朗讀第3—7節,思考:列賓創作出這樣一幅作品,經歷了哪三個階段?
2、 指名交流:第3-5節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第6節與纖夫一起生活進行素描;第7節作畫并修改。
3、 再讀課文第3-7節,從他整個創作過程中感受為什么他能創作出這樣一幅舉世名畫。
4、 小組討論。
5、 交流并學習課文3-5節。
1) 出示句子:“這情景給列賓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質疑并思考:這情景指什么情景?為什么會給列賓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2) 自由朗讀3-5節思考問題劃出有關語句并交流。
3) 重點學習第4小節。
出示句子1:“天哪,為什么他們這樣骯臟、襤褸呀!有些人的褲子破了,就赤裸著大腿,拖著破布片往前走;他們的襯衣呀,簡直認不出是藍布做的……”
①根據上下文理解“骯臟、襤褸”體會纖夫生活的艱辛。
②省略號省略了什么呢?觀察圖片進行說話練習。
③體會感嘆詞“天哪”兩個“呀”及感嘆號所表達的情感。
④指導朗讀。
出示句子2:“每個人的臉都是陰沉沉的,流淌著亮晶晶的汗珠;在亂蓬蓬的頭發下面,流露出凝重的神情。”
①給列賓留下難以磨滅印象的不只是纖夫的骯臟和襤褸,還有纖夫臉上的神情,這是為什么?
②理解“陰沉沉、凝重”,體會纖夫承受著生活的重壓,生活非常艱辛。
③指導朗讀。
4) 根據交流適時理解“豪華的別墅”“蠕動 ”“大木船”等詞在文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