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教學設計
2.學生匯報不理解的詞語,師相機板書
(預設:不理解的詞可能會有:屠蘇 曈曈日 新桃 舊符)
3.當你遇到不理解的詞語時,會采用哪些辦法解決呢?
(學情預設:查字典詞典,上網查找,向家長、老師、同學請教)
評價點撥:同學們都會學習,其實在古詩學習中,還可以聯系詩句來猜詞語的意思,也可以通過觀察插圖來理解,請大家用這些自己解決問題。
4.學生自主探究詞意。
5.匯報交流學習方法和成果。
(1)屠蘇:是一種酒。(查工具書)
師補充介紹:屠蘇是古代一種用屠蘇草泡成的酒,到了正月初一這天早晨,全家老小面向東喝下屠蘇酒,祈求一年身體健康。
(2)曈曈日:太陽初升時光亮、耀眼的樣子。(根據“日”的意思來猜)
(3)新桃、舊符:即新春聯、舊春聯。(引導學生看插圖理解)
師補充介紹:古代桃符是人們用桃木板寫上“神荼”、“郁壘”兩位神靈的名字,掛在門旁,以祈求來年平安、吉祥。而桃符被稱為春聯,并用紙書寫,始于元代,明代才開始流行。
[設計意圖:朗讀是小學古詩教學的常用方法,而讀也要力求體現層次性,即“讀正確――讀流利――讀出節奏”。在讀中發現問題,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渠道解決問題,關注插圖這一教材資源,掌握學習方法。通過教師的資料補充,進而加深學生對詞語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精讀感悟、交流詩意
1.古詩中的攔路虎我們已經掃清了,請同學們邊讀詩邊看圖,想想詩中描繪了古代過春節的哪些場面?和小組同伴交流交流。
(1)、學生讀詩看圖,想詩意。
(2)、小組合作交流,議詩意。
2.派代表說詩意,誦讀感悟。
(1)、讀悟一、二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陣陣鞭炮聲中,舊的一年過去了,新的一年來到了,人們迎著溫暖的春風暢飲屠蘇酒。
導讀:此時此刻,你有什么樣的感受?(高興、幸福)
詩中的哪個字讓你有這種感覺?(暖)
緊扣“暖”字體會春風給人們到來的溫暖感覺。
那就把你的這種感受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吧!(指名讀,相機評價)
(2)、讀悟三、四句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溫暖的陽光照著千家萬戶,人們都要用新春聯換下舊春聯。
導讀:是呀,新的一年使人感到充滿光明和希望,讓我們滿懷希望地讀讀詩的后兩句!(指名讀、男女賽讀,相機評價)
3.聽著同學們的朗讀,老師仿佛也沉浸在了新年的歡樂中,讓我們懷著對美好未來的希望,一起來讀讀這首詩!(齊讀全詩)
[設計意圖:古詩要求學生誦讀,以利于積累、體驗、培養語感。強調“讀”,正是指導學生學習語文正確有效的方法。在讀中感知形象;在讀中感悟語言;在讀中賞詩中景。]
四、走進詩人、體悟詩情
過渡:其實,王安石寫這首石并不僅僅是描繪春節的熱鬧喜慶,還有他更深的用意呢!(課件出示創作背景)
(一)、了解背景
1.學生默讀背景資料,思考:從這段資料中了解到了什么?
2.匯報內容(預設:作者不僅是詩人,還是胸懷遠大抱負的政治家;當時王安石正在廢除舊法、推行新政,但遭到一些官僚地主的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