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大道》教學設計之二
6、指導朗讀,說說自己體會出了什么?(作者認為,既長遠又險峻,這就是鄉村大道。)
7、理解詞語“顛簸、干涸、溝壑”等。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匍匐”、“侏儒”。
8、朗讀詩歌,談談對詩歌的體會。(鄉村大道是人生的必經之路)
9、你能從中了解作者對鄉村大道的感情嗎?引導學生理解“不經過這樣的山山水水,黃金的世界怎會開拓!”“如果只會在花磚地上旋舞,那還算什么偉大的生活!”
10、指導朗讀,采取自由讀、默讀、齊讀等多種朗讀形式。
11、最后一小節與前三小節有什么聯系?
(最后一節是對前三節詩歌進行概括和總結,是照應關系。)
12、你懂得了什么?(要經過千錘百煉才能體會到生活的偉大)
13、有感情朗讀。小組讀、男女生對讀、齊讀等。選擇自己喜歡的小節熟讀成誦。
四、感受內容,拓展延伸
1、作者寫“鄉村大道”有什么特別的意思?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鄉村大道”既指自己家鄉的道路,也指人生之路的起點,抒發了詩人扎根生活、植根人民,永葆勞動人民本色的情懷。)
2、小結:學完了這篇課文,老師想起了一句歌詞:不經歷風雨,哪能見彩虹。我們人生路不光是平坦的大道,還有艱險的小路,希望同學們在今后遇到坎坷的時候,鼓起勇氣,不怕挫折,勇于戰勝困難,走向成功。
3、推薦文章,課外閱讀。
(1)《甘蔗林――青紗帳》;
(2)《鋼鐵是怎么樣煉成的》。
[點評:新課標對閱讀的要求明確提出加大閱讀量,此環節體現了落實課程標準,以教一篇帶多篇甚至一本,一方面提供素材,另一方面引導學生積累詞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