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桃花水》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感知課文結構,能找出一自然段中問題對應的答案。
2.讀課文,感知桃花水的柔美。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憶舊知
師:昨天我們學習了春潮,感受到了春潮的勢不可擋,不可抗拒的力量。今天我們走進春天的另一幅畫面,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春天的美景,配音樂)
反饋: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小結)是啊,春天的景色多么美,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三月桃花水》,繼續感受春天的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昨天,孩子們已經做了預習,我們來檢查一下你們的預習情況,看看誰最認真最努力。(大屏幕:出示比較難的字詞)
2.現在請組長帶領小組成員,一起學習這些生字詞,注意讀準字音。
3.抽基礎稍稍薄弱的孩子完成反饋。
(小結)真棒,孩子們又成長了,看來只要努力就一定有收獲。老師還想聽聽大家的朗讀聲。(指明朗讀課文)學生相互評價。
三、學習課文
1.春天來了,三月的桃花水舞動著絢麗的朝霞向我們走來了……(讀第二自然段)師:你從哪些詞語感受到了什么?
2.孩子們,聽……是什么聲音,像一串小鈴鐺,輕輕的走過村邊文中哪些段落回答了這個問題,找一找。
(反饋)③④自然段,指明讀一讀。
3.他把三月桃花水比作了什么?(春天的豎琴)
4.這春天的豎琴彈奏出哪些美妙的聲音?請拿出你的筆,一邊聽老師讀一邊勾出你聽到的聲音。(出示③④自然段,師范讀)
5.說一說,你都聽到了哪些聲音?
6.你喜歡那種聲音,自己走進去讀一讀,想想問什么喜歡?(反饋)仔細品讀每一種聲音。(講讀結合)(小結)這些可愛的聲音像一串小鈴鐺,輕輕的走過了村邊,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配樂生讀)
7.又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潔的絲綢,映照著藍天?你又在哪些自然段中找到答案的?找一找,讀一讀。(⑤⑥自然段)
8.這明鏡又能映照出什么呢?請大家閉上眼睛聽老師讀,你看到了什么?
9.(反饋)你從這面明鏡中看到了什么?
10.好一幅春意盎然的畫面,這些畫面也出現在了三月桃花水的眼里,不信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讀……)
11.讀的真好,老師都陶醉了,我們一起再來美美的讀一讀。引讀:它看見……它看見……它看見……它看見……(感受排比句式的特征)
12.三月桃花水真的有眼睛嗎?(因為水很清澈,就像鏡子一樣,所以映照出很多美麗的風景。)
13.三月桃花水僅僅只是看見這些嗎?從哪里看出來?(有……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