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學習重點
間:jiān:時間 空間 jiàn:間隔
脈:mài:血脈 山脈 脈絡 mò:含情脈脈 倆:liǎ 他倆
人影綽綽:人的影子非常柔美的樣子。理所當然:按道理應該如此。
突如其來:突然發(fā)生。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過來了。(茅塞頓開)
饒有興趣:令人感到很有趣,并十分注意。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這是一首送別詩,前兩行敘事,后兩行寫景,并沒有直接抒發(fā)感情。我們讀了,卻能體會到李白當時送別好友時依依惜別的感情,同時這首詩也寫出了祖國河山的壯麗美好。
古詩解釋:
我的老朋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由黃鶴樓出發(fā),乘船東行到揚州去。我佇立在江邊,目送友人的小船越來越遠,漸漸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見浩浩蕩蕩的江水向天邊流去。
《送元二使安西》(唐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王維對友人元二的留戀、關切和祝福。讓我們感受到了朋友之間深厚的友情。
古詩解釋:
渭城清晨的一場如酥小雨濕潤了路上的塵土,旅店旁邊的一棵棵柳樹,被雨水沖洗得更加翠色欲滴。朋友呀,請你再喝完這一杯醇香的美酒,等你西行出了陽關之后,就再也沒有一個交情濃厚的老朋友了。
《搭石》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lián)結著故鄉(xiāng)的小路,也聯(lián)結著鄉(xiāng)親們美好的情感。
這是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句子含義深刻。讀了這句話,我仿佛看到了一塊塊、一排排搭石,靜靜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卻無怨無悔、默默無語。我還感受到了鄉(xiāng)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美好情感。
●經(jīng)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見過這樣的情景: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到理所當然的事。
這段話描寫了兩種情景:①相互謙讓,讓對方先行;②尊敬老人,背老人過河。
作者列舉這兩種情景時,用了一對近義詞開頭,它們是:(如果)和(假如)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這個剛滿18歲的年輕人,患了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綻放。
“凋零”指草木凋謝零落。這句話把年輕人的生命比作含苞的花朵,不曾開放就將凋零,讓我們痛心地看到,正值如花年華的年輕人,如果不進行骨髓移植,就將結束短暫的生命,這也讓我們清楚地意識到骨髓移植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小錢靜靜地躺在病床上。燦爛的陽光沒有使他蒼白的臉紅潤起來。
●此時此刻,跑到空曠的地方才比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著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同樣是“靜靜地躺在病床上”,但身患重病的小錢是因為身患重病,缺乏生命力,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蒼白”“紅潤”這一組反義詞足以說明這一點。而中國臺灣青年是因為他知道大陸18歲的小錢正期待著他的骨髓。這里的“靜靜地”說明他內心堅定、沉著,將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中國臺灣青年這種一心為他人著想、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真是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