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皮回來了》教學設計(精選7篇)
《西瓜皮回來了》教學設計 篇1
[教材分析]:
這次看圖作文的要求是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幾段話。教材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寫明這次作文的重點要求和一般要求。教材的第二部分根據習作的重點要求,對寫好這篇作文做了具體的提示,意在幫助學生仔細觀察畫面,提供思考的線索,啟發學生把圖意寫具體。
[設計理念]:
“從讀學寫,讀寫結合”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教學原則,所以在每個單元中都安排了習作訓練。同時,“說”有是和“寫”密不可分的,它們都是個人內部語言的表達。而“寫”則以“說”為基礎,“寫”又能促進“說”。因此,教學本次習作時,引導學生先說圖意,在“說”的基礎上為“寫”降低了難度,又自然而然。教學時,注重啟發學生的想象力,突破看圖寫作的局限性。
[教學目標 ]:
情感、態度、價值觀:
從習作訓練中,懂得要遵守公共道德。
知識技能:
1、能仔細觀察畫面,并發揮想象,按事情發展順序寫幾段話。
2、注意語句通順,意思連貫。
過程與方法:
1、出示圖片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將事情補充完整。
2、通過小組討論學習,調動每個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
能仔細觀察畫面,并發揮想象,按事情發展順序寫幾段話。
[教學難點 ]:
出示圖片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將事情補充完整。
[教學準備]:
習作訓練的圖片。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明確本次的習作要求。
2、能仔細觀察畫面,并發揮想象,按事情發展順序說幾段話。注意語句通順,意思連貫。
3、開始作文。
[教學重點]:
能仔細觀察畫面,并發揮想象,按事情發展順序說幾段話。
[教學難點 ]:
出示圖片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將事情補充完整。
[教學過程 ]:
一、出示圖片,練習說話:
1、“一天放學之后,芳芳高高興興地背著書包回家。可當她路過一幢房子前,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請大家仔細看,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呢?出示圖片,認真觀察。
①自由練說。
②指名交流,評議。(動作、表情、語言等)
2、你看西瓜皮又到了哪里?出示第三幅圖,仔細觀察。
①聯系題目,想想小強會怎樣說、怎樣做?
②同桌交流。
③指名回答,評議。
3、那西瓜皮到底是如何回去的呢?自由發揮想象,四人小組交流、討論。
①自由討論、交流。
②集體交流。
4、將你剛才看到的這件事說給你的好朋友聽一聽。比一比誰說得認真、連貫。
二、明確習作要求:
1、那我們這次的作文的要求如何呢?讀讀課文,說說要求。
2、根據習作要求再次練說。
3、你能上來說給其他同學聽聽嗎?
4、指名上臺說,根據要求評議。
三、開始作文,教師巡回指導。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從習作訓練中,懂得要遵守公共道德。
2、能仔細觀察畫面,并發揮想象,按事情發展順序寫幾段話。
3、基本完成作文,對作文的難點進行重點交流和評議。
[教學重點]:
能仔細觀察畫面,并發揮想象,按事情發展順序寫幾段話。
[教學難點 ]:
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將事情發展順序說清楚。
[教學過程 ]:
一、 學生繼續習作,教師巡回指導。
二、 抽學生作文進行評議。
1、學生自己上臺讀作文,評議。
2、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評議:
①事情是否完整、通順。
②想象是否合理,將人物的話語、動作寫具體。
三、學生根據評議自己修改:
1、自由修改。
2、互相修改。
四、謄寫作文。◆[2003-12-5]
《西瓜皮回來了》教學設計 篇2
之三
佚名
教學目標 :
1.能仔細觀察圖片內容并發揮想象,按事情發展順序寫幾段話。
2.懂得遵守公共道德。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
第1課時
1.揭示課題。(3分)
(1)今天,我們一起來寫一篇看圖作文《西瓜皮回來了》。(出示課題)
(2)齊讀課題。
(3)說說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西瓜皮是怎么回來的;為什么說西瓜皮回來了。)
2.整體感知。(5分)
(1)出示三幅圖,看圖思考:這三幅圖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要求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同桌互相討論。
(3)指名說。
(一天放學回家,芳芳走過一幢房子的窗口時,被窗內扔出的西瓜皮砸到了頭上。于是,她把西瓜皮放進塑料袋里,放在門口,并寫了一張紙條,帖在門上,敲了敲門走了。小強打開門看到了西瓜皮和紙條,知道了不能亂扔東西。)
3.學習課文。(3分)
(1)自由讀一讀第一自然段。思考:這次作文的要求是什么?
(2)指名說。
(3)出示要求,齊讀。
4.分組看圖,說說圖意。(20分)
(1)出示第一幅圖。
看圖,同桌討論:芳芳走過一幢房子的窗口,發生了什么事?
指名說。
(2)出示第二幅圖。
看圖,討論:芳芳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指名說。
(3)出示第三幅圖。
看圖,討論:扔西瓜皮的小強發現了什么?他又會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指名說。
(4)出示三幅圖。
連起來說說三幅圖。
分小組說。
推薦一名說的較好的同學說。
交流,評議。
5.學生開始寫作文,教師巡回指導。(9分)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基本完成作文,對作文的難點進行重點交流和評議。
教學過程 :
1.學生完成作文。
2.指名讀作文。
(優等生、中等生、學困生各一名。)
3.交流,評議。
評議的要求:是否按要求發揮想象,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清楚,寫完整。
4.學生修改作文。
5.抄寫作文。
《西瓜皮回來了》教學設計 篇3
[教材分析]:
這次看圖作文的要求是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幾段話。教材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寫明這次作文的重點要求和一般要求。教材的第二部分根據習作的重點要求,對寫好這篇作文做了具體的提示,意在幫助學生仔細觀察畫面,提供思考的線索,啟發學生把圖意寫具體。
[設計理念]:
“從讀學寫,讀寫結合”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教學原則,所以在每個單元中都安排了習作訓練。同時,“說”有是和“寫”密不可分的,它們都是個人內部語言的表達。而“寫”則以“說”為基礎,“寫”又能促進“說”。因此,教學本次習作時,引導學生先說圖意,在“說”的基礎上為“寫”降低了難度,又自然而然。教學時,注重啟發學生的想象力,突破看圖寫作的局限性。
[教學目標 ]:
情感、態度、價值觀:
從習作訓練中,懂得要遵守公共道德。
知識技能:
1、能仔細觀察畫面,并發揮想象,按事情發展順序寫幾段話。
2、注意語句通順,意思連貫。
過程與方法:
1、出示圖片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將事情補充完整。
2、通過小組討論學習,調動每個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
能仔細觀察畫面,并發揮想象,按事情發展順序寫幾段話。
[教學難點 ]:
出示圖片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將事情補充完整。
[教學準備]:
習作訓練的圖片。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明確本次的習作要求。
2、能仔細觀察畫面,并發揮想象,按事情發展順序說幾段話。注意語句通順,意思連貫。
3、開始作文。
[教學重點]:
能仔細觀察畫面,并發揮想象,按事情發展順序說幾段話。
[教學難點 ]:
出示圖片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將事情補充完整。
[教學過程 ]:
一、出示圖片,練習說話:
1、“一天放學之后,芳芳高高興興地背著書包回家。可當她路過一幢房子前,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請大家仔細看,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呢?出示圖片,認真觀察。
①自由練說。
②指名交流,評議。(動作、表情、語言等)
2、你看西瓜皮又到了哪里?出示第三幅圖,仔細觀察。
①聯系題目,想想小強會怎樣說、怎樣做?
②同桌交流。
③指名回答,評議。
3、那西瓜皮到底是如何回去的呢?自由發揮想象,四人小組交流、討論。
①自由討論、交流。
②集體交流。
4、將你剛才看到的這件事說給你的好朋友聽一聽。比一比誰說得認真、連貫。
二、明確習作要求:
1、那我們這次的作文的要求如何呢?讀讀課文,說說要求。
2、根據習作要求再次練說。
3、你能上來說給其他同學聽聽嗎?
4、指名上臺說,根據要求評議。
三、開始作文,教師巡回指導。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從習作訓練中,懂得要遵守公共道德。
2、能仔細觀察畫面,并發揮想象,按事情發展順序寫幾段話。
3、基本完成作文,對作文的難點進行重點交流和評議。
[教學重點]:
能仔細觀察畫面,并發揮想象,按事情發展順序寫幾段話。
[教學難點 ]:
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將事情發展順序說清楚。
[教學過程 ]:
一、 學生繼續習作,教師巡回指導。
二、 抽學生作文進行評議。
1、學生自己上臺讀作文,評議。
2、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評議:
①事情是否完整、通順。
②想象是否合理,將人物的話語、動作寫具體。
三、學生根據評議自己修改:
1、自由修改。
2、互相修改。
四、謄寫作文。
《西瓜皮回來了》教學設計 篇4
一、教學目標
1、能仔細觀察圖畫內容并發揮想像,按事情發展順序寫幾段話。
2、懂得遵守公共道德。
二、教學重點
想像芳芳被西瓜皮砸到后的想法、做法,以及小強發現西瓜皮"回來"以后的想法、做法。
三、教學難點
用恰當的語言表達自己理解圖意后想像的內容。
四、教學時間: 兩課時
五、教學準備: 投影片
六、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明確教學要求,看圖觀察和思考,明確作文的內容,理清思路,開始作文。
(二)教學過程
1、導入 新課,明確本次習作要求。
(1)課件中的3幅圖畫(可用投影片展示),請同學仔細觀察圖畫,思考圖畫主要講了什么事;
(2)學習教材一部分,說說本次習作的要求。
2、指導按一定順序觀察圖畫。
怎樣把圖畫上反映的這件事寫清楚呢?首先要細心觀察圖畫內容。
(1)仔細觀察第一幅圖畫中芳芳的動作、神態,以及從窗口扔出來的西瓜皮。想一想,芳芳走過一幢房子的窗口,發生了什么事?
(2)仔細觀察第2、3幅圖上人物的表情、動作,以及畫面上背景的變化。想一想,芳芳當時心里是怎么想的,她又是怎么做的?
(3)仔細觀察第3幅圖上小強的神態、動作,想一想,扔西瓜皮的小強發現了什么?他會怎么想,怎么做?
3、指導口頭作文。
(1)學生準備口頭作文;
(2)教師再次強調這次作文的要求;
(3)指導優等生口頭作文,集體評議:是否理解圖意,語言是否通順,意思是否連貫;
(4)同桌互說,相互評議。
(5)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基本完成作文,對作文的難點進行重點交流和評議。
(二)教學過程
1、指名說說本次習作的要求;
2、指導當堂書面作文。
(1)教師幫助學生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寫寫芳芳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碰到一件什么事?
第二部分:寫寫芳芳做了哪些事情,以及小強發現西瓜皮"回來"以后的想法、做法。
(1)芳芳被西瓜皮砸到后,怎么想;
(2)根據想的內容,寫寫芳芳做了哪些事;
(3)小強發現"回來"的西瓜皮的神態、動作以及心里的想法。
第三部分:寫結尾。
(2)學生寫作,教師巡回指導(有條件者,指定一學生寫在電腦上)。
(4)指名一學生讀作文(或看電腦上的作文),集體評議。
(5)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抄寫在作文本上。◆[2003年11月8日]
《西瓜皮回來了》教學設計 篇5
之二
佚名
一、教學目標
1、能仔細觀察圖畫內容并發揮想像,按事情發展順序寫幾段話。
2、懂得遵守公共道德。
二、教學重點
想像芳芳被西瓜皮砸到后的想法、做法,以及小強發現西瓜皮"回來"以后的想法、做法。
三、教學難點
用恰當的語言表達自己理解圖意后想像的內容。
四、教學時間: 兩課時
五、教學準備: 投影片
六、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明確教學要求,看圖觀察和思考,明確作文的內容,理清思路,開始作文。
(二)教學過程
1、導入 新課,明確本次習作要求。
(1)課件中的3幅圖畫(可用投影片展示),請同學仔細觀察圖畫,思考圖畫主要講了什么事;
(2)學習教材一部分,說說本次習作的要求。
2、指導按一定順序觀察圖畫。
怎樣把圖畫上反映的這件事寫清楚呢?首先要細心觀察圖畫內容。
(1)仔細觀察第一幅圖畫中芳芳的動作、神態,以及從窗口扔出來的西瓜皮。想一想,芳芳走過一幢房子的窗口,發生了什么事?
(2)仔細觀察第2、3幅圖上人物的表情、動作,以及畫面上背景的變化。想一想,芳芳當時心里是怎么想的,她又是怎么做的?
(3)仔細觀察第3幅圖上小強的神態、動作,想一想,扔西瓜皮的小強發現了什么?他會怎么想,怎么做?
3、指導口頭作文。
(1)學生準備口頭作文;
(2)教師再次強調這次作文的要求;
(3)指導優等生口頭作文,集體評議:是否理解圖意,語言是否通順,意思是否連貫;
(4)同桌互說,相互評議。
(5)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基本完成作文,對作文的難點進行重點交流和評議。
(二)教學過程
1、指名說說本次習作的要求;
2、指導當堂書面作文。
(1)教師幫助學生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寫寫芳芳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碰到一件什么事?
第二部分:寫寫芳芳做了哪些事情,以及小強發現西瓜皮"回來"以后的想法、做法。
(1)芳芳被西瓜皮砸到后,怎么想;
(2)根據想的內容,寫寫芳芳做了哪些事;
(3)小強發現"回來"的西瓜皮的神態、動作以及心里的想法。
第三部分:寫結尾。
(2)學生寫作,教師巡回指導(有條件者,指定一學生寫在電腦上)。
(4)指名一學生讀作文(或看電腦上的作文),集體評議。
(5)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抄寫在作文本上。
《西瓜皮回來了》教學設計 篇6
之四
高銀巷 李紅
教學目標 :
1. 能仔細觀察圖畫內容按事情發展順序寫幾段話,在表達上注意語句通順,意思連貫。
2. 能大膽想像畫面外的人物動作、語言、心理活動使意思表達更合理更連貫。
3. 在寫作過程中體會遵守社會公共道德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展開想像來充實畫面。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1.明確寫作要求
出示課文中的3幅圖。思考:圖中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學習課文第一部分,明確本次習作的重點要求。
2.指導思考課文第二部分第一個思考題。
芳芳走過一幢房子的窗口,發生了什么事?
大家觀察第一幅圖中人物的動作、神態,并想像人物的語言。
小組討論,要求人人有機會說一點自己觀察到的或是想像出來的內容。
3. 思考:芳芳是怎么做的?芳芳做的圖上都畫出來了嗎?
芳芳被西瓜皮砸到后,怎么想?
片斷練習:
幾塊西瓜皮從樓上的窗口扔出來,正好砸到了芳芳的腦袋上。芳芳用手一摸,哎呀,頭發上全是西瓜汁水,黏糊糊的,可不好受了。芳芳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生交流后教師評價指點:同學們寫的芳芳想的內容各不相同,要根據所寫的想的內容來寫接下去芳芳做了哪些事。但芳芳所的事又和第三幅圖有密切的關系,我們要仔細觀察第三幅圖再來看看芳芳該怎樣想、怎樣做才是合理的。
第二課時
1.看圖思考:扔瓜皮的小強發現了什么?
師:從小強發現的東西我們可以想像芳芳做了些什么。
2.小強發現芳芳的留言條后,會怎么想?怎么做?
師:要想使文章生動具體,除了必要的動作語言描寫,還可以展開合理的想象使文章更具體生動。
3. 學生在理解圖意的基礎上,把圖畫的內容有條理地寫下來。
教師巡回指導。
《西瓜皮回來了》教學設計 篇7
之一
設計者 許新燕
[教材分析]:
這次看圖作文的要求是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幾段話。教材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寫明這次作文的重點要求和一般要求。教材的第二部分根據習作的重點要求,對寫好這篇作文做了具體的提示,意在幫助學生仔細觀察畫面,提供思考的線索,啟發學生把圖意寫具體。
[設計理念]:
“從讀學寫,讀寫結合”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教學原則,所以在每個單元中都安排了習作訓練。同時,“說”有是和“寫”密不可分的,它們都是個人內部語言的表達。而“寫”則以“說”為基礎,“寫”又能促進“說”。因此,教學本次習作時,引導學生先說圖意,在“說”的基礎上為“寫”降低了難度,又自然而然。教學時,注重啟發學生的想象力,突破看圖寫作的局限性。
[教學目標 ]:
情感、態度、價值觀:
從習作訓練中,懂得要遵守公共道德。
知識技能:
1、能仔細觀察畫面,并發揮想象,按事情發展順序寫幾段話。
2、注意語句通順,意思連貫。
過程與方法:
1、出示圖片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將事情補充完整。
2、通過小組討論學習,調動每個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
能仔細觀察畫面,并發揮想象,按事情發展順序寫幾段話。
[教學難點 ]:
出示圖片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將事情補充完整。
[教學準備]:
習作訓練的圖片。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明確本次的習作要求。
2、能仔細觀察畫面,并發揮想象,按事情發展順序說幾段話。注意語句通順,意思連貫。
3、開始作文。
[教學重點]:
能仔細觀察畫面,并發揮想象,按事情發展順序說幾段話。
[教學難點 ]:
出示圖片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將事情補充完整。
[教學過程 ]:
一、出示圖片,練習說話:
1、“一天放學之后,芳芳高高興興地背著書包回家。可當她路過一幢房子前,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請大家仔細看,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呢?出示圖片,認真觀察。
①自由練說。
②指名交流,評議。(動作、表情、語言等)
2、你看西瓜皮又到了哪里?出示第三幅圖,仔細觀察。
①聯系題目,想想小強會怎樣說、怎樣做?
②同桌交流。
③指名回答,評議。
3、那西瓜皮到底是如何回去的呢?自由發揮想象,四人小組交流、討論。
①自由討論、交流。
②集體交流。
4、將你剛才看到的這件事說給你的好朋友聽一聽。比一比誰說得認真、連貫。
二、明確習作要求:
1、那我們這次的作文的要求如何呢?讀讀課文,說說要求。
2、根據習作要求再次練說。
3、你能上來說給其他同學聽聽嗎?
4、指名上臺說,根據要求評議。
三、開始作文,教師巡回指導。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從習作訓練中,懂得要遵守公共道德。
2、能仔細觀察畫面,并發揮想象,按事情發展順序寫幾段話。
3、基本完成作文,對作文的難點進行重點交流和評議。
[教學重點]:
能仔細觀察畫面,并發揮想象,按事情發展順序寫幾段話。
[教學難點 ]:
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將事情發展順序說清楚。
[教學過程 ]:
一、 學生繼續習作,教師巡回指導。
二、 抽學生作文進行評議。
1、學生自己上臺讀作文,評議。
2、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評議:
①事情是否完整、通順。
②想象是否合理,將人物的話語、動作寫具體。
三、學生根據評議自己修改:
1、自由修改。
2、互相修改。
四、謄寫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