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贊美》教學設計(通用2篇)
《學會贊美》教學設計 篇1
《學會贊美》是一節口語交際課,這節課目的在于引導學生用善良的眼光尋找他人的長處,用善意的鼓勵為他人打氣加油,把同學的進步和成功看成是自己的進步與成功,與他人共享成功的喜悅,從而學會激勵他人,形成互相激勵、共同進步的健全人格。整節課,學生用眼去發現身邊的美,評價美,打開與人真誠相對的心扉。
包 容 卡
生1:
琦琦:上星期天,我在你家無意中打碎了杯子,你不但沒有責怪我,反而安慰我。你的寬容之心,令我感動。——劉曉紅
無 私 卡
生2:
崔老師:您為了不耽誤我們的學習,顧不得照顧生病的親人,毅然站在講臺上為我們上課。在這里,我真誠地說一聲:“謝謝您!”
負 責 卡
生3:
夏青:你作為一斑之長,無論是對調皮的男生還是摯友,都能當眾表揚、批評,一視同仁。你這種對工作認真負責的精神值得我學習。——蘇俊霞
正 義 卡
生4:
星絢:記的一次在放學路上,我被人欺負時,你能路見不平、見義勇為。讓我感動得聲淚俱下。——申亞楠
樂于助人卡
生5:
劉敏:從你樂于助人的言行中,體現了你對同學的關愛,愿你的“愛心之花”永不枯萎。——竇潔
拼 搏 卡
生6:
王斌:本學期,你的日記突飛猛進,篇篇堪稱佳作。在這里,我默默地為你加油!努力吧!——石文
朗 讀 卡
生7:
李根:每一次讀課文,你都讀得聲情并茂,給人以美的享受,令人折服。——張楠
這些贊美,充滿了民主平等的意識,充滿了對他人特長、優點的呵護,充滿了對他人發自內心的欣賞。在真誠的賞識中,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得以發展。這一過程,融多維目標于一爐,既促進了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又使學生的人格素質有了一定的積淀。
《學會贊美》教學設計 篇2
師:能成為我們四年級(1)班的班主任,我感到很榮幸,為什么呢?因為郭老師覺得咱們班37位同學,每一位同學都是那么可愛。王雨晴是我們的小班長,學習刻苦,樂于助人,物別是從她的言談中流露出來的那份率真,值得我學習。劉文博是語文課代表,做事認真負責,收發作業從沒出過差錯,是老師的小助手。還有陳高云、凌智、李夢雅等,要不是時間關系,我真想挨個說下去。同學們,我剛才說的這番話是在——
生;表揚同學。
(師板書:贊美)
評:教師選取學生生活中的事例進行贊美,真實、自然地引出了課題,同時使學生感受到:值得贊美的人就在我們身邊。
師:王雨晴,聽了老師的贊美,你有什么感受?你該對我怎么說?
生:我很高興,心里甜甜的。謝謝老師的贊美,我會繼續努力的。
師:你說出了自己真實的感受。劉文博,你呢?
生:我也很高興,想笑,可是又怕別人笑話,所以就忍住沒笑。(生笑)郭老師,我要再接再厲,努力做得更好。
師:受到贊美,是會讓人感到愉悅的,所以,想笑你就開心地笑吧:大家朝夕相處.一定也會發現同學身上的一些優點的。請大家想一想;哪個同學的哪一方面值得你贊美,你該怎么對他說?
(學生練習)
生:我想贊美祖瀟。(離開坐位,來到祖瀟跟前,低著頭)祖瀟,你能背130首古詩,真了不起!值得我學習。
師:在贊美別人時,要注意眼睛看著對方,讓對方感受到你的真誠。再來遍,好嗎?
(學生抬起頭重新說了一遍)
師:面對這份真誠的贊美,祖瀟,你該怎么辦?
生:謝謝你的贊美,我會繼續努力的。
(學生紛紛舉手)
師:同學們想贊美誰,就請下位直接對他說吧[
(學生下位練說)
評: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不僅關注學生的口語表達內容,對學生的交際禮儀也予以指導,這樣做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口語交際習慣。
師:看來,在我們身邊值得贊美的同學還真不少。說到這,我想起了一個人,孫芳同學,請你到講臺前來。
(臺下響起一陣笑聲)
師:我聽到了笑聲,我也聽出了有些笑聲的含義。是不是覺得孫芳身上沒有值得贊美的地方?記得羅丹說過這樣一句話(投影出示):“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來說,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發現。”
(學生輕聲讀)
師:孫芳同學身上肯定有值得我們贊美的地方。我看哪個同學眼睛最亮,最先發現孫芳值得贊美的地方。
生:孫芳愛勞動。
生:孫芳心地善良,樂于助人。
師:這些都是閃光點,那你怎么對孫芳說呢?
生:孫芳,你為了讓我們有一個良好 的學習環境,每天都早來晚走,不伯臟, 不怕累,主動打掃教室,很辛苦,我要好好向你學習。
(孫芳低著頭.滿臉通紅)
生:孫芳,上次張軍身體個舒服,吐 了一地,你熱心地幫他清理.是我學習的榜樣。
(學生紛紛舉手,爭相發言)
師:看來,孫芳同學值得我們贊美的 地方還真不少呢!孫芳,你看那么多的同學要贊美你,你對大家說兩句話吧!
(孫芳流著眼淚,抬起了頭)
生:謝謝大家的鼓勵,我學習成績還 不好,我一定會努力趕上的。
(全班同學、聽課教師報以熱烈的掌 聲)
師:同學們,記住:贊美別人是一種 美德,你在贊美別人的同時,也極大地豐 富了自己。美國作家戴爾·卡耐基說過:“稱許要真誠,贊美要慷慨。”大家讀讀這句話,體會體會其中的含義。
(投影出示名言,學生誦讀)
評:教師引用羅丹的名言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打開了學生的思路.深化了學生的認識,豐富了訓練的內涵。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得到了發展,口語交際教學的人文性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師:在學校里,我們經常會贊美自己的同學,但對于最關心、疼愛我們的家人,可能就有些忽視。下面的這個情境就發生在我們身邊。
(師生表演小品)
師(圍著圍裙走到桌邊擺放碗筷):我兒子最愛吃紅燒魚,今天我休息,一大早就去市場買了一條鮮活的大鯉魚。回來后忙個不停,參照菜譜做了這道萊。(聞聞盤子)真香,我兒子一定愛吃。
(學生敲門上場)
生:我餓壞了,飯做好了嗎? 師:做好了,做好了,軍軍快去洗手,,今天媽做了你愛吃的紅燒魚。
(學生坐下就吃)
師:孩子,味道怎么樣?
生:好吃,好吃。(吃完一抹嘴)我飽了,下樓玩一會兒。
(學生下場)
師:同學們,看了這個情境,你有什么話要說嗎?
生:軍軍對媽媽說話不太禮貌。
生:媽媽忙了半天為軍軍做了這道色香味俱全的菜,很辛若。軍軍應謝謝媽媽。
生:軍軍應贊美媽媽。
師:是的,軍軍對媽媽的付出沒有用 心去感受。如果你是軍軍,你會怎么做?同桌之間演練一下;
(同桌演練后,學生到講臺前表演)
生:媽媽,您為我忙活了大半天,真是太辛苦了.謝謝媽媽。
師:瞧我的孩子多懂事呀!媽媽再忙也樂意。孩于,快嘗嘗媽媽做的魚。
(學生做品嘗的動作)
生:真香呀!,您坐下,我給您盛飯,您先吃魚。
師:有這樣的孩子,我這當媽的高興呀!你吃你吃。’
(全班學生笑)
師:同學們,生活中.我仍常常最容易忽視的是父母對我們的付出,別忘了贊美自己的父母,他們是最疼愛你們的人。
評:“生活即教育”,教師選取學生生 活中的事例,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由此,學生經歷了感受——體會——評價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對“學會贊美”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師:下面我給大家講個故事,權當我
有一個科長,特別喜歡別人夸他;一天他請下屬吃飯,下屬就投其所好,端著—碗米飯說:“科長,您做的米飯可真是品種繁多呀!有生的、熟的,還有半生不熟的呢!”
(學生大笑)
師:大家都笑了。這叫贊美嗎?
生:不叫。
師:這是奉承。贊美應該真誠,應該恰如其分。就像培根所說:“即使好心的稱贊,也必須恰如其分。”我們也經常受到別人的贊美,應該保持什么心態呢?老師送大家一句話(投影出示):“人譽我謙,又增一美;自夸自敗,還增一毀。”
師:這節課就要結束了,但是贊美這個話題卻是永恒的。同學們:希望大家學會在生活中用明亮的眼睛去發現,用真誠的心去感受.用誠摯的語言去贊美。讓我們在今后的日子里繼續學會贊美。
評:以學生的發展作為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按照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進行教育。這就是以學生為本。在本課教學中體現了以下三點:1.教師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創設了口語交際的情境、在交際的過程中,注重引手學生發現美、感受美、評價美,交際雙方在這一過程中,情感得到了交流,認識得到了提高,在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同時,情感、態度和價值規得到了發展。2.幾則名言的運用,豐富了口語交際教學的內涵,以名言促進交際活動的進行,以交際活動輔助對名言的理解、積累。這一環節的教學意義.絕非局限于這一節課,它將影響著學生今后的生活。3;正如贊可夫所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到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到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會變得高度有效。”從本課的教學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教師對學生的細致了解,對學生心靈的倍加呵護。教學的設計遵循了學生的認知實際,同時又提升了學生的認知水平,較好地體現了口語交際教學的人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