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這兒是一座村莊(通用3篇)
昨天,這兒是一座村莊 篇1
教學目標:
1、朗讀詩歌,通過比較,體會特區從一個貧窮落后的村莊到現代化新城的巨大變化。
2、質疑問難,理解課文,積累喜歡的詞句。
教學重點、難點:
質疑問難,理解課文。
學生準備:
熟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談話
1、我國從1978年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由鄧小平爺爺在廣東一個小村莊制定了一系列改革開放的政策,把一個小村莊變成了今天這樣一個具有高度文明,高速經濟發展的現代化城市。由此也拉開了我國全面改革開放的新時期,今天我們來學習反映深圳經濟特區的巨大變化的詩歌《昨天,這兒是一座村莊》。
2、板書課題,齊讀
二、學習理解詩歌內容
1、自讀課文,理解內容
2、思考:這首詩寫了什么內容?
三、分小組合作學習
1、正音“邊陲”“和著音樂”
2、這首詩描述了深圳特區原來與現在的不同,體會第3節在文中的作用。
3、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結合最后一節,理解變化的原因)
4、交流收集的資料。
四、指導詩歌朗讀
五、體會詩中修辭手法的作用
1、提問:你們感覺詩中哪幾句寫得很形象、很生動,為什么?你能聯想到什么?
2、全班討論
3、總結:本詩作者以最大的激情歌頌了深圳改革開放以來發生的巨大變化,歌頌了我們偉大祖國美好的今天與未來。
板書設計:
18、昨天,這兒是一座村莊
昨天——貧窮落后
環境變化
今天(煥然一新) 改革開放政策好
人的變化
教學效果反饋:
“和著音樂”的“和”是多音字,在這里讀hè,教學時要加以強調。
本課教學我以朗讀訓練為主,指導學生讀出詩歌的節奏、韻律和情感。學生朗讀興趣濃厚,收效不錯。
詩歌描寫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距離太大,很難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對文本的理解僅停留于老師的“說教”上。
昨天,這兒是一座村莊 篇2
班級 姓名
一、 把本首詩的拼音、生字準確地讀出。
二、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
( )的古道 ( )的土屋 ( )海洋 ( )農民
( )的廠房 ( )的校園 ( )特區 ( )面龐
三、思考:昨天的村莊是什么樣子的?今天的特區新城又是什么樣子的?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四、用線條搭配詞語。
傳遞 翅膀 描畫 鋼材
改變 信息 運送 國界
插上 模樣 越出 春光
五、多音字組詞。
he ( ) mó ( )
/ /
和 模
\ \
hè( ) mú ( )
近義詞 反義詞 近義詞 反義詞
( )一昔日一( ) ( )—破舊—( )
( )一熟悉一( ) ( )一晨曦一( )
七、把詞語補充完整。
( )然一( ) ( )( )開放 世代( )( ) 貧( )( )后
( )( )起舞 ( )( )公路 ( )聲( )語 放聲( )( )
八、按課文內容填空。
1.高速公路代替了 ,破舊的土屋變成了 。
2.昔日 的農民,改革開放給他們 ,似春燕在 上 ,傳遞著 ,描畫著 。
九、填空。
這首詩描寫了 ,贊頌 。
十、試著模仿本詩,為自己家鄉寫一首贊詩。
昨天,這兒是一座村莊 篇3
教學目的:
1、認識3個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悟詩歌優美的語言,了解深圳經濟特區的巨大變化和祖國建設事業的迅速發展。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感悟詩歌優美的語言,了解深圳經濟特區的巨大變化和祖國建設事業的迅速發展。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談話
我國從1978年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由鄧小平爺爺在廣東一個小村莊制定了一系列改革開放的政策,把一個小村莊變成了今天這樣一個具有高度文明,高速經濟發展的現代化城市。由此也拉開了我國全面改革開放的新時期,今天我們來學習反映深圳經濟特區的巨大變化的詩歌《昨天,這兒是一座村莊》。
二、學習理解詩歌內容
1、自讀課文,理解內容
2、思考:這首詩寫了什么內容?
三、分小組合作學習
1、討論這首詩描述了深圳特區原來與現在的不同。
2、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3、交流收集的資料。
四、指導詩歌朗讀
五、體會詩中修辭手法的作用
1、提問:你們感覺詩中哪幾句寫得很形象、很生動,為什么?你能聯想到什么?
2、全班討論
3、總結:本詩作者以最大的激情歌頌了深圳改革開放以來發生的巨大變化,歌頌了我們偉大祖國美好的今天與未來,振奮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