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兩首 作業(通用3篇)
古詩兩首 作業 篇1
一、先讀一讀,再想一想怎么寫,相信你寫得最棒!
秋 月 青 螺 湖 光 白 銀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二、我會用組詞的方法來區分它們。
峽( ) 未( ) 遙( )
狹( ) 末( ) 搖( )
三、先解釋加點的字,再寫出詩句的意思
1、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發: 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和: 未:
四、讀古詩,填空
本課兩首古詩描寫的都是
的景色。《峨眉山月歌》是唐代詩人 的作品,表達了作者 的感情。《望洞庭》是 代詩人劉禹錫的作品,通過豐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描繪了
的美景。
五、認真誦讀《望洞庭》,仔細觀察插圖,展開豐富的想象,把這首詩描繪的景色寫下來。
六、你還能找出這兩位詩人寫的其他詩文嗎?各摘抄一首,并試著背誦一下。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李白) (劉禹錫)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在我國古代詩歌的寶庫中,有許多與月亮有關的詩句,請你填一填,再收集幾句寫下來。
⒈野曠天低樹, 。
⒉ ,低頭思故鄉。
⒊ ,分明掛在碧霄邊。
⒋可憐九月初三夜, 。
⒌
⒍
⒎
⒏
八、佳作欣賞
霜 月
[唐]李商隱
初聞征雁已無蟬,
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蟬娟。
古詩兩首 作業 篇2
一、將詞語補充完整。
云( )風( ) 傍( )隨( ) 忙里( )( )
風( )日( ) 花( )柳( ) 心花( )( )
依( )傍( ) 柳( )花( )( )( )若狂
二、選擇正確的意思。
余:①剩下;②大數或度量單位等后面的零頭;③某種事情、情況以外或以后的時間;④我;⑤姓。
1、參加這次無償獻血活動的人數達二百余人。( )
2、時人不識余心樂。 ( )
3、退休老教師發揮余熱,給社區的孩子輔導功課。( )
4、哥哥利用業余時間,學習拉二胡。 ( )
三、根據古詩內容填空。
1、詩句“( )”再現了綠樹紅花、黃鶯歡歌的自然景觀,詩句“( )”展示了水村山郭、酒旗招展的生活場景,詩句“( )”展現了具有悠久歷史的圖景。從這首詩,我們能感受到作者在贊美江南(春景)的同時,還有( )。
2、<春日偶成>是( )詩人( )春日郊游,即景生情、興致高漲時所寫。詩的前兩句(寫景),后兩句(抒情)。人們誤 以為作者“老夫聊發少年狂”的詩句是( )。感受到作者(陶醉在春色之間,無比快樂的)心情。
四、積累:填寫帶有“山、水”的詩句。
1、遙望洞庭山水翠,( )。
2、水光瀲滟晴方好,( )。
3、(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4、京口瓜洲一水間,( 兩岸只隔數重山 )。
古詩兩首 作業 篇3
第3課 古詩兩首作業設計一
一、 比一比,再組詞。鏡( ) 峽( ) 眉( ) 螺( )境( ) 夾( ) 媚( ) 累( )
二、 填空。1、《望洞庭》是( )朝詩人( )的作品。詩中“( ),( )。”是寫遠望洞庭。這兩句是( )句,把( )比作( ),把( )比作( )。2、詩句“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中“和”是( )的意思,“未”是( )的意思,可以用成語( )來形容。3、《峨眉山月歌》是( )代詩人( )的作品。詩人在( )的( )乘船遠行,從( )出發,駛向( ),最后到達( )。讀了古詩,我眼前出現了( )、( )、( )等景物。4、“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中“發”是( )的意思,“下”是( )的意思。途中見到月亮,勾起詩人思念( )、( )的感情。
三、拓展練習。1、填寫有關“月亮”的詩。( ),低頭思故鄉。 野曠天低樹,( )。( ),天涯共此時。 小時不識月,( )。2、趣填成語。千瘡百( ) ( )虛烏有 寧死不( ) ( )形畢露投桃報( ) ( )手起家 綱舉目( ) ( )往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