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上冊1-4單元期末復習提綱(精選2篇)
四年級語文上冊1-4單元期末復習提綱 篇1
五單元
17.《長城》這篇課文不但表現了長城的 和 ,還贊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力量,抒發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重要詞句解析:
a “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墻上的條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來。”
這句話是 句,起 的作用。“ 、 、 ”這三個動詞是說作者已經身臨其境來到長城,“很自然地想起”是說作者被長城的雄偉氣魄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b 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這句話中“多少”表示 , “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突出了長城的 , “才”在這里表示 。整句話表達了作者
站在長城上,我想對古代的勞動人民說:“ ”
站在長城上,我想對世界人們說:“長城是中華民族的根,是中華民族的魂,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站在長城上,我想對中外游客說:“長城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歡迎你們到長城游玩,留下美好的回憶。”
*18 .《頤和園》課文按照 的順序記敘,表達作者對頤和園的贊美之情。
“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這句話運用動態描寫,反襯出昆明湖水的靜。一個“滑”字,與前面的“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相襯托,一靜一動,更加突出了湖水的靜。
▲ 要求:《頤和園》全文熟讀5遍,家長簽字:
第六單元(熟讀5遍,家長簽字: )
*20. 《古詩兩首》這兩首都是千古傳頌的 詩,都表達了詩人送別好友時依依不舍的感情。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意思:我佇立江邊,目送友人的小舟越行越遠,漸漸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見浩浩蕩蕩的江水流向天際。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意思:朋友,請再喝盡這杯美酒吧!等你西行出了陽關之后,就再也沒有一個交情深厚的老友了。
我們學過的送別詩有:《贈汪倫》
▲要求:①背默古詩、重點詩句意思,詩后的注釋。家長簽字:
②背默《贈汪倫》家長簽字:
21. 《搭石》課文許多地方都讓我們感受到“美”,有看得見的具體的“美”,也有看不見的心靈的“美”。我們可以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境中,體會到其中的人性美,體會到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傳統美德。 文中最后一段含義深刻:“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這句話正是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精神的寫照。
22.《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課文講述的故事很感人。我們從中體會到中國臺灣青年和李博士不顧個人安危、一心為他人著想、無私奉獻的美好品質。
題目中的“生命橋”就是:中國臺灣與大陸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
重要詞句解析:
a. “小錢靜靜地躺在病床上。燦爛的陽光沒有使他蒼白的臉紅潤起來。”
這段話中有一對反義詞: — ,小錢靜靜地躺在病床上是因為:小錢缺乏生命力,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
b. “此時此刻,跑到空曠的地方才比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著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床上。”
這段話中“此時此刻”指:持續不斷的余震來臨時。那位中國臺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床上,看出中國臺灣青年為他人著想,無私奉獻的精神。
小錢會對中國臺灣青年說:“ ”
23. 《卡羅納》選自《 》 作者: (國家: )
第七單元(熟讀5遍,家長簽字: )
25.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文章層次清晰,先寫周恩來聽伯父說“中華不振”,他疑惑不解;接著寫周恩來在租界里親眼看到中國人受洋人的欺侮,真正體會到“中華不振”的含義;最后寫在修身課上,他立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遠大志向。這三件事之間有兩次過渡。體會這兩處過渡怎樣起 的作用。
“崛起”是興起的意思。周恩來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把個人的學習和民族振興的大業聯系起來。他不愿意自己的民族再這樣軟弱,不愿意自己的同胞再受到這樣的欺凌,要為祖國的興盛和民族的振興而學習、奮斗。
26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作者:
文章表現了葉圣陶先生對文 的態度,以及對待他人 的品質。
“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么綠著。”含義:這句話與題目相呼應,含蓄地寫出了15歲那年夏天的事情一直留在作者的腦海中, 葉圣陶先生的親切教誨一直激勵著他前進。
“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
“春風拂面”指像春風一樣從臉上輕輕擦過,形容使人感到非常愉快、舒服。這是一個比喻句,把 葉老先生“ 的態度”比作“ ”。
▲ 要求:《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七、八、九、十自然段熟讀5遍,家長簽字:
28.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書信的格式:信開頭的稱呼要頂格寫,稱呼后面要加冒號。稱呼后面是正文。信末的祝福語分兩行寫,第一行空兩格,第二行頂格。在信的右下方先署名后寫日期。
第八單元(熟讀5遍,家長簽字: )
*29. 《呼風喚雨的世紀》說明文,文中運用了作比較、舉例子、設問、打比方、引用的說明方法,分別找出來。
作比較:
舉例子:
設 問:
打比方:
引 用:
“呼風喚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現在比喻能夠支配自然的力量。
“千里眼”、“順風耳”、“騰云駕霧”在課文中是指人們想象中的超脫自然的能力 ,現在“千里眼”——雷達、天文望遠鏡等;“順風耳”——電話、手機等;“騰云駕霧”——飛機、載人飛船等。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句詩表現了現代科學技術成就的變化之快、變化之大,是人們沒有想到的,給人們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30. 《電腦住宅》按照空間轉換的順序來介紹。
31. 《飛向藍天的恐龍》
重點詞句解析
1. 遼西的發現向世人展示了恐龍長羽毛的證據,給這幅古生物學家描繪的畫卷涂上了“點睛”之筆。
“點睛之筆”是指最重要、最關鍵的內容。古生物學家們經過漫長的研究,提出了一個假說——鳥類很可能就是一種小型恐龍的后裔。作者將古生物學家們的這一研究成果比喻成“畫卷”。遼西發現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龍化石,為這項研究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因此說它是“點睛之筆”。
2. “恐龍的一支經過漫長的演化,最終變成了凌空翱翔的鳥兒。”“一支”指的是恐龍的某一個分支,而不是全部。“漫長的演化”指經歷了長時間的演變過程,而不是突如其來的變化。
這樣的例子還有:“一些與鳥類親緣關系較近的恐龍應該長有羽毛。”“一些”表示不是所有的恐龍。“應該”表示一種推測的意思,說明在沒有找到證據之前,不能確定。
這些例子告訴我們說明文中語句表達得很準確。
▲ 要求:《飛向藍天的恐龍》第四自然段熟讀5遍
四年級語文上冊1-4單元期末復習提綱 篇2
一、字詞關
1. p17 p35 p58 p77 p95 p116 p138 p156 讀讀寫寫和讀讀記記的詞語要會寫。
2. 課文中出現的四字詞語盡量要會寫,會歸類。
abb 詞語: 笑嘻嘻 興沖沖 毛茸茸 綠油油 金燦燦
aabb 成語:隱隱約約 蹦蹦跳跳 明明白白 大大方方 彎彎曲曲
abac 成語:自由自在 無憂無慮 十全十美 如怨如訴 若隱若現
abcc 成語:可憐巴巴 生氣勃勃 得意揚揚 人影綽綽 白發蒼蒼
aabc 成語:簾簾飛瀑 滔滔江水 涓涓細流 默默無聞 躍躍欲試
特殊結構成語:呼風喚雨 耀武揚威 騰云駕霧 屏息凝視 取長補短
含動物的成語:膽小如鼠 牛刀小試 調虎離山 守株待兔 來龍去脈
含比喻的成語:口若懸河 如花似玉 膽小如鼠 恩重如山 呆若木雞
描寫天氣成語:艷陽高照 烏云滿天 陽光明媚 雷聲大作
十二生肖成語:
膽小如鼠 對牛彈琴 如狼似虎 守株待兔 葉公好龍 畫蛇添足 人仰馬翻 順手牽羊 呆若木雞 殺雞儆猴 狗急跳墻 豬朋狗友
帶數字的成語:
一心一意 三心二意 四分五裂 六神無主 五光十色 七上八下
千軍萬馬 十萬火急 五花八門 四通八達 四平八穩 朝三暮四
兩全其美 千方百計 四面楚歌 十拿九穩
二、課文關。
1. 要求背默的課文內容:
① 《觀潮》三、四自然段( ) ② p22-23 和 p100-101 《古詩兩首》( ) ③ 《爬山虎的腳》全文 { } ④《鳥的天堂》七、八、十二、十三自然段 ( ) ⑤ 《白鵝》二、三、四、七自然段 ( ) ⑥ 《貓》的一、二自然段( ) ⑦ 《頤和園》全文熟讀( )
⑧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七、八、九、十自然段熟讀
⑨ 《飛向藍天的恐龍》第四自然段熟讀
三、學習園地關。
1. 背默 1—8 單元園地里的“日積月累”的內容,而且要會運用。 [ 尤其是第五、七單元的名言要聯系生活實際運用]
2. “我的發現”的內容要熟讀并學會表達。
3. 八個單元的寫作要點及范文要熟記。
第一單元(熟讀5遍,家長簽字: )
*1.《觀潮》按照從遠到近的順序,記敘了錢塘江大潮 的景象,寫出了大潮的 。
重點:第3、4自然段,從 和 兩方面描寫了潮來時壯觀的景象。
▲要會背默(家長簽字: )
學會評價句子:
(1)“寬闊的錢塘江橫臥在眼前。”這句運用了擬人的寫法,具體、形象、生動地將錢塘江的靜態美寫得形象逼真。
(2)“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堵兩丈多高的水墻。”這句是比喻句,把水浪比作水墻,形象地突出水浪翻得很高的情景。
(3)“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這句是比喻句,把浪潮比作戰馬,形象地突出水浪奔流的速度很快,很迅猛的情景。
2. 《雅魯藏布大峽谷》用了列數字、作比較的方法,說明雅魯藏布大峽谷世界第一大峽谷,突出它壯麗的特點。
本課所有四個字的詞語要會寫,會給帶點字注音:
皚皚白雪 人跡罕至 咫尺為鄰
*3 .《鳥的天堂》作者是 ,寫了榕樹 ,寫了鳥兒 。文中加引號的“鳥的天堂”指 ,第二個鳥的天堂指 。作者 次經過鳥的天堂,第一次經過的時間是: ,看到了:那株茂盛的大榕樹;第二次經過的時間是: ,看到了:許多鳥兒。“到處是鳥聲,到處是鳥影”讓我眼前仿佛出現了:榕樹周圍千鳥竟飛,百鳥齊鳴的景象。
課后題:從“一株、枝干的數目不可計數”我們體會到 ;從“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體會到 ,從“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體會到 。
▲要求:背默《鳥的天堂》七、八、十二、十三自然段,家長簽字:
讀音;不可計數 應接不暇
第二單元(熟讀5遍,家長簽字: )
*5.《題西林壁》后兩句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意思: 。這首詩告訴我們:要想對某個事物有全面的認識,就必須站在客觀的立場上。
《游山西村》后兩句詩“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 。這兩句詩給我們的啟示:遇到困難不要放棄,要有信心去克服困難。
▲要求:背默古詩,重點詩句詩意,背誦詩中注釋,家長簽字:
6. 《爬山虎的腳》作者:
爬山虎的腳 的時候, 就變成了小圓片, 。細絲原先是 ,現在變成 ,把爬山虎的嫩莖 ,使它 。爬山虎就是這樣 ,如果你仔細看那些細小的腳,你就會想起 。
這段話寫了:爬山虎腳的樣子,以及它是怎樣向上爬的。
▲要求:背默全文,家長簽字:
7.《蟋蟀的住宅》作者:法國—— ,本文選自
第三單元(熟讀5遍,家長簽字: )
*9. 《巨人的花園》作者: 國 ,學完本文我們要明白的道理:快樂要和大家一起分享,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我還知道的童話故事有:《 》、《 》、《 》、《 》、《 》。
10.《幸福是什么》 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11.《去年的樹》讓我們明白了:要信守諾言,珍惜友情。
重要詞句解析:
a 鳥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它仿佛在說:“樹朋友,我終于找到你了,我來給你唱歌了!”
b 唱完了歌,鳥兒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就飛走了。它仿佛在說:“樹朋友,我唱的歌你聽到了嗎?再見了朋友!”
讀了這個故事,我想對小鳥說:“你唱的那首歌會永遠留在你和大樹心里,大樹會是你永遠的好朋友。”我想對伐木工人說:“難道小鳥和樹的真情不能打動你嗎?如果你是個有心人,就應該珍視它們的友誼,愛護樹木。”我想對大樹說:“你為人們點燃燈火,為人們照亮,你真了不起!”
12.《小木偶的故事》道理: 。
第四單元(熟讀5遍,家長簽字: )
13.《白鵝》作者: ,白鵝的特點: ,鵝的高傲表現在它的 。
▲要求:背默《白鵝》二、三、四、七自然段,家長簽字:
15 .《貓》作者: ,貓的特點: 。
重要詞句解析:
說它貪玩吧,的確是呀,要不怎么會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可是,它聽到老鼠的一點響動,又是那么盡職。它屏息凝視,一連就是幾個鐘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
a 找出這段話的反問句,畫“ ”,這句話改成陳述句是:
b 文中哪些語句看出貓的盡職?畫“ ”
c 屏息凝視的意思是: 屏住呼吸,聚精會神地看 文中表達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d 文中“可是”這個詞可以換成
▲《貓》的一、二自然段,家長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