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導學案(精選3篇)
桂林山水導學案 篇1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點,以優美、簡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達了作者對桂林風景的喜愛之情。
文中的插圖基本反映了課文中描寫的桂林山水的特點。
作者以詩一般的語言,帶著讀者觀賞了風景秀麗的桂林山水。
課文從 “桂林山水甲天下”講起,既概括說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國名勝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觀賞桂林山水的緣由。同時引起了我們對桂林山水的向往。然后,用對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突出特點。最后,把桂林的山和水聯系起來,作為一個完美的整體,展現在讀者面前。
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中,以激情的贊嘆引出了漓江水的特點:靜、清、綠。在點出特點之后,又具體描寫了漓江的水怎樣靜,怎樣清、怎樣綠。這種以贊嘆的語氣寫實,讓讀者和作者一樣,猶如親臨漓江,蕩舟觀賞這一美景。接著,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以同樣的筆法,描寫了桂林山的特點:奇、險、秀。文中二、三自然段以抒情的語言寫實,并運用排比、比喻的手法讓讀者切實地感受到漓江的水美,桂林的山美,《桂林山水》這篇課文的語言更美!文章第四自然段,綜合觀賞印象。山水相映,云霧迷蒙,綠樹紅花、竹筏小舟點綴其間,構成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是全文的總結,和開頭“桂林山水甲天下”首尾呼應。
本課較難理解的是最后一段的“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一句。這句話的意思是:游船航行在碧綠的河水上,船上的游人就像在一幅美麗的畫卷中游覽。
學習目標:
1、學生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漓江 無瑕 翡翠 峰巒 屏障 竹筏 波瀾壯闊 水平如鏡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4、領悟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學習重、難點: 體會文句及桂林山水的美,能吟詩寫話來表達。
學法指導: 讓學生有感情地去朗讀,從朗讀中體會桂林山水的美。
學習時數:2課時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導學:
1.看拼音寫詞語:
bō lán wú xiá fěi cuì shān luán píng zhàng
( ) ( ) ( ) ( ) ( )
zhú fá tài shān pān dēng lí jiāng lín xún
( ) ( ) ( ) ( ) ( )
wēi fēng wù lì qí fēng luó liè
( ) ( )
2.大家動手查一查這些詞的意思,比比誰準而快。
觀賞: 無瑕:
拔地而起: 奇峰羅列:
危峰兀立: 怪石嶙峋:
二.課堂研討。
1.自由讀文,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文章哪幾個自然段總寫山水?
(2)文章哪幾個自然段寫山美?
(3)文章哪幾個自然段寫水美?
2.自由讀1、4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哪一句高度歸納桂林山水的特點。
(2)畫出第4自然段的比喻句,文中的“畫卷”是怎樣的?
3.自由讀第2自然段。
(1)漓江的水是怎樣的?
(2)作者是怎樣描寫漓江的水的?運用了什么修辭?
(3)讀“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作者把 比作 。
4、用同樣的方法自學第3自然段。
(1) 作者用什么方法寫桂林的山?
(2) 桂林的山有什么特點?各要讀出怎樣的語氣?
(3) 用自己的話形容一下桂林的山,試一試用詩句來贊一贊桂林的山水。
板書設計:
2 桂林山水
第二課時
課堂小測
一.我會填。
1、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 ;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 ;漓江的水真綠啊,
綠得 。
2、桂林的山真奇啊, ;
桂林的山真秀啊, ;桂林的山真險啊, 。
3、“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寫出了觀賞桂林山水的
和 ,說明桂林山水的確 。所以這句話起了 的作用。
二.我會選。
觀賞 玩賞 羅列 排列
1、小剛只顧( )舅舅從天津帶回來的四個有趣的小面人,媽媽連叫三聲,他都沒有答應。
2、暑假里,我和家人一道去桂林,( )了那里秀麗的山水風光。
3、這事你錯定了,沒有必要( )那么多理由為自己開脫。
4、玉蘭花燈柱整整齊齊地( )在街道兩旁。
三、我能填上恰當的詞。
( )的畫卷 ( )的大海 ( )的泰山
( )的屏障 ( )的翡翠 ( )的西湖
四、把下面的詞語補充完整。
波( )壯闊 紅葉( )火 ( )地而起 奇峰( )列
形( )萬千 危峰( )立 怪石( )( ) 連( )不斷
五、仿寫句子。
例: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大家仿照比喻句寫一寫江水的靜、綠。)
(1)、漓江的水真 啊, 得仿佛是 。
(2)、漓江的水真 啊, 得仿佛是 。
桂林山水導學案 篇2
溫馨寄語:
“愿作桂林人,不愿做神仙”桂林山水的美舉世聞名,讓我們跟隨作者去欣賞桂林那如詩如畫的美景。
學習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玩賞、無暇、擴散、攀登、泰山、駱駝、屏障、波瀾壯闊、峰巒雄偉、紅葉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羅列、形態萬千、色彩明麗、危峰兀立、連綿不斷”等詞語。(重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全文。(重點)
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養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大自然的感情。(難點)
學法指導:
1、利用工具書、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生字新詞。
2、在合作之前要充分的自學,完成自主練習。
3、根據導學案設計的問題展開學習,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打問號,在小組內討論。
知識鏈接:
桂林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東北部。桂林一帶,奇峰突起,怪石崢嶸,江流彎轉,巖洞幽深,其巖溶奇觀為世所罕見,故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美譽。由于石灰巖地形發育,加上地下水的溶蝕,使桂林諸山平地拔起,奇峰羅列,猶如竹筍、翠屏、巨象、駱駝等,形象萬千,景色秀麗,尤以象鼻山最為酷肖。桂林山多巖洞,洞內有石乳、石筍、石柱、石花組成各種景物,奇狀異態,琳瑯滿目。麗江是桂林的主要河流,與西來的陽江匯合,流水清澈,游魚可數,像玉帶般旋繞城區。桂林至陽朔沿江一帶,群山峭拔,綠水迂回,青山腹水,景色清幽,構成長達百里的美麗圖畫。
一、自主學習:
1、通過自學,我掌握了本課的生字詞。我會寫
bó lán zhuàng kuò wú xiá pān dēng fēng luán xiōng wěi
( ) ( ) ( ) ( )
tài shān luò tuó qí fēng luó liè píng zhàng wēi fēng wù lì
( ) ( ) ( ) ( ) ( )
lián mián bú duàn
( )
2、通過聯系上下文,借助工具書,我理解了課文中的生字詞,它們是:
3、我還知道課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課文圍繞這個中心句寫了______和__________,第二自然段寫___,第三自然段寫___。
二、合作探究
1、課文寫了漓江水的哪些特點?
2、作者既然是寫漓江水,為什么開始寫大海和西湖?這樣寫能讓你產生什么感覺?
3、有感情的朗讀第二自然段,通過讀進一步感受漓江水的特點。
4、課文寫了桂林山的哪些特點?用什么方法寫的?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讀出桂林山的特點和喜愛之情
5、朗讀第四自然段。想象一下:“這樣的山圍繞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是怎樣的一種景象?體會“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感覺,然后說一說。
三、拓展延伸
桂林的山水,只是祖國美麗的河山的一小部分,對此,你有什么感想?
桂林山水導學案 篇3
一、學習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玩賞、無暇、擴散、攀登、泰山、駱駝、屏障、波瀾壯闊、水平如鏡、峰巒雄偉、紅葉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羅列、形態萬千、色彩明麗、危峰兀立、連綿不斷”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全文。
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養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4.了解作者的語言表達的特點,模仿課文例段,學習用同樣的句式寫一段話。
二、本課學習的重點、難點: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想象其美景。
2、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三、課前助學提示
怎樣讀《桂林山水》里的“啊”
《桂林山水》這篇課文中語氣詞“啊”多次出現,而每一處的讀音又不盡相同。有些老師和學生在朗讀課文時,把“啊”一律讀成 “ā”,這是不正確的。那么,怎樣確定“啊”在句子中的讀音呢?這要從“啊”的音變說起。
“啊”是一個表達語氣和感情的基本聲音。當它單獨使用時,發它的本音,讀作“ā”。如果它用在句子的末尾時,它的讀音會受它前面音節末尾音素的影響而發生變化。具體變化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前面音節末尾是 a、o、e、i、ü 時,“啊”讀作“ya”,有時也寫“呀”。 例如:“真綠啊!”“真奇啊!”“真多啊!”
2、前面音節末尾是 u 或 ao、iao 時,“啊”讀作 “ua”,有時寫成“哇”。 例如:“真秀啊!”“手真巧啊!”“他是個多面手啊!”
3、前面音節末尾是 n 時,“啊”讀作“na”,有時直接寫成“哪”。例如:“真險啊!”“要小心啊!”“怎么辦啊?”
4、前面音節末尾是 ng 時,“啊”讀作 “nga”。例如:“真靜啊!”“真清啊!”“一起唱啊!”
5、前面音節是 zhi、chi、shi、ri 或 zi、ci、si 時,“啊”讀作“ra”或“za”。
例如:“快吃啊!”“這東西真次啊!”
第 一 學 時
★ 預習導學:
1.我讀了遍課文,就達到了正確、流利的標準。
2.自學生字詞,借助字典、詞典,我能為本課的生字至少找兩個詞伙伴。
3.列出本課我認為易讀錯、寫錯、混淆的字:
4.借助工具書、圖片,結合上下文,我要理解“兀立、嶙峋、連綿不斷……”等詞的意思。
5.預習成果反饋。
(1)我的收獲:
朗讀 優秀 票 良好票 合格票 加油票
(2)“生字找伙伴” 全對需改錯( )
(3)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疑問。
6. 我仍存在的疑問:
★初讀,整體感悟。
1.開頭引用名句“”,點明桂林是聞名遐邇、(xiá ěr)令人神往的游覽勝地,讓人很自然地產生蕩舟漓江、觀賞桂林山水的欲望。一個 “ ”字高度概括桂林奇麗之景堪稱天下第一,這句話是全文的 ,下文圍繞這一名句,分別從 和兩方面作具體介紹。
★資料袋
桂林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是個具有2000年歷史的文化名城,也是著名的風景旅游勝地。桂林的旅游風景區范圍較廣,北起興安,南到陽朔,綿延100公里之間,大體以桂林為中心,包括漓江兩岸、興安、陽朔一帶。由于桂林地區的巖溶地形(即石灰巖地形)發育,在長期的風化侵蝕和雨水溶蝕作用下,地面形態發生奇妙變化,慢慢形成了奇山、秀水、美石、異洞等形態,構成了桂林山水的獨特風貌,“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風景甲桂林”,正是典型的巖溶地形獨特景觀的寫照。
第 二 學 時
★ 反復研讀,合作探究。
1. 組內合作通讀課文兩遍,形式不限。
完成情況自評:
優秀 ( )良好合格加油
2.研讀第二自然段,組內討論:
(1)漓江的水有哪些特點?
(2)作者既然是寫漓江水,為什么開始寫大海和西湖?
(3)提出自己的疑問,組內討論。
3.用同樣的方法理解感悟第三自然段。
★句段推敲(個人認真完成后,再小組探究,然后集體交流)
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霧迷蒙,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讓你感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這樣的山”指桂林、 、 的山;
“這樣的水”指漓江、 、 的水。其中, 、兩個詞把山和水聯系起來,這是“畫卷”的主體。再加上、 、 的點綴,使人覺得像是走進了 的畫卷。
與“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應的句子是
★ 熟讀成誦
1.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列出寫作提綱,根據提綱練習背誦。
★美文誦讀擂臺賽
1.各小組商討誦讀形式和推舉參賽同學。
2.各小組誦讀展示。
本組比賽結果統計:
票 票 票 票
第三學時
課 堂 達 標 檢 測
一、讀拼音寫詞語。
bó lán zhuàngkuò pándēngshānluán tànshān
( )
luòtuóqí fēng luó liè ping zhàng wù lì lián mián bú duàn
( )( )( )( )
二、我會填。
的大海 ( )的西湖
的翡翠 ( )的竹筍
的泰山 ( )的畫卷
三、經典回放。
1.我會工工整整地抄寫課文的第二自然段,并注意這段話的標點。
2.這段話用了三個相同的句式寫出了漓江水的特點,我能把它畫出來,然后要去課文中找一找,還有沒有類似的句子,并做標記。
★閱讀沖浪
桂林山水歌
賀敬之
云中的神呵,霧中的仙,
神姿仙態桂林的山!
情一樣深呵,夢一樣美,
如情似夢漓江的水!
水幾重呵,山幾重?
水繞山環桂林城……
是山城呵,是水城?
都在青山綠水中……
呵!此山此水入胸懷,
此時此身何處來?
……黃河的浪濤塞外的風。
此來關山千萬重。
馬鞍上夢見沙盤上畫:
“桂林山水甲天下”……
呵!是夢境呵,是仙境?
此時身在獨秀峰!
心是醉呵,還是醒?
水迎山接入畫屏!
這首詩寫得真美,我要認真讀一讀,看看作者眼中的桂林山水和我想象中的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