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 太 陽(精選9篇)
畫 太 陽 篇1
第一課 畫 太 陽一、教材分析1、 重點: 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色彩的表現能力及觀察能力。2、 難點:畫出自己眼中的太陽。二、教學目標 1、 學習用不同的色彩,線條來描繪太陽。2、 觀看日出和日落,欣賞大自然的美。三、課前準備1、 幻燈片。四、教學過程 (一) 引題談話1、 不同時期的太陽有不同的形狀。2、 太陽為我們和植物都帶來很大的幫助。(二)認識太陽的外型特征,及其他知識。1、 外形是圓圓的, 還有黃色的光芒。2、 光芒是什么形?生答。光芒的表現方法——單線條,多線條,折線等。 3、你能設計出不同光芒的太陽嗎?(三)進行想象1、 先畫好大體的形,添加美麗的花紋。2、 外形可適當的進行變化和夸張,太陽里面會有什么?生答。3、 可使用漂亮的顏色。(四)構圖分析(書上范作)1、 左邊這張較均衡。變化的是顏色。2、 大小有變化,生長方向也各異。(五)學生作業 。 教師巡視輔導。
畫 太 陽 篇2
小班畫太陽,藝術教研活動
太陽,每個孩子都知道,尤其是在這炎熱的夏天,更是成了孩子們討論的焦點:“像火球”“太陽上都是火”“夏天太陽很燙的”“不能用眼睛看太陽,眼睛會壞的”……等等,他們各抒己見。而說起太陽是什么樣子的?他們的回答卻異口同聲“圓的”“紅的。”這是孩子們最直觀的感受,也是他們生活中接觸最多的太陽的形態。而今,再和孩子們探討太陽,畫畫太陽,如果仍停留在這樣一個認知層面,似乎沒有太大的審美價值。藝術活動是需要創造的,創造基于敢想、敢說,我希望孩子們描繪出屬于自己的一個太陽形象,而不是千篇一律。
結合主題“多彩的夏天”,抓住孩子們對夏天太陽“熱”這一特點的聚焦,打破太陽是個發熱體的固有思維,以“為太陽尋找涼快的光芒”為線索,引導幼兒大膽暢想,用已有經驗,即一些簡單的符號來表現太陽的“涼快光芒”,從而塑造出一個個不同形態的太陽形象,從而幫助幼兒感受藝術活動的夸張性,體驗藝術活動中大膽想象、創作的快樂、有趣,萌發對藝術創作的興趣。在尋找“涼快的光芒”的過程中,幫助幼兒結合生活情境來整合已有經驗,深化對夏天的認識。
活動一:畫太陽
年齡:小班
教學目標:
1.能夠結合生活經驗,大膽想象,運用不同圖形表現太陽的光芒。
2.體驗大膽創作和幫助太陽尋找光芒的快樂。
畫 太 陽 篇3
活動背景:
冬天到了,我們班開展了曬太陽的一系列活動,讓小朋友們感受冬天的一系列事物,我們每天中午出去散步的時候都要曬太陽,小朋友有的時候會問:“為什么曬太陽就會變得暖和呢?”我希望通過這個活動不僅能提高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也能增加幼兒的生活經驗。
內容與要求:
1、感受冬天天,嘗試剪圓形的圖案
2、嘗試繪畫短和直的線條。
材料與環境創設:
剪刀、膠水、蠟筆、白紙
過程與指導:
一、討論冬天怎么樣才能溫暖
師:“冬天的時候我們會感覺怎么樣啊?”
“有什么方法可以讓我們變得暖和啊?”
幼:“多穿衣服。”“空調”“曬太陽”
二、幼兒實踐
師:“那讓我們一起來畫太陽,把我們班照得暖暖的好么?”
教師示范,要求:1、延著黑線剪
2、膠水寶寶用完放在桌子中間,畫完后把蓋子蓋好。
三、討論結束
教師表揚畫得好的小朋友,指出畫得不太好的小朋友哪里畫得不好,給予鼓勵。
畫 太 陽 篇4
一.設計意圖
根據《綱要》中藝術領域方面的目標,要求在支持、鼓勵幼兒積極參加各種藝術活動并大膽表現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和能力。還要避免僅僅重視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 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的傾向。依據這些目標,我為大班幼兒設計的這個音樂活動主要從讓幼兒享受參與歌唱活動的快樂入手,發展幼兒運用嗓音進行藝術表現的能力,提高幼兒的歌唱技能,同時讓幼兒感受到歌曲優美的旋律和美好的意境,給幼兒美的體驗。
二.分析教材
教材的兩個特點:
(1) 這首歌曲雖然有兩段歌詞,但主題突出,內容淺顯易懂,歌詞中句式多次重復,刻畫了一幅幅生動美麗的畫面。且大班幼兒掌握歌詞的能力有了進一步地提高,他們可以較完整、準確、快速地掌握歌曲的歌詞。
(2) 整首歌曲旋律優美、舒緩,相連的各個小節之間沒有大的跨度,因此幼兒在音準的把握上應該沒有什么難度。這首歌曲的難度就在于,弱起小節和休止符的掌握。在節奏表現能力方面,大班幼兒對歌曲中的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節奏已掌握得較好,甚至能夠較好地掌握附點音符和切分節奏。另外,歌曲中有很多連音符號,這就要求聲音要保持連貫、延續,就必須要用較長的氣息有控制地均勻持續沖擊聲帶,這對幼兒來說也是有一定難度的。
三.制定目標
從大班幼兒歌唱能力發展的特點和規律來看,這時期的幼兒對歌詞的聽辯、理解、記憶的能力已有了較大的提高;大多數幼兒都能比較自如地把握常見的幼兒歌曲的節奏;在適宜的音域范圍內,一般幼兒都能基本唱準曲調。因此,從幼兒能力和歌曲特點兩方面考慮,我確定本次音樂活動的目標有個:
(1) 感受歌曲的優美與舒緩,學習用較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
(2) 在演唱時適時換氣,注意唱準休止符,并在教師引導下掌握弱起小節的唱法。
(3) 能感知歌詞所表現的美好意境,理解歌曲中的情感和意義,從中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附:歌曲
畫太陽
1=F 2/4 張春明 詞
王夢靈 曲
(3 5 ||:6 6 6 6 3 | 6 1 2 | 3 3 3 3 1 | 6 0 | 5 6 1 2 | 3 5 5| 2 3 0 2 | 1 -)| 5 5 5 | 5 3 | 6 6 0 3 | 5 - | 1 1 1 | 1 6 |
1山 里的 孩 子 畫太 陽, 總 愛把山 鷹
2城 里的 孩 子 畫太 陽, 總 愛把鴿 子
3 2 0 1 | 2 0 | 5 5 5 | 5 3 | 2 2 0 1 | 6 - | 5 6 1 2 | 3 5 |
畫 上, 海 邊的孩 子 畫太 陽, 總 是把海 燕
畫 上, 草 原的孩 子 畫太 陽, 總 是把駿 馬
2 3 0 2 | 1 2 3 | 5 - | 5 2 3 | 5 - | 5 3 5 | 6 6 0 3 | 2 1 2 |
畫 上。 畫太 陽 畫太 陽 啊 畫太 陽 啊
畫 上。
3 3 0 1 | 6 0 | 5 6 1 2 | 3 5 5 | 6 6 0 3 | 5 - | 5 - | 5 6 1 2|
畫太 陽 畫 出了 心 中的 向 往, 畫 出了
3 5 5 | 2 3 0 2 | 1 - | 1 0 ||
心 中的向 往。
畫 太 陽 篇5
一.設計意圖
根據《綱要》中藝術領域方面的目標,要求在支持、鼓勵幼兒積極參加各種藝術活動并大膽表現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和能力。還要避免僅僅重視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的傾向。依據這些目標,我為大班幼兒設計的這個音樂活動主要從讓幼兒享受參與歌唱活動的快樂入手,發展幼兒運用嗓音進行藝術表現的能力,提高幼兒的歌唱技能,同時讓幼兒感受到歌曲優美的旋律和美好的意境,給幼兒美的體驗。
二.分析教材
教材的兩個特點:
(1) 這首歌曲雖然有兩段歌詞,但主題突出,內容淺顯易懂,歌詞中句式多次重復,刻畫了一幅幅生動美麗的畫面。且大班幼兒掌握歌詞的能力有了進一步地提高,他們可以較完整、準確、快速地掌握歌曲的歌詞。
(2) 整首歌曲旋律優美、舒緩,相連的各個小節之間沒有大的跨度,因此幼兒在音準的把握上應該沒有什么難度。這首歌曲的難度就在于,弱起小節和休止符的掌握。在節奏表現能力方面,大班幼兒對歌曲中的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節奏已掌握得較好,甚至能夠較好地掌握附點音符和切分節奏。另外,歌曲中有很多連音符號,這就要求聲音要保持連貫、延續,就必須要用較長的氣息有控制地均勻持續沖擊聲帶,這對幼兒來說也是有一定難度的。
三.制定目標
從大班幼兒歌唱能力發展的特點和規律來看,這時期的幼兒對歌詞的聽辯、理解、記憶的能力已有了較大的提高;大多數幼兒都能比較自如地把握常見的幼兒歌曲的節奏;在適宜的音域范圍內,一般幼兒都能基本唱準曲調。因此,從幼兒能力和歌曲特點兩方面考慮,我確定本次音樂活動的目標有個:
(1) 感受歌曲的優美與舒緩,學習用較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
(2) 在演唱時適時換氣,注意唱準休止符,并在教師引導下掌握弱起小節的唱法。
(3) 能感知歌詞所表現的美好意境,理解歌曲中的情感和意義,從中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附:歌曲
畫太陽
1=f 2/4 張春明 詞
王夢靈 曲
(3 5 ||:6 6 6 6 3 | 6 1 2 | 3 3 3 3 1 | 6 0 | 5 6 1 2 | 3 5 5| 2 3 0 2 | 1 -)| 5 5 5 | 5 3 | 6 6 0 3 | 5 - | 1 1 1 | 1 6 |
1山 里的 孩 子 畫太 陽, 總 愛把山 鷹
2城 里的 孩 子 畫太 陽, 總 愛把鴿 子
3 2 0 1 | 2 0 | 5 5 5 | 5 3 | 2 2 0 1 | 6 - | 5 6 1 2 | 3 5 |
畫<br><p></p>上, 海 邊的孩 子 畫太 陽, 總 是把海 燕
畫 上, 草 原的孩 子 畫太 陽, 總 是把駿 馬
2 3 0 2 | 1 2 3 | 5 - | 5 2 3 | 5 - | 5 3 5 | 6 6 0 3 | 2 1 2 |
畫 上。 畫太 陽 畫太 陽 啊 畫太 陽 啊
畫 上。
3 3 0 1 | 6 0 | 5 6 1 2 | 3 5 5 | 6 6 0 3 | 5 - | 5 - | 5 6 1 2|
畫太 陽 畫 出了 心 中的 向 往, 畫 出了
3 5 5 | 2 3 0 2 | 1 - | 1 0 ||
心 中的向 往。
畫 太 陽 篇6
活動背景:
冬天到了,我們班開展了曬太陽的一系列活動,讓小朋友們感受冬天的一系列事物,我們每天中午出去散步的時候都要曬太陽,小朋友有的時候會問:“為什么曬太陽就會變得暖和呢?”我希望通過這個活動不僅能提高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也能增加幼兒的生活經驗。
內容與要求:
1、感受冬天天,嘗試剪圓形的圖案
2、嘗試繪畫短和直的線條。
材料與環境創設:
剪刀、膠水、蠟筆、白紙
過程與指導:
一、討論冬天怎么樣才能溫暖
師:“冬天的時候我們會感覺怎么樣啊?”
“有什么方法可以讓我們變得暖和啊?”
幼:“多穿衣服。”“空調”“曬太陽”
二、幼兒實踐
師:“那讓我們一起來畫太陽,把我們班照得暖暖的好么?”
教師示范,要求:1、延著黑線剪
2、膠水寶寶用完放在桌子中間,畫完后把蓋子蓋好。
三、討論結束
教師表揚畫得好的小朋友,指出畫得不太好的小朋友哪里畫得不好,給予鼓勵。
畫 太 陽 篇7
大班音樂活動設計:歌曲《畫太陽》
一.設計意圖
根據《綱要》中藝術領域方面的目標,要求在支持、鼓勵幼兒積極參加各種藝術活動并大膽表現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和能力。還要避免僅僅重視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 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的傾向。依據這些目標,我為大班幼兒設計的這個音樂活動主要從讓幼兒享受參與歌唱活動的快樂入手,發展幼兒運用嗓音進行藝術表現的能力,提高幼兒的歌唱技能,同時讓幼兒感受到歌曲優美的旋律和美好的意境,給幼兒美的體驗。
二.分析教材
教材的兩個特點:
(1) 這首歌曲雖然有兩段歌詞,但主題突出,內容淺顯易懂,歌詞中句式多次重復,刻畫了一幅幅生動美麗的畫面。且大班幼兒掌握歌詞的能力有了進一步地提高,他們可以較完整、準確、快速地掌握歌曲的歌詞。
(2) 整首歌曲旋律優美、舒緩,相連的各個小節之間沒有大的跨度,因此幼兒在音準的把握上應該沒有什么難度。這首歌曲的難度就在于,弱起小節和休止符的掌握。在節奏表現能力方面,大班幼兒對歌曲中的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節奏已掌握得較好,甚至能夠較好地掌握附點音符和切分節奏。另外,歌曲中有很多連音符號,這就要求聲音要保持連貫、延續,就必須要用較長的氣息有控制地均勻持續沖擊聲帶,這對幼兒來說也是有一定難度的。
三.制定目標
從大班幼兒歌唱能力發展的特點和規律來看,這時期的幼兒對歌詞的聽辯、理解、記憶的能力已有了較大的提高;大多數幼兒都能比較自如地把握常見的幼兒歌曲的節奏;在適宜的音域范圍內,一般幼兒都能基本唱準曲調。因此,從幼兒能力和歌曲特點兩方面考慮,我確定本次音樂活動的目標有個:
(1) 感受歌曲的優美與舒緩,學習用較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
(2) 在演唱時適時換氣,注意唱準休止符,并在教師引導下掌握弱起小節的唱法。
(3) 能感知歌詞所表現的美好意境,理解歌曲中的情感和意義,從中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附:歌曲
畫太陽
1=F 2/4 張春明 詞
王夢靈 曲
(3 5 ||:6 6 6 6 3 | 6 1 2 | 3 3 3 3 1 | 6 0 | 5 6 1 2 | 3 5 5| 2 3 0 2 | 1 -)| 5 5 5 | 5 3 | 6 6 0 3 | 5 - | 1 1 1 | 1 6 |
1山 里的 孩 子 畫太 陽, 總 愛把山 鷹
2城 里的 孩 子 畫太 陽, 總 愛把鴿 子
3 2 0 1 | 2 0 | 5 5 5 | 5 3 | 2 2 0 1 | 6 - | 5 6 1 2 | 3 5 |
畫 上, 海 邊的孩 子 畫太 陽, 總 是把海 燕
畫 上, 草 原的孩 子 畫太 陽, 總 是把駿 馬
2 3 0 2 | 1 2 3 | 5 - | 5 2 3 | 5 - | 5 3 5 | 6 6 0 3 | 2 1 2 |
畫 上。 畫太 陽 畫太 陽 啊 畫太 陽 啊
畫 上。
3 3 0 1 | 6 0 | 5 6 1 2 | 3 5 5 | 6 6 0 3 | 5 - | 5 - | 5 6 1 2|
畫太 陽 畫 出了 心 中的 向 往, 畫 出了
3 5 5 | 2 3 0 2 | 1 - | 1 0 ||
心 中的向 往。
畫 太 陽 篇8
畫太陽
活動背景:
冬天到了,我們班開展了曬太陽的一系列活動,讓小朋友們感受冬天的一系列事物,我們每天中午出去散步的時候都要曬太陽,小朋友有的時候會問:“為什么曬太陽就會變得暖和呢?”我希望通過這個活動不僅能提高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也能增加幼兒的生活經驗。
內容與要求:
1、感受冬天天,嘗試剪圓形的圖案
2、嘗試繪畫短和直的線條。
材料與環境創設:
剪刀、膠水、蠟筆、白紙
過程與指導:
一、討論冬天怎么樣才能溫暖
師:“冬天的時候我們會感覺怎么樣啊?”
“有什么方法可以讓我們變得暖和啊?”
幼:“多穿衣服。”“空調”“曬太陽”
二、幼兒實踐
師:“那讓我們一起來畫太陽,把我們班照得暖暖的好么?”
教師示范,要求:1、延著黑線剪
2、膠水寶寶用完放在桌子中間,畫完后把蓋子蓋好。
三、討論結束
教師表揚畫得好的小朋友,指出畫得不太好的小朋友哪里畫得不好,給予鼓勵。
畫 太 陽 篇9
活動目標
1.在有節奏朗誦歌詞的基礎上,初步學習用跳躍和連貫的方法演唱歌曲《畫太陽》。
2.借助圖片和首句句型,遷移生活經驗推理歌詞內容和節奏,并根據節奏匹配旋律,學唱歌曲。
3.大膽表達不同地方的孩子心中的美好向往,體驗由創編歌詞、自學歌曲所帶來的成功感。
活動重點
學習用跳躍和連貫的方法演唱歌曲。
活動難點
創編歌詞、自學歌曲
活動準備
1.背景圖4幅:山、海、城市、草原,每幅畫中都有一個太陽。
2.粘性教具:山鷹、鴿子、海燕、駿馬。
活動過程
1.幼兒觀察圖片,推理每句歌詞的前半部分。
(1)教師出示四幅背景圖,問:這4幅圖上有一樣相同的東西,小朋友們能發現是什么嗎?
幼兒觀察發現:(這4幅圖上都有太陽)
(2)教師指山的背景圖,提供首句歌詞范例,讓幼兒按歌曲節奏跟念“山里的孩子畫太陽”。
師1:小朋友覺得這是哪里的太陽?
幼1:(山里的)
師2:對,這是山里的孩子畫的太陽,讓我們按歌曲節奏來念念“山里的孩子畫太陽”。( 注意休止符的表現)
(3)教師分別指海、城市、草原的背景圖,讓幼兒推理出后三句歌詞,并有節奏地朗誦。
師1:現在我們來看看另外三個太陽分別是哪里的太陽。
師2:請小朋友按照“山里的孩子畫太陽”的節奏來念念另外的三個太陽。
2.幼兒遷移生活經驗,選擇匹配動物圖片,進一步創編每句歌詞的后半部分。
(1)讓幼兒分別將動物圖片與背景匹配。
教師出示山鷹的圖片,幼兒嘗試將山鷹和山的背景圖進行匹配,并說說為什么?
師1:老師手上有一只飛翔的山鷹,你們認為山鷹應該在哪里生活的呢?誰知道?
師2:那么有誰告訴老師你為什么這樣覺得呢?
教師出示海燕、鴿子、駿馬的圖片,幼兒借助相同的方法,進一步推理,將海燕與大海、鴿子與城市、駿馬與草原進行匹配。
師1:現在又有三只小動物找不到它們生活的地方了,我們大一班的小朋友來幫它們找到各自的家,好不好?老師請知道的小朋友來把小動物送回它們生活的地方。
(2)教師進一步提供首句歌詞完整的句式、節奏,幼兒嘗試將第二、三、四句歌詞編完整,并有節奏地朗誦出來。
師1:老師把第一句完整地有節奏地念一遍,“山里的孩子畫太陽,總愛把山鷹畫上”,小朋友也來念念。
師2:誰能來按照“山里的孩子畫太陽,總愛把山鷹畫上”來念念其他三個地方的太陽?
(3)教師按歌詞順序指圖,幼兒有節奏地念并記憶歌詞。
師1:接下來我們一起按著圖譜的順序完整地有節奏地來念念歌詞并努力記住歌詞。
3.幼兒遷移節奏型,主動匹配旋律,學唱歌曲。
(1)幼兒傾聽音樂,初步熟悉旋律,學唱歌曲。
師1:老師先唱一遍,小朋友仔細聽。
(2)幼兒找出歌詞與旋律之間節奏的一致性,輕聲跟唱。
師1:老師在唱一遍,你們聽聽第一句和第二句有什么不一樣?會的小朋友輕輕地跟著老師唱。
(3)幼兒演唱歌曲,教師自然接唱副歌,引起幼兒興趣。
師1:這次老師接在你們后面唱,聽聽我唱了什么?
4.幼兒回憶教師所唱副歌的歌詞內容,在教師形象動作的幫助下初步掌握連貫和斷頓的演唱方法。
師1:我們唱了幾個“畫太陽”?
幼1:(4個)
師2:前兩個“畫太陽”和后兩個“畫太陽”有什么不一樣?
5.幼兒跟隨音樂,完整地演唱歌曲。
活動延伸
從幼兒情感表達、創造的角度,還可以進行繪畫活動,讓孩子自由表現出來自己作為某一個地方的孩子,在畫太陽時,大膽把歌詞內容以外的某一自己喜愛的事物上,激發幼兒表創造的欲望,體驗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