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竊讀記》教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1、通過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使讀書真正進入學生的生活中。
2、摘抄好詞好句,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學習重點、難點:
1、抓住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領悟一些表達方法。
2、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回顧課文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竊讀記》,讓我們再讀一讀課文,回顧一下竊讀的滋味。
二、讀懂作者
這篇文章我們已經讀了好多遍了,每一遍都會有不同的滋味產生,可有一件事我始終不明白,竊讀又累又餓,可作者為什么要竊讀呢?“竊讀”算“偷”嗎?
。ㄒ龑W生談出更深的認識:作者酷愛讀書。)
三、寫閱讀記錄卡
作者從小就酷愛讀書,只有愛讀書的人才能寫出更好的文章。就像作者的國文老師所說的,我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讀書成了作者的精神食糧。有的同學說,這篇文章特別好,很真實,也很感人。那么,你認為哪里寫得好呢?
1.用自己的方式品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你認為文章寫得精彩的地方。把他填寫在讀記錄卡上。
2.同位倆互相交流記錄的內容:你為什么覺得這里寫得好?
3.全班匯報交流:讀一讀自己摘抄的記錄卡,談談摘抄它的理由。
(1)引導學生注意到作者對復雜心理活動的描寫。
(2)同時也要引導學生注意到作者細致的動作描寫。
4.練習朗讀。
師生共同來練讀,個人讀;把自己找出來的語段讀給大家聽;可以邀請其他同學和你一起讀。
四、全班交流讀書的收獲與感受。(引導學生能夠簡單用上學習課文時的方法。談出自己的體會,自己的滋味。) 指出:我們應該珍惜、充分利用并積極創造良好的讀書條件。
五、作業布置:
拓展(1)請舉出其他的你所知道的象林海音這樣熱愛讀書的例子;
(2)這篇文章對你觸動最大的是什么?請聯系自己的實際,寫一篇100—200字的文章。
六、板書設計:
快樂
1、竊讀記: 渴望
懼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