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第二課時教案
(三)母親、父親
過渡:沐浴著陣陣桂花雨,呼吸著甜甜的桂花香,感受快樂的又何止作者一個人呢?瞧媽媽是怎么做的? 找一找哪些句子是寫媽媽的?指名說
“可是母親一看天空陰云密布,云腳長毛,就趕緊吩咐人提前搖桂花。
1.作者說“搖桂花”對“我”來說是件大事,其實對母親來說,又何嘗不是呢!你們看作者的母親其實也時刻關注著天氣變化。當看到天氣變化時,她就吩咐人提前搖桂花了。同學們可知道是什么原因嗎?生:被雨淋濕后香味就會差了。(是呀!只有搖下來的桂花才會完整新鮮。)
2、過渡:還有哪句話也是寫母親的?
母親洗凈雙手,撮一點桂花……混合在一起。
1、用小原點標出母親取桂花時的動作。你找到的是……你能給大家示范一下嗎?為什么作者沒有用“拿”“取”類似這樣的動詞,而用了“撮”?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撮中體會母親對桂花的喜愛,生怕捏壞了桂花。)
2、而爸爸看到母女倆的這番表現,也大發詩興,即時口占一絕:
“細細香風淡淡煙,競收桂子慶豐年。兒童解得搖花樂,花雨繽紛入夢甜。” 點出并解釋 “競”: 爭。 “解”: 明白、懂得
3、同學們能根據老師的提示,結合課文自己讀懂這首詩嗎?(從課文中找一找“細細香風淡淡煙”寫的是什么?)
4、在夢中都見到桂花紛紛地飄落下來,連夢都被桂花熏得又香又甜,讓我們一起來美美地讀一讀這首詩。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過渡:桂花不僅給我帶來了歡樂,也給全家人都帶來了——歡樂。
1、請同學們讀一讀第四自然段,說說當桂花搖落后,全家人是怎么做的呢?指名說
2、用作泡茶、做成糕餅、桂花鹵分送給村里人。
出示:全年,整個村莊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3、讀讀這句話,從“全年”、“整個村莊”“都”“沉浸”這些詞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呢?
生:體會到了桂花的豐收。生:體會到了家鄉人很和睦。
4、讓我們一起朗讀第三四自然段,回味家鄉的桂花雨帶給作者以及帶給全家的那份快樂與幸福。(配樂朗讀第三、四自然段)
四、學習第五、第六自然段
家鄉的桂花記錄了作者童年的歡樂,長大之后愛桂花的作者每次從外地回來,總要捧一大袋桂花給自己的母親。可是母親卻常常說,引讀句子,相機出示:
“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里的金桂。”
1.請同學們自己讀讀這句話,難道說外地的桂花不香嗎?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外地的桂花再香,從“再香”可以知道外地的桂花也是很香的。
2.那么為什么外地的桂花雖然也很香,卻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里的金桂呢?(學生不理解嘗試引述:我知道我們班上有十多位外地的同學,這其中有的從小就來到了這里,和我們一起長大,可也有的同學卻是剛剛來到這里。家鄉有你的好伙伴,有你熟悉的一景一物。即使你現在已經適應了這里的生活,可是你能告訴我逢年過節的時候,你想回老家嗎?為什么?)生:母親對家鄉舊宅院里的金桂是有感情的,所以會覺得故鄉的金桂最香。板書:思鄉情
3、家鄉的一景一物,特別是那些記載著歡樂回憶的事物,更是別的任何東西都不能替代的,所以母親會說“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過家鄉的桂花。”如果作者告訴媽媽,外地的水很甜,她的媽媽會說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