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桂花雨》教案
教材簡析本課是九年義務教育第九冊第二單元第七課,是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文章,描寫了在家鄉搖落桂花時的情景,表現了兒時生活的樂趣,字里行間充滿了對家鄉、對童年美好生活的無比懷念。作者以童年時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純真的童趣、純樸的情感,這種情感集中體現在搖桂花這一場景之中。文章語言清新,情感豐富而真摯。
二、學情簡析
《桂花雨》是一篇狀物的抒情散文,以桂花為線索,寫了“我”童年時代的“搖花樂”,表達了對家鄉親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戀。
因此,我認為,為了讓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一是要多讀,在反復的有感情的朗讀中體會作者的情感;二是多揣摩,從作者的搖花樂中體會到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和對家鄉的懷念。在這一課的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中的作用,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文本,感悟文本內容,尊重學生獨特的體驗,讓學生去探究,去發現,實現自主、合作、高效地閱讀。
三、教學目標
1、 學習本課生字詞,讀讀記記“姿態、迷人、至少、鄰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飄十里”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邊讀邊想象課文描述的情景
3、通過自讀自悟和與同學交流,體會作者留戀童年、思念家鄉的思想感情,并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4、培養熱愛生活的情趣和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抓住課文中的主要內容和重點句子,引導學生從搖花樂
體會到作者對童年生活的和對家鄉的懷念之情。
難點:體會母親說的“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
桂花”所表達的感情。
五、預設流程
(一)談話激趣,引入課題
1、讓學生自由說童年趣事。
2、有位作家叫琦君,她也有難以忘懷的童年,讓我們一起分享她童年的快樂,好嗎?
3、引入課題,板書課題。
4、師:桂花你們見過嗎?說說你了解的桂花有什么特點?
5、 讀著課題,你產生了怎樣的聯想?讓我們深深地吮吸一中桂子誘人的香味,美美地讀一讀課題——(學生齊讀課題《桂花雨》)。在這桂子飄香的季節,讓我們尋著桂花的香氣,跟隨作者一起走進好的童年生活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閱讀提示:
⑴ 讀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⑵ 課文描寫了怎樣的情景?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⑶ 想一想“桂花雨”指什么?
2、生帶著問題默讀課文:
老師引導學生一邊讀一邊勾畫批注。
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指名學生說課文主要內容,引導學生感受作者對桂花的喜歡。
(三)精讀課文,想象情景,體會感情
1、了解桂花樹的樣子:
琦君筆下的桂花樹到底是怎樣的呢?讓我們從課文中尋找答案。
通過讀描寫桂花樹樣子的句子,電腦展示桂花樹與梅花樹對比的圖片,讓學生體會桂花
樹“笨笨的樣子”的可愛,感受作者對桂花的喜愛。
2、梳理課文脈絡:
桂花樹的樣子笨笨的,琦君為什么還要寫桂花呢?讓我們一起讀課文的有關內容,看看作者從哪幾個方面描寫了桂花?
通過讀書讓學生發現是從“桂花的香”和“搖花的樂”兩方面寫的。
3、體會桂花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