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一課教學反思
難忘的一課教學反思
學習這課時,我從“這課為什么難忘?”入手,讓學生學習課文。然后從“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體會感情。“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簡短而又深刻的話,貫穿全文,反復出現(xiàn)。讓我真真切切明白“中國人之所以是中國人,是因為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教師引領下,學生充分發(fā)揮了主體作用,每一個教學過程都能環(huán)環(huán)相扣。設計中還突出了讀的作用,使學生在反復的讀中激發(fā)強烈的愛國情感。特別是背景資料的介紹上,我將背景資料與歌曲《我的中國心》結合在一起,這樣可以渲染氣氛,激發(fā)起學生的情感。
上完這課后,我局的還有不足的地方,如若把中國臺灣的情況讓孩子們了解的深入一些,也許孩子們更能理解作者聽到,看到“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時為什么那么激動和感動。再一點是,老師的課堂語言非常地重要,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如:“日本人統(tǒng)治中國臺灣50年了,中國臺灣人民深受日本人的壓治,現(xiàn)在好不容易學中文了,所以剛開始學習時很吃力。回想起1937年一1945年日本人對中國人民的殺、掠、搶,尤其是南京大屠殺血流成河,可以想象,占領中國臺灣50年里,中國臺灣人民的苦難之深。日本經(jīng)濟侵略,人權侵略,也進行文化侵略,逼著他們學日文。50年,現(xiàn)在終于 “光復”了,他們的心情怎能不激動?雖然吃力,但他們是那樣認真。那樣我覺得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難忘的一課》教學反思
《難忘的一課》是人教版實驗教材小學語文五年級的一篇略讀課文,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就是讓學生了解中國歷史,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
如何利用本課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呢?如何把握略讀課文的教學呢?回顧課堂,我是如下實施的:
一、激趣導入,在歌曲、圖片、文字資料中感受愛國之情
上課伊始,播放《我的中國心》這一首愛國歌曲,初步調(diào)動學生的愛國熱情。然后在學生初讀課文,了解大意的基礎上,出示歷史圖片、文字資料,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侵略者的痛恨,對祖國的熱愛,做到披文入情、入境入情,讓學生更自主更深入地學習課文,達到略讀課文強調(diào)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接著又專門讓學生談談自己讀后的感受,在學生的談話中,我不但進行了語言的訓練,而且更主要的使學生初步感受到了中國人民那赤誠的愛國之情。這種初感,為下面的深悟做了很好的鋪墊。
二、教學方法,授之以漁
葉圣陶曾經(jīng)說過:“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讀,而忽略了略讀,功夫便只做得一半。” 葉老已經(jīng)十分精辟地闡述了精讀與略讀的關系,精讀是略讀的基礎,略讀是精讀的補充,它們都是閱讀的最基本的方法,有著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讀與精讀一樣重要。略讀教學講究“簡”、“略”,但也需要有“精”的部分,否則略讀就成了“泛讀”,那效率就低下了。文章的重點、精彩之處還是要引導學生品讀,我在這節(jié)課中,安排重點品讀第一次出現(xiàn)“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的部分,然后總結歸納這部分運用的學習方法,放手讓他們自學文中第三次出現(xiàn)“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的部分。由領到放,通過有層次的學習,讓學生進一步掌握讀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