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教學設計
①運用打比方的手法,把柳樹林比作綠色的帳篷,很優美。
②帳篷可以讓我們乘涼,遮擋陽光。
③“汲取”是什么意思?
④誰對這一小節還有補充嗎?(更深入一層去挖掘)
師:柳樹跟蔓延開去,可以長成一棵參天大樹,由此你想到了什么?(我們是祖國未來的棟梁……)
師:是呀,我仿佛看到了你們就是那柳樹根,正蓬勃生長著。讓我們帶著這種感情再去課文中讀一讀吧。ㄗ杂勺x、指名讀)
④這樣一幅生機勃勃的畫面你把它記在心里了嗎?(指導背誦)
◆品讀第三節詩:
①質疑討論:風箏還會帶我們去看什么呢?(天空那么遼闊,放眼望去,還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去了解,去發現,所以說藍天是我們的課堂)讀
②作者想去天上學習知識,看看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十分好學,也讓我們跟著她一起去飛翔吧。信x)
③學了這一小節,你能試著來仿寫一段嗎?(任選一題說一說)
出示 :我想把眼睛 我想把眼睛
﹎﹎﹎﹎﹎﹎﹎﹎﹎﹎
﹎﹎﹎﹎﹎﹎﹎﹎﹎﹎
﹎﹎﹎﹎﹎﹎﹎﹎﹎﹎
望啊,望—— 望啊,望——
大海是我的課堂。﹎﹎﹎﹎﹎﹎
④交流反饋
◆ 品讀第四節詩:
①生讀,談體會,相機理解“生輝”。
②質疑:“遙遠的地方”會是哪兒?去那里干什么?
③讀了這一節,讓人感受到大自然那么地多姿多彩,我也很喜歡,你們呢?(自由讀,指名讀)
◆ 品讀第五節詩:
師:飛向遙遠的地方,爸爸媽媽會 ?
(飛向遙遠的地方,自己是快樂了,但爸爸媽媽會擔心的,會焦急的,會寢食難安的,所以要和父母商量。
3、教師小結。
剛才,咱們細細品味了作者一個個美好的愿望,他分別把自己的小手、腳丫、眼睛甚至整個身體都和大自然緊緊地融合在了一起,在這里,我們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這一個個愿望都包含著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呢?(板書:熱愛自然、熱愛生活)
是呀,大自然是那么地美麗,我們的生活是那么地美好,我更是從你們那聲情并茂的朗讀中體會到的。
四、展開想象,仿創詩歌。
1、播放課件。
師導語:為鼓勵你們,老師想帶你們去欣賞一幅幅絢麗多姿的風景畫,好不好?不過大家可要認真觀察,美美地感受一番。
2、學生觀看錄像。
3、交流感受。
①觀看了這些美麗的畫面,你有什么感受?大膽地說出來吧。
②我感受到同學們的心隨著老師播放的課件都快蹦出來了,有點激動吧!那就趕快行動起來,選擇你所感興趣的一幅畫面作為想象的依據,用一節小詩記下你心中那個美好的愿望,讓這美妙的時刻成為永恒!
4、展示小創作,師生共同評議。
五、總結全文 感情朗讀